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曹操、袁術、劉表——
韓馥、橋瑁、劉岱、鮑信、張邈、張超、王匡、張楊、蔡瑁——
若不是加入“奔走之友”;
若不是救出黨人“荀爽”…
劉備如何能知道這份詳細的、前前后后加入過“奔走之友”的名單。
而一如劉備前世就有過的猜想。
十八路諸侯討董,名義上是十八路諸侯,其實…不過是以“袁家”為翹楚的故吏門生罷了,而“奔走之友”的成員更是其中重要的構成。
這就能解釋,為何群雄逐鹿時期,很長一段時間是“二袁”在對峙。
曹操、劉表是屬于袁紹陣營的;
陶謙、公孫瓚、孫策是屬袁術陣營的;
也僅有他劉備與呂布,在雙方陣營間左右橫跳,夾縫求存…
沒有“奔走之友”這一層身份,哪會有智力相投?哪會有武人相助?除了夾縫求存,又還有別的選擇么?
這紛爭亂世的開始,沒有參加過“救助黨人”的行動,根本就沒有資格上那“群雄逐鹿”的牌桌——
此番,回到緱氏山的劉備,便是躺在床榻上,內心中依舊是悸動連連。
百姓路線、仁德路線,這是他上輩子證明,雖是萬般艱辛,顛沛流離,卻最終能走通的一條。
但…名士、黨人的大門,潁川荀氏選擇的大門,豫州氏族選擇的大門,他劉備不該徹底關上。
這是他這一次需要微調的。
“潁川荀氏,這扇門,現在的我即便是用不得,卻一定不能關上…”
“孔明…我記憶中只有那么一次,你是因為曹營中的人身死…而傷心垂淚到極致,是荀令君,是留香荀令?。 ?/p>
說到這兒,劉備頓了一下,微微咬唇,目光中多出了幾許期翼。
“若你與荀令君能同朝為臣,想必,你們當有許多共同的話題吧…”
“冒險營救荀爽…孔明,潁川荀氏這扇門,我會替你留著…只盼你能盡快的到我身邊?!?/p>
念及孔明的時候,劉備的眼中滿是光彩,可…只是一個剎那,這一抹光彩就黯淡了下去。
像是他意識到了什么。
“是我太心急了,孔明…今年,你方才誕生啊——”
劉備不知道,他心心念念的孔明,整整提前了五年降世,但無論怎樣,將孔明帶到他的身邊,這個想法,在這個時間點,太過不切實際了。
他需要給諸葛亮成長的空間;
他需要讓諸葛亮有時間破繭成蝶,化而為龍…臥龍——
“二十載,不過是彈指一揮間!”
“孔明…為了你,無論多久,我都會等下去,等下去——”
…
…
四月十五,不是個好天氣,灰云低垂,可能會下雨。
徐州瑯琊,諸葛府中,昏暗的房間,燭光搖曳。
燈火映在諸葛珪的臉上,令他那雙細長的眼眸顯得極為深邃,亮兒提及的那“買官”之事,他尤在細細的權衡。
除此之外…
他的心情,也像是受到這“風雨欲來”天氣的影響,愈加沉重,很明顯有其他的心事。
直到弟弟諸葛玄推門而入,諸葛珪那凝重的眉宇方才舒展了幾分。
但只是剎那間,他便展現出別樣的迫切,迫連忙發問。
“怎么樣?天家的事兒,都打探清楚了么?”
諸葛玄一邊脫斗笠,一邊連忙回道:“還真就如亮兒占卜測算的一模一樣,皇宮里,王美人誕下皇子,取名劉協,誰曾想…次日便被何皇后賜以毒酒,天家大怒…本欲廢后,還是十常侍求情,這才保住了后位,如今的皇子協由董太后帶在身邊,親自撫養?!?/p>
這些都是四月剛剛發生的大事兒,無論在皇宮,還是京都,本已不是什么秘密。
而隨著諸葛玄一句句的吟出,諸葛珪的眼眸不由得一次次的凝起,他的眸光變得更深重了。
倒不是他驚愕于這所謂的“皇家秘聞”!
