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武陵仙境梵凈山 海淵筆客 159963 字 2025-05-05 13:56:53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朋友,您到過梵凈山嗎?這是一塊神奇美妙的地方,它以特有的魅力,令人心馳神往!

上梵凈山,有三條主要路線可供選擇。一條是西面從印江經張家壩護國寺上山,順山脊而行,視野開闊,沿途景點很多,道路較平緩,是歷年來朝山的傳統路線;另一條是東面從江口經黑彎河上山,沿狹谷穿原始森林,登“萬步云梯”,陡上,最為吃力,年老體弱者多難登上極頂,故有“不到梵凈山是傻子,再到梵凈山是大傻子”的民諺;再一條是北面從木黃經天慶寺上山,其路線雖鮮為人知,但卻別有一番情趣,使你留連忘返。本文就北上梵凈山沿途景觀作一簡介。從印江縣城出發,乘車逆河而上,行41公里就到了黔東小鎮木黃。木黃以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國工農紅第二、第六兩軍團在此會師而載入中國革命史冊,是貴州高原少有的革命紀念地之一。形如兩面軍旗,高14.62米的紅二六軍團木黃會師紀念碑聳立于將軍山上,掩映于蒼松翠柏之中。原國家副主席王震親題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第六軍團木黃會師紀念碑”碑名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當年兩軍主要領導人任弼時、賀龍、夏曦、關向應、肖克、王震在木黃街上舉行緊急會議的水府宮,現已辟為會師紀念館,王震親題館名,并賦詩一首:“二六軍團歷盡艱險,木黃會師重歡唱。八千健兒,揮戈東向。沅澧波涌,狂飚燎原印江,湘鄂川黔。撫今追昔,懷梵凈山” 。館內陳列二、六戰木黃及木黃會師的大量照片、圖片、文字資料,紅軍標語、漫畫、文告文獻、武器、用具等革命文物,有顯的史料價值和研究價值,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場所。

在木黃,還可以觀賞優美的魚泉河風光,品嘗精糙菜豆腐、魔芋豆腐等當地風味小吃和清香四溢、回味幽幽雅醇厚的木黃窖酒。

酒酣飯飽之后,再乘車北上,行五里到燕子巖。這是個土家族聚居的山寨。很有民族建筑風格的田氏宗祠就寨邊。山寨古樸典雅、民風淳樸。土家族村民喜好花燈、獅子燈、金錢竿、秧歌舞等文娛活動。附近還有文昌廟、魚寺。過燕子巖,沿河堤而上,可瀏覽清澈的金廠河風光。河對岸的鳳儀村中,有一棵千年以上的銀杏樹,高30余米,胸徑2.5米,樹冠覆蓋面積為80余平方米。由于早年遭雷擊,而主干中空,其空洞內可置一張八仙桌。地面盤根錯節,上枝繁葉茂,白鶴、鷺鷥、鸚鵡、喜鵲等多種鳥類筑巢其上,此起彼落,鳥聲陣陣。這棵古樹是鳥類的樂園,也是當地人崇拜祭祀的神樹。土家山民常常以豬頭果饌來此樹下紙焚香,掛紅披彩,叩頭祭拜,以求風調雨順、人畜安康。

鳳儀村后山梁上,一巨形石柱凌空矗立,如一支刺破青天鍔未殘”的寶劍,又如一支挺拔雋永的文筆??僧數赝良覅s形象地稱作“懶漢曬球?!睙o獨有偶,在其對面的山梁上有惟妙惟肖的“美女曬羞”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創造了許多令人遐想的神奇景觀。

離鳳儀村約兩里有余的亭子坡上,有省級開放寺廟太平寺。太平寺始建于明萬歷年間,復修于清順治年間,是梵凈山最大的佛教覺庵。新修的大雄寶殿在翠綠的松林擁抱中更顯肅穆莊嚴。殿內釋迦、彌勒、燃燈三大古佛,四大金剛、十八羅漢的塑像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燭光搖曳,香煙裊裊,尼姑的朗朗念經聲、木魚有節奏的敲擊聲應和著晨鐘暮鼓,增添了寺廟靜神謐秘的氣氛。

