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秋苦誕
在偏遠而落后的山村里,秋風如泣如訴地呼嘯而過,枯黃的樹葉打著旋兒紛紛飄落,給這片貧瘠的土地更添幾分蕭索與凄涼。
母親獨自守著那座破舊不堪的土坯房,身旁是年僅兩歲的大女兒曉萱。父親終年在外奔波忙碌于牛生意,家中里里外外的大小事務,便全部沉甸甸地壓在了母親一人的肩頭。母親性格強勢,平日里與奶奶在一些生活瑣事上便時有分歧,久而久之,兩人之間漸漸生出了隔閡,關系變得不冷不熱,猶如這漸涼的秋意。
這日深夜,秋風如同一頭猛獸,瘋狂地拍打著窗戶,發出“砰砰”的巨響。哄睡曉萱后,母親突然感到一陣劇痛如利箭般直直穿透腹部,瞬間,她臉色慘白如紙,冷汗如雨下,整個人不受控制地在床上蜷縮成一團,牙齒死死咬著嘴唇,試圖憑借這鉆心的疼痛來分散那仿佛要將她生生撕裂的絞痛。
窗外肆虐的秋風,恰似無情的惡魔,肆意地嘲笑著屋內母親的孤立無援。母親腦海中閃過奶奶的面容,然而,倔強與強勢如同一堵堅墻,讓她不愿向奶奶低頭求助。即便此刻孤立無援,被劇痛折磨得幾近崩潰,她依然咬著牙,選擇獨自承受這一切。
求生的本能以及對腹中孩子深深的牽掛,讓母親爆發出一股驚人的力量。她顫抖著起身,趿拉上那雙破舊的布鞋,一只手緊緊地扶著粗糙不平的墻壁,另一只手輕輕抱起熟睡中的曉萱,拖著沉重且被劇痛侵蝕的身體,一步一步艱難地朝著門外挪去。每邁出一步,腹部的劇痛便如洶涌的潮水般加劇一分,可懷中曉萱那稚嫩而安詳的睡臉,卻又如同黑暗中的一絲微光,給了她堅持下去的勇氣。
夜色濃稠得宛如墨汁,山路崎嶇狹窄,兩旁的雜草在風中張牙舞爪,仿佛隨時準備將這對母女吞噬。母親在黑暗中深一腳淺一腳地走著,好幾次因疼痛難忍和體力不支險些摔倒,但她憑借著頑強的意志,一次次穩住身形,繼續蹣跚前行。淚水、汗水與泥土混在一起,糊滿了她的臉龐,可她的眼神中始終閃爍著堅定的光芒,那是一位母親對生命的執著與守護。
不知走了多久,母親終于來到楊奶奶家門前。她用盡最后一絲力氣,虛弱地呼喊:“楊……楊奶奶……”聲音在秋風中顫抖著,幾近消散。楊奶奶聽到聲響,趕忙開門,看到狼狽不堪、痛苦萬分的母親和她懷中的孩子,瞬間明白了一切。她匆忙披上舊棉衣,立刻攙扶起母親往回走。
然而,剛走到半路,母親雙腿一軟,幾乎癱倒在地,她實在堅持不住了,目光落在不遠處的石灰窯,虛弱地說:“楊……楊奶奶,我走不動了,就在這兒……生吧……”楊奶奶環顧四周,焦急且堅決地說:“不行啊,這兒都是石灰,會傷到孩子,咱們再堅持堅持!” 說著,楊奶奶拼盡全力,半拖半扶著母親繼續艱難前行。
終于,她們回到家中。此時的母親已虛弱至極,但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憑借著強大的母性本能和頑強的意志,在楊奶奶緊張又焦急的陪伴下,與死神展開了最后的殊死較量。
伴隨著一聲聲痛苦的嘶喊,在汗水與淚水的交織中,秋雨呱呱墜地。那響亮的啼哭聲,劃破了夜的寂靜,仿佛是對這苦難世界的第一聲抗爭。母親疲憊地躺在簡陋的床上,蒼白的臉上露出一絲欣慰而虛弱的笑容,看著懷中皺巴巴的小女兒,心中滿是疼愛與憐惜。因為孩子在這秋風秋雨的夜晚降臨,母親為她取名秋雨。
但這個新生命的誕生,并未給家庭帶來預期的喜悅與希望,反而似一把鑰匙,開啟了更多矛盾與苦難的大門。
