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耍得最好的孩子
寒假結束,枳生準時回到了學校,鐵小秀卻沒來。
鐵小秀趁著去縣城,尋機溜了,一個人坐長途汽車去省城見網友,鐵三一家人追去,終究遲了一步。幸虧鐵小秀的父母報警及時,加上鐵小秀在外省鄉下待了幾天,可能覺得也不過如此,于是,她又自己跑回家了。之后鐵小秀待在家里,怎么也不肯去學校了。
開校的第二天,苗曉禾和張清芳再次去鐵黎村找鐵小秀。無論如何,她們希望鐵小秀能讀完這個學期,再不濟,也去職業學校讀三年。
來到鐵小秀家已經快十一點鐘了,鐵小秀的媽迎出來,可能是看在當初女兒跑路后,苗曉禾勞神費力幫他們尋找的份上,倒還算客氣:“苗校長,張老師,你們真的不用白跑了。我家這個死丫頭,你們都曉得,完全不是讀書的料,這不,現在還在睡大覺?!?/p>
鐵小秀聞聲出來,只見她穿著睡衣,拖鞋扒拉扒拉的,睡眼惺忪,臉上的煙熏妝殘痕猶存,染黃了又長黑的頭發亂七八糟??吹絻晌焕蠋煟凉M臉的不耐煩:“我說張老師,你這么早就來找我這個九漏魚,你煩不煩?。俊?/p>
所謂九漏魚,就是九年義務教育的漏網之魚。
張老師耐著性子:“無論如何,你要去讀完這個學期?!?/p>
鐵小秀抱著胳膊:“我就不去,你咬我呀。我一天都不想去讀書,只要往學校走,我就煩透了?!?/p>
苗曉禾和張清芳面面相覷。
鐵小秀的媽罵罵咧咧的:“你們也看到了,真不是我不讓這個死丫頭讀書,是她就這個德行。如果她像枳生能考五百分,哪怕傾家蕩產我也供她讀書??伤龥]出息,我能有什么辦法?除了相親,她還能干什么?”
鐵小秀呸了一口,差點啐到她媽媽臉上:“我憑什么要聽你的話去嫁給那些窮光蛋?”
張清芳看不下去了:“鐵小秀,你怎么能這么對你媽媽說話?”
她砰地一腳踢在門上,一陣風似的跑了。
“苗校長,你們今后真的別再白跑路了,這丫頭就是爛泥扶不上墻,管她自生自滅。算了,我也不管了。”
張老師忽然說:“小秀媽媽,你不覺得小秀有些話很有道理嗎?”
“什么道理?”
“為什么她身為妹妹,就必須去為哥哥換彩禮錢?為什么她哥哥就不能反過來幫助妹妹,讓妹妹好好讀書?”
小秀媽沒好氣:“張老師,我看你也是糊涂了。說真的,都怪你們這些老師,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孩子稍微讀幾天書就滿口歪理,現在我看,小學都不該讓她們讀,免得越讀心越野?!?/p>
苗曉禾沒有和她計較,還是耐著性子勸說:“小秀今年才滿16歲,打工也找不到工作。不如讓她去職中學一門技能。學了技能,還有改變命運的余地,可如果就這么放任不管,基本上就完了……”
鐵小秀媽媽不以為然:“現在讀初中不怎么花錢,我們才勉強讓她讀,職中可是要花錢的,堅決不能再讀了?!?/p>
說完這話,立即回去砰一聲關了大門。
二人看著緊閉的大鐵門,只好往回走。
新學期的第一個初三家長會是在線上召開的。
初三近百人,有八十幾個都是留守兒童。
原因也很簡單,但凡有點門路或者在縣城買了房子的家長,早就把孩子帶去縣城讀書了??h城的學校生源爆滿,一(學)位難求,同時,各級鄉鎮中學前所未有的衰微,生源極大流失。
