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青陽之戰,總兵趙闊授首,三千官兵灰飛煙滅的消息,如同投入死水潭的巨石,在大夏王朝這片看似平靜的土地上,激起了遠比之前攻占縣城時更為劇烈的波瀾。

消息傳到青州州府,知州大人當場嚇得癱倒在地。他深知總兵被殺、官軍主力覆滅意味著什么。這不再是普通的“流寇滋擾”,而是足以動搖州府統治的燎原大火!

他一方面緊急向周邊州府求援,并再次向京城發出十萬火急的奏報,言辭懇切地請求朝廷速派大軍“剿滅赤逆”;

另一方面,則緊閉州城,嚴查出入,城內風聲鶴唳,一片恐慌。那些原本還在觀望的地方豪強,此刻也真正感到了恐懼,紛紛加固塢堡,招募家丁,生怕啟明會的兵鋒下一刻就指向自己。

而在遙遠的京城,這則驚天動地的消息,終于讓那些沉浸在歌舞升平中的王公大臣們,不得不正視這個來自偏遠角落的“赤色威脅”。

景泰帝在收到奏報后,龍顏大怒!他不再像上次那樣輕描淡寫,而是當庭摔碎了心愛的玉杯,咆哮著斥罵趙闊無能、青州官員廢物!他嚴令兵部立刻拿出剿滅啟明會的方案,并下旨申飭內閣,要求盡快平息這場“動搖國本”的叛亂。

朝堂之上,再次掀起了激烈的爭論和新一輪的權力傾軋。

首輔李思遠一派,主張穩妥起見,認為啟明會雖勝一場,但終究是缺乏根基的流寇,建議調集數省兵力,步步為營,穩扎穩打,以求萬全。他們擔心若是再次戰敗,會更加動搖朝廷威信。

而以吏部尚書嚴嵩為首的另一派,則認為啟明會氣焰囂張,必須以雷霆之勢迅速撲滅,否則一旦其坐大,后患無窮。他們主張啟用京營精銳,并推舉與他們關系密切的某位“名將”掛帥出征。當然,他們的小算盤是借此機會掌控更多的軍權,并在戰后安插親信,攫取利益。

戶部尚書則繼續哭窮,表示國庫空虛,難以支撐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建議加征賦稅,或者讓各地富商豪紳“捐輸助餉”。

各方勢力爭吵不休,互相攻訐,使得朝廷的決策效率極其低下。

最終,在皇帝的催促和各方妥協下,朝廷終于勉強通過了一個方案,任命京城禁軍副統領、號稱“常勝將軍”的侯爵陳泰為主帥,統領京營及從鄰近行省抽調的共計三萬大軍,號稱十萬大軍,前往青州平叛。

同時,為了籌措軍費,決定在全國范圍內加征“剿賊特別稅”,并鼓勵各地官紳富戶“踴躍捐輸”。

這個決定,無疑是在本就民生凋敝的大夏王朝身上,又狠狠地劃上了一刀。

加征賦稅的消息傳開,立刻激起了更廣泛的民怨,尤其是在那些尚未被戰火波及,但也早已不堪重負的地區。

與朝廷的遲鈍和內耗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啟明會大破官軍,活捉總兵”的消息,在底層百姓中卻引起了截然不同的反響。

通過商旅、流民、以及啟明會有意派出的宣傳人員的傳播,這個消息如同春風般吹遍了附近的州縣,甚至更遠的地方。百姓們私下里議論紛紛,眼神中充滿了震驚、興奮和希望!

“聽說了嗎?青陽那個啟明會,把朝廷派去的大官都給宰了!”

“真的假的?那可是總兵??!帶著好幾千官兵呢!”

“千真萬確!俺二舅的鄰居就是從青陽那邊逃難過來的,親眼看見啟明會開倉放糧,還給窮人分地!”

“聽說他們那里人人平等,不磕頭,不交稅,當官的都跟咱老百姓稱兄道弟!”

“真的有這樣的好地方?那還等什么?咱們也去投奔啟明會吧!”

