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四年,六月。
春日的潁川郡,十里長堤,柳綠花紅。
這一日的縣城內熱鬧非凡,原因無他,今日乃是潁川荀氏十八歲的“小神君”荀彧娶親的日子。
通往荀府的街道兩側,百姓們早已擠得水泄不通,可區別于祝福與慶賀,此間百姓議論最多的竟是謾罵與詆毀。
“咱們這位荀公子娶的竟是那惡貫滿盈的宦官唐衡之女,這唐衡在桓帝朝時位列‘五侯’,兇殘狠辣,喪盡天良…做了不少傷天害理之事…”
“是啊,昔日他在位時便將女兒與汝南名門傅家定親,誰曾想,傅家當即退婚,如此這般,才又與咱們潁川荀氏定下娃娃親!荀家也算是名門…怎生就忌憚宦官,答應了這門婚事呢?”
“若當真娶了,荀家一門清流,整個家族的名聲…豈不是都敗在了這一門姻親上了?”
“其實無妨,定親就不是成親,如今唐衡已死,唐家依舊送來女兒,意欲履行婚約,這說明唐家心里也沒底,這般情形…只要荀家拒了這門婚事,那不是皆大歡喜么?荀家…還有小神君的名聲,如此也就得以保全…保不齊還能落個與閹宦劃清界限的美名。”
“別說,你這主意好的緊哪,荀氏一門,八龍三若,不該敗在這婚事上??!”
街道兩旁,對這一門婚事的議論聲愈發甚囂塵上。
乃至于,唐家女兒出閣,那整整六十四抬、十六只樟木箱子的嫁妝,這十里紅妝,無比豪闊的陣仗,無人問津,無人在意。
可以說,今日潁川所有的話題都集中在一人身上。
小神君——荀彧!
他最終會娶這位唐姑娘嗎?
這不僅關乎潁川荀氏的名望,更是關乎小神君荀彧的將來??!
反觀此刻的荀府,盡管朱門是大開的,但卻鮮有來觀禮、賀喜的賓客。
甚至,諸如荀彧的叔伯也鮮有到場,整個荀府顯得異常的冷清…
倒是門外不遠處,圍滿了人,一個個“吃瓜群眾”看熱鬧不嫌事兒大,一雙雙眼睛就直勾勾的盯著那唐家女兒出閣的隊伍。
大家都很好奇…這唐家女兒今日能不能進了荀府?
“退了吧,這婚退了吧,那唐家女無論如何,也不能進荀府的大門!”
正堂中,荀彧的伯父荀儉的喊話驚起了樹上筑巢的雀兒。
他是荀氏八龍中最年長的那個,此番,他朝向荀彧的父親荀琨,語重心長,“唐衡已經死了,咱們荀家何必再受他脅迫?這婚必須退了,你便是不為咱們荀家的名聲考量,卻也要為文若的將來考慮。若他當真娶了宦官唐衡之女,天下清流名士誰還肯為他品評?他還如何入得了仕途?”
荀儉這么說。
荀琨的神色愈加凝重,儼然,他還在權衡。
一邊是唐家履約而來,嫁妝與女兒就在門外,人家拿著的是當年訂親時的聘書;
一邊是荀氏一族的名望與兒子的未來及名聲。
這是一個極其艱難的抉擇!
“讓我再想想,再想想…”荀琨左右為難,依舊是拿不定主意。
“誒呀…”荀儉急壞了,他不由得垂頭喪氣直跺腳,口中則是低吟,“剛剛才接到咱們六弟的信,因為那涿郡劉玄德與遼西公孫伯圭的幫助,他成功逃出京都,脫離黨錮,如今正藏身漢濱…”
“可咱們荀家這才不過平和幾天,怎又…生出這么個事兒來!你看看,你看看,咱們荀府朱門外,多少看熱鬧的,那些與咱們關系要好的家族…可有一族發來賀禮?他們都在觀望??!若今日唐姑娘進了門,那咱們荀家的脊梁骨怕是都要被世人給戳爛掉了,退一萬步說,即便咱們荀家不在乎,可文若一生都要背負這等罵名?我們也不在乎么?”