出太平寺,再乘車沿河北上15里,就到了金廠。金廠,地下黃金資源豐富,早在明清時期就有楚人來此開礦采金,故名金廠。梵凈山自然保護區的管理站就設在這里。從這里就進入了梵凈山絕對保護區。金廠山花爛漫環境清幽,青山綠水環抱,恰似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又如曲波《林海雪原》中的夾皮溝,可稱得上人間仙境。

過金廠,以步代車,登九臺山,行5里,便來到梵凈山最早的寺廟天慶寺。天慶寺是梵凈山四大皇庵之一,相傳始建于唐代,明代萬歷戊午重修,并賜封為皇庵。原廟宇規模宏大,有九進九重?,F存文物古跡較多,有大佛殿、觀音堂遺址,有藏經塔,深持大方等和尚石墓塔,有用巨石塊鋪就的天井、公墓。特別是巨石板每塊長8米有余,寬4米多,重數噸。在當年,山路崎嶇,無任何起重運輸機械的情況下,這些巨石的開采運輸給我們留下了一個無解之謎。在山門外還豎有一塊康熙四十四年豎的界碑,碑文敘述楚人開山采礦,有傷廟祀,經貴州巡撫委派貴州分府偕同思南府,朗溪長官司三級政府官員現場踏勘后購置的包括梵凈山金頂老山在內的山場四至界址,很有學術研究價值。

天慶寺右側,有一泓清泉涌出。水量較大,可供輪泵發電。水質清澈,甘甜爽口,是優質礦泉水。用它制的豆腐別具風味,白凈鮮嫩綿軟,味道極佳。印江名菜“窖酒朗魚金豆腐”中的“金豆腐”就是指這天慶寺的豆腐。清泉出口處有一大水井。在這里還有一個傳說故事。相傳在明代萬歷年間,翰林出身的天慶寺深持和尚重修天慶寺。深持和尚苦修道行,得到神仙指點,煉就一身非凡的本領。要修天慶寺決非易事,首先就要解決木料。木料從那里來呢?深持想到了山下的棋友楊某。楊某是當地財主,擁有大片山林,但為人相當吝嗇。不說向他化那么多木料,恐怕一棵也難得他允諾。由于兩人經常一起下棋,感情甚篤,經深持提出募化,又不好當面推托,只好答應把林中的斷巔樹給深持。這深持和尚怕他反悔,便約他去林中把斷巔樹刮皮號字。二人來到林中一看,財主大驚,只見林中稍大一點的能作材料的樹木齊刷刷地都斷了巔,心想反悔,但又一言既出,潑水難收。便心生一計,對深持說,深持必須在明天雞叫時分把樹木砍倒運走。這分明是一道難題。這么多樹木要多少人去砍去運?且這里人煙稀少,也請不了那么多人,再則時間又緊,你深持就是把全寺的和尚喊來,充其量砍得十來棵。深持和尚並不著急,爽快地答應了財主后返回寺里,立即叫韋陀到這井邊去拖木料。韋陀一根一根的木料從井中拖出,韋陀也累得精疲力竭,剛好在雞叫時拖最后一根木料,剛拖一半截雞就叫了,時辰已過,再也拖不出來了,這木料就一直留在井中,原來是深持暗施法術把樹木斷巔和砍伐,再用地遁法從井中運木料。天慶寺殿宇建起來了。這則故事也一直在人們口頭流傳。

離開天慶寺,沿羊腸小道繼續上行,經過木碗坪。這里四面山巒相連,中間一塊圓形盆地,形如木碗,故名木碗坪。再繼續登山約8里登上山脊來到懶板凳。這里地勢高曠、視野開闊,起伏的山巒,浩瀚的云海,茫茫原始森林奔來眼底,真有“一覽眾山小”之感。山嶺上箭竹叢生,高山矮林把一個個山頭封得嚴嚴實實,好像一個綠色的絨球。路旁有天然生就的條形石頭供人坐著小憩。千百年來不知有多少人在此坐過,后面也坐得光滑如砥,這就是不須搬動安放的“懶板凳”。