以鐵黎村中學為例,以前,初一到初三,幾乎每個年級都有五六個班級,高峰時期,全校有七八百人。但現在,除了初三還有兩個班,初一初二,都只剩下了一個班。
這些留下來的學生,當然就是家境不那么好的,他們中的絕大多數,要么父母在外地打工,要么是單親家庭,要么是孤兒或者義務教育范圍內的殘疾少年。
這樣的生源,家長們對孩子的學習態度自然就可想而知——其中一大半是鐵三式的家長,對孩子的成績漠不關心,不學鬧已經算不錯了。另一小半,縱然有心也無力,他們沒法輔導孩子,也提供不了更好的學習機會,所以,把孩子徹底交給學校,算是聽天由命。
大家都說,這種爛學校,無論來什么校長都沒用,神仙都救不起來。老師們也因為教學環境的日漸不如意,但凡有點辦法的都往縣城里調。實在是走不了的,也心灰意冷,照本宣科,混個日子而已。
如此下來,學生們普遍總分只有兩三百分也就不稀奇了。
苗曉禾看著這個成績,卻是心急如焚,整個寒假都憂心忡忡。按照這幾年的經驗,省城的重點高中,一般要600分以上;普通的高中也得530分以上。不過,縣城一級的普高就要弱很多,450分上下就可以了??涩F在,全校500分以上的才三個,四百分以上的也才十幾個。按照社會默認的中考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升學率,鐵黎村初中顯然遠遠完不成。
換而言之,這里能考上高中的百分之五十好生源,絕大多數已經去城里了,剩下的,就是被分流的百分之五十。
不上普高,孩子們就得去職中。按理說,沒有讀書天分的孩子,去職中認認真真學一門職業技能,也是上上之策??墒牵芮宄?,現實和理想有很大的出入。男孩子還好,只要他們自己愿意,哪怕是職中,家長也會讓讀完,畢竟年紀太小進入社會不好找工作。
可女孩子就不同了,多的是鐵三這種家長:女兒遲早要嫁人,再多花三年職中的錢,顯然不劃算。所以,這些年下來,你只要到鄉下走一趟就會發現,許多十五六七歲的女孩子,她們初中畢業后沒得書讀,工作也找不到,就這么閑著,要么在家玩手機,要么去發廊做學徒,要么去外地工廠打幾年工……總之,這幫子姑娘就這么百無聊賴地耗幾年。
鄉下的父母們普遍越來越不重視女孩子的讀書問題——因為考學進城的女孩子,根本不可能再回鄉下。
如此惡性循環,鄉村女孩的教育問題,就成了大問題,和前些年相比,鄉村女孩上高中的概率竟然不升反降。
苗曉禾利用寒假實地走訪了好些天,大致摸清楚了情況,才把新學期的第一個家長會放在線上召開——留守兒童的爺爺奶奶們來參加也沒什么用,因為這些老年人一來是跟不上時代不了解情況,二來你無論說什么,他們都找借口:孩子的爸媽不在,你看我們又不懂……除了給孫輩提供吃穿住,別的,他們真的管不了。
家長會,就必須是學生們的父母參加才行。哪怕人不來也沒關系,現在可以線上開。
苗曉禾告訴家長們的第一個規定是:這學期起,學生們一律不許帶手機到學校。
許多家長立即反駁,說孩子不帶手機我們怎么聯系?萬一出點事情怎么辦?我們天天都要和孩子視頻,沒有手機,我們怎么知道孩子的情況?
有的家長甚至直言不諱:大部分學生都才兩三百分,根本考不上高中,而且就剩下這一學期了,無論管得多嚴,還能出現什么奇跡不成?
