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井山這片飽經苦難的土地上,冉少波率領的紅色支隊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當務之急便是弄槍。此時的六井山,缺糧少油,山民們的肚子里空空如也,身體因缺乏營養而變得虛弱不堪,大多數人都患上了浮腫病。他們連出遠門進深山尋找野菜、挖掘草根維系生命的力氣都沒有了。而那可惡的痢疾病魔,更是在這艱難時刻趁虛而入,如同惡魔一般對奄奄一息的山民們進行著雪上加霜的折磨。村莊里幾乎每天都有人在病痛中斷氣死去,場面凄慘至極。
由于沒有錢糧,山民們也沒有力氣將死者入棺后抬上山安葬,只能用簡易的木箱將尸體裝殮,然后就近尋找一塊空地,用泥土掩埋,再在周圍壘上一圈石頭作為墳墓的標記。他們甚至沒有能力燃香紙、放鞭炮,只能對著死去的親人哭訴著生不逢時,死也不逢時,傾訴著永別之痛、難舍之情,痛斥皇天眼瞎,世道萬惡,竟然將饑荒與病魔降臨到無辜的山民身上。他們請求入土升天的親人原諒,無奈之下,只能暫且將親人簡單掩埋在此,盼望著度過這黑色的歲月,等雨過天晴,云散日出,過上好日子的時候,再請陰陽先生翻書看地,隆重地補上葬禮這一課。
在痢疾惡魔瘋狂侵襲村莊之際,寧大胡子和陳三爺首先不約而同地想到了曾在六井山中流傳的傳說,想到了印德兩縣交界的那座大山,以及那座大山懸崖上的金雞神洞。他們猜想,是不是閻王老爺又在陰間大興土木建造宏偉宮殿,陰間人手不夠,所以派索命將軍到人間招收民工呢?經過寧胡子和陳三爺的提示,山民們仿佛在黑暗中尋到了一絲曙光,忽然醒悟過來,像是找到了救星一般。于是,大家齊心協力,積極湊錢湊糧,終于湊到了一點錢糧。他們買了香紙,又想方設法買到一小塊作為請神敬仙刀頭的豬肉。擇定吉日之后,在寧大胡子和陳三爺的率領下,那些還能走動的山民們,又集體前往離六井溪不遠的金雞洞。他們在洞口紛紛下跪,雙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詞,祈求金雞洞洞神憐憫眾生,再次顯靈,幫助六井山民除卻惡疾,普降甘霖,助長野菜生長,救活莊稼,拯救無辜山民度過這艱難的歲月。
然而,冉少波和他的紅色支隊并沒有加入前往金雞洞求神請仙的山民行列。但這絕不意味著他們對夾擊山民們的雙重災難坐視不管。面對眼前這罕見的悲情慘景,冉少波和他的紅色支隊隊員們心急如焚。他們圍坐在一起,拯救山民們的方案已經討論了好幾天幾夜。要醫治浮腫病,就必須設法弄到糧食??墒?,沒有錢去購買那些囤積居奇、趁機以驚人高價出售糧食的糧商的糧食,這該如何是好呢?經過討論,大家認為:絕不能坐以待斃,糧商庫存的糧食本就是山民們用無數的汗水和心血澆灌生產出來的。沒錢買糧,那就向他們借糧,借糧應該是可行的,有借有還,這是山里人誰都知曉的傳統規矩。饑年借一斗,豐年多還一升,難道不行嗎?同樣的道理,也可以向財主借錢。買藥治病需要錢,而眼下山里只有財主有錢,借點錢,來年還本付息,難道不可以嗎?
但是,在這兵荒馬亂的年頭,事情遠沒有他們想象的那么簡單容易。財主和商家們都怕借出去的錢糧有去無回,就像“老虎借豬”,一去不返。所以,無論出多高的利息,他們都不肯借錢糧。他們不肯借,又該怎么辦呢?難道要硬“借”嗎?聰明的商家財主們為了保家護院,不僅養了一群看家護院的打手,這些打手們個個武藝高強,對主子忠心耿耿,而且主子還為他們配備了長短鋼槍。若是他們不發善心,不肯借錢糧,又能拿他們有什么辦法呢?于是,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最終確定的意見是:紅色支隊必須有槍,而且當務之急就是弄到槍!