破碎家庭的離散
在那個偏遠閉塞的山村里,生活的重擔如同一座無形且沉重的大山,沉沉地壓在每個人的肩頭。秋雨的誕生,本應是家庭新的希望曙光,卻未曾料到,成為了家庭矛盾激化的催化劑。
山村交通極為不便,與外界相連的唯有一條蜿蜒曲折、崎嶇難行的山路。母親獨自挑起家庭的大梁,不僅要悉心照料尚在襁褓中嗷嗷待哺的秋雨,還要照顧年僅兩歲的曉萱,同時兼顧家中繁雜瑣碎的大小事務。
為了換取維持生計所需的柴米油鹽,母親常常不得不背著尚在襁褓的秋雨,將曉萱扛在肩頭,再挑起沉重的大米,沿著那陡峭的山路,一步一步艱難地前往集市售賣。山路一側是高聳的山體,另一側則是深不見底的溝壑,每邁出一步,母親瘦弱的身軀都在重壓下微微顫抖,可她眼神中始終透著堅定,就這樣咬著牙堅持著前行。
到了集市,母親在角落里尋得一處位置,放下孩子與大米。秋雨在一旁咿呀學語,曉萱則好奇地張望著周圍陌生的一切。母親一邊招呼著過往行人,努力售賣大米,一邊時刻留意著兩個孩子,眼神中滿是擔憂與警惕,生怕她們遭遇任何閃失。
然而,即便母親如此竭盡全力,家庭的矛盾卻如越燃越烈的火焰,日益尖銳。父親常年在外做牛生意,巨大的壓力讓他回到家后,面對家中因母親忙碌而略顯雜亂的景象,本就煩悶不堪。再加上村里那些毫無根據的流言蜚語,說母親“花心”“好吃懶做”,使得父親與母親之間的爭吵愈發頻繁,最終演變成了暴力相向。
在秋雨僅僅四個月大的時候,母親再也無法忍受這樣的生活,毅然決定離開這個家。母親此前那段婚姻,便是因為遭受家暴以及不被理解而走向終結。如今,她深知這樣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內心堅定地想要帶著秋雨離開。
可父親和奶奶卻堅決不同意。父親自己經歷過幾段婚姻,為了娶妻花費頗多,如今已窮困潦倒。他滿心指望把女兒留在身邊養大,將來能依靠女兒給自己養老。而奶奶,也秉持著同樣的想法,認為孫女理應留在自家。
當母親背著曉萱、抱著秋雨,決絕而又艱難地朝著村外走去時,父親和奶奶匆匆追了上來。他們不顧母親的苦苦哀求與悲慟哭泣,強行要將秋雨從母親懷中奪走。母親拼盡全力反抗,聲淚俱下,可終究無法與兩人的力氣抗衡。
“求求你們,把孩子還給我……”母親聲嘶力竭地哭喊著,淚水如決堤的洪水般奔涌而出。但殘酷的現實面前,一切掙扎都顯得那么無力。最終,母親只能無奈地看著秋雨被搶走。
“世上只有媽媽好……”母親喃喃自語,滿心悲戚。她望著被奪走的秋雨,心如刀絞。母親不禁在心中悲嘆,難道這就是女人的命運嗎?上一段婚姻已然破裂,自己帶著曉萱,滿心期待能在這里尋得依靠,重新開始,給孩子們一個安穩的家,結果如今一切又化為泡影,再次破碎得徹徹底底。
原來,曉萱是母親從上一段婚姻中帶過來的孩子。在這痛苦的時刻,母親深知無法帶走兩個孩子,只能忍痛帶著曉萱離開這個傷心之地。而小小的秋雨,還不明白發生了什么,只是被這混亂可怕的場面嚇得大聲啼哭。
從此,母親與曉萱踏上了未知的旅程,而秋雨則被迫留在了這個充滿爭吵與淚水的家。等待著秋雨的,究竟會是怎樣坎坷未知的命運……
秋雨的劫
1990 年,在那個偏遠閉塞、物質極度匱乏的山村里,秋雨一家的生活舉步維艱。母親的離去,讓尚在襁褓中的秋雨失去了母乳。奶奶心疼孫女,只能用家中僅有的大米,泡發后費力地用磨子推成細膩米漿,再在鍋中熬制成米糊,小心翼翼地裝進奶瓶,喂給秋雨吃。