無論家長們如何反對,苗曉禾都不為所動。
第二個規定,家長們就容易接受多了:在校學生一律穿校服之外,鞋子也統一。
指定的校服,都是幾十元的套裝,幾年如一日,家長們自然無任何意見。但是,鞋子卻是個大問題——學生們攀比不了校服,就在鞋子上大做文章。別看是鄉村中學,可學生們對各種品牌鞋子如數家珍,什么AJ、椰子……連老師們都聽得一知半解,可是,他們卻了如指掌。
最初,學生們都穿普通運動鞋,不知何時起,見面就討論“AJ”……甚至以AJ為標準,形成了一個鄙視鏈。一雙動輒上千甚至幾千元的鞋子,別說父母們感到為難,就連老師們也舍不得買??珊⒆觽冑I起來毫不手軟——如果不給買,他們回家就會拿家長出氣。
鞋子之外,人人不離的手機當然也是攀比對象,你用一兩千的,我就得三四千、五六千的。而且,鞋子也罷手機也罷,并不是買一次就一勞永逸,每每新款出來,孩子們就大肆叫囂要“剁手”。
自來享受慣了的孩子,完全不管父母辛不辛苦,好像金錢是長在樹上的,伸手摘下來就行了。自家父母啥能力我不管:反正別人有的我也得有,攀比之風越來越盛。
當然,窮家嬌兒,也和他們的父母有極大關系:父母長期在外,總覺得愧對孩子,陪伴少了,金錢上就給多了,但凡孩子提出的要求,不管有無能力都要最大程度滿足。久而久之,孩子就養成了習慣:但凡我開口,你就得滿足。你不滿足你就不愛我,你就沒本事,你不如別人的父母。
尤其是初三的家長,多多少少總抱著一些指望:只要你好好讀書,我愿意皇帝一樣再伺候你們這一年,等考試結束了再說——
于是,幾方合力之下,鄉鎮中學的現狀就是:男生們攀比鞋子、手機,打游戲,上網,抽煙酗酒;女生自然也沒閑著,化妝打扮,逃課、早戀都是家常便飯。
所以,當家長們聽說“鞋子”也要指定成幾十元的廉價款時,雖然各有疑慮,但是,無人提出反駁。畢竟,從頭到腳都統一了,再想攀比就沒什么機會了,對于家長來說,也是大大減輕了負擔。
如果說前兩項校風整頓讓家長們或多或少有疑慮,第三項,則是皆大歡喜了。
孩子們的數理化,比起城里的孩子其實不算太差;最大的差距是英語和語文。所以,苗曉禾在寒假期間,找省城的大學同學刷臉,要了某重點中學的一套英語線上教學資源,決定從這學期起,每天給孩子們額外上一節網課。雖然屬于臨時抱佛腳,可是,能拼一把算一把。其他科目增分可能沒那么快,但對于這些普遍才考七八十分的孩子們來說,如果英語單科能增加二三十,甚至四五十分,那么,上高中的概率就會大很多。
但凡聽到“補課”二字,家長們都會疑心老師是為了掙外快,但當聽說全免費時,紛紛表示支持。
家長會快要結束的時候,苗曉禾說:還有20分鐘互動時間,家長們有什么疑問盡管問。
家長甲立即問:苗校長,恕我直言,總共也就只有這個學期了,可我兒子只有三百來分的水平。尤其是英語,上學期期末只考了26分,我早就知道他肯定考不上高中,他自己也知道。既是如此,何不讓他們快快樂樂混完這半年?你現在管再嚴也沒用了。
家長乙:是啊,反正也不是讀書的料。以后長大了也是送快遞、送外賣的命。人生后半輩子都是辛苦,何不讓他們這時候縱情享受?這樣,以后回憶起來,總還有過快樂時光。
家長丙:985、211就那么多,絕大多數人都是考不上的。讀不讀高中區別很大嗎?我看過一個數據,外賣小哥中研究生學歷的都有幾萬人,你們說,讀書的意義何在?讀了大學讀了研究生,還不是送外賣。
家長?。赫f真的,供孩子讀書,還不如存錢買房。北大清華又如何?畢業還不是為了掙錢買房。舉例:現在花100萬供孩子上高中大學甚至研究生博士,還不如等他們成年,直接給他們100萬或者一套房子。至于女生讀書就更不劃算了,許多女生一畢業就結婚生子,成了家庭主婦,根本學無所用,白白浪費資源。
……
家長們一片嘩然,竟然大部分都是這個意見。
只有極少數家長反駁:讀了大學可以選擇送外賣,但是,不讀大學,你就沒選擇,只能送外賣。
苗曉禾本來有一萬個理由反駁他們,可是,她忽然不知道該怎么反駁。跟這些家長講大道理,好像有點蒼白無力。她忽然想起有次看過的一個扶貧報告,一個扶貧干部說:我干了20年,發現一個規律,一家但凡出現一個高中生,只要沒有啥特殊意外這個家就不會成為貧困戶。
苗曉禾在鐵黎村摸底的時候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但凡一個家庭里有高中畢業甚至大專大學以上的,這個家庭基本上就不會太窮。比如李小軍,他只是因為得了癌癥才沒法繼續掙錢,饒是如此,他對孩子的學習的重視程度也遠超一般家長。
