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78年),春三月,有關部門請求立皇子為諸侯王,皇帝下詔立皇子劉武為代王,劉參為太原王,劉揖為梁王。
漢文帝前元五年(公元前175年),當初,皇帝把代國一分為二,立皇子劉武為代王,劉參為太原王。這一年,又將代王劉武改封為淮陽王,劉參則改封為代王,擁有原代國的全部土地。
漢文帝前元六年(公元前174年),梁國太傅賈誼上疏說:“進諫的人都說天下已經安定太平了,可我卻認為并非如此。那些說天下已安已治的人,不是愚蠢就是阿諛奉承,他們都沒有真正了解治亂的本質。就好比把火放在柴堆下面,自己睡在上面,火還沒燒起來,就說很安全,如今的局勢和這有什么不同呢?陛下為什么不讓我詳細地在您面前剖析,再呈上使國家長治久安的策略,請您仔細斟酌呢?如果為了治理國家需要勞心費神、辛苦身體、放棄鐘鼓之樂,那也值得去做。要是能讓國家像現在一樣安樂,同時還能讓諸侯遵循法度,不再興兵作亂,匈奴也能臣服,百姓淳樸善良,陛下活著時是圣明的君主,去世后成為圣明的神靈,留下千古傳頌的美名,讓顧成廟(漢文帝為祭祀父親所建之廟)被尊稱為太宗,與太祖高皇帝同受祭祀,和漢朝國運一樣長久,制定的綱紀成為萬世的法則,即使后世有愚笨年幼、不成器的子孫,也能依靠這些基業安穩治理國家。以陛下的英明通達,再讓稍微懂得治國之道的人輔助,做到這些并非難事。
如今封國勢力強大,必然會與朝廷產生猜疑,這種形勢下,百姓多次遭受禍殃,朝廷也時常為此擔憂,這實在不是讓朝廷安穩、百姓保全的辦法?,F在,有的親兄弟妄圖謀反稱帝,有的親侄子也舉兵相向,如今吳王又因謀反被告發。陛下正處于壯年,施行仁義,沒有過錯,對百姓的恩澤也不斷增加,可仍然出現這樣的情況,更何況那些勢力比他們大十倍的諸侯呢?然而天下還能稍微保持安寧,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大國的諸侯王年紀尚小,還很年幼,而漢朝所任命的太傅、相國正掌握著權力。幾年之后,諸侯們大多長大成人,血氣方剛,而漢朝派去的太傅、相國就會稱病被免職,那時他們就會從丞尉以上全部安插自己的親信,這和淮南王、濟北王的所作所為又有什么區別呢?到了那個時候再想讓國家長治久安,即使是堯舜在世也做不到了。黃帝說:‘太陽到了中午就要趕緊曬東西,手里拿著刀就要趕緊切割?!F在如果按照正確的方法去做,就能讓國家平安無事,可要是不趁早行動,等到親情破裂、骨肉相殘,這和秦朝末年的情況又有什么不同呢?那些異姓諸侯王憑借強大的勢力發動叛亂,漢朝僥幸戰勝了他們,卻沒有改變導致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同姓諸侯王又沿襲了他們的老路,已經有征兆顯示這種情況還會再次發生,災禍將會如何發展,還難以預料。英明的陛下處于這樣的局勢都不能讓國家安定,后世子孫又該怎么辦呢?我考察歷史,大致上勢力強大的諸侯王先謀反。長沙王的封地只有兩萬五千戶,功勞小卻最能保全,與朝廷的關系疏遠卻最忠誠,這并非他的本性與別人不同,而是形勢使然。假如當初樊噲、酈商、周勃、灌嬰等人占據幾十座城邑為王,如今可能已經衰敗滅亡了;假如韓信、彭越之流只是被封為徹侯,即便到現在也可能還存在。那么,治理天下的大計也就可知了。想要讓諸侯王都忠誠順從,不如讓他們都像長沙王那樣;想要讓臣子不被殺害,不如讓他們都像樊噲、酈商等人那樣;想要讓天下長治久安,不如多分封諸侯并削弱他們的勢力。