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色為主。底部繡潺潺波紋,正中一個“滄”字,這便是泰滄國的大旗。
幾十年前,大秦初建,邊境趙越國突生內亂,政權打敗,泰滄國就此而生。幾十年來,泰滄國就像一臺井然運轉的機器,借雙面皆臨蒼茫大海,造大船通運海外,國力日益富強,漸有崛起之勢。
泰滄帝宮,正峰殿
一位身披硬甲,身高九尺有余的猛將緩步入殿,單膝跪地:“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龍椅上的泰滄帝蔣海不由得失聲一笑,快步走下來扶起那位猛將:“老哥哥,你這樣就真沒意思了!你看這泰滄國朝堂上上下下哪一位不是咱們正青的人?你再這樣,我明天就給青主寫信,把這皇位禪讓給你算了...”
那人笑著連連推辭:“哎呀...數年不見,你咋還這么不禁逗呢...”
殿上的文物百官都一齊哈哈大笑
“對了,青主有什么消息嗎?”蔣海忽然問道,殿內的笑聲也漸漸平息。
那人忽然一拍腦袋:“你不問我都忘了,這個腦子...” 趕忙將懷里的書信遞給蔣海
蔣海接過來細細一看,又將書信遞給百官進行傳閱。
“這場斗爭終于拉開帷幕了,各位兄弟?!?蔣海的聲音帶著明顯的興奮,就連殿內的文武百官也是不禁雀躍:“書信大家伙也都看過了,大家各司其職,相關負責的兄弟務必確保萬無一失,不可影響青主的謀劃...”
雖然大家都是正青的人,但是青主讓蔣海來當這個皇帝,說明他雖然年齡輕,但一定有他的可取之處,故而文武百官對于蔣海都十分信重。
“放心吧,該準備的早已經備好了...”
蔣海點了點頭:“接下來就看老風那邊了...”
“正氣護體,青鋒所向!” 不知哪一位大喊一聲
隨后便是整齊劃一的怒吼
“正氣護體,青鋒所向!” 所有人眼中都激射出鋒銳的光芒。正青蟄伏的太久了,也該亮出那三尺青鋒了!
泰滄邊軍大營 中軍大帳
自從上次攻城之戰結束,泰滄三十五萬士兵便從金國大營撤離,如今正駐扎在泰滄與秦國交界之處。
風自在正坐在案前寫寫畫畫著什么,暗衛悄悄進來附在他耳邊:“大帥,那二十萬殘兵今日就能到...”
“嗯,時刻盯著他們,再派小股部隊盯著金國大營,那可不是一群講誠信知禮儀的人...”風自在手里的筆微微一頓:“一旦金人異動,火速來報...”
“遵命!” 暗衛緩緩退下。
北境官道上,一位大腹便便的副將騎馬在前面走著,后面跟著密密麻麻直延伸到天邊的軍隊。
“這北境也太冷了...” 那副將轉頭問身邊的隨侍:“這是到哪里了?”
“回將軍,前面就是北滄谷了,過了此谷,今日就能到北境大營?!?/p>
那副將被凍得縮了縮脖子:“快點進軍吧,早送到早回京,這趟遠差可不好出...”
副將縱馬前行,晃悠悠的往前而去,行至北滄谷,看到谷邊高聳的山崖。即便以他淺薄的兵法基礎,也看得出這是埋伏的好地方。但這是哪里?這是大秦北境,他作為率軍二十萬的使臣,絲毫不用擔心,隨即便毫無顧忌的甩鞭直入。
身后的二十萬殘軍,也跟隨著副將晃悠悠的身影,緩慢的進入山谷,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二十萬軍隊才緩緩盡入谷底。這山谷可真是太長了,走了半個時辰才行程過半。副將看著厚厚的積雪,也不禁感嘆北境的殘酷與寒冷。
卻聽得馬蹄驟響,前方的哨衛快速騎馬而來:“報,將軍,前方谷口發現大量軍隊,身著青色鎧甲,看陣容不下二十萬人!”
副將大驚,險些從馬上墜落:“二十萬?哪來的二十萬大軍?”他心中快速思索,青色鎧甲!那不是泰滄國的重兵鎧甲嗎?這下完了:“快!快!快速撤退!”
只聽得震天的轟隆聲響,連大地都在震顫。后方的哨衛也快速縱馬而來:“報,將軍,我們進谷的路已被炸毀!大軍后退不得...”