沉吟了好一會兒,苗曉禾才說我給大家講三點:第一點,現在大多數孩子并不是在受苦,而是在享福,換而言之,享福享得太早了。據我所知,你們家長大多數在外面能掙一份不錯的工資,尤其是父母都在外打工的家庭,孩子的物質其實并不差。他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們,也只是在家種點蔬菜養點雞鴨鵝,活兒少,自然更舍不得讓孩子們參加任何勞動。所以,現在鄉村的孩子,基本上都不會干活了。
第二點,就像一位家長所說“讀了書也可能是送外賣,但不讀書就只能送外賣”。其實,這話只有一半是對的:今后,不讀書也許送外賣的機會都沒了。無人機、無人送貨車、無人駕駛車以及各種智能機器的普及……可以肯定,以后藍領崗位會大大減少。我這話也許說得很難聽,但我還是要說:你們現在還能掙錢的崗位和工種,到你們孩子的時候,也許,再也不存在了,他們想搬磚都可能沒機會了。
第三點,由于時間緊迫,我們也不奢求要拼一中之類的了。但是,我們可以拼一下普高。現在普高的最低錄取線是450分左右。我了解過學生們的成績構成,只要努力,應該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也就是說,哪怕三百五十分以上的人,只要拼一把,上普高的希望就有了。難道你們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只是初中畢業?
家長們啞然。再也沒有任何人提出反駁。
家長會,就這么結束了。
禾小苗下線,坐在椅子上發呆。
旁邊,是初三的全體教師。
張老師先開口:“校長,你看到了吧?家長都是這個態度,何況是學生?!?/p>
苗曉禾苦笑。
家長們如果沒有從讀書中獲得過什么好處,就很容易繼承“讀書無用論”。而大城市的家長之所以普遍更重視教育,是因為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本身就是通過讀書才留在了大城市,所以,就知道讀書的好處。
可這個道理,她沒法和家長們爭論。
一個數學老師嘆道:其實,他們說得也不無道理。比如每天額外給這些學生免費補一小時英語和語文網課,明明我們老師是義務勞動??墒牵瑢W生不樂意,家長也疑神疑鬼猜測我們是不是有所圖謀。大家看,真的有這個必要嗎?
老師們你看我,我看你。沒人作聲,其實,內心都是一樣的想法:別說每天一小時,哪怕給這些兩三百分的學生每天再補十小時也無濟于事。不過是浪費時間,自欺欺人。初三老師本來就很辛苦了,何必再多此一舉?
苗曉禾把眾人的心思看得清清楚楚,她很平靜:大家都不愿意,是吧?
大家都沉默。
朱主任建議:要不,只給那些400分以上的孩子補?
苗曉禾:不行。要補就是給全體學生補。
數學老師:如果只給一小部分人補,那其他家長的意見可能就更大了,還不如不補。
等老師們討論得差不多了,苗曉禾問:有愿意的老師嗎?
張老師遲疑一下,還是點點頭:我愿意。畢竟,我班上還有幾個五百分以上的學生。再說,看在鐵小秀家長沒有去投訴我的份上,我也得再盡一把力。不過,我們的目標不是普高嗎?我們在380分到400分這個階段有二三十人,這群人努把力都有希望上普高。所以,就算要補,也得上大課,至少,算是給所有孩子一個機會。
此言一出,其他老師紛紛點頭:算了,我們也再拼一把。再惱火,也就這三四個月。無所謂了。
散會后,張老師留在最后,她說:校長,謝謝你親自出馬替我解決了這事,不然,我真的只有被迫辭職了。其實,我當時是氣話,我在鐵黎村中學教了十幾年了,我也不想走的。
苗曉禾內心喟嘆,身為老師,沒有一個不想好好教書,沒有一個不希望自己的學生成才——可是,有時候,實在是沒有發揮的余地。
“去年,我們學校的普高升學率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這幾個月,我們拼一把,如果能有30%,那就是我們的運氣了。”
苗曉禾搖搖頭,她也不知道,幾個月之后,到底會有什么樣的效果。
家長會的第二天,學校又開了一個學生動員大會。
這次學生大會,并不像以往那樣在操場上,而是安排在學校的多功能教室。
苗曉禾和一眾學生,如閑話家常。
她先問學生:你們對現在的生活狀態感到滿意嗎?