可是,無錢購買,又該從哪里去弄槍呢?正當大伙兒為此愁眉不展、絞盡腦汁的時候,誰也沒有料到,張月香姑娘這個山里農家女子的一句話,如同黑暗中的一道曙光,提醒了他們,讓他們為槍而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她說道:“先借槍!”先“借”到槍,再憑借槍這個硬家伙向財主、商家“借”錢、“借”糧。
然而,“借”槍談何容易。在這動亂的年頭,有錢有糧的財主商家們都萬分謹慎小心。他們都深知“光棍怕凈棍,凈棍怕一無所有”這句土家民諺的含義,心里明白,人窮極了什么事都干得出來。因此,他們不僅養了看家護院的打手,還花了不少銀錢購買幾十條槍來武裝這些打手,以防不測。他們的住宅,被堅固的石砌高墻嚴密地包圍著,只留一個封閉式大門供人進出。白天,門口也派有手持長槍的人站崗放哨,與四合院不相干的人是絕對不準進入的。黃昏將至,這大門便會緊緊關閉,然后將護院打手分成三個組,實行三班制巡邏。在寬闊的四合院內,還高高聳立著崗樓。崗樓上經常有哨兵值守,哨兵們居高臨下,極目遠眺,時刻注視著周圍的動靜。而且,他們還喂養了幾只對動靜異常靈敏的狗,稍有風吹草動,這些狗就會兇惡地吼叫起來,提醒護院打手。面對這樣嚴密的防守,想要“借”到在人家手中緊握著的鋼槍,簡直難如登天。
針對如此嚴密的防守,究竟怎樣才能順順利利地“借”到槍呢?結果,又是張月香想到了“借”槍的妙計。讀者諸君,是否還記得多年前袁家場英雄救美人的故事呢?提到這個故事,想必有人會反問:既然楓溪鎮覃老爺既是印德兩縣接壤地方方圓百十里最大的財主,又有兄長任省財糧廳廳長,是赫赫有名的有錢有勢人家,那么,覃財主的寶貝兒子覃少爺及其護身打手在袁家場被冉少波打了,覃老爺會善罷甘休嗎?當然不會。當覃少爺青著臉、紫著眼,狼狽不堪地返回楓溪鎮家中,向老爺覃財主哭訴在袁家場被一個農家毛小子毒打的情形時,財主覃老爺氣得暴跳如雷,七竅生煙,怒吼道:“誰家的毛小子,竟敢在太歲頭上動土!”轉而又罵四個護身打手:“我花錢費米將你們一個個養得身肥體壯,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四個憑武藝吃飯的壯漢,竟然還制服不了一個農家小子,連少爺都保護不了,讓少爺吃這么大的苦頭,你們還有臉面回來見我?不中用的東西,都給我滾蛋!”四個護身打手自知理虧,無言以對,更覺得無臉再在覃家呆下去,于是連當月的工錢都未敢開口索要,便在覃老爺的咒罵聲中,臊紅著臉,灰溜溜地離開了覃家,離開了楓溪鎮。
覃姓在楓溪鎮本就是最大的族姓,覃姓男女平時就愛舞槍弄棍、揮拳踢腿,要論打架格斗,隨便哪個跳出來都有兩下子。因為覃財主平時對待覃姓族下老少都頗為寬厚,無論哪家或多或少都得過他家的一些接濟。所以,當聽說覃少爺在袁家場被人欺負了,族人們都義憤填膺,紛紛揚言要打死這個斗膽的毛小子,為覃少爺,也為覃姓旺族挽回丟失的面子。
但是,打覃少爺的這個毛小子究竟姓甚名誰?家住何處?連覃少爺也是一問三不知。覃家又派人前往袁家場街上打聽,問遍了街上所有人家,卻依然沒有打聽出他們要找的毛小子的下落。最終,還是覃老爺的一個長工想出了個妙法:貼啟事。趕袁家場這天,他們將啟事貼于街頭巷口,許愿說,誰要是知道某月某日在袁家場場口打覃少爺的小子的下落,到楓溪鎮覃老爺家就能領十五兩雪白的賞銀。對山里人來說,十五兩白花花的銀子,那可是巨大的誘惑??!因此,啟事貼出不久,便有兩個不愿說出住地姓名的山民,前后隔不上一個時辰,就趕到楓溪鎮向覃老爺報告是誰在袁家場打了覃少爺,還把這個人家住哪村哪寨,都講得清清楚楚。
然而,一切都已經遲了。覃老爺花了三十兩雪白的賞銀,好不容易弄清了冉少波的身份及住址,便率領楓溪鎮街上以覃氏為主的幾百名喜愛武術且身強力壯的打手,手持多種器械,氣勢洶洶地殺到中六井冉家寨捉拿冉少波問罪??纱藭r的冉少波,已因張月香姑娘,被同族冉鐵牛所逼,于幾天前離家遠走,不知去向。
覃老爺費盡心思,又破了財,卻連冉少波的一根汗毛都沒捉住,一氣之下,下令將冉少波家的房子拆了,把上好的枋板全部拿走。當時,冉家