第9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有句話我一直記著:

“這世上最悲傷的,不是絕望,而是被冷處理的希望。”

前面幾篇,我寫了“身份”、“程序”、“聲量”,

這篇,想聊聊一種更隱秘卻真實的狀態——

正義從未缺席,只是換了頻道。

它還在說話,只不過,你聽不懂;

它也從沒打算讓你聽懂。

——

有個哥們,幾年前公司破產,拖欠了工資。

他不想忍,找了律師,提起訴訟,一趟趟跑法院,一頁頁準備材料。

官司打了大半年,終于——勝訴了。

但當他興沖沖去申請執行時,法院回復:

“暫無可供執行的財產,建議后續關注?!?/p>

被告公司早已變更法人,名下無資產,注冊地址也早已人去樓空。

你說他贏了嗎?

從程序上,他贏了。

他拿到了蓋章的勝訴書,還被選為“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的典型案例,掛在了公號首頁表揚。

可現實呢?

他輸了三年的青春,輸了八個月的房租,輸光了對公平的耐心。

那份勝訴書,就像一張作廢的登機牌:

證明你曾經能起飛,但沒人告訴你登機口早就關閉。

——

還有一件事,更讓人心酸。

某地企業違法排污,污染了村民的水源。

村民集體舉報,媒體介入,上級督導。

很快,地方成立了“聯合調查組”,半個月后,一紙通報發出:

“情況屬實,涉事企業已完成整改,社區環境總體可控?!?/p>

“總體可控”是什么意思?

控的,是污染?是后果?是情緒?沒人再細說。

當村民繼續表達不滿時,有人語重心長地勸說:

“事情已經處理完了,不要再影響社會穩定?!?/p>

于是,污染的問題被“整改”了,

村民的憤怒被“安撫”了,

正義的聲音,被悄悄調了頻道。

——

越來越多的時候,我覺得現在的法律,像一臺復雜的老式收音機。

有頻道,專門對內播報,

有頻道,專門給上級展示成績,

還有頻道,用嚴密格式化的語言,回復普通人的疑問。

而你我,只能在一堆雜音中不斷轉臺,

卻始終找不到那個真正為我們播放的頻道。

——

法律沒有沉默,它還在說話。

只是,它講的是另一種語言:

一種你讀不懂、聽不清、也插不上話的語言。

它用“合法性”遮住了“合理性”,

用“標準程序”覆蓋了“真實困境”,

用“形式正義”替代了“結果正義”。

它精準、冷靜、嚴密,

但也遙遠、抽象、陌生。

——

有人說,法律是天平。

可現實里,

有人一根手指就能壓出傾斜;

你我即便搬來整塊石頭,也撼不動分毫。

有人打官司,是兌現權利;

有人打官司,是消耗情緒。

更無奈的是,我們漸漸學會了接受:

小事不愿再糾纏;

大事不敢輕易較真;

有苦有冤,也學著自己消化。

不是因為我們不相信正義,

而是因為,

堅持的代價,有時候太高了。

——

這篇,我也不想寫結尾。

因為我們面對的問題,

本來也沒有真正的結尾。

總有一個“待處理”,

總有一個“后續通報”,

總有一個遙遙無期的等待。

真正的解決,反而像奢侈的幻想。

——

如果你看到這里,還愿意聽——

那我想繼續說下去。

下一篇,我想寫寫“依法缺席的日?!?。

那些早已被我們放棄用法律解決的小事,

看似微不足道,

卻像一只只蟻穴,

慢慢掏空了我們的信任,侵蝕了我們的底線。

更新時間:2025-05-10 20:46:26

色污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