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余生孑孓 至嫩島梅 103701 字 2025-05-01 15:01:02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日子就這樣熬著過著,老姚也不知道自己這次的事情到底有多大。

兩百八十多萬,到底是怎么借到自己手中來的?

兩項工程,總造價都超過了兩千萬了,自己這生意到底是怎么做的?

像自己這樣的案子,以前在外面的時候,也經常聽人們八卦過這樣的案子,過程都很簡單,說什么某人因為機緣巧合得到貴人相助,有了飛黃騰達一步登天的好機會。

可這人一得到這樣的機會便開始飄起來,目空一切自以為是,仿佛自己是這天底下最厲害的角色了,將相助于他的貴人呀、機遇呀等外部條件全然拋之腦后,到頭來,不是鋃鐺入獄,便是人心盡失親悖友離。

結局便是和得到機遇之前一樣,一無所有,甚至于比之前更慘更難過。因為有貴人相助時,過上了理想中的日子。一旦失去,便是“一覺回到解放前”,重新過上一無所有的日子。但這時的一無所有不是之前的一無所有。

之前的一無所有是純粹的,親朋好友還在你的左右。

而現在的一無所有,才是真正的一無所有。之前的親朋好友,在你有錢時的輝煌與高光中,看清了你的真實面目。所以一旦回落貧窮,之前對你的同情和憐憫,只能變成無情的嘲弄和幸災樂禍的旁觀。

在自己這邊,則是從無到有,從一無所有到腰纏萬貫,過了一陣子由儉入奢的生活。一旦回落,因為有了有錢時驕奢淫逸的生活經歷,正所謂“食髓知味”,要重新過上苦日子,那是一般人都難以接受的。

這種情況之下,故事中的主人公往往選擇一種最直接的,也是最簡單的逃避方式——死!

這種方式直接到一用便立竿見影地生效,一了百了,立馬到達極樂世界,和世俗的貧窮呀,愁苦呀,病痛呀,還有別人的輕視、嘲笑、謾罵、羞辱和親人的厭棄、朋友的背離,都隨著一掛軀殼的身死道消,而在頃刻之間煙消云散······

這種方式簡單到敢用一次,且只能用一次,或者從十層以上的樓上往下一躍,或者自己找個安靜的所在吞下幾片現代科技生產出來的藥片躺下等著,或者用鋒利的刀片在自己找得到動脈上劃上一刀之后看著自己鮮紅的熱血流盡最后一滴,······

總之,只要敢用,只需一次,便會一勞永逸地獲得解脫,甚至還會讓那些平時輕賤你的人,看著好不容易找到的你的尸體,說出一番諸如“這人還算有點骨氣”、“這人如此做法,雖說有些草率,但終究是一種解脫不是”之類貓哭耗子的悲憫之語,流出幾滴鱷魚之淚。

當然還有讓你瞑目讓你一路走好讓你早登西方極樂世界的祝福,和替你照顧好你家如花美嬌妻的真誠承諾,······

那時,老姚聽到的是別人的故事,自己也會跟著發一些無關痛癢的感慨,說幾句義憤填膺的噴血之語,以示自己三觀皆正的正人君子態度。

可天道好輪回呀!今天,他老姚自己成了眾口之中的“那個人”。相比之下,自己甚至還比不上他們口中的那個人,因為人家有勇氣用自己選定的方式結束世人眼中最為珍貴且稀罕的生命。

話說“連死都不怕的人,還怕別人的嘲笑和羞辱嗎?”

現在老姚覺得,說這話的人和說出“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那句狗屁經典的人一樣,是扯蛋,是在逞一時口舌之快的抖機靈!

經歷了這么多的人和事,老姚其實心里已十分了然:死其實一點也不可怕!

因為“死”是一種無法用試驗來讓活著的人親身感知到的忍受,來自所謂科學實驗的那些關于人死的時候會有些這樣或是那樣的感受都是騙人的鬼話,用最有哲學態度的話來說便是:

“鬼才知道呢!”

人們懼怕的是什么?是那些活著還有意識的時候,那些讓他的身體感知到無比痛苦的過程,如刀片割肉的疼,棍棒斷骨的痛,跳樓墜地的慘,服藥致死的忍,都是各種死法之前的感覺。

如果在死之前不會經歷人體痛感神經要忍受的諸多痛苦,那人類中便不會有那么多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故事了。

因為這樣一來,人們之間就會經常采用這種簡單有效的方式來化解痛徹心扉的恨和愛了。欠錢的可以用命來抵債,債權人可以索命來抵款!