而是…而是此番,兒子諸葛亮的占卜測算又、又、又、又精準無誤,沒有半分的偏差。
在諸葛珪看來。
如果是一次、兩次,那還能歸結于巧合;
如果是小事、小節,還能歸結于兒子擁有超凡的洞悉力;
可…這已經是第十幾次了,這已經是“天家”的辛秘,亮兒依舊…一如既往的提前算出,準確無誤…
那…那…
不等諸葛珪張口,諸葛玄已是搶先一步,“看來…亮兒自學的這占卜、測算的道術可不是鬧著玩的!就連天家的事兒都算準了…那他卜算出的,兄長赴泰山任郡丞乃大兇之兆,多半…多半也會應驗啊…”
“噓——”
諸葛珪一把捂住了諸葛玄的嘴,他十足小心謹慎的環望四周,又在檢查過窗子與門后,這才喘出口氣,放松了一些。
就在昨日,他接到了最新的任命,是泰山郡丞。
這本沒什么,他在泰山郡歷任多年,又頗有名聲,得郡守器重本無可厚非。
偏偏,兒子此前解析的卦象中表明,此次赴任乃大兇之兆…
而如果說,諸葛珪此前對此只是將信將疑,那么現在,隨著王美人、何太后這等“天家”辛秘的驗證。
諸葛珪已是全信了!
兒子諸葛亮的卜算,從現在起,他全都相信,一字不疑。
“大哥…”
“噓,莫再說話,你且去喊亮兒來,不要聲張——”
…
夜已深,可書房內卻傳出諸葛亮那細密、綿長的聲音。
隨著這聲音,諸葛珪與諸葛玄的眼瞳…越睜越大。
見諸葛亮只著單衣,又是這大風天氣,諸葛珪褪下外袍,給他披上,一邊給他壓實,一邊卻是接連發問。
“你是說,中山相張純會聯合泰山郡守張舉謀反…而那泰山郡,也將成為兇險之地,為父這泰山郡丞更是會被脅迫、牽扯、珠鏈?”
看著諸葛亮頷首點頭。
諸葛珪只覺得心頭“咯噔”一響,他深吸了一口氣,再問:“這就是為何亮兒提及,要父親買個太守去做,避開泰山郡丞這個兇險之位?”
這話說出,諸葛珪與諸葛玄的目光緊緊的凝視著諸葛亮,像是無比緊迫,又期待他接下來的話語。
事實上,兩個大人在一個孩童面前如此模樣,這畫面,總歸是有幾分滑稽。
千呼萬喚,諸葛亮的話總算吟出。
“父親大人誤會了…”
“買官與赴任,這是兩碼事兒…”
他的眸色微凝,用他能吟出的最堅決的口吻言道:“赴任泰山郡丞雖是兇險,卻也是機會,既知那張舉與張純謀反之實,若父親大人能早做打算,提早謀劃,那么平息叛亂,擒住賊首也并非不可能,這于百姓,是避免了一場浩劫,這于朝廷…更是大功一件哪!”
“得民心,又有此平叛大功,兼之盈財買官,到時候,莫說是這泰山郡丞…便是瑯琊郡守、徐州刺史,父親大人,也能做得——”
諸葛亮的話十足的堅定,就好像他已經看到了什么。
沒錯…他已經看到了幾年后…一個強大的諸葛家族。
他也看到了幾年后的他自己…
那能夠完全主導諸葛家族一切的自己——
而這,才是這星羅棋盤的落子——
落地生根,落子無悔——
說到此處,原本今天這父子、叔侄間的對話已是落下帷幕。
但諸葛亮霍然想到了什么,他補上一問:“此前,父親大人答應孩兒的那樁事兒…已經著人去辦了吧?”
這…
諸葛珪微微一怔,他還未從兒子方才那語出驚人的話語中走出來,就又被問及一樁舊事,一樁他曾答應過的舊事。
“你說的是…”
“那潁川荀氏的小神君…荀彧荀文若么?”
…
…
更新時間:2024-10-23 15: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