勢力弱小就容易用道義來驅使他們,封國小就不會有反叛的心思。讓天下的形勢就像身體指揮手臂,手臂指揮手指一樣,沒有不服從的,諸侯們不敢有二心,像車輪的輻條聚集到車轂一樣,共同歸服天子。分割土地,確定制度,讓齊、趙、楚等國各自分成若干個小國,讓悼惠王、幽王、元王的子孫,都按次序分別接受祖先的封地,一直到分完為止。對于那些封地多而子孫少的封國,可以先建立起來,暫時空缺著,等他們有了子孫,再讓他們去做國君。這樣做,天子不會得到什么利益,只是為了讓國家安定而已。如此,即使讓嬰兒躺在天下之上,也能安然無事;即使皇帝去世,讓遺腹子繼承皇位,天下也不會大亂。這樣,當世就能實現大治,后世也會傳頌陛下的圣明。陛下到底在顧慮什么,久久不這樣做呢?如今的天下形勢,就像人得了嚴重的浮腫病,一條小腿腫得幾乎和腰一樣粗,一根手指腫得幾乎和大腿一樣粗,平時無法屈伸,只要有一兩根手指疼痛,就會讓人擔心性命不?!,F在如果不及時醫治,一定會成為頑疾,以后即使有扁鵲這樣的神醫,也無能為力了。而且這病還不只是浮腫,又像是腳掌扭曲不能行走。元王的兒子,是陛下的堂弟;如今的楚王,是陛下堂弟的兒子;惠王的兒子,是陛下親哥哥的兒子;如今的齊王,是陛下哥哥兒子的兒子。與陛下親近的人有的沒有封地來安定天下,而疏遠的人卻掌握大權來威脅天子。所以我說,這病不只是浮腫,又像是腳掌扭曲不能行走,真是令人痛心??!”
漢文帝前元十一年(公元前169年),夏六月,梁懷王劉揖去世,沒有子嗣。賈誼再次上疏說:“陛下如果不制定制度,按照現在的形勢,過不了一代或兩代,諸侯們就會肆意妄為,不受節制,勢力壯大,漢朝的法令將無法推行。陛下現在用來保衛國家和依靠的,只有淮陽國和代國。代國北面與匈奴接壤,與強敵為鄰,能自保就不錯了;而淮陽國與那些大的諸侯國相比,就像臉上的一顆黑痣那么渺小,它只能成為大國覬覦的目標,根本無法起到防御的作用。現在的決定權在陛下手中,分封國家卻讓自己的兒子處于容易被攻擊的境地,這怎么能說是高明的做法呢?我的愚見,希望把淮南國的土地劃分給淮陽國,為梁王立繼承人,把淮陽國北面的兩三個城邑和東郡劃給梁國;如果不行,就把代王遷到睢陽(今河南商丘)建都。梁國從新郪(今安徽太和北)以北,一直連接到黃河;淮陽國包括陳國以南,一直延伸到長江。這樣,那些有謀反之心的大諸侯就會膽戰心驚,不敢再有非分之想。梁國足以抵御齊、趙兩國,淮陽國足以控制吳、楚兩國,陛下就可以高枕無憂,再也不用擔心崤山以東地區的憂患了,這對兩代人都有好處?,F在天下安然無事,只是因為諸侯們年紀都還小,過幾年之后,陛下就會看到危機了。秦朝日夜苦心勞力,以消除六國帶來的禍患,現在陛下掌控天下,隨心所欲,卻拱手造就了類似六國的禍患,這很難說是明智之舉。如果陛下現在平安無事,卻對隱患視而不見,不加以解決,等將來傳給年老的母后和年幼的弱子,使國家不得安寧,這也不能說是仁慈?!被实塾谑锹爮牧速Z誼的建議,將淮陽王劉武改封為梁王,梁國北起泰山(今山東泰安境內),西至高陽(今河南杞縣西),擁有四十多座大縣。一年多以后,賈誼去世,年僅三十三歲。