可這人世間的事,就是這樣奇怪。欠錢者,想用命來抵,可債權人說你這賤命哪里值這么多錢呢??僧斍峰X者真的擺出一副“要錢沒有,要命一條”的賴皮架式時,債權人便會耐心地保護著欠錢人。

因為誰都不傻,只有活著的人身上,才有還錢的機會。這便出現了銀行追著債權人跑,一副不敢得罪又不敢遠離的尷尬,生怕債權人哪天莫名其妙地“嘎”了,他們借出的錢便成了“呆賬”、“死賬”。

所以,一般情況下,找銀行借十萬二十萬的,能成功的,是幸運。而利用項目,土地呀,樓盤呀,期貨呀,把銀行幾千萬上億的資金放進自己荷包里的人,是實力。

記得提出著名的“恩格爾系數”的那個恩格爾說過一句令許多華國人都覺得匪夷所思的一句話:

“最好賺得錢就是把華國的國有資產放進私人腰包?!?/p>

老姚依稀記得老恩說這話的時候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國有資產在真真假假的改制中流失了多少,沒有人說得清楚?!ぁぁぁぁぁ?/p>

“小偷拿貨,大盜竊國”大概就是這么個意思。而欠別人錢的人,按照帽子劉成的那句名言:

“借了人家的家,還不上了,就是詐騙!”

用這個“劉氏邏輯”,難怪現在向私人借錢這么難。而借了錢的人真的不能按時還錢卻有能力還錢時,便會因為“劉氏邏輯”的廣泛應用而被謾罵、被圍攻、被債權人雇傭的要債達人終日尾隨、被一句“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綁架,······

于是有人選擇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來擔當,······

“啪!”的一聲,讓老姚從虛幻卻又現實的自我世界回到號子里。扭頭找尋時,發現又是老曾。

此時他以狗吃屎的姿勢俯趴于地?!肮烦允骸边@個詞還有一個更為貼切的說法是“嘴啃泥”,說得是人摔倒在地時嘴巴著地,還在與地面接觸時被俯沖之力強行往摔倒者口里塞進了泥巴或是沙子。

發明這個詞的時候,大概是還沒有這么堅硬的水泥地面,如果有的話,我們聰明如斯的先賢們是絕對不會看到有嘴啃泥的場景的,即便是有,也會換一個更精彩更貼切的說法的。

老曾半天沒把頭抬起來,肇事者今天換成了大毒販毛發財。此刻他看猴似的看著地上的老曾,他才不會有小毒販的那些顧慮,自己都在等死刑改死緩的人了,還怕個卵子毛呀。

這就是他的底氣,更不用說平時的做花了。他想做就做,不想做也沒人敢說他,還得好言好語地哄著他。

老曾這次似乎知道自己已經沒有什么可用的招數了,因為整個號子里的人都可以看輕他,作賤他。他每天小心應付著,才能從帶號子手里獲得一小截煙草的賞賜,才能讓每一個因高墻內號子里的壓抑,想在他身上找樂子消遣出氣的人強壓住出手揍他的沖動。

“今天他面對的是死刑犯的凌辱,他能有什么辦法呢?”老姚心中暗忖,“就是換了自己,也會毫無辦法只能忍氣吞聲的呀?!?/p>

可老姚想不明白,把一個死刑犯和嫌疑犯關在一起,這其中到底有什么講究的呢?這是哪樣的專家教授學者想出來的點子?

自從拒絕使用煙壺那天起,老姚知道自己只有對什么都保持沉默,才是應對目前情勢的辦法,不然的話,老曾的今天,就是老姚的明天。

因為整個號子里,包括先后坐過十幾次牢的大毒販毛發財,都才三十八歲,老姚四十五歲,是除了老曾之外年齡最大的了。

關鍵的是,老姚還不知道自己要在里面待多久?這樣的日子還要持續到什么時候?說實話,老姚真的不怕死。肺穿孔的病人,急性甲肝且瀕死的患者,還有那些回憶當中幾為赴死的舉動,······

可老姚覺得如果臨死之前一定要經歷那些看起來或聽起來就十分難受的過程,所以他還是想讓這個難受的結果來的晚點,看能不能想辦法讓自己活到有能力選擇一種自認為不怎么痛苦的死法,而且最好是離原來的老朋友和現在的“孽緣”人遠一點,越遠越好。

此時,老姚只是瞥了一眼轉過身準備回里屋的毛發財,拖著沉重的腳鐐,兩手握著手銬。他的手銬也是長長的帶鐵鏈的那種,不是老姚他們被抓時戴的那種。臉上的雀斑都漲成了豬肝色,陰惻惻的笑容是那種一看就讓人心里瘆得慌的強烈違和感。

