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雨水在畫室窗玻璃上蜿蜒成透明的河網。沐思玥盯著面前空白的油畫布,指尖的松節油氣味像某種無聲的控訴。
市繪畫比賽截稿日期只剩72小時,而她的參賽作品仍停留在草稿階段,一幅本該展現"宇宙與生命"主題的抽象星空,卻在她反復刮掉的顏料層下逐漸失去最初的靈性。
“第七次重來了。"
她將刮刀擲進工具箱,金屬碰撞聲驚飛了窗臺上的麻雀。素描本攤開在腳邊,最新幾頁全是凌亂的線條,像是被困在二維平面的星軌。畫紙邊緣還有她無意識寫下的公式,傅奕上次教她計算流星雨輻射點時,曾用這個算法在玻璃上畫過漸近線。
Δx·Δp≥?/2
測不準原理。
就像此刻她無法同時確定作品的構圖與色彩,就像她既想畫出星云的壯麗又害怕暴露筆觸下的私心。那些藏在銀河褶皺里的,關于某個少年的輪廓。
雨水在黃昏時分變成細雪。沐思玥推開天文社活動室的門時,傅奕正用3D投影儀重構獵戶座分子云。藍紫色的星云在他指間流轉,將他的睫毛染成宇宙塵埃的顏色。
“構圖障礙?"
他沒抬頭,卻準確地說出她卡在喉嚨里的困惑。投影儀切換模式,星云突然分解成無數閃爍的坐標點。
“來看。"
傅奕的鋼筆尖懸在空氣中,隨著他手腕的移動,那些光點開始自動連接,形成完美的對數螺旋線。沐思玥認出這是梵高《星空》里柏樹的生長軌跡。她曾在素描本里臨摹過千百次。
“分形幾何。"他調整參數,螺旋線演化成樹枝狀的閃電,“宇宙中所有復雜結構,都源自簡單算法的迭代。"
投影突然切換到她的廢稿掃描圖。傅奕用激光筆圈出她反復修改的區域:“你在觀測自己的創作。"紅點停在她用刮刀暴力消除的筆觸上,“這導致了波函數坍縮。"
沐思玥的呼吸凝滯在胸腔。她突然明白自己為何總是毀掉畫作——就像量子實驗中的觀測者,她太在意每一筆的“正確性",反而扼殺了作品本該擁有的不確定之美。
午夜畫室重歸寂靜,只有傅奕留下的全息投影儀在墻角運轉。沐思玥蘸取鈷藍色顏料,這次不再猶豫。
她畫下第一道弧線,像傅奕演示的分形算法;第二筆是它的鏡像,形成基本的迭代單元;第三筆開始自由生長,如同不受觀測的量子態。
顏料在畫布上舒展,漸漸顯現出星云最初的雛形。某個瞬間,她仿佛看見傅奕調試望遠鏡時的背影。他白襯衫下若隱若現的肩胛骨,恰似這對旋臂星系的動力學中心。
“原來如此..."
她突然笑出聲,筆尖點上鈦白色。那些曾被刮去的"錯誤"筆觸,此刻在分形結構里獲得了新的意義:
軍訓那夜器材室里的塵埃光斑;
天文臺望遠鏡目鏡中的六芒星刻痕;
他手臂傷口結痂的月牙形輪廓。
全部在銀河的褶皺中找到歸宿。
次日清晨,傅奕在畫室門口撿到一張被顏料弄臟的便簽:
「觀測者致實驗者:
坍縮后的波函數呈現完美本征態
——Y.S.」
推開門,他看見沐思玥蜷縮在畫架旁睡著了,臉頰沾著群青顏料。晨光穿透半成品油畫,在少女周身灑下藍色光暈。畫布上的星云旋臂間,隱約可見用極細筆觸勾勒的、他側臉的輪廓。
傅奕的鋼筆懸在空中,最終在便簽背面寫下:
「本征值λ=1
符合所有預期」**
他將紙條輕輕塞進她指間,指尖相觸的瞬間,窗外驚起的白鴿掠過初雪覆蓋的懸鈴木。兩個量子態的糾纏,在這一刻達成了完美的相干疊加。
比賽截稿當天的夕陽特別漫長。沐思玥站在郵局前,手指懸在快遞單上方。傅奕突然出現在她身后,呼吸掃過她耳際:
“少寫了一個參數。"
他的鋼筆尖點在收件人信息欄,在"作品名稱"后面補上一行小字:
「《波函數坍縮時的觀測者效應》」
油畫畫框的背面,沐思玥偷偷藏了張紙條,用只有傅奕才會發現的頻率:
「當星辰的軌跡被確定
我仍在測不準原理允許的范圍內
偷偷愛你」
暮色中,兩人的影子在快遞單上重疊成干涉條紋。那是宇宙中最穩定的共振頻率,是任何觀測都無法摧毀的量子糾纏。
更新時間:2025-04-21 13:3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