學生們你看我,我看你,一個高個男生站起來:吃得好耍得好,我很滿意。
學生們哄堂大笑。
苗曉禾也笑,又問:你們的家長對你們的成績有什么特別的要求嗎?或者說,你們自己對現在的成績有要求嗎?
這次,大家都不吭聲。
苗曉禾也沒追問,繼續道:這次期末考試,縣城一中的實驗班,總分平均分是590分,英語單科平均分是136分。而我們學校,英語平均分是五十多分,單單是這一科,就拉了近八十分。你們怎么看?
學生們你看我,我看你。
高個男生又站起來:校長,你的意思是我們都是爛龍(爛泥)嗎?
學生甲:我們要是考得上縣一中,我們還會坐在這里?
學生乙:一中的實驗班,是全縣頂尖級的高手,和他們比,沒意思。
苗曉禾:可是,考試的時候,是和全縣的學生比。
高個男生不服氣了:老師,不見得成績好前途就好。我看短視頻上說,混得好的,往往是成績最好和成績最差的。我們這群成績最差的,說不定以后一個個都成土豪。
男生們:是啊是啊!
一邊說,一邊哄堂大笑。
苗曉禾點點頭,又問:你們考慮過未來嗎?如果考不上高中,你們今后怎么辦?
男生甲:沒事,我父母都在外面打工掙錢,他們剛給我在縣城買了一套房子,明年就可以裝修了。
男生乙:我家里有三層小樓,還買了車子,我不讀書也餓不著。
男生丙:我媽已經給我計算過了,以后我爸每年打工給我五萬,我姐給我三萬,我媽給我帶孩子。我感覺我天天玩就行了。
男生?。何腋慌?,我有三個姐姐。
相比之下,這些鄉鎮出生的女生,普遍要自卑膽怯很多。比如李枳生,她一直是全校第一名,按理說,怎么也是自信心爆棚。可是,她一直端端正正坐著,無論男生們討論得多么熱烈,她也從來不插半句話。大多數女生,也基本如此,她們默認:出頭(挑刺)這事,是男生的專利。
苗曉禾并未對這些笑作一團的少年提出任何批評。她和顏悅色:我上次開家長會時已經對你們的家長說過:人工智能時代早已開始,未來幾十年勢必以燎原之勢普及開去,現在的大部分工種將不復存在。也就是說,你們要是以現在的條件,是基本無任何希望成為土豪了。你們天天上網,對于那些大名鼎鼎的富豪肯定多多少少聽過。你們該知道,現在新興的土豪,基本都是高學歷出身。
男生們不笑了。
高個男生:“那又如何?我們其實也知道學歷很重要??墒?,我們就這個水平,我們也沒轍。”
“我們這種鄉鎮初中還能存在幾年?別說我們不想讀書,我看很多老師都不想在這里教書了。大家都想方設法調走,所以,這么差也不奇怪啊!”
學生們紛紛點頭:我們就這樣了,就這么差,有啥辦法?
苗曉禾:不背水一戰,怎么知道沒有奇跡?
學生們狐疑:奇跡?會有嗎?
苗曉禾忽然提高了聲音:“為了這個奇跡,我們這學期開始,先立下幾個規矩……”
一二三四五說出來之后,學生們有點發呆。
尤其,當聽說半個月后,連鞋子都要統一換成“校鞋”,立即開始交頭接耳。再聽說今天起,每天早晚都要統一補習一節英語課,有些孩子當即就大喊起來:反正我們也考不上高中,這幾個月無非是養養骨頭,為什么非要把我們搞得這么不快樂?
對啊。學?,F在連我們穿什么鞋子都要管,是不是管太寬了?