“這...” 副將如喪考妣,卻不知哪里來的一絲勇氣,或許是為將的傲氣:“整軍備戰,就算是殺也得殺出去!”
話音未落,兩側高聳的山谷上突然現出密密麻麻的人,身著玄甲,手搭硬弓。
副將剛剛涌起的一絲戰意瞬間被消磨殆盡,他頹然從馬上滑下來,坐在地上。抬頭望去,山谷上的士兵們裝備精良,整齊劃一。
咦?那大纛是?
“可是劉陸劉將軍,屬下劉福,您可還記得?”
山谷上的劉陸神色凌然,并未回應,而是從懷里拿出一顆青色的丹藥,語氣幽幽在谷中回蕩:“這顆丹藥吃下去,可使三境以下修行者陡然破境,普通人吃下去瞬間便可入境。今天這座山谷里的人,食之便可活。想活的人往山谷前方而去,自有人分發丹藥。其余不從者,格殺勿論!”
“格殺勿論!” 無數將士的一道道嘶吼震得冰雪都從山崖上紛紛落下。
“我吃...我吃...” 副將小跑著往山谷前方奔去。
大量士兵看副將都已屈服在丹藥之下,也跟著跑向山谷前方。
也有見多識廣的老兵遠遠的望見那顆泛著青光的丹藥:“這是……這是正青圣丹!都別吃,此丹雖能使人陡然破境,但吃下去以后,只能被正青之主控制,再無自由??!”
“聒噪!”劉陸抬手搭弓一箭,便結果了老兵的性命。
其余聽到老兵所言而猶豫不決的眾人,在這寫意兇狠的一箭下,也瞬間堅定的跟著大部隊跑去。
北境大營,中軍大帳
許定忠靠在帥椅上氣勢逼人,冷冷的看著下方被士兵押送過來的劉福:“劉副將,別來無恙啊……”
“托國公爺的福,小的無恙……無恙” 劉?;琶蛳?,語氣諂媚。
“等劉副將回京,該怎么說吧?” 許定忠的語氣依舊冷寂
“小的只將二十萬殘軍安全送到了北境,其余的小的一概不知……” 劉福拱手說道:“吃下丹藥那刻起,小的就把命給國公爺了,以后國公爺指哪兒,小的就打哪兒,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聰明,是個伶俐的人?!?許定忠不禁一笑:“回去吧,日后自有你的好處……”
等到劉福緩緩退去,帳內諸將皆笑,想到朝廷都是這樣的將領,與他們為敵真是無趣的緊……
許定忠擺擺手:“諸位不要小覷朝廷,還是有些能人的……比如那位曾經打下秦國諾大疆土的宋國公。”
“據暗衛來報,宋國公此次還在朝廷上為我北境增兵推波助瀾,難道宋國公不是青主的人?” 底下有將士不解問道
“宋國公推動為北境增兵,也只是通過戰報分析出日后金軍勢必還會卷土重來,只有北境兵力充足才可保中州與其他三境不受侵擾……”
許定忠搖著頭繼續說道:“可惜呀,宋國公原本還堅定的認為我是最為忠誠的秦臣?;实垡坏婪赓p詔書,就算是頭豬也能聞出其他味道來。我們在朝廷自此再無助力,真乃毒計啊……”
劉陸起身拱手出列:“青主,倒也不必如此悲觀。此次朝廷所增二十萬殘軍,皆食圣丹且入駐泰滄邊軍大營,而泰滄邊軍大營中除了嚴密防范金人的十五萬精兵外,另外二十萬精兵也已經偷梁換柱進入北境,分兵前往各處蟄伏,以待青主后續指令。”
眾將聽后紛紛點頭。
“而我北境大營五十萬精兵雖在戰報中提及損兵二十萬,實際上傷亡幾近于無。加上這偷梁換柱來的二十萬分散各地的精兵,以及泰滄邊軍大營中可以隨時調動的二十萬殘軍,我們可以隨時出兵九十余萬,已有了以一隅對抗整個秦國的實力和底氣了!”
“嗯,傳令北境及泰滄各部,大量囤積糧草,積極整軍備戰。泰滄以魚鮮及礦產為交易,從海外換取大量糧草及金銀?!?/p>
許定忠略微沉吟:“至于北境,等開春時令到來,和往年一樣組織士兵播種,那數十萬畝軍田,是我軍自給自足的根本,切不可有閃失。”
眾將一齊拱手行禮:“遵青主令!”
更新時間:2025-04-08 09:5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