漢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梁孝王劉武因為是竇太后的小兒子,深受寵愛,他擁有四十多座城邑,封地處于天下最肥沃的地區,得到的賞賜不計其數,府庫中的金錢多達近百萬,珠玉寶器比京城還多。他修建東苑,方圓三百多里,又將睢陽城(今河南商丘)擴大到七十里,大肆修建宮室,還修筑了一條從王宮連接到平臺長達三十多里的復道。他招攬四方的豪杰之士,像吳地的枚乘、嚴忌,齊地的羊勝、公孫詭、鄒陽,蜀地的司馬相如等人,都跟隨他交游。每次進京朝見,皇帝都派使者拿著符節,用皇帝專用的駟馬大車到京城的闕下迎接他。到了京城后,他所受到的寵幸無人能比,進宮可以與皇帝同乘一輛車輦,出宮可以一起在皇家園林中射獵。梁孝王趁機上疏請求留在京城,一待就是半年。梁國的侍中郎、謁者都登記在冊,可以自由出入天子的宮殿,與漢朝的宦官沒有區別。
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冬十月,梁孝王進京朝見。當時皇帝還沒有冊立太子,與梁孝王一起宴飲時,皇帝從容地說:“等我百年之后,就把皇位傳給你?!绷盒⑼踹B忙推辭,雖然他知道這不是皇帝的真心話,但心里還是很高興,竇太后也是如此。詹事竇嬰端起酒杯進諫皇帝說:“天下是高祖打下的天下,皇位應該父子相傳,這是漢朝的約定,陛下怎么能傳給梁王呢?”太后因此怨恨竇嬰,竇嬰也因病辭去官職,太后還將竇嬰從門籍(記錄出入宮門人員的名冊)中除名,不許他進宮朝見。梁孝王因此更加驕縱。
漢景帝中元元年(公元前149年),當初,梁孝王憑借與皇帝的至親關系以及在平定吳、楚七國之亂時的功勞(吳、楚攻打梁國,梁孝王堅守城池的事記載在《七國之叛》中),被賜予天子的旌旗,出行時千乘萬騎,前呼后擁,出警入蹕。他寵信羊勝、公孫詭,任命公孫詭為中尉。羊勝、公孫詭想出很多奇特詭異的計謀,他們想讓梁孝王謀求成為皇位繼承人。栗太子被廢黜后,太后想立梁孝王為皇位繼承人,有一次在宴會上,太后對皇帝說:“你以后出行可以乘坐安穩的大車,把皇位托付給梁王?!被实酃蛟谙由?,挺直身子說:“好?!本蒲缃Y束后,皇帝就此事詢問大臣們的意見,大臣袁盎等人說:“不行。從前宋宣公不立兒子而立弟弟,結果引發了五代的禍亂。小處不忍就會損害大義,所以《春秋》認為傳位給兒子才是正統。”太后的提議因此被擱置,不再提及。梁孝王又曾上書請求賜給他一條能從梁國直抵長樂宮的道路,讓他可以親自率領梁國的士兵修筑甬道,以便入朝拜見太后,袁盎等大臣都認為不能答應。梁孝王因此怨恨袁盎和其他參與議論的大臣,就與羊勝、公孫詭謀劃,暗中派人刺殺了袁盎和其他十多位大臣。但刺客沒有被抓到,于是天子懷疑是梁孝王所為,下令追捕刺客,果然發現是梁孝王指使的?;实叟商锸濉渭局髑巴簢檗k此事,要抓捕公孫詭、羊勝。公孫詭、羊勝躲在梁孝王的后宮,朝廷派了十多批使者到梁國,嚴厲責令梁國的二千石官員交出人來。梁國的丞相軒丘豹和內史韓安國等人為了這件事,在全國范圍內大肆搜捕,一個多月都沒有抓到。韓安國得知公孫詭、羊勝藏在梁孝王那里,就進宮拜見梁孝王,哭著說:“主上受到羞辱,臣下就應該以死謝罪。大王沒有好的臣子,才導致如此混亂的局面?,F在抓不到公孫詭、羊勝,我請求賜我一死?!绷盒⑼跽f:“何至于這樣呢?”韓安國淚流滿面地說:“大王自己想想,您與皇帝的關系,比起臨江王來怎么樣?”梁孝王說:“比不上他?!表n安國說:“臨江王是嫡長子,曾被立為太子,就因為一句話的過錯被廢黜,后來又因修建宮室侵占祖廟土地的事,最終在中尉府自殺。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治理天下終究不能因私情而擾亂國法?,F在大王您位列諸侯,卻聽信奸邪之人的荒謬言論,觸犯皇上的禁令,擾亂明確的法律。