蜃樓頂層。
“張晉然來廣州了?!薄】稻又糁找性陂T邊道。
小蝦米立在一旁狗腿地奉上一杯熱茶,燕子京接過抿了口,贊賞地看了他一眼。
“還不錯,比你阿姊強?!?/p>
“嘿嘿…”
反應過來的蝦米突然道。
“我阿姊很好,你別說她!”
“嘿,你個小白眼狼,你忘了前天在底艙被人欺負是誰提拔你來上艙的了?”
…“反正不許你說我阿姊壞話…”小蝦米囁嚅了半天,氣鼓鼓道。
…
算了,他同個小屁孩計較什么,燕子京自嘲地勾了勾嘴角,他握著杯子,轉了轉,眼神微涼。
“看來人都到齊了?!?/p>
戲臺已然搭好,接下來就靜等各位角兒登場了…
廣州碼頭人聲鼎沸,艷陽高照。
這邊張晉然才到,徐南英已經派人等候在碼頭,請他去府上赴宴。
經過合浦珠場一事,他內心早已對貢珠之事起疑。
更何況從合浦離開時,有人趁亂給了他一本賬冊,讓他更加斷定了自己的想法。
上面記載的正是崔家私賣貢珠的證據。
每一筆都蓋著崔家的印章。
只是…那燕子京,到底是有心還是無意呢……
他暫時沒有頭緒,但師兄的邀請,還是要去的。
正好向他多了解下崔家的情況。
他吩咐杜明去備了些見面禮,一道去了特史府。
……
經過幾日的趕路,端午他們終于在胡阿婆去世的前一天趕到了長安城外。
扶著秦阿翁下了馬車,端午突然面向他深深作了一揖。
“小蠻你這是為何?”秦阿翁驚得連忙扶她。
“對不起秦阿翁,是我騙了你,我不是阿蠻,但我所說胡阿婆病情句句屬實,您現在要是再不趕過去,可能就見不到她最后一面了…”
“你…”秦阿翁大為震驚,一時說不出話來。
……
長安城主城外,一條清冷的民巷,秦阿翁和端午來到了一戶姓何的人家門前。
胡麗娘嫁的是她表親何家,也算是半個書香人家。
來開門的是正牌的何蠻蠻,這會兒她正值年少,只比端午小幾歲的模樣。
“這位阿爺,請問您找誰?”小姑娘白白凈凈的,看得出來眼睛有些微腫,想來這幾日已哭了個夠。
“我是揚州秦立民,你且去告訴你祖母,就說秦二…來看她來了。”
秦阿翁站在門口有些躊躇,此刻他完全不像是一個老叟,更像是一個期盼見到自己心愛姑娘的少年,如果不是眼里滾動的淚意的話,端午會覺得,這也應當算是一幅美好的場景。
“啊,你就是我祖母口中的那個秦二郎?”何蠻蠻驚了,她完全沒想到祖母口中的那個秦家二郎居然會出現在這里。
……
就這樣,二人得以進入。
端午被當做秦阿翁的孫女一起請進了胡阿婆的臥房。
胡阿婆孀居多年,膝下只有一女,早已嫁作人婦,眼下正俯在床前伺喂湯藥。
她這會兒正巧還清醒著。
端午沒有進去,只立在一旁,何蠻蠻上前去同她的母親講了幾句話便拉著她一塊退了出來,大家都默契地把時間留給了兩位老人……
屋子里藥味刺鼻,可兩人卻仿若未聞。
“麗娘…”
秦阿翁含淚喚她,蹲在了她的榻前。
…胡阿婆本來閉著的雙眼緩緩睜開,眼窩深深凹陷,黯淡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可置信…
她病的很重,此刻卻突然能看清了…
“…二…郎?”
“是我…麗娘,我來看你了…”
連續趕了幾天的路,秦阿翁此刻的形容也算不上太好,相比年輕時肯定相去甚遠。
可是胡麗娘還是一眼認出來這就是她年少時的愛人。
她顫抖著伸出手來,想要確認這是不是自己臨死前的幻想。
想了一輩子,也怨了一輩子…
當初他們明明是青梅竹馬,而她卻不得不因為父母之命他嫁,幾十年了,她其實心里一直怨他,為什么不肯為她上門爭取一下…
她不嫌棄他當時身無分文,只要他肯來,她定然隨他去。
可是她盼了很久,直到婚禮那天也沒有人來。
大家都在恭喜她,嫁了個好人家,丈夫還是秀才,以后就是秀才夫人了…
夫家待她也不錯,哪怕沒有生兒子,也不曾苛待于她,可人的心,哪里又是自己能夠控制的了的呢…
再見昔日愛人,已是病榻床前,滿頭華發,病骨嶙峋中她問出了多年來一直想要親口問他的問題,聲音嘶啞,像是用盡了全部力氣。
“你當初…為什么…不肯來找我?”
