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四年春,信都縣衙議事堂內,王清風坐在主位上,手指輕敲著桌面。窗外傳來遠處田野里稀疏的耕牛叫聲,比起往年,這聲音顯得格外單薄。
"人都到齊了?"王清風環視一圈,縣衙各曹主事都已落座。李慕白坐在他右手邊,正在整理竹簡;蘇婉清坐在左側,面前攤開著幾頁記錄;陳子敬、馬六等人也都神情嚴肅。
"都到齊了。"李慕白點頭道。
王清風直入主題:"春耕在即,全縣耕牛缺口已達三成。今天叫大家來,就是要解決這個燃眉之急。"
戶曹趙粟拄著拐杖站起來,腿傷讓他的動作有些遲緩:"大人,屬下統計過了,全縣登記在冊的耕牛只有六百五十頭,按每戶五畝地計算,至少需要一千頭。"
"差這么多?"王清風皺眉,"往年不是有租賃制度嗎?"
趙粟嘆氣:"去年冬天瘟牛病死了近百頭,加上部分大戶未按規定登記耕牛,缺口比往年都大。"
工曹黃墨斗搓著粗糙的手掌開口:"大人,我有個主意。咱們可以推廣'兩人抬犁',就是不用牛,兩個人合力拉犁。我在老家見過,雖然慢些,但能應急。"
"這法子可行。"王清風點頭,"子敬,你怎么看?"
一直沉默的陳子敬抬起頭:"屬下計算過,兩人抬犁的效率只有牛耕的三分之一。短期可以,長期不行。而且會加重百姓負擔。"
蘇婉清輕聲道:"我走訪過幾個村子,有些老人說,以前饑荒年月,還有人用人力代替牛力,四個人拉一張犁。"
"四個人?"王清風搖頭,"那太耗人力了。慕白,律法上對隱匿耕牛怎么規定的?"
李慕白立刻回應:"《江朝田律》規定,耕牛必須登記造冊,隱匿者每頭罰銀五兩,牛充公。"
"好!"王清風拍案,"張虎,你帶人徹查全縣耕牛登記情況,重點核查大戶名下的耕牛數量。發現隱匿,全部沒收!"
縣尉張虎抱拳:"屬下這就帶人分三路核查。"
議事繼續進行。馬六撓著頭說:"大人,我在魚市認識幾個販牛的,雖然價格高點,但能從鄰縣調來幾十頭。"
"價格不是問題。"王清風轉向倉曹錢谷,"咱們還有多少銀子?"
錢谷翻開賬本:"回大人,去年鹽鐵專營結余三百兩,加上其他的收益,能動用的有五百兩左右。"
"先撥兩百兩給馬六買牛。"王清風果斷道,"剩下的留著應急。"
這時,兵曹吳鐵骨開口:"大人,縣衛隊有三十多匹馬,雖然比不上耕牛,但拉犁還是可以的。春耕期間,能不能抽調一部分..."
王清風眼睛一亮:"好主意!馬匹白天耕田,晚上訓練,兩不耽誤。"
李慕白提醒:"大人,這不合規制..."
"非常時期,行非常之事。"王清風擺手,"出了事我擔著。"
蘇婉清在紙上記下這一條,輕聲補充:"可以讓軍士們輪流下田,既幫忙耕種,又能監督耕牛分配。"
"就這么辦。"王清風贊許地看了她一眼,隨即轉向眾人,"還有什么建議?"
陳子敬猶豫了一下:"大人,長遠來看,咱們得自己養牛。鄰縣買牛終究不是辦法。"
"說到點子上了。"王清風坐直身體,"錢谷,你負責籌建一個耕牛培育廠,選址要靠近水源和草場。"
錢谷面露難色:"大人,養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頭母牛懷胎要九個月,小牛長到能耕田至少要兩年..."
"我明白。"王清風打斷他,"但再難也得做。你先做個計劃,需要多少銀子、多少人手,五天內報給我。"
"是。"錢谷低頭記下。
王清風環視眾人:"今天的決議都清楚了嗎?張虎負責核查耕牛登記,馬六負責外購,黃墨斗推廣兩人抬犁,吳鐵骨調配軍馬,錢谷籌備養牛場。七日后再議進展。"
眾人齊聲應諾。王清風看向蘇婉清:"還有什么補充?"
蘇婉清合上記錄本:"我建議在各村張貼告示,說明耕牛分配方案,避免百姓恐慌。同時設立舉報箱,鼓勵揭發隱匿耕牛者。"
"好,這事交給你辦。"王清風站起身,"記住,春耕不等人。五天之內,我要看到第一批耕牛下田。"
會議結束后,眾人匆匆離去執行任務。王清風獨自站在窗前,望著遠處田野里稀疏勞作的身影。蘇婉清輕輕走到他身邊。
"擔心核查遇阻?"她問。
王清風冷笑:"正好借機整頓大戶們的規矩。我讓阿福暗中協助張虎,沒人能蒙混過關。"
"父親那邊已經準備好了。"蘇婉清微笑,"蘇家名下所有耕牛都已登記造冊,隨時聽候縣衙調遣。"
王清風會意一笑:"替我謝謝蘇伯父。"
五天后,議事堂再次聚集。張虎帶著滿身塵土報告:"大人,共查出隱匿耕牛五十三頭,已全部充公!"
馬六也帶來好消息:"從清河縣購得四十二頭,雖然貴了些,但都是壯牛。"
錢谷呈上一卷竹簡:"大人,這是養牛場的規劃。選址在城西河邊,那里水草豐美。初步預算需要三百兩銀子,兩年內可繁育出百頭耕牛。"
王清風仔細查看后,滿意地點頭:"就這么辦。錢谷,從今天起,你兼任養牛場督辦,直接向我匯報。"
"屬下領命。"
春耕如火如荼地展開了。有了新增的耕牛、軍馬和人力犁,缺口終于補上。田野里又響起了此起彼伏的吆喝聲和牛鈴聲。
更新時間:2025-04-10 18: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