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春,十九歲的張居正打點好行囊,信心滿滿地準備赴京趕考。他的心情是無比愉悅的,自從考取舉人之后,這三年來,張家一掃此前的霉運,仿佛時來運轉,逆天改命一般。先是顧璘替他擋下大難,讓他和他的家族免遭遼王的迫害;緊接著把家從離城二十多里的窮鄉僻壤搬到城里,一時間門庭若市,熱鬧非凡。鄉紳們,仕子們,致仕歸鄉的官員們一個個接踵而至,饋田地,送銀兩,贈房產,從前那個不名一文的窮秀才,突然山雞變鳳凰,成了城里最具投資價值的潛力股。

兩年前,張居正成親了,娶的是顧知縣之女,顧璘之孫顧憐,二人算得上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夫妻間又相敬如賓,舉案齊眉,像極了東漢的梁鴻和孟光,成了當地年輕夫婦學習的典范。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顧氏順利誕下一子,喜添新丁,從此后繼有人,樂得張文明喜上眉梢,眉目帶笑。

張家順風順水,外界卻不太平。

三年前,時任禮部尚書的嚴嵩因擅于揣摩圣意,又投其所好,不知用何種手段,從波斯請來一位頗懂魅惑之道的妖女進獻給皇帝,由此加少保、太子太保銜兼武英殿大學士,嬌寵日勝,朝政愈發廢弛。

兩年前,一心成仙了道的嘉靖皇帝,在睡夢中被十幾個長期遭受非人折磨的嬪妃宮女用繩索套住了脖子,差點兒真的羽化登仙,成為天下臣民私底下的笑談,史稱“壬寅宮變”。

一年前,蒙古俺答部屢次犯邊,奸淫擄掠,濫殺官民,朝廷多次派兵征繳皆無功而返,邊境戰亂頻仍。福建沿海和山東登州等地倭患不斷,當地守軍一觸即潰,倭寇大肆屠戮鄉民,村鎮十室九空。

國家內憂外患,百姓顛沛流離,但是像會試這樣的國家大典卻必須如期進行。自隋唐以來,開科取士一直都是國家最公平的延攬人才的形式,它擴展了國家引進人才的社會層面,吸收了大量下層社會的窮苦士子進入統治階級,也為鞏固皇權,防止豪門貴族進一步做大,起到了至關重要作用。

清早,顧憐奶完孩子,交給貼身丫鬟看顧,她知道,今天是夫君啟程進京參加會試的日子,所以,早早的就將行裝打點好,又囑咐張居正路上的飲食起居不要刻薄了自己,盼他金榜題名,早日平安歸來。

顧憐將一件圓領夾棉青袍抖開,又從箱中取出一雙皂皮棉靴,“相公,讓妾身伺候你更衣,北地不比南方,雖然已近二月時分,但依然北風肆虐,乍暖還寒,穿厚一點為好,可千萬不能著涼染上風寒啊?!鳖檻z含情脈脈地看著正要起床的張居正。

“娘子所言極是,我趕考這段時間,辛苦你在家操持家務,照顧好雙親和孩兒,待為夫位列三甲,高中魁元再回來和娘子團聚,放心吧?!睆埦诱龑㈩檻z攬入懷中,久久不愿放開。

再多的溫存,也不能耽擱趕考的行程。在顧憐的多次催促下,張居正終于從溫柔鄉中醒來,拜別父母妻兒,帶著一應物品,和書童一起奔赴京城。

坐轎,乘船,騎馬,二人翻越千山拔涉萬水,路上不敢耽擱,一路風塵仆仆抵達北京城東南的貢院。

張居正向監門官報上名諱,又勘驗了身份,得以提前一天進入貢院觀賞。

“貢院分二門五楹,有龍門、明遠樓、致公堂、聚奎堂、會經堂等處,是貢院諸位大人日常處理政務和居住的地方?!边@位和張居正同為江陵老鄉的監門官,陪著張居正,指著朝南的一片建筑介紹道。

“果然清新雅致,氣宇軒昂。”張居正贊嘆道。

“那一處便是明日足下要去的場所了?!北O門官指指遠處的考棚說道。

張居正正要移步前往,卻被監門官攔下,“遠處一觀就是了,貢院重地,法度森嚴,趕考的舉子在開考前是不能靠近考棚的,請足下見諒!”