…秦阿翁聞言呆住了。
他不知該如何做答,說自己當時自覺卑微,怕配不上她,家里又出了那樣的事情,幾乎家破,陡然聽說她要嫁的人是個秀才郎,竟也在心里祝愿她…也許,跟著自己才是受苦…
“麗娘…對不起……”他老淚縱橫,終于握住了她蒼老的指尖。
“無…妨的…”
說完這句,病榻上的人徹底失去生氣,手無力地垂下了。
……
胡阿婆的葬禮他們沒有參加,畢竟人言可畏。
下葬后,端午帶著秦阿翁去到阿婆的墳前燒了許多紙錢。
她默默地離了很遠照看著,一直到太陽快要落山,秦阿翁才回來。
一老一少沐浴著夕陽往山下走去。
……
“端午姑娘,此事多謝你了?!鼻匕⑽谭路鹨幌吕狭藥讱q。
“無妨的,秦阿翁,其實我也有私心…”
“老朽明白,非親非故的,無非是看上了老朽身上這點手藝,你要想學,我定然傾囊相授?!?/p>
果然人老成精,端午的別有用心早已被他看了個透徹。
“秦阿翁,不瞞您說,我眼下確實需要您的琉璃燒制技法,但我還有更多重要的事要做,不能事事親為,所以我想找一批信得過的匠人過來,到時候就要煩請秦阿翁調教一二了…”
……
三日后,長安街最繁華的地段,一家名為明鏡臺的店鋪開張了。
有好奇的人想進去瞧瞧,卻被店員告知要等后日再來,說是明鏡臺要在這開什么寶鏡鑒賞會,奪得魁首者,可以當場獲得10萬貫的獎勵…
這消息一出,大家直接炸鍋了…
10萬貫?真有錢吶……
于是家里做銅鏡的,或是匠人,或是賣銅鏡的店家,各個摩拳擦掌,拿出了自己認為做工最好的鏡子預備參加后日的大會。
與此同時在長安各處,開始流傳起一則消息,說新開的明鏡臺有一副西域來的琉璃寶鏡,出自波斯王室,光可鑒人,清晰到能看見人臉上的絨毛!非尋常銅鏡可比,將于后日召開鑒賞大會,誠邀各路能人前去觀賞。
長安城最不缺的就是閑人懶漢。
這個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大街小巷,大家都很好奇那個傳聞中能照見人臉上絨毛的鏡子是何模樣,還有那10萬最后會花落誰家…
所以到了大會召開的這天,人多得有些超出端午的想象,不過她很快調整好人手,自己則是站在大門前微笑著同各行各業的人打招呼。
會場設置在明鏡臺門口的空地上,是以很多路過的人也能看得清。
此刻她已然改頭換面成了蘇幕遮,手底下也召集了一批店員和匠人。
正有條不紊地維持著大會的召開。
空地上擺了幾個架子,眼下都是空的,最中間的地方,擺放著一個被紅布遮住的架子,圍觀的人群猜測這多半便是明鏡臺要賞的那面琉璃鏡了…
眼看勢造得差不多了,她微笑著示意大家安靜下來。
“歡迎各位來參加我明鏡臺的寶鏡鑒賞大會,我是明鏡臺的掌柜蘇幕遮?!?/p>
她的聲音悅耳,如玉石叮當,聲量不大,卻有股沁人心脾的力量,叫人很愿意聽她講話。
她今日穿著一套丁香色襦裙,肩上披了條淡雅的鵝黃色披帛,耳戴同色琉璃丁香串,額中點了大紅色的花鈿,看起來十分溫柔。
“此次大會各家可拿出自己認為最好的鏡子,由在場的所有人判定誰的更精美,更好,勝者便可得我明鏡臺10萬貫的獎金!”
她話音落下,旁邊有店員打開盛放著足足10萬貫的木箱,滿滿當當,圍觀的群眾興趣一下就被調動了起來,紛紛大喊:
“好!”
“蘇掌柜大氣!”
聲量之大,仿佛參賽的是他們自己!
很快城東的王掌柜站了出來,他長得一副憨厚樣子,笑起來眼睛直接瞇成一條縫。
“嘿嘿,那就由王某先來獻丑了?!?/p>
說完,他從木盒里取出一面鏡子,介紹到:
“此鏡為【金銀平脫鳳鳥紋花鏡】,采用的是金銀平脫工藝,耗時三月有余才做成,寶光四溢,華彩照人。”
王掌柜很是自信,捧著鏡子繞了那么一圈,讓每個人都仔細看到了這面銅鏡做工的華美之處。
“真是太美了!”