漫步在曲折的山道上,觀賞路旁爛漫的山花,清磐濃郁的香氣撲鼻而來,令人心曠神怡。不知不覺走過了十余里路程,來到十字街。這里稱“街”,你一定會聯想到寬闊的街道,林立的店鋪,堆放有序、琳瑯滿目的商品,一派車水馬龍的景象。然而這里的“街”與都市集鎮的“街”迥然不同,既無街道建筑,也無店鋪門面,連人家戶都沒有,怎么又叫“十字街”呢?原來這里是從松桃經烏羅上梵凈山與木黃經太平寺、九皇觀上山的交叉口。每年農歷六月梵凈山開山之期,朝山客蜂擁而至。有的人便在這荒山野嶺上搭起草棚,擺上地攤,出售包谷粑、麥粑、粽粑、烙餅之類的飲食,也有的賣瓜果茶水、酒類藥材等,形成了這獨特的十字街。在這里經營自由,既不收占地費,也無人收取課稅管理費之類,無統一價格,由雙方討價還價,因此利潤頗豐。經過長途跋涉早已饑腸轆轆的游客也不吝嗇資財,還覺得這里的東西格外好吃,簡直是美味佳肴。

在十字街飽餐一頓之后,沿著山路,翻山梁,穿叢林,越山澗。在這段路途中,特別要提醒你注意山螞蝗的襲擊。這里的山螞蝗又大又多,棲息于雜草樹葉之中。有黑色的也有黃褐色的,不易被人察覺。當被其叮咬時千萬不能用手去直拉,那吸盤吸得特別牢,只能用兩手合拍,它會蜷縮成一團而掉下來。被咬的傷口會流血不止,但也別怕,梵凈山的草都是藥,隨手抽點青蒿,仙鶴草搗爛敷上可立止。又走十余里,便來到大尖峰。

這里是一片杜鵑林帶。粉紅色、紅色、白色的杜鵑花爭奇斗艷,滿山遍野,花團錦簇,令人目不遐及,使你像置身于花的世界。在杜鵑林帶的下方有一片珍稀植物珙桐林。開花時節,每朵珙桐花有兩片碩大的花,如展翅欲飛的白鴿,佇立枝頭,遠遠望去,白茫茫一片,似乎稍有驚動,這“鴿子”就會漫天飛舞,十分迷人。還有那珍稀植物冷杉、鐵杉林帶更引人注目,蒼勁嶙峋、虬螭彎曲的樹干,如傘的枝葉,構成了一幅令人陶醉的畫面。

在這一帶密林中,活動著一群世界珍稀動物,即長尾巴的黔金絲猴,兩肩之間有一塊明顯的白斑,額頂、頸后、腋部和上肢內側的長毛呈金黃色,四肢由灰褐色逐漸轉為淺色。兩耳邊緣又是白色,鼻梁短而塌陷,鼻孔上仰,嘴巴圓,齒微外露,活動于常綠闊葉落葉混交林中。黔金絲猴是第三世紀殘留至今的動物活化石,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屬國家一類保護動物。中美聯合考察團在這里對黔金絲猴的活動進行了兩年多時間的科學考察,拍攝了照片、錄相,搜集了大量資料。

離開大尖峰,道路越來越崎嶇。路在原始森林中延伸,藤怪樹,野草修竹把心,兩手要象蛙泳運動員一樣把樹草掀開,小心地尋找路徑,可謂舉步維艱,后來者也只有亦步亦趨。偶爾有翻倒的古樹橫亙路中,又只有像猴兒一樣攀援匍匐而過,大自然好像是有意在捉弄人似的,不過這對人們的意志也是一種鍛煉,從某種角度上說更是一種享受。人類的始祖類人猿不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繁衍進化下來了嗎?這樣行進了七八里,來到一天門,只見兩座如鴨梨的巨石扼住山道,中有近2米寬的距離,路從中穿過。過了一天門,標志著進入了仙山腹地。