“是居正莽撞了?!睆埦诱B連道歉,“大人,不才有個疑問,不知當講不當講。”

“足下但說無妨?!?/p>

“適才瞻仰了老爺們辦理政務的地方,富麗堂皇,琉璃耀彩,比之親王府第也毫不遜色,您再看這號舍考棚,雖排列整齊,卻擁擠不堪。有的四處透風,有的木材銹蝕岌岌可危,一看就是年久失修,兩者為何有如此天差地別?”張居正開口問道。

“哈哈哈,足下問得好。我與兄臺有同鄉之誼,虧的是今日輪到我當值,如換成旁人,就憑你這直率的性子,早就治你不敬之罪了?!北O門官拍著張居正的肩膀繼續說道,“來到這里趕考的舉子,將來多數都是要當官的。屈子曰:蓀獨宜兮為民正,只是為了光宗耀祖,顯親揚名,不是好官;只圖著高官厚祿,錦衣玉食,也不是好官;只想著與民爭利,巧奪豪取,更是贓官惡官。想要做個好官,就必須了解民生疾苦,端坐廟堂就如坐井觀天,只會一葉障目,穿了官服,戴上官帽,搖身一變,成了治人之人,堂而皇之地肆意刑傷,這是忘本。趕考的舉子中,不乏窮苦百姓出身,之所以將這考棚建成破落的模樣,就是要告誡舉子們,哪怕將來官位有多高,權柄有多大,都不能忘記天下的黎民百姓和蕓蕓眾生,這是做官的根本?!?/p>

“噢……,原來如此,大人們真是用心良苦啊,居正受教了。”張居正聽了監門官的一席話,剎那間茅塞頓開。

“哈哈哈……我呸!”

“大人何故如此?”張居正被監門官這一突如其來的舉動驚住了。

“足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上面所說的都是騙人的鬼話,只是為這些大人們行貪墨之實,編造了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罷了。你有所不知,朝廷為這貢院每年撥付的銀兩何止巨萬,建幾所號舍,修幾個考棚能耗費幾個銀子,多數都被上頭私自截留,中飽私囊了。更有甚者,打著擴建貢院的名義,強令周邊農家搬遷,不搬就得用銀兩抵付地價。有付不起銀兩的,只能露宿荒郊,一家數口淪為行乞之人,那些交了銀子的,也并非一勞永逸,地皮稅一年一交,后來變成一季一交,加上給大人們的年節孝敬,饒是富庶之家也承受不起,鬧得民怨沸騰,怨聲載道。所以,貢院越來越大,官員越來越貪,而那些號舍考棚還是號舍考棚,依舊破敗不堪,你呀,還要歷練啊?!北O門官搖了搖手,“罷了罷了,言盡于此,你自己琢磨吧”。

“聽大人一席話,居正真的無言以對??墒?,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何況這天子腳下,民憤卻如此之大,朝廷就不過問嗎?”張居正問道。

“過問?哼!你以為那六部九卿都是些什么東西?一幅幅道貌岸然的尊容,背地里凈干些吃人的勾當。剛才說貢院的這些老爺們專說騙人的鬼話,殊不知朝廷的那些官員們貪起來連鬼都騙。去歲正月,圣上命禮部采辦祭祀大典所需的一應之資,尚書嚴某授意下屬虛造價目,一張紙錢竟耗費十兩銀子,且價高質次,一揉就碎,可今上卻蒙在鼓里,任由這些蛀蟲巨貪吃得腦滿腸肥,一個清水衙門尚且如此,何況吏部,刑部乎?算了,上行下效,人人如此,像不才這樣的清矍之人,當今已經不多了?!北O門官嘆了一口氣,繼續說道,“說了這么多,只是我一家之言,足下將來涉足官場,就能深有體會了?;匕?,看也看了,聽也聽了,不要多想更不要多言,明日沉著應考,杏榜留名或能成就一番大業?!?/p>

告辭同鄉,出了貢院,張居正回頭望了望貢院正門兩側懸掛的一副對聯,上聯是“此間有名宰名臣,若存半點偏私,國失棟梁,珠遺滄?!?,下聯是“汝等原天南天北,便是一朝春榜,休逾其志,莫忘初衷”。是選擇初心,還是與現實同流合污?和哈姆雷特發出的“生存還是毀滅”這樣的命運慨嘆一樣,是個大問題。

一夜無話。

之后,張居正參加了分別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舉行的會試,考試的內容主要是《四書》《五經》,文章仿照唐宋古人語氣寫就,通篇要求排比對偶,稱作八股文,相傳是太祖朱元璋和御史中丞劉伯溫定下的。每場連考三天,中間不能休息。號舍考棚長五尺,寬四尺,高八尺,像一個長方形籠子??荚囍鞍l給三支蠟燭,吃喝拉撒都在這種小籠子里解決,躺下小憩絕無可能,安然入睡更是天方夜譚,只能俯在案頭或蹲在地上瞇瞪一會兒,并且不能中途退場,只能這么強忍著,七八天下來已是筋疲力盡。

