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這一章一直更不過,看書友圈吧,這章是未來可能開的新書第一章)

咸寧二十八年,寒冬凜冽,朔風如刀,呼嘯著刮過大明宮的重重殿宇。寒風吹過之處,飛檐翹角上的積雪簌簌而落,仿若點點殘星墜落人間。

大明宮麟德殿東暖閣,炭火熊熊燃燒,映紅了四壁的錦繡帷幕。咸寧帝劉基祁穿著素色道袍,衣袂在暖閣中輕微拂動,緩緩從內殿走出。

“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馀說,云在青天水在瓶。李翱的這首詩大道至簡,天地萬物的運行都離不開一個理字,理者,如乾坤之綱紀,失之則天地傾頹,君臣之序紊如亂麻,災禍必接踵而至。朕若悖理,臣僚離心;朝廷失理,民心盡喪。”

停頓了一會兒,緊接著,他繼續說道。

“猶記盛德二十四年之驚變,康戾王包藏禍心,欲行挾權亂政之舉,其行乖張,悖逆天理。然天理昭昭,豈容此逆鱗之行,終致玩火自焚,慘然收場,恰似繁華夢碎,空余悲嘆?!畽C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此誠為警世恒言。諸卿,爾等近日可曾有失于理乎?

夏閣老?”

內閣首輔夏杰聞言,顫顫巍巍從軟登上起身,行禮如儀,答曰“回陛下,老臣今年已經七十八歲,每念圣恩,兢兢以守,從來不敢逾矩,更不敢隨心所欲。”

“好啊,此乃為臣之道,理應銘記于心,傳承不輟?!眲⒒钗⑽㈩M首,面上陰霾稍散,目光中流露出幾分欣慰,“大道玄元皇帝曾遺箴誡——吾有三德:曰慈曰儉曰不敢為天下先,這是至理名言,堪為萬世圭臬。”

語畢,目光流轉,望向暖閣外候立之皇三子劉道乾,神色和緩,抬手相招。

“俞王,今天怎么有閑工夫到朕這里來了?進來吧,你也說說,何為理呀?”

劉道乾斂容而入,步伐徐緩,儀態端方,拜倒而言。

“回父皇,古人說‘理,治玉也’,初為雕琢美玉之法,后引申作治理、經辦諸事之意。父皇御極廿八載,宵衣旰食,殫精竭慮,夙興夜寐,如那巍峨燈塔,指引我大宋于風雨如晦中破浪前行,此乃踐大義之理;而國中黎庶,各安其業,春種秋收,商賈政通,工匠精藝,若繁星拱衛北辰,和諧共生,亦為遵理循道之象?!?/p>

“夏閣老,瞅瞅,不愧是王閣老的弟子,王閣老,汝之教誨功不可沒!王和,還不快給俞王賜座。”

“臣不敢貪天之功,實乃俞王殿下天賦異稟,聰慧過人,臣不過略陳一二,殿下便能觸類旁通,悟透玄機?!?/p>

“哈哈哈,然這‘理’字,可不能僅流于唇齒空談,既食君祿,當思報國,唯付諸實干,方為至善?!睍硲讯?,俄頃,目光移轉,看向了戶部尚書李吉卿。

“李愛卿,今歲戶部尚余幾何?”

李吉卿趨步上前,垂首作答:“回陛下,還有……四十萬兩余銀?!?/p>

“唉,難為你了,不僅外要謹防異族虎視眈眈、伺機侵擾,內又逢多地旱澇肆虐,民生維艱。我大宋幅員遼闊,一京一十八道,何處不需銀錢周轉、賑濟紓困?罷了,我那座九天壇,且先擱置一陣也罷?!眲⒒钌裆兀朴袨殡y之色,手撫下巴,若有所思。

“陛下無需這般克儉,戶部雖銀錢緊絀,然尚有積蓄可供調配,,加之江南、淮南兩道也愿意共同賑災、共赴時艱。粗略估算,可節省出二百多萬兩,解燃眉之急。”

“民間說強扭的瓜不甜,朕又豈是苛暴之君父。對了,俞王,你最近在干些什么?”