再步行五、六里,過牛風色就到了白云寺。這里地勢高曠,青天靄靄,白云可掬。白云寺早年已毀,僅留下荒煙蔓草,斷瓦頹垣。殘址近200平方米,有院墻、正殿、配殿、廚房,均由片石壘砌。這里是梵凈山山上的和尚,每年冬季來臨之時到天慶寺避寒或春季到來時由天慶寺上山的中途站。來往僧人與住本寺僧人都要共同舉辦佛事活動。當年四川秀山酉陽及湖南湖北松桃來此朝山的善男信女大都要在此歇腳,因此該寺香火格外旺盛,成為梵凈山著名寺廟之一。在這里駐足,觀看殘址,必然會勾起人們縷縷思古幽情,仿佛和尚們撞鐘擊敲,如吟如誦的念經聲、木魚聲在耳邊回響。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寺不在大有神則靈。

白云寺山高云深,經常出現“佛光”,是觀梵凈佛光的一個重要地點。

過白云寺沿滴水巖東北坡順山腰而行,前行十余里來到靈官巖。這里是一個巖穴,穴中可容五、六人。巖穴內插滿石平臺上供靈官菩薩,下方有燒錢化紙的石香爐,爐內插滿了錢香的殘梗,爐內錢紙灰堆積如斗。巖穴兩旁橫置石碑四 127 ,長2米有余,高、厚均在60厘米左右。碑文內容分別為清嘉慶五年——七年(1801—1802)當地群眾修筑山路捐資出勞的功德碑。這碑對研究梵凈山開發史有比較重要的價值。

靈官巖下是大片的杜仲林、黃柏林。這里中草藥資源十分豐富,除杜仲、黃柏外,有獨腳蓮、三七、天麻、……等。林中夾雜著梵凈山特有的龍頭竹。這竹長得奇特,每根竹頭主根粗短,均有兩根彎曲細長的須根。主根形如龍頭,須根恰似龍角,維妙維肖。竹身稍細但堅實,竹節厚,是制作龍頭拐杖的天然材料。

過了靈官巖,上“一線天”,再下九龍洞,蘑菇石、金頂的雄姿立即映入眼簾。當你發起“最后的沖刺”登上巍巍金頂,佇立天橋,立足云際,舉頭天外,吸吮著梵凈山的清新空氣,沐浴著武陵之冠的紫氣祥光時,你會感到疲憊頓消,倦意全無,精神倍爽,真有飄然若仙之感。游人至此,觀止矣,可以歸來不見山了。

朋友!大山歡迎你,印江各族人民歡迎你,希望你來梵凈山。

清幽幽的肖家河

朋友,你到過梵凈山嗎?或許你對她既熟悉而又陌生。這是一塊十分神奇的凈土,早在16世紀初就已成為蜚聲宇內的佛教圣地。梵凈山層巒迭翠,峰怪石奇,溝深壑險,林海茫茫,云濤翻滾,撲朔迷離,神幻莫測。她既有泰山之奇,峨嵋之秀,還有華山之峻,嵩山之美,猶如一顆璀燦的明珠,鑲嵌在武陵之冠。集神奇峻秀于一體躋身于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里不但山美,而水更秀。那清澈的溪流,飛瀉的瀑布,碧澄的湖水更生絕世勝景,這里是一個迷人的世界,將令你流連忘返。

梵凈山是武陵山脈的主峰,是沅江水系和烏江水系的分水嶺。相傳梵凈山地區有九十九溪。清代貢生張鴻耜在《下茶殿碑記》中贊嘆“仰觀有泉,如登天之三十三,俯看無涯,但數溪之九十九” 。九十九溪又匯成八條較大的溪流向四周輻射。東有馬槽河、黑彎河;南有凱土河、牛尾河;西有肖家河、清水江;北有芙蓉河、金廠河。在這些河中,風景獨特,具有典型峽谷風光而富于神秘色彩的當數肖家河。它深藏于梵凈山腹地,人跡罕至,是一塊“藏在深閨人未識”的瑰寶。

