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見朱高熾油鹽不進,心里不爽,扳著馬臉,“你的責任以后再說,今日之事,受害人黃經之父黃子澄,以大明律法為憑,堅持讓高陽郡王殺人償命,態度強勢不作絲毫讓步?!?/p>
朱高煦一聽,立即抬頭爭辯道:“陛下恕罪,罪臣只是一時不慎,失手將那腌臜潑皮給打死了,并非有意為之?!?/p>
還是聰明。
知道殺人是既成事實,而且鐵證如山,只能找借口。
朱高熾沒吱聲。
反正這事自己也處理不了。
自己現在要做的事,只有一件:韜光隱晦,等待時機逃出應天。
至于朱高煦……
朱允炆這么說,沒有做其他文章,那就問題不大。
朱允炆叱道:“一時失手都能打死人,那有意為之,豈非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朕還應該表揚你的勇猛無敵了?!”
朱高煦縮了縮脖子。
但又沒忍住,道:“陛下,罪臣之勇猛自不必說,漠北蠻子最是清楚,可如今在這大明京畿,區區一個黃子澄,身為讀書人,竟然拿大明律來壓罪臣,簡直無知,《皇明祖訓》難道是擺設么!”
這才是他的底氣所在。
朱允炆本來想繼續斥罪朱高煦,結果話在喉頭,被朱高煦給搶先逼了回去,心里頓時火冒三丈,然而朱高煦說的又沒錯。
《大明律》還真管不了朱高煦。
《皇明祖訓》載:凡親王有過重者,遣皇親、或內官宣召。如三次不至,再遣流官同內官召之至京,天子親諭以所作之非。果有實跡,以在京諸皇親及內官,陪留十日。其十日之間,五見天子,然后發放。雖有大罪,亦不加刑;重則降為庶人,輕則當因來朝面諭其非。或遣官諭以禍福,使之自新。
重點在“雖有大罪,亦不加刑”。
大明親王殺人不用償命!
什么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在大明真的只是說說而已。
朱允炆的帝威受到了冒犯,臉色一沉,殺意昭彰,“一般來說,按照皇明祖訓,你確實死不了?!?/p>
但這是一般,還有不一般的,朕是大明天子,有的是方法讓你死于此事。
比如……
讓跟隨黃經去春柳樓的奴仆出來指證,說是發現朱高煦有謀反之意,雙方才大打出手,既然有人指證,自然要查。
這一查可就由不得你朱高煦了。
殺人不能要你的命。
但謀逆可以。
不過朱允炆對朱高煦的小命并不在乎,他在乎的是朱高煦身后的那個身影,因此緩緩的道:“可你終究犯下殺人的大罪,子不教父之過,你知罪而不悔過,朕只能讓燕王進京來教導你了。”
其實朱允炆內心狂喜。
他怎么也沒想到,朱高煦這個二世祖一通騷操作,竟讓他有了一個讓朱棣進京的絕佳借口,只要朱棣離開北平,他就下旨讓徐輝祖從宣府揮師,鎮壓燕山衛。
削藩燕王水到渠成!
一旁的應天府尹輕輕上前一步,道:“陛下,微臣在府衙已詢問過人證,說高陽郡王殿下之所以下毒手打死黃經,是因為黃經聽到了他的謀逆之言,微臣以為,此事關系重大,恐涉地方藩王,還請陛下發旨意,讓錦衣衛詳查。”
朱允炆露出一副很震驚的樣子,“原來高陽郡王是要謀逆啊……”
那朱棣你來不來應天周旋周旋,畢竟是你親生兒子。
朱高煦懵逼了。
臥槽……
不就和黃經爭奪一個女伎嘛,怎么就扣了一個謀逆的大帽子上來,這罪名要是被篤定下來,皇明祖訓也就救不了。
就欲喊冤。
朱高熾跪在一旁,一直沒吱聲,他來皇宮,本是想辦法把朱高煦扣在身邊,免得被徐增壽給送出京畿,導致自己被動。
此時一看狀況不對勁,原來朱允炆在這里做文章,以此為點引爆削藩朱棣的攻勢。
已經到了生死關頭。
不能再等!
傻子都看得出來,朱允炆已經和黃子澄、應天府尹溝通好,妥妥的陽謀,恐怕黃子澄的離開,是去安排細節,以坐實朱高煦的謀逆之事,并順便把朱棣也牽扯進來。
這一步棋端的是狠毒!
顧不得朱允炆還沒免禮,朱高熾爬起來,在眾人驚詫的目光中猛然一腳踹在朱高煦的臉上,怒道:“平日里早就給你說過,不要囂張跋扈,你非不聽,現在好了,得罪了人,隨便弄個莫須有的罪名,就能讓你腦袋搬家!”
應天府尹臉色一變。
燕世子的意思,是他這個應天府尹在誣陷朱高煦。
但他沒動聲色。
這件事中他的作用,只有剛才那一句,后面的事情就是陛下和錦衣衛、黃子澄的工作了,輪不到他一個應天府尹摻和其中。
朱允炆聽得朱高熾這一番話,暗暗嘲笑。
朱高熾就這?
就憑這幾句話,能化解朱高煦謀逆的事么,異想天開。
朱高熾當然也不會如此奢望。
借著朱高煦被自己踹翻在地的機會,上前就是一頓狂暴輸出,而朱高煦著實被嚇住了,一貫囂張跋扈的他,竟然不敢反抗,任由朱高熾狂踹。
片刻后,朱高熾累了,喘著粗氣,對朱允炆行禮,“還請陛下恕罪?!?/p>
朱允炆不吱聲。
他倒想知道朱高熾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朱高熾繼續道:“高陽郡王囂張跋扈,犯下如此大錯,是我這個當兄長的沒管好,還請陛下責罰,微臣甘愿承受削爵之誡?!?/p>
沒辦法了。
只能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不能讓朱棣離開北平。
朱棣一日坐鎮北平,自己就有命在。
朱允炆冷哼一聲,“如此說來,高陽郡王謀逆的事情,燕世子是知曉了?”
朱高熾對朱允炆道:“此事蹊蹺,還請陛下明察秋毫?!?/p>
朱允炆有些不耐,“哪里蹊蹺了?!?/p>
朱高熾看向應天府尹,振振有詞的問道:“敢問府尹,我兄弟三人在京畿多日,身邊只有內侍一二,侍女若干,護衛不過百,朱高煦區區一個無權武兵的高陽郡王,如何謀逆?難道府尹是認為我父王在準備謀逆不成!”
手指著朱高煦,“他只是笨,不是蠢?!?/p>
應天府尹面不改色,也不回答。
反正他明哲保身。
朱高熾又看向朱允炆,“陛下,若以此定高陽郡王的罪,將來傳至天下,我大明朝野的有識之士,豈能不知這里面的貓膩,必然以為朝廷奸伶當道,再者,郡王謀逆如此大事,必然留文青史,后人追究真相后,此事便將是我大明的莫須有?。 ?/p>
朱允炆愣住。
不得不承認,朱高熾說的有道理。
自己才登基,還沒有博得任何文治武功,反而先敗壞了青史名聲,縱然能圖一時之快殺了朱高煦削藩朱棣,又能怎樣?
朱高煦的存在無足輕重。
而削藩燕王,優勢在我!
何況朱高熾已經把教導的責任攬到他身上,話說回來,就算篤定了朱高煦謀逆,四叔朱棣也不一定會來應天。
反而會將他提前逼反,那之前的布局都白費了。
更新時間:2024-10-02 12: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