就在這一番話語吟出之際。
“踏踏”的腳步聲從后堂傳出,緊接著,一個年方十八,意氣風發,長眉斜飛入鬢,明眸光彩照人的偏偏公子快步走來。
正是今日這婚事的主角——荀彧。
正常而言,婚姻大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荀彧是無權過問的。
但,爭執至此,他聽在耳中,再不能靜默。
那特殊的熏香自他的衣衫中透出,余香不絕,他則是已拱手向伯父、向父親行了一禮。
“伯父大人、父親大人,這婚事,且聽孩兒一言——”
說罷,他抬起頭侃侃說道,“孩兒雖年幼,但這些年在族中耳渲目染,卻也向諸位族老叔伯學到了許多,當年陳群的爺爺家里窮來拜訪咱們,我們遣退了所有的仆人,只留下大伯、父親作陪飲酒,這是我們荀家的善意??!”
“族里侄兒輩兒荀攸,當初他的叔叔醉酒誤傷了他,他卻遮著傷不讓叔叔知道,不想讓人內疚,這也是我們荀家的善意吧?耳渲目染,孩兒又怎能不對這世上的人心存善意呢?”
“誠然,唐姑娘的父親唐衡,他是個手染鮮血、濫殺無辜的宦官,士大夫與清流黨人、名士自是討厭他,但罪不及妻兒,我雖沒有見過唐姑娘,她卻是無辜的呀!”
“他爹當年與傅家定了娃娃親,傅家不要,他爹這才與我們荀家定了娃娃親,世人總說父親大人是攀附權貴,笑話…我們荀家哪個不是人中之龍?又怎會比不上傅家呢?六叔從白身三個月就做到司空,父親官至濟南相…笑話,荀家門楣?何須攀附權貴?我想…當年父親應允這門婚事,除了當時不想給族里帶來災禍,還有的就是善意吧?”
“女孩兒家幾次都嫁不出去,多傷她呀,現在十余年過去了,唐衡死了,外人審時度勢,閑言碎語建議荀家退婚,說唐姑娘宦官之后,有辱我們士人清流…呵呵,審時度勢?說是這個,族里的荀巨伯見他的好友被盜賊包圍?他怎么沒有審時度勢?”
“正是因此,不管誰笑我攀附權貴,不管誰笑我傻,孩兒主意已定,娶唐氏為妻,且永不納妾…我們荀家一諾千金,不改誓言。便是我荀彧一生都將背負罵名與唾棄,我也必定要這么做…這是我們生于荀家,從小學到的善意?。 ?/p>
這…
可以說,荀彧的話令得整個正堂都安靜了下來。
滿座寂靜。
荀琨的目光中噙著淚,荀儉則是牙門緊咬,他幾次張口,想要再去勸荀彧,可話到嘴邊,還是咽了下去。
善意,文若提及的這所謂荀家的善意!
這是他永遠無法反駁的東西,也是他荀家一門的根哪!
“唉——”
長長的一聲嘆息,荀儉無奈的搖頭,他只能自嘲:“文若…你是我荀家小輩中的翹楚,我們對你寄予厚望,可偏偏,這注定是一門不被看好的姻緣,也不會有人來道喜、祝賀…甚至,你將不為清流士人所容,你現在抉擇的是你的前程??!”
“便是無人道喜、祝賀,便是前程盡毀,孩兒…也一定會娶唐姑娘,且永不納妾!”
荀彧的話愈發斬釘截鐵,而就在他脫口剛剛把話吟出之際。
那朱門外,一道聲音驟然響徹。
“徐州瑯琊諸葛氏向小神君道喜——”
“渭以涇濁,玉以礫貞,(渭水因為涇水的渾濁才顯出它的清澈,美玉因處在碎石當中才顯出它的堅韌),荀公子,恭喜了,我家族長略備薄禮,還望收下——”
在這場注定充滿非議的婚禮中。
這是第一個,且唯一一個向荀彧道喜、祝賀的!
正因為如此,這也注定是會被荀彧,乃至于整個潁川荀氏記住的那個。
這一刻,荀彧不禁在心頭強自重復:
『徐州瑯琊諸葛氏么?他竟知我!』
荀儉與荀琨則是彼此互視,仿佛心頭在說?!含樼鹬T葛氏,這個家族,咱們潁川荀氏似乎可以接觸一下——』
是啊,錦上添花,固然很美——
但往往,雪中送炭,才最可貴——
…
…
更新時間:2024-10-23 15: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