天子因為太后的緣故,不忍心對您依法治罪。太后日夜哭泣,希望大王能自己改過,可大王卻始終不醒悟。如果太后去世,大王您還能依靠誰呢?”話還沒說完,梁孝王就哭了起來,向韓安國道歉說:“我現在就交出公孫詭、羊勝?!庇谑橇盒⑼趺罟珜O詭、羊勝自殺,然后交出他們的尸體?;实垡虼藢α盒⑼跣膽言购?,梁孝王也很害怕,就派鄒陽到長安(今陜西西安)去拜見皇后的哥哥王信,勸說他:“您的弟弟得到皇上的寵幸,后宮中無人能及,而您的行為有很多不遵循道理的地方?,F在袁盎被殺的事情如果追查到底,梁王被治罪,太后會因此發怒,對貴臣們咬牙切齒,側目而視,我私下為您擔憂?!蓖跣耪f:“那該怎么辦呢?”鄒陽說:“您如果能請求皇上不要再追究梁王的事,您就一定會與太后結下深厚的情誼,太后會對您感恩戴德,您弟弟在兩宮的寵幸也會像金城一樣穩固。從前舜的弟弟象每天都想殺死舜,等舜做了天子,卻把象封在有庳(今湖南道縣北)。仁人對待兄弟,不會心懷怨恨,只會厚加親愛。您用這個道理去勸說天子,或許梁王的事情就不會被奏報上去了。”王信說:“好?!庇谑撬覚C會進宮向皇帝進言,皇帝的怒氣逐漸消解。這時,太后因為梁孝王的事情憂心忡忡,茶飯不思,日夜哭泣,皇帝也很憂慮。恰好田叔等人查辦梁孝王的事情回來,走到霸昌廄(今陜西西安東北)時,他們把在梁國取得的獄辭全部燒毀,空手來見皇帝?;实蹎枺骸傲盒⑼跤凶飭??”田叔回答說:“臣罪該萬死,他有罪?!被实塾謫枺骸熬唧w情況怎么樣?”田叔說:“陛下不要過問梁孝王的事了?!被实蹎枺骸盀槭裁茨??”田叔說:“現在如果不殺梁孝王,漢朝的法律就無法施行;如果殺了他,太后就會吃飯不香,睡覺不安穩,這又會讓陛下您憂慮?!被实塾X得很有道理,就讓田叔等人去拜見太后,并說:“梁王不知道這件事,是他的寵臣羊勝、公孫詭等人干的,他們已經認罪自殺,梁王平安無事?!碧舐犃耍⒖唐鹕沓燥?,情緒也恢復了正常。梁孝王趁機上書請求進京朝見,到達函谷關(今河南靈寶東北)后,茅蘭勸說梁孝王,讓他乘坐布車,只帶兩名騎兵,偷偷進入長公主的園林中。漢朝派使者迎接梁孝王,卻發現他的車騎都留在關外,不知道他在哪里。太后哭著說:“皇帝果然殺了我的兒子!”皇帝也又憂慮又害怕。這時梁孝王背著刑具,在宮闕下請罪,太后和皇帝都非常高興,相對而泣,和好如初?;实郯蚜盒⑼醯乃须S從官員都召進關中。然而,皇帝從此更加疏遠梁孝王,不再與他同乘一輛車輦了?;实壅J為田叔很賢能,就提拔他為魯國的相國。
漢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冬十月,梁孝王進京朝見,上疏請求留在京城,皇帝沒有答應,梁孝王只好回國,心中悶悶不樂。
夏四月,梁孝王去世,竇太后聽到這個消息,哭得極其悲痛,不吃東西,說:“皇帝果然殺了我的兒子!”皇帝又哀傷又恐懼,不知道該怎么辦,就和長公主商量,把梁國一分為五,把梁孝王的五個兒子都封為王,劉買為梁王,劉明為濟川王,劉彭離為濟東王,劉定為山陽王,劉不識為濟陰王,梁孝王的五個女兒也都得到了湯沐邑(古代供諸侯朝見天子時住宿并齋戒沐浴的封地)?;实郯堰@個決定奏報給太后,太后這才高興起來,為了皇帝多吃了一頓飯。梁孝王在世的時候,財富不計其數,他死后,府庫中還剩下四十多萬斤黃金,其他財物也與此相當。
更新時間:2025-03-28 2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