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來說,我應該是一千年后的人。”
雖然已經有了猜測和心理準備,但是當唐文彥聽到這句從李鴻遠口中平靜說出的話時,還是驚出了一背的汗,握著宋史的手也有些顫顫巍巍。
但畢竟宦海沉浮幾十年,什么場面沒見過,這件事情只是有些超出自己的認知,但不代表不能發生。
然而最令他震顫的不是李鴻遠的身世,因為他拿出的那么多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兒就可以證明,不然他也不會推薦李鴻遠去跟著姜平做官讀書。
真正令這位老官僚老儒者驚慌的,是那本薄薄《宋史》上的記載,既有手上這一冊的,也有前幾日在荒野找到李鴻遠時自己翻看的。
“兩年后,官家就去了,仁宗倒是恰如其分?!?/p>
“王安石變法維新,竟然去學那暴秦商鞅!”
“靖康之恥竟然出現在我大宋大地之上!”
“二帝北狩,山河破碎?!?/p>
……
他不敢再繼續想下去了,為何自己心中代表文明教化的大宋朝會淪落到如此地步。
沒錯,他離開了官場,可這只代表他認為當世諂媚,不似君子之風,可這開國百年,清明寬容,官家與大夫共治天下的大宋朝為何會至此?。?/p>
他不明白,他不愿明白。
于是李鴻遠看著這個一向沉穩些許風趣的老人竟然流下了兩行清淚。
他擔心是不是自己這句話帶來的信息沖擊太大,一時手足無措,只能呆坐唐文彥的面前,不知道說些什么好。
“其實不管什么時候的人,歸根到底都還是一樣的……”
李鴻遠只能這樣說著想要去寬慰寬慰眼前的唐文彥。
“后生啊,你的意思是我們將來能夠造出你手上的這些東西?”
不知不覺中,唐文彥對李鴻遠的稱呼也出現了改變,這句話甚至說的有些顫顫巍巍。
“不錯,不過將來不會是這大宋,也不是任何一個皇帝……”
后面他沒敢繼續再說,人民當家作主的價值觀對于這老儒生來說恐怕沖擊還是太大了一些。
唐文彥的最后一絲念想也被擊破了。大宋朝是士大夫的樂園,對于這些人而言幾乎不差于心中的那個三代之治,可最后結果卻是那般凄惶,這于當下時代任何一個人都是無法接受的。
可唐文彥深深地吸了兩口氣,終究還是只能接受了:這就是歷史。
平復了情緒,唐文彥終于再開口。
“燕居,是老夫失禮了?!?/p>
“沒事沒事,這放誰身上都是難以接受的?!?/p>
唐文彥好像從嗓子里干擠出來兩下笑聲“哈哈”兩下想要寬慰自己。
“以前也見過那說書故事寫我等去往唐時漢時,不想老夫竟然有幸見到真正的將來人?!?/p>
“其實我們本質上也是沒什么區別的。”
李鴻遠不知道說些什么,只能這樣說著。
“也是也是,這幾日相處下來亦知燕居為人,只是……”
“世伯但說無妨。”
唐文彥終是丟下手中的《宋史》,長嘆一口。
“只是你看我們未免如冢中枯骨,這大宋朝于你又有何加焉,也難怪你不肯隨姜兄一同出仕讀書。”
“不錯,可是故事的結局未免不能改變?!?/p>
此言一出,唐文彥的眼睛亮了,臉上又生動了起來。
“燕居你的意思是?”
“唐時杜牧有言,‘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我們已經知道了大宋的結局不錯,可是在將來也有許多人為此憤憤不平,既然我們已經知道了得失所在,又為何不能去改變他呢!”
“可是燕居不是不肯出仕嗎?我前幾日也是暗自猜測你的身份,覺得于國朝有益,才意圖……”
這一次,唐文彥的話還沒說完就被李鴻遠打斷了。
“意圖推薦,可是推薦了之后呢?”
“自然是跟著姜兄熟悉庶務,學習詩書,待得科考一舉奪魁從而進入朝堂,為大宋建言,有所建樹?!?/p>
這是唐文彥所能想到的改變歷史,建功立業的唯一道路了。
可不想李鴻遠聽了這話只是閉著眼不住搖頭。
唐文彥又疑惑了,他不是說結果未嘗不能改變嗎。
“所以還是想讓我慢慢學習進入朝堂嗎?”
“不錯,此乃正途?!?/p>
“所以還是想讓我在朝堂上聽那個官家呼來喝去嗎?”
唐文彥覺得有些不對,但大意不錯,只能糾正到,“讀書人本就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p>
“去他的趙家!”
李鴻遠低吼著,這番話才使唐文彥愣住了。
“你只看了上半部分,我再給你講講下半部分宋史?!?/p>
“靖康之后,趙氏宗族被金國屠殺殆盡,眾臣尋得九哥南逃,一路被追殺,最終建都杭州府,重新宣立大統?!?/p>
“在此之后,數次與金國議和,背叛國內忠良義士,罔顧河北民心,聽信奸臣妄言,治罪國之棟梁,甚至向金國稱臣納貢!”
“東京留守宗澤臨死前還三呼過河,岳武穆率軍已經接近汴京光復,被趙構用十二道金牌叫回……”
“君臣猜忌至此,帝王軟弱無能!”
“就是你看過的靖康之恥,又有哪一點不是他趙家造成的!”
“你要我為他們效忠?可笑至極!趙家也不過是無數走馬觀花在中國歷史上的帝王之一罷了,只有百姓,只有百姓才是天下興亡的本質!”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你們何曾在乎過百姓!何曾在乎過天下蒼生!”
面對這樣的歷史事實和質疑,唐文彥說不出一句話。
這些儒者哪里不知道這些,他們朝廷官員又有多少人的家族在鄉中不是豪強,他們太明白百姓處于水火之中了,可是千百年來有誰真正考慮過他們,即使這些人在朝堂上都是口口聲聲喊著天下蒼生。
“可是大宋真的就這般不堪嗎?真的就沒有辦法了嗎?”
李鴻遠把《宋史》拿回手上收好,再放進了自己的箱子中,眼神堅定。
“有的,我說過有方法?!?/p>
“可這方法絕不是去給那趙宋官家賣命可以換來的!這方法或許需要幾代人的堅持與改變,但那樣的將來,才會是一個全新的天地!”
更新時間:2025-04-09 16: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