幾十元的鞋子,而且一個人只有兩雙,這怎么穿?這么差的鞋子穿著不濕腳嗎?
有些凡爾賽學生大喊:那我的幾雙AJ怎么辦?莫不成讓我扔了?
有個男生差點哭起來:我奶奶好不容易才給我買了一雙AJ,你告訴我,不讓我穿了?
……
新校長高聲道:“學生,學生,讀書才是你們唯一的任務!今日你吃不了讀書的苦,以后就要吃盡社會的苦。再說,這些規矩,早已征得你們父母的同意。今天起,任何人必須嚴格遵守,如有違背,嚴懲不貸?!?/p>
嚴懲!
孩子們好生震驚,畢竟,他們懶散囂張這些年,已經很久沒聽過這個字眼了——不是快樂教育嗎?校長怎么還敢嚴懲學生?她是不想干了?
可是,迎接他們的,是臺上一眾老師殺氣騰騰的目光——為了震懾這些孩子,全校老師都出席了。尤其是幾個相對高壯的男老師,一字排開,他們的臉上一絲笑容都沒有,嚴肅得令人感到害怕。
昔日混天度日的學生,從未見老師們如此凌厲過,不知怎地,一個個忽然慫了。
一個學生還是大著膽子:“校長,現在不是提倡快樂教育嗎?你這樣搞,大家怎么能快樂?”
“沒錯,我看新聞天天說減負,怎么現在給我們加負?”
苗曉禾:“快樂教育,是指培養學生從學習中獲得興趣,從而覺得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是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而不是讓學生天天玩兒?!?/p>
眾人:“……”
苗曉禾:“科技興國!教育興國!你們這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嗎?我國從1956年開始掃盲,迄今為止已經有65年了。從當初全國超過80%的文盲,到今天徹底消滅了文盲。正是這么大規模這么執著地掃盲,讓我國有了龐大的基礎人才庫。你們別小看這種基礎人才庫,它是我國勞動力最核心的競爭力之一。你們想想,若是沒有這種基礎教育,現在能有這么快速的發展嗎?你們問問你們的父輩,尤其是爺爺輩,他們當初是什么樣的生活?現在你們是什么樣的生活?”
學生們你看我,我看你。
“義務教育,義務教育,你們以為義務二字只是國家的?義務二字,也是每個公民的!也就是說,受教育既是你的權利也是你的義務?!?/p>
孩子們嘩然:“啊?原來還是我們的義務?”
“啊,我媽天天說要不是義務教育免費早就不讓我讀了,現在我要回去告訴她:讀書也是我們應盡的義務?!?/p>
苗曉禾繼續道:“你們之所以成績差,覺得讀書很沒勁,原因就在于你們沒有從讀書中獲得應有的樂趣。不信你們問問李枳生……李枳生同學,你說說,你覺得讀書有趣嗎?”
李枳生站起來,微微有點羞澀,但還是大聲說:“我覺得讀書很有趣。我爸爸說,讀書是我們這些普通人要想在社會立足最簡單最高效的捷徑,除此之外,其他的可能都比這個難。因為讀書只要你努力總有回報而且不損失別的什么成本,但是其他行業你就算努力了也可能失敗或者虧本?!?/p>
苗曉禾大贊:“李枳生同學這話說得特別好,讀書的確是一個人立足社會最簡單的捷徑。許多事情都需要人配合,但讀書相對來說算是最私人的行為,只要你自己肯吃苦,掌握了正確的方法,那么,就往往事倍功半。比如李枳生,她不覺得讀書苦,是因為她一直就有相對來說比較好一些的學習方法。上次我到她家家訪,發現她爸爸給她制定的‘七日學習法’就非常好?!?/p>
一個叫劉子辰的男生立即問:“我們才開始‘七日學習法’,原來李枳生早就在用了?難怪她的分數比我高那么多?!?/p>
“因為她爸爸讀過高中,自學能力很強,所以,看到什么好的學習方法會及時教給她。你們看,讀書還是很有用的,對吧?”