“回父皇,最近牛大人在教導兒臣格自然之理?!?/p>

“牛頓倒是對你的胃口,可是你也要切記此終是奇淫技巧,萬不可沉溺于此道。要時刻謹記我朝允文允武,太祖高皇帝定軍山起兵,二十七載終除前秦虐政,四海歸心,混一宇內。此等武功文治,方才是我大宋根基所在?!?/p>

“兒臣謹記!關于戶部存銀兒臣和牛大人倒是格出了點一些東西。”

“哦?說說你和牛頓最近格出了什么東西,可解朕憂???”劉基祁眼中閃過一絲好奇,身體前傾,滿是期待。

“回父皇,兒臣和牛大人最近發現若是大宋寶鈔若與黃金等值,估價而發,可使收入多加兩成。且以此與外國通商,江南各道絲綢瓷器銷路增加一倍,且可保證各地銅礦、鐵礦常用不匱。一年便可多出800萬兩,助父皇窮宇宙之理,建不朽偉業?!?/p>

“好啊,你看古人說格物致知,這不就格出好主意了。國子監,還是委屈牛頓了。下來內閣再商量商量這件事,如果合適,就按照俞王的意思辦吧。”

“夏閣老,你歲數也大了。云在青天水在瓶,你有多久沒看看青天白水了?”劉基祁目光轉向李夏杰,語氣溫和關切。

“回陛下,老臣最近耳聾眼花,正要向陛下請辭,回去釣釣魚、養養花、讀讀書,弄子怡孫,過兩天安穩日子?!毕慕芷鹕恚⑽⑶飞硇卸Y,言辭間滿是疲憊與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大隱隱于市,朕看閣老你也不必回去,就是肩上的擔子可以卸一卸了,魚也不必釣了,我送你兩尾鯉魚,讓不良人送你府上去。”

“朕這幾日在讀王守仁的書,他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朕記得前朝也有人有這樣的感慨吧!夏閣老是個聰明人,應該也記得吧?!?/p>

“老臣記得,這是前朝文宗說的‘去河北賊易,去朝中朋黨難。’感慨當時朝內的牛李黨爭。”

“好啊,古人說黨爭,不爭怎么能看出忠奸與德行呢?李已經有了,那就把缺的那個字補上吧。著國子監祭酒牛頓升戶部侍郎,領內閣學士。”

劉基祁略作思忖,手指輕叩桌面,只見他接著說。

“朕記得俞王也快要成家了吧,王和,朕記得崇仁坊那里還有一處宅子吧?!?/p>

“陛下好記性!”一旁的王和拿著拂塵,作了一揖,回道。

“那就讓人好好修葺,俞王成婚后就在那里吧。另外,俞王領江南道黜陟使,揚州大都督。”

“兒臣惶恐,請父皇收回成命!”劉道乾趕忙跪下,膝蓋重重地磕在地上。

“有何惶恐?你是朕的兒子!好了,朕乏了,王和,送俞王和諸位閣老出去吧!”

劉基祁揮了揮手,那手勢帶著一絲疲憊與解脫,仿若要將這世間的紛擾暫時隔絕在外,而后緩緩閉上了眼睛,似在養神。

《宋書·圣宗本紀》

圣宗玄元文武大圣大廣孝憲睿溫仁昭定文皇帝諱道乾,高宗第三子,母曰懿仁皇后齊氏。咸寧十二年正月丁辰生于長安興慶宮,方生時,五星聚,光華曳地,金光照室。高宗大喜,曰:吾之第一子也。三月甲辰,賜名,授益州牧,劍南道節度使,蜀國公。同年九月,封永安郡王。咸寧二十四年三月壬寅,封俞王。

更新時間:2025-04-29 18:39:38

色污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