肖家河發源于梵凈山西麓的鋸齒山,全長12公里,沿途接納了九條溪水,穿林海、破峽谷、蜿蜒曲折向前延伸在張家壩的楊家廠與月亮壩之間與清水江匯合經昔土壩流入合水,與木黃河匯合成為印江河。

肖家河猶如一條歡快的青龍在深山峽谷、原始密林中游弋。河左岸是高峻的薄刀嶺、小棉絮嶺、象鼻山、大獅子巖。山上森林密布,鐵杉、冷杉、高山杜鵑、小靑杠、槭等珍稀植物組成的原始森林虬螭盤繞,蔽日蔭天,低矮的箭竹、映山紅、苔蘚覆蓋著山嶺,猶如棉絮鋪就。角雉、白腹錦雞、棋盤蛇、眼鏡蛇、野豬、猴群等珍稀動物棲息其中,這是一塊動植物生長的樂土。肖家河右有“雙獅拜象”(兩個獅子巖面向象鼻山),左有“青龍下山”(小獅子巖一直延伸至張家壩,山上叢林密布),河從峽谷深處穿出。

肖家河落差大,源頭海拔2200余米,合流處海拔600余米,相對落差達1600余米,其上游落差特大。河水從高山后陡落直下,形成多級瀑布,水花飛濺,響聲如雷。遠看瀑布如銀河傾掛,白練懸空;近看飛珠濺玉,如夢如幻。陽光反射下彩虹橫空絢麗奪目,令人嘆為觀止。險灘處,水流洶涌澎湃,奔騰浩蕩如云翻雪涌,拍岸擊石、直瀉深潭。浪頭撞回升,如龍怒吼,霧雨升騰,真是“白水如棉,不用弓彈花自散;紅霞似錦,何須梭織天生成?!边@些深潭,有的如鐵鍋深十數丈,有的似豬槽,碧波蕩漾,掏玉噴珠,迭起。

肖家河中游段地勢較平緩,河中卵石被流水沖刷得晶瑩無瑕,細沙鋪就的河床,晶瑩見底,河水波光粼粼,悠悠流淌。

古人云:水至清則無魚。肖家河水由于周圍植被茂密,清澈透明,哪怕暴雨過后也不渾,加上水溫低,很少有魚,但蛙類特多。癩蛤蟆、青蛙、胡子蛙大而肥。每逢夏夜,蛙聲陣陣在幽靜的峽谷中回響,十分動聽。遇暴熱,蛙類紛紛躍出水面,聚集在河中或岸邊巖石上,密密麻麻,形成一種奇特的“蛙石”,非常壯觀。下游段流水潺潺,河中有肉質鮮嫩的細鱗魚、魷魚、花泥鰍、灰泥鰍、黑泥鰍,還有罕見的白鰍、大鯢。

肖家河河畔懸崖接天、飛瀑連地、峽石雄奇、風光綺麗。兩岸林蔭蔽日,芳草蔥蘢。這里是猴群棲息繁衍的理想場所,獼猴、熊猴等猴群棲息其間。有的在樹上攀援嬉戲,有的在巖上抓耳撓腮,一旦發現行人,便呼嘯一聲,剎那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肖家河,清幽幽的肖家河,你是梵凈山的一顆明珠,愿你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岸,或覓食于林間,令人目不暇接。

在河床特別狹窄的地段,兩岸樹木枝葉相蓋,藤蘿盤繞,盤根錯節,把河道掩隱于樹叢之下,形成名副其實地上“暗河”,時隱時現愈顯神妙。

清幽幽的肖家河將以慈母般的胸懷迎接每一位來此游覽的客人,讓你賞心悅目而歸。(楊再榮)

更新時間:2025-05-05 13:56:53

色污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