學生們紛紛點頭。
苗曉禾:“沖刺中考,需要我們共同努力。當然,這種奇跡不可能一天就實現,所以,我們分階段奮戰,每個階段我們會設立相應的獎項。這個獎項,并不專屬于成績最好的學生,但凡進步大、努力的學生都可以得到。”
聽得有各種令人心動的獎項,學生們都大聲叫好。
新學期的第一次動員大會就這么順利完成了。
接下來的幾天,可能是因為剛剛換了學習方法的緣故,學生們都覺得新鮮有趣,一時間,抵觸情緒倒不是那么嚴重。一周之后,所有的學生又統一換了廉價“校鞋”,可能因為大家都一樣,竟然沒有任何刺頭再鬧騰。
校園里的廣播,早晚中午,也開始不間斷播放英文歌曲,英文節目,至少讓孩子們磨一下耳朵,熟練一下聽感和語感。每天晚上的英語補習課,也書聲瑯瑯,英語老師說:語言的要義在于朗讀,大聲讀!讀出來,才能加深記憶。這些知識點,你們一遍記不住無所謂,你們重復七遍,七天后,你們再看看,保證就記住了……羊群效應就是這樣,只要一只羊領頭,后面的就跟上。大多數孩子縱然沒啥進步,可是,至少不敢再鬧事了。
一個月后,學校舉行了一次單獨的測試。
其他科目變化不大,但是,英語有了明顯的提高。尤其是幾個聰明的學生,單科竟然上升了二三十分,全校有十個學生英語上了一百分(總分一百五)。
看到這個成績,老師們還沒說什么,學生們先雀躍不已、擊掌相慶。
五百分以上的,全校已經有六個人。
張清芳很是激動:“校長,這樣下去,升學率百分之三十真不是夢……”
本來,升學率應該是百分之五十。
“不過,英語這種科目是這樣的,提高起來很快,但是,到了一定階段,光靠沖刺就不行了。所以,我懷疑接下來,學生們的進步不會這么大。好在很多學生已經有了羞恥心,學習習慣也變好了很多,再努把力,總有點希望?!?/p>
知恥而后勇。最主要的并不是這些學生資質如何,而是學習習慣如何——但凡不形成風氣,群體的墮落會導致所有人的墮落。
正說話間,只見一個人在辦公室外探頭探腦的,幾次想進來,又不敢。
張老師眼尖,大聲道:“鐵小秀,你怎么來了?”
小秀扯了扯自己的衣袖,“那啥……張老師,我還可以上學不?”
張老師很意外:“你為什么想通了?”
“……家里更不好玩,天天睡覺也不行,我媽又天天罵我。我去縣城的發廊當了幾天學徒,簡直太辛苦了,天天一雙手泡在水里給那些人洗頭發,手都泡腫了……我想來想去,還是回學校待著,反正還有兩三個月就畢業了?!?/p>
張老師盯著她的滿頭黃發,又看看她不太得體的一身衣服,忽然有點不想再接受她了——所謂的害群之馬,就是這樣。好不容易班上的學風端正了一點,鐵小秀這樣的學生一回來,只怕很快又要死灰復燃。
她看看苗曉禾,意思非常明顯:讓這孩子直接去讀職中吧,萬不可再回班上壞了一鍋粥。
苗曉禾卻無視她的眼神,和顏悅色:“鐵小秀,你要回來讀書也可以,但是,你要遵守兩個規則:第一,回家把你的校服校鞋換上,和全體同學一樣;第二,不能帶手機不能染頭發,不能混天度日,必須和其他同學一樣學習。雖然只有兩三個月了,但是,希望這兩三個月你能知道‘學習’到底是什么東西?!?/p>
鐵小秀一咬牙:“好?!?/p>
“那你馬上準備一下,明天就來上課?!?/p>
“謝謝校長,謝謝老師。”
鐵小秀高興地跑了,張老師卻面露難色:“校長,我真覺得不該讓鐵小秀來。她早就心野了,也不是真的想讀書,只是覺得在家里不好玩,所以又想跑到學?;烊兆?。你看吧,她來學校絕對會攛掇別的學生一起玩,好不容易才糾正過來的一點學風,很可能就會毀于一旦。”
苗曉禾嘆道:我也擔心這個問題,可這是義務教育階段。只要想讀書的孩子,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可以拒絕。
更新時間:2025-05-02 18: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