不是所有付出都會有回報,也不是才高八斗就能鰲頭獨占。不知道張居正是不是因為出名太早,少年氣盛,自認為區區進士,唾手可得,沉迷于先秦諸子百花競放的奇思妙想,置應試要求于不顧,從而疏于練習八股文的原因,張居正出乎意料地又一次落榜了。

鎩羽而歸,一蹶不振。落第之后的三個月,張居正不是渾渾噩噩,每天直睡到日上三竿,就是呼朋喚友,觥籌交錯之間喝個酩酊大醉。張文明幾次想要出手教訓這個不爭氣的兒子,但每次都忍住了。說孩子不爭氣,其實比他這個做父親的爭氣多了,自己考了二十多年,現如今依然還是個秀才。不能說,更說不得,張文明無計可施,只能在心里安慰著自己,“或許過一陣子,就會好起來吧。”

夕陽西下,月上柳梢。盛夏的暑氣隨著夜幕的降臨而稍稍緩解,荊州城白日的喧囂已經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荷塘邊隱約可現的點點蛙鳴和梧桐樹上的陣陣蟬聲。今天是六月十五日,也是顧憐的懸悅之辰,夫人過生日,張居正破例沒有出去吃酒。

兩人飯罷對坐院中,望著張居正略顯困頓的面龐,顧憐知道,他還沒從上次考場失利的陰影中走出來?!跋喙x謝你今天能陪伴妾身過生日,我們好久都沒能說說知心話了?!鳖檻z一邊幫張居正斟茶,一邊說道。

對啊,想想從京城回來這三四個月,每日與酒為伴,常常寄身于勾欄瓦肆,縱情于聲色犬馬,只是睡覺的時候兩人才難得見上一面,自己往往沾床就著,話也沒說過幾句。張居正心里暗暗想著,端起的茶盅又放了下來,伸手捏起顧憐的芊芊玉指,感受著指尖的溫潤,“娘子,你受苦了,都是為夫不好,冷落了你和孩兒?!?/p>

“妾身從沒有怪罪過夫君,甚至心底連一絲怨氣都沒有?!鳖檻z把另外一只手放在張居正的手上,包裹起來,繼續說道,“妾身知道夫君心里苦悶,可是看著你日漸消沉的模樣,我何嘗不會痛徹心扉。多少次在夢中被初見時的場景打動,又有多少次被淌落的眼淚喚醒,那個才華橫溢,風華正茂的人兒,就這樣一去不返了嗎?”說著,顧憐忍不住流下了兩行清淚,嚶嚶的抽泣聲從心里散發開來。

沒有哪個男人不憐香惜玉,何況是自己的人生摯愛。張居正連忙取出絲帕替顧憐拭去眼角的殘淚,“夫人休要哭泣,別氣壞了身子。為夫只是鬧不明白,為什么我夜以繼日地挑燈苦讀,自認為博取功名不在話下,誰知落得個名落孫山,杏榜無緣?!?/p>

“相公還在糾結落榜的原因嗎?妾身知道,相公你胸懷天下,志向高遠,即使謀了一官半職,也只是為了黎民百姓能過上好日子,并無半分私心雜念??墒牵鄶禃r候,我們不得不向現實妥協,想想你剛從京師回來的時候跟我說過,面對考題你早已胸有成竹,可當你落筆的時候,滿腦子卻是時政得失,言辭激烈,鋒芒太甚,試問有哪位當權者喜歡這樣的文章?”顧憐又看了看低頭思索的張居正,繼續說道,“昔日,宋太宗向群臣咨求朝廷發生禍患的原因,眾臣皆曰天數,非人力而為也。他們的言不由衷不是妥協,而是為了保全自身。這個道理相公豈能不知?太史公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還有孟子二章里曾言,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體膚,空乏其身……人恒過,然后能改……。一試未中算得了什么?俗話說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相公今年年方十九,尚且未到弱冠之年,一次馬失前蹄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相公只要摒棄一切世俗牽絆,將鋒芒斂起,精研八股,登科受官之后再去施展匡扶社稷,為民請命的雄心壯志,其時未晚。倘若一蹶不振,就此沉淪,你的滿腔抱負豈不真的成了鏡花水月,空中樓閣?”

張居正緩緩抬起頭,怔怔地看著顧憐,這一刻,他深深地被她的善解人意所吸引,更被她這一番醍醐灌頂般的高談妙論所折服。這一刻,他也為這幾個月的所作所為追悔不已,羞愧萬分。

張府花園的涼亭里,兩人相擁,耳鬢廝磨,說著情話。夜空中的云已散去,一輪皎潔的圓月漸漸顯現,月里蟾宮的輪廓和吳剛伐桂的身影越發清晰,似乎在提前演繹著蟾宮折桂的真實預言。

更新時間:2025-04-14 15:01:22

色污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