類似的對話,在田間地頭、市井茶館、破舊的工棚里悄然進行著。

啟明會,不再僅僅是一個模糊的傳說,而是成為了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希望象征!許多原本還在猶豫觀望、或者準備默默忍受的人,開始蠢蠢欲動。

有的村莊,整村整村的青壯年悄悄收拾行囊,結伴前往青陽;有的地方,甚至爆發了小規模的抗租抗稅斗爭,打出了“響應啟明會”的旗號;就連一些對朝廷失望透頂的低級軍官和士兵,也開始暗中打探前往青陽的路徑。

一股更大、更洶涌的暗流,正在匯聚!大夏王朝的統治根基,在青陽首戰勝利的沖擊下,開始出現了肉眼可見的裂痕。

而這一切的中心,青陽青陽縣城,則在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內部建設,為迎接即將到來的更大挑戰做準備。

時離深知,打敗一個趙闊容易,但要對抗由“名將”陳泰統領的十萬大軍,絕非易事。他必須在敵人到來之前,盡可能地壯大自身實力,鞏固青陽縣城。

啟明軍迅速擴編。新加入的俘虜兵被打散,與老兵混合編隊,進行嚴格的政治學習和軍事訓練。

時離親自編寫了簡易的軍事操典,強調紀律、配合和勇敢精神。

他利用“道之聲”進行大規模的軍事動員和思想教育,效果顯著,新兵的忠誠度和戰斗意志提升極快。

石大山則負責具體的操練,重點演練步兵方陣、伏擊戰、運動戰等適合啟明軍當前裝備水平的戰術。

同時,民兵組織也進一步發展壯大,各村鎮都建立了民兵小隊,負責站崗放哨、維持治安、配合主力部隊作戰,初步形成了主力軍與地方武裝相結合的武裝力量體系。

兵工作坊也在加班加點地生產武器,雖然質量有限,但至少保證了人手一件基本武器。

“農墾互助組”在共治議會的引導下,開始更廣泛地推廣。水利設施的修復工作也在加緊進行。

時離還鼓勵發展手工業生產,特別是與軍事和民生相關的行業,如紡織、制鞋、打鐵、燒炭等。

對于那些有一技之長的工匠,共治議會給予優待政策,保障他們的生活,并鼓勵他們帶徒弟,擴大生產規模。

為了促進青陽縣城內部的物資流通,共治議會還發行了一種臨時的“啟明流通券”,以糧食和布匹作為信用基礎,在青陽范圍內流通,初步解決了貨幣匱乏的問題。

政治和文化上,共治議會的組織架構進一步完善,權力逐步下沉到鄉鎮一級,建立了鄉鎮人民代表會議制度,讓更多基層百姓能夠參與到政權管理中來。

掃盲運動和新思想宣傳持續深入,王夫子領導的教育部編寫了更多的通俗讀物,宣傳隊深入田間地頭,用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革命道理。

時離甚至開始嘗試利用繳獲的銅線和簡易設備建立一個簡易的廣播系統,雖然覆蓋范圍有限,但能將他的聲音和指示更快速地傳遞到各個角落。

在這一系列的建設過程中,時離也明顯感覺到自己的“道之聲”能力,在不斷地使用和錘煉中,變得愈發強大和得心應手。

他現在不僅能輕易地影響成千上萬人的情緒和思想,更能將一些復雜的理念和知識,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高效地“灌輸”給聽眾。

青陽青陽縣城,就如同一個高速運轉的引擎,在時離這位來自異世界的“總工程師”和他的“金手指”驅動下,爆發出驚人的能量。

它不僅在為即將到來的大戰做準備,更在以一種全新的模式,重塑著這片土地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

山雨欲來風滿樓。更大的風暴,正在地平線上醞釀。但這一次,啟明會已經做好了準備,要用他們更加堅實的臂膀,去迎接挑戰,去擁抱那注定要到來的赤色未來!

更新時間:2025-04-30 08:02:18

色污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