老姚終于明白為什么即使在看守所的號子里也要給這些人戴上鐵鏈和腳鐐了,這可是防患于未然呀。

緊接著,里屋又傳來“噼里啪啦”的摔東西的聲音。

老姚知道,能發出這種聲音的,號子里只塑料儲物箱和塑料臉盆。這是在把打人的沖動轉移到摔東西上去,也算還沒有完全失去理智或是人性了。

過了好一會兒,里屋的聲音安靜下來了。帶號子的出來了,看了一眼地上老曾。這個時候的老曾,已經坐起來了,可以看見他臉部最突出那塊高地——鼻子,在往外流血,嘴角和上腭,也是鮮紅一片。

帶號子的就這樣看著他,沒有說話,似乎在等著什么。

不一會兒,號子鐵門“嘩啦”一聲拉開,兩個外牢跟著一名帽子進來,把老曾攙扶出去了。這是要送他去醫務室處理傷口的節奏。

原來,這邊動靜太大,值守在監控室的帽子已經知道這里發生的一切。只是他們把老曾帶出去之后,并沒有對肇事者采取任何措施。

當然,說沒有對肇事者采取任何措施也是不確切的。因為接下來在放風時間,毛發財被叫到帽子辦公室去了,采取的是單獨談話教育。

老姚記得他們這次放風時間比較長,因為帽子在辦公室的談話進行得時間有些長。等帽子帶著毛發財進號子時,毛發財一臉的淡然,嘴里還噴出一長串尚未吐干凈的煙霧。

號子門關上后,老姚進了一次里屋,在自己儲物箱里取了件厚點衣服披上,因為天氣陰沉,似乎又要下雨了,風也很猛,似乎都要把屋頂上的明瓦掀掉一樣,上午拼命做花時產生的熱量到現在已經完全消失殆盡了。

老姚進去之后,找了半天才在另一個地方找到自己的箱子,難不成這大毒販摔得還不是他自己的東西呀。

老姚無語也很無奈,這樣的生活對于老姚現在的心態來講,還不如來個痛快的身死道消更為愜意些,這人生當中有過一段這樣的經歷之后,也不知道對今后的生活來說是福還是禍······

重新回到工位上之后,老姚也學著號子里那些立場十分中立的人,用兩團小小的棉絮,把雙耳給塞了起來,做出一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模樣。

這樣做的后果便是,不到兩分鐘,老姚便開始覺得有些耳鳴,緊接著 又有些頭暈。因為耳朵被堵著的時候,外面的聲音是小了,可腦殼里面的聲音卻大了起來,嗡嗡地亂響,讓老姚苦不堪言。

于是在努力堅持了一會兒之后,老姚趕緊把棉絮從耳朵里取出,那一瞬間,腦海里似乎 一下子變得清明起來,繃緊的神經也是倏地一松,非常的愜意。

老姚這時還想起,自己在一些生活小細節上總是做不到別人那般輕松自如。

比如,別人把煙夾在耳朵后面還可跑步,可老姚夾著的時候就算是站在那里不動,都感覺那煙隨時都會掉下來。

再如,戴著眼鏡吃飯,老姚總是不舒服,因為鏡片上總是被飯菜的熱氣蒙著,讓老姚不得不取下,等吃完飯之后再戴上。

還有,一伙人在街上逛著,同伴們可以肆無忌憚地把一根或一節甘蔗在嘴上橫豎啃著,可老姚怎么都不行,寧可不吃,也不加入他們的行列。

再如現在,偷摸著幾個人抽煙,雖說是這里唯一的生活樂趣,可老姚不敢加入,其實是不屑加入。對此,老姚覺得自己此舉不關尊嚴的事,也不關乎臉面,老姚就是單純地嫌臟,怕染上什么毛病!

看守所的號子,在老姚眼里,是個真正的魚龍混雜之所。吸毒的販毒的,做鴨嫖娼的,打架斗毆的,強奸婦女的,攔路搶劫的,殺人越貨的,還有老姚自己是坑蒙拐騙的,哪一個是干凈的!

雖說老姚不怕死,可各種死法當中,“病歿于臥榻之上者”是最受折磨的。那些金玉良言還是說得非常有理的。就說那句“久病床前無孝子”,便是最好的印證了。

想到自己今后的生活了,老姚所有的小傲驕全都跑沒影了,沮喪之下,突然就想起《紅樓夢》開篇中那個跛足道人唱的那首《好了歌》來: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待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皆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記得初讀紅樓時,就對書中的這首小詩印象深刻,還特意把它給背了下來。當時只是覺得詩中所言都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事,好玩罷了,就當作平時于人前掉書袋時掉出來博一笑而已。

可是今天,老姚比任何時候都覺得這首詩要說的是一種“深趣”,還是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而其中之趣再深,又只用一句話就可說明全部:

“好就是了,了就是好!”

這便是天道好輪回吧······

更新時間:2025-05-01 15:01:02

色污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