或許是奶奶的悉心照料有了回報,秋雨出落得愈發可愛漂亮,高挺的鼻梁,白胖的臉蛋,誰見了都忍不住夸贊。然而,命運似乎總愛捉弄這個可憐的孩子。
在秋雨一歲半時,一場突如其來的高燒如惡魔般纏上了她。整整一個星期,秋雨持續高燒不退,雙眼緊閉,小小的身子滾燙得如同燒紅的烙鐵。奶奶和父親心急如焚,山村交通不便,醫療資源更是稀缺,他們根本無法將秋雨送去正規醫院,只能依靠土方子,期望能讓秋雨的病情好轉。
奶奶拖著年邁的身體,穿梭在山間,艱難地尋找各種可能退燒的草藥。挖到草藥后,她匆忙趕回家,熬成苦澀的藥汁,一勺一勺地喂秋雨喝下。然而,土方子并未起到作用,秋雨的高燒依舊不退。
后來,秋雨的病情愈發嚴重,開始驚厥抽搐,緊接著便昏厥過去,甚至連呼吸都沒了。看著毫無生氣的秋雨,奶奶和父親都絕望了,他們以為這個小生命即將消逝。無奈之下,父親讓嬸嬸去請姑奶奶來,準備給秋雨料理后事。
奶奶顫抖著雙手,含淚抱起秋雨,一邊給她穿衣服,一邊泣不成聲地念叨:“我的乖孫女啊,你就放心地去吧,別怪奶奶沒照顧好你……”就在這時,懷中的秋雨手腳突然動了一下。奶奶一愣,緊接著心中涌起一絲希望。
秋雨雖然奇跡般地活了過來,可雙眼卻始終緊閉著。奶奶和父親滿心擔憂,輕輕扳開她的眼皮,濃稠的膿液瞬間被吸了出來。那膿液觸目驚心,仿佛在宣告著秋雨所遭受的痛苦。
之后,秋雨的高燒竟漸漸退了。然而,殘酷的是,她的眼睛再也看不見了。原本明亮有神的眼睛,如今只剩下無盡的黑暗,這個殘酷的現實如同一把重錘,狠狠地砸在了奶奶和父親的心上。
后來,爸爸跟叔叔背著秋雨去縣城看醫生,一路顛簸,滿心期盼。到了縣城醫院,醫生一番仔細檢查后,無奈地搖搖頭,沉重地說:“已經來晚了,眼部神經損傷嚴重,沒辦法治了?!?爸爸聽到這話,只覺一陣絕望涌上心頭,雙腿好似被灌了鉛,沉重無比。
返程途中,爸爸滿心悲涼,他看著失明的秋雨,心中想這孩子養大了也是活受罪,還不如就把她放在這里自生自滅吧。這么想著,他便和叔叔商量。叔叔雖于心不忍,但在爸爸的堅持下,只好將秋雨放在了路邊。
可剛轉身沒走幾步,叔叔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說:“哥,她還沒斷這口氣呢,你把她放在這里,實在是太可憐了?!?爸爸聽了這話,腳步頓住,但仍有些猶豫。叔叔見狀,咬咬牙,又回頭去把秋雨抱了回來。
爸爸走在前面,一言不發,叔叔抱著秋雨默默跟在后面。到家的時候,奶奶早已在門口焦急等待,見他們回來,忙迎上去問:“秋雨呢?醫生怎么說?” 爸爸垂著頭,聲音低沉:“治不好,我把她扔了?!?/p>
奶奶一聽,頓時怒目圓睜,淚水奪眶而出,指著爸爸一頓咒罵:“你好缺德?。∧鞘悄愕挠H閨女,你怎么能這么狠心!她才這么小,你就這么拋棄她,你的良心被狗吃了嗎……”奶奶越罵越傷心,聲音都帶著哭腔。
就在這時,叔叔從后面抱著秋雨走進屋。看到這一幕,爸爸頓時停止了罵聲,臉上滿是羞愧與無奈,緩緩低下了頭。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這個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更新時間:2025-04-09 08: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