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我說過了,這篇寫得溫柔點。

不是因為現實不殘酷,而是我怕你太累了,怕你太久沒聽到人話。怕你在無聲無光的地方待太久了,開始覺得“反正就是這樣”,開始相信“誰都一樣”。

可不是的,真的不是。

我認識一個在基層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的女孩,年紀不大,眼神卻很亮。那種亮,不是燈光,是一份執念。

她每天做的事,說起來也不“體面”:給農民工寫仲裁材料,幫被家暴的婦女起草離婚起訴書,陪孤身一人的老年人跑派出所、跑民政、跑法院。工資不高,加班多,有時候連打車的錢都要自己貼出來。她的微信頭像是一只小貓,朋友圈幾年沒換,但每次發動態,幾乎都是別人笑著跟她合影。

我問她:“圖什么呢?”

她笑了笑,說:“總得有人告訴他們,他們是有權利的。”

她不是超級英雄,也沒那種“改革社會”的野心。她只是不愿意看見那些人,在該被照看的地方被忽視,在該被保護的時候被推開。

她知道,她幫不了所有人,甚至連“改變命運”也很遙遠。但她能做一件事:盡量讓眼前這個人,不輸得太慘。

她從不喊口號,但她每天都在做一件非常“理想主義”的事——用自己的力氣,扛起一點點公正的重量。

還有一個朋友,在法院做書記員。

他曾悄悄跟我說,有時候看到一些“明知道不公”的判決,也想拍桌子;但他不能。他只能把證據整理得更清楚,把細節標注得更明白——他知道,自己的力量或許微不足道,但也許,就那么一點“規整”,會被某個認真點的法官看到。

“也許有用,也許沒用?!彼f,“但我總得試試。”

你說他傻嗎?我覺得他挺勇敢的。

因為在一套冷冰冰的程序機器里,想保持人的溫度,想守住對公平的那點執念,比任何反抗都更難。需要的,不是情緒,而是耐心;不是喊話,而是咬牙堅持。

你在網上也見過吧?一些記者,明知道某些稿子可能發不出去,還是愿意去采訪;一些志愿者,跑著幫人調解家暴、職場霸凌、醫患糾紛,最后只換來一句輕輕的“謝謝”。

他們都不是什么強者,有時候甚至比你我還要脆弱。他們背著房貸,工資不高,生活壓力大得快喘不過氣。但他們仍然選擇了那條更難走的路。

因為他們懂得一個道理:不是因為看到希望才堅持,而是因為堅持了,才可能多一點希望。

所以兄弟,如果你曾在一片絕望里,看見過哪怕一丁點亮光——那也許就是他們點的燈。

不是每個地方都黑。真的不是。

你看不見他們,不是因為他們不存在,而是因為他們不喧嘩、不搶鏡。他們安靜地做事,不張揚,不畫餅,不寫口號。他們只是堅持,在該說話的時候說話,在該站出來的時候站出來。

這個社會的“好”,從來不是靠大人物的施舍,而是靠無數普通人,在黑里不肯閉眼、在風里點燈。

正因為他們還在,有些正義才沒被餓死;有些人性才沒被賣光;有些尊嚴,才還有立足之地。

我寫這篇,不是為了“洗地”,也不是想反轉劇情。只是想說:

我們在批判的時候,也別忘了記錄那些值得珍惜的;

我們在憤怒的時候,也記得還有人沒變冷;

我們在抵抗黑暗時,偶爾也抬頭看看,是誰還在替我們守著光。

他們的燈,也許微弱,但聚在一起,就是能照亮一點點夜路。你走過來的那一段,或許就是他們點燈的方向。

所以啊,如果哪天你覺得自己快撐不住了,就別急著絕望。

想一想,也許就在你不知道的地方,有人也正咬著牙,把那盞燈點亮。

下一篇,我想寫回“那些被隱藏的真實判例”。

它們可能比你想的更難接受——也更接近我們所說的“現實”。

更新時間:2025-05-10 20:46:26

色污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