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室的暖氣壞了。
沐思玥呵出的白霧在晨光里緩慢消散,指尖殘留的石膏粉末像一層薄雪。她蹲在地上,看著自己耗時三周的參賽雕塑,尊名為《潮汐鎖定》的石膏像,此刻正以扭曲的姿態躺在地板上,斷裂的截面露出內部粗糙的金屬骨架。
那是傅奕的側臉。
準確地說,是他低頭縫合傷口時的樣子。她用了透光石膏,原計劃在內部嵌入光纖,讓光線從他額角的碎發間透出,如同星云自轉時溢散的光暈。而現在,那些精心雕琢的睫毛、眉骨的弧度、緊抿的唇線,全在摔落時碎成了蒼白的殘骸。
門被推開時帶起一陣微弱的氣流,幾片石膏碎屑輕輕滾動。傅奕站在逆光里,懷里抱著臺她從未見過的設備,一臺微型3D掃描儀,天線狀的探頭像某種未來主義的觸角。
“碎片別動。"他單膝跪在石膏殘骸旁,掃描儀發出幽藍的網格光,“表面破損率37.6%,但關鍵數據點還在。"
沐思玥看著他被紗布包裹的手臂,那道為保護她畫作留下的傷口,此刻正靈活地操作著精密儀器。掃描光束掠過石膏像斷裂的頸部,在那里,她曾偷偷刻了行小字:「T_lock=4.7years」
計算潮汐鎖定所需的時間。
天文社的活動室徹夜亮著燈。
沐思玥隔著玻璃窗,看見傅奕站在3D打印機前,液晶屏的藍光將他輪廓鍍上一層冷冽的邊。打印機正在吐出一片花瓣狀的物體,材質不像塑料,反而泛著類似月巖的啞光質感。
她推門時驚動了角落的超聲波清洗機,水槽里漂浮著從她雕塑上掃描下來的石膏碎屑,每一片都被編上了條形碼。
“這是..."
“月球壤模擬材料。"傅奕調整著打印參數,“氧化鋁粉末混合鈦合金,熔點1650℃,抗壓強度比石膏高27倍。"
投影儀突然自動開啟,將她的原始雕塑圖紙投在墻上。傅奕用激光筆圈出幾處結構弱點:“顴骨支撐不足,下頜轉角應力集中,這些我都重新計算過了。"
他的指尖劃過平板電腦,調出一個她從未見過的三維模型,她的雕塑被完美復原,但內部結構被改造成蜂窩狀空腔,無數微型通道在截面圖上如同星軌。
“中空部分可以植入EL冷光線。"傅奕的鏡片反射著數據流,“模擬你最初設計的光透效果。"
打印機發出輕微的嗡鳴,又一片“花瓣"緩緩成型。沐思玥突然發現,那些打印部件的內側,全都刻著極細的凹槽,連起來看,是獵戶座腰帶三星的圖案。
午夜的藝術倉庫安靜得像太空艙。
沐思玥看著修復完畢的雕塑在UV燈下逐漸亮起——光纖從內部透出幽藍的光,在傅奕石膏像的眼窩處形成星云狀的暈染。更神奇的是,當她轉動底座時,那些光線會在墻面投出移動的星圖,就像被縮小的宇宙在呼吸。
“怎么做到的?"
“量子點涂層。"傅奕的聲音從身后傳來,“不同角度激發不同波長的光。"
他按下遙控器,室內燈光驟暗。雕塑突然從內部迸發出紅光,那些隱藏的星軌在黑暗中清晰浮現,竟組成一幅精確的北半球秋季星空。而在天鷹座α星的位置,有個微小的六芒星標記。
沐思玥湊近觀察,呼吸突然停滯,那顆"星星"其實是放大數百倍后才能看清的刻字:Y.S.
“其實..."傅奕的喉結滾動了一下,“原雕塑摔碎時,我掃描到了這個。"
他遞來一塊石膏殘片,斷面處赫然是她刻的那行公式:T_lock=4.7years
“計算有誤差。"傅奕的鋼筆尖在公式下方輕輕一劃,“實際應該是4年又218天。"
精確到他們第一次在青少年宮相遇的日子。
校藝術展的開幕式上,《潮汐鎖定2.0》被擺在中央展臺。
沐思玥看著觀眾們驚嘆于雕塑內部的光影魔術,沒人知道這件作品曾碎成二十七塊。她悄悄繞到展品后方,在解說牌死角處貼了張便簽:
「致修復者:
所有破損都是新的星軌
而你是我的引力常數」
落款畫了顆小小的彗星。
轉身時,她撞進一個帶著松木香的懷抱。傅奕手里拿著展覽手冊,其中一頁被他折成了立體幾何形狀——莫比烏斯環的樣式,展開后內頁用紅筆圈出評審點評:
「內部光路設計展現驚人科學素養」
下方空白處,傅奕寫了一行新公式:
M_?=∫ρ(r) e^(-i?·r) d3r
暗物質密度分布的傅里葉變換。
“知道為什么選這種材料嗎?"他指向雕塑,聲音壓得很低,“月球壤的主要成分與暗物質探測器用的幾乎相同。"
沐思玥突然明白,這座雕塑本質上是個偽裝成藝術的暗物質模型,就像他對她的感情,看似冰冷精確的公式下,藏著無法直接觀測卻無處不在的溫柔質量。
展覽結束的夜晚,傅奕帶她去了天文臺頂層。
望遠鏡旁放著一個巴掌大的黑匣子,打開后里面是雕塑的微縮版——僅剩她刻過公式的那塊碎片,被鑲嵌在透明月巖材質中,內部的光纖構成玫瑰狀的星團。
“暗物質玫瑰。"傅奕調整著目鏡焦距,“只有用γ射線望遠鏡才能看到的品種。"
沐思玥湊近目鏡,看到放大后的“花瓣"上刻滿了數據,那是傅奕四年來記錄的所有關于她的觀測參數:繪畫時的呼吸頻率,調色板的色彩分布,甚至素描本頁邊距的毫米數。
而在花蕊位置,3D打印的量子點材料組成了一個動態模型:兩顆恒星在引力作用下相互環繞,軌道周期被精確設定為4年又218天。
她抬頭看向真實的星空,獵戶座腰帶三星正好升到天頂。傅奕的鋼筆在展覽手冊最后一頁寫下新的公式:
ρ_?≈ 0.3 GeV/cm3
銀河系暗物質平均密度。
但在數值下方,他補了行小字:
「這就是你在我宇宙中的質量占比」
夜風拂過兩人之間的空隙,帶著初冬的寒意。沐思玥的素描本翻開著,最新一頁畫著那朵"暗物質玫瑰",旁邊是她剛推導的公式:
F= G*(m?m?)/r2*
萬有引力定律。
但在此刻的星光下,它不再描述天體間的吸引,而是計算兩個靈魂跨越時間與空間,最終形成的永恒軌道共振。
更新時間:2025-04-21 13:3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