“簡直是藝術品啊…”
大家交口稱贊…
然后是城西的趙掌柜,他此次帶來的是一面金背纏枝花鳥紋鏡,工藝亦是上等,花紋更是栩栩如生,絕對稱得上是精品,也同樣收獲了一波受眾。
再就是李掌柜,帶來的是一面罕見的金珠地嵌寶瑞花方鏡,綠色的松石和金紅色的寶珠相襯,造型奇特,顏色亮眼,造價高昂,也是上上之品…
大家都在叫好之際,也越來越期待這新開的明鏡臺能拿出來什么樣的寶鏡,于是把目光紛紛投向她。
端午裝作不經意地笑了笑。
“為何各位的鏡子都是只看背面,卻不展示鏡面呢?”
圍觀的群眾一愣。
“前面有什么好看的,大家都差不多,都是用黃銅打磨而成,想要與眾不同,還是得從背后下功夫…”
王掌柜高聲道,覺得眼前這位蘇掌柜也不過如此…
其他幾位掌柜也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她微微點頭,于是又繼續道。
“可是鏡子買來是照面的,而并非扣在桌上欣賞,各位掌柜的鏡很好,但我蘇幕遮認為,卻還是比不上我明鏡臺費了千辛萬苦從西域引進的寶鏡。”
眾人見她口氣如此之大,便叫嚷著讓她把黃布取下來一睹,他們倒要看看,到底是什么寶鏡…
旁邊的店員將黃布揭下,咦?
里邊那個滿臉黃斑的人是誰?怎的和他如此相像?
他臉上原來有這么多斑嗎?
怎的從前不曾發覺?
“呀,真是奇了!”
城西的趙掌柜一下擠開王掌柜,湊到鏡前看了又看,鼻子都快貼上去了……
“這是什么鏡子,為何能照得如此清晰?這是如何做到的?”
“是啊是啊,如何做到的蘇掌柜?”
端午示意店員捧著琉璃鏡繞場一周,照顧到每位顧客的眼睛。
這才悠悠地道。
“此鏡名為螺鈿方唐琉璃鏡,不僅工藝精美,功能性也是絕佳,以它照面絕不會出現妝面色差的問題,而且,這一面,只賣一千貫?!?/p>
“至于它是如何制成的,就屬于商業機密了…”
她似笑非笑地瞧著幾位掌柜,幾人也立時發覺自己問的不妥,哪有做生意頂著人家面門問你家東西是如何做成的?
于是幾人也訕訕地笑了起來……
話音一轉。
“不過各位掌柜若是想要,我明鏡臺倒是可以供貨?!?/p>
誒,幾位掌柜的眼睛都跟著一亮,互相對視了一眼,立馬爭先要下訂單,生怕晚了一步就落后別人似的。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個琉璃鏡的清晰度比之銅鏡好了太多,定價也不算太貴,將來定會風靡長安乃至全國,趁現在還沒漲價,趕緊多囤點貨…
圍觀的人群早已按耐不住,紛紛喊著要現場買上幾副送給自家娘子,場面好不熱鬧。
還好端午早有準備,所有要訂購的人都有條不紊地在一旁排隊登記去了…
而她則是請幾位掌柜進屋詳談,最終以明鏡臺只提供琉璃鏡面這種半成品,占商品最終售賣價一半利潤的方式,達成了合作。
幾位掌柜離開時都笑瞇瞇的,端午也很滿意,畢竟以她目前的人力物力,撐起一個明鏡臺已是捉襟見肘,想要吃掉如此大的一桌菜肴,不太可能,反而還會引起本地商會的打壓。
不如讓利,自己只做源頭供貨,能占上五成利,已是極高的了,這樣也有利于她快速積累財富。
上一世她做了幾十年生意,最終才明白了一個道理,與其在下游末端勞心勞力地苦心經營,不如拿捏住產業的命脈。
如今琉璃鏡只她明鏡臺能做,她就相當于壟斷了整個產業,別人只要是做鏡子相關的,都得找她進貨。
琉璃鏡比之銅鏡的好處顯而易見,要不了多久,市面上就會更新換代了,銅鏡也將退出市場。
她不需要考慮銷售,從她這里拿貨的掌柜們自會費心幫她叫賣。
只一個上午,明鏡臺就接到了近兩千個訂單,其中除開三位掌柜一人下的五百單,散客竟也達到了兩百多單。
就憑這些訂單,也足夠她在長安立足了。
并且后續還會有源源不斷的訂購,起碼未來兩三個月內,明鏡臺不會閑著。
她站在明鏡臺門口,看著面前熙攘的人群。
這第一步,算是邁出去了。
更新時間:2025-04-18 08: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