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腳下,一片新建的校場塵土飛揚。朱雄英站在點將臺上,
望著臺下五百名精選的年輕軍官,胸口涌動著難以抑制的激動。
這是大明皇家軍事學院的第一批學員,也是他軍事改革的種子。"諸位皆是我大明軍中俊杰。
"朱雄英的聲音在空曠的校場上回蕩,"今日入此學院,當以'忠君報國、智勇雙全'為訓,
勤學苦練,將來為我大明柱石!
"臺下五百名身著嶄新制服的青年齊刷刷單膝跪地:"誓死效忠陛下!效忠大明!
"聲音如雷,震得遠處山林中的飛鳥四散。朱雄英滿意地點頭。
這些學員都是從各衛所精選的年輕軍官,平均年齡不過二十五歲,有文化基礎,
又有一線作戰經驗,是可塑之才。"平身。"朱雄英抬手,"今日起,
藍玉將軍將擔任你們的總教習。"站在一旁的藍玉聞言,大步上前,鐵甲鏗鏘作響。
這位曾被貶為庶人的名將,如今被朱雄英重新啟用,擔任軍校教官。雖然沒了爵位,
但那股與生俱來的霸氣絲毫未減。"兔崽子們聽好了!"藍玉聲如洪鐘,"在老子的地盤上,
是龍你得盤著,是虎你得臥著!誰要是偷奸耍滑..."他猛地抽出佩刀,寒光一閃,
"軍法無情!"學員們噤若寒蟬。朱雄英暗自好笑——藍玉這套下馬威雖然粗魯,
但對這些軍漢出身的學員正合適。開學典禮結束后,朱雄英與藍玉一同巡視校舍。
軍校占地千畝,分教學區、訓練區、生活區和兵器試驗區四大區域,
全部按照朱雄英的設計建造。"陛下,"藍玉撓著頭,
"這些課程安排...老臣實在看不懂。
什么'后勤保障'、'參謀作業'...打仗不就是沖鋒陷陣嗎?"朱雄英微笑。
這正是他要改變的觀念。歷史上的明軍后期戰斗力下降,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只重個人勇武,
缺乏系統化的軍事體系。"舅公,"私下場合,朱雄英仍用親昵稱呼,"當年你征討北元時,
可曾為糧草不繼發愁?可曾因情報不準誤入埋伏?"藍玉一愣:"這...確實有過。
""這就是后勤和情報的重要。"朱雄英指著課程表,"朕要培養的不是一勇之夫,
而是能統籌全局的將才。"藍玉若有所思地點頭,雖然未必完全理解,但出于對外孫的信任,
他愿意嘗試這套新方法。離開軍校前,朱雄英特意去看了兵器試驗場。
馬德旺正帶著一群工匠調試一門新式火炮。見到皇帝親臨,眾人慌忙跪拜。"平身。
"朱雄英興致勃勃地走近火炮,"這就是新設計的野戰炮?""回陛下,正是。
"馬德旺激動地介紹,"按陛下給的思路,我們減輕了炮身重量,加了這輪子,
一匹馬就能拉動。射程三百步,精度提高五成!
"朱雄英仔細檢查這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野戰炮。它比傳統火炮輕便許多,炮管更長,
還配備了簡易的仰角調節裝置。雖然與真正的現代火炮相去甚遠,
但在這個時代已經是革命性的進步。"試射給朕看看。"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轟鳴,
炮彈準確命中兩百步外的靶墻,碎石飛濺。朱雄英滿意地鼓掌:"好!先造二十門,
裝備神機營。""陛下圣明!"馬德旺跪地領命,
"還有一事...您上次說的那種'手銃',小臣已經做出樣品..."朱雄英眼前一亮。
他之前根據記憶,向馬德旺描述了簡易手槍的概念。若能量產裝備軍官,
將極大提高指揮系統的生存能力。回宮路上,
朱雄英的腦海中已經勾勒出一幅藍圖:以軍校培養軍官,以新式武器裝備部隊,
五年內打造出一支完全不同于歷史上明軍的現代化武裝力量。然而改革從來不會一帆風順。
三天后的朝會上,當朱雄英宣布擴大軍校規模、增加軍費預算時,
遭到了文官集團的強烈反對。"陛下!"戶部尚書出列奏道,"今年江南水患,國庫吃緊。
若再增軍費,恐民生凋敝?。?"陛下,"禮部尚書陳迪更是直言不諱,"自古重文輕武,
方為治國正道。如此大興武事,恐非社稷之福!"朱雄英冷笑。這些文官哪知道,
更新時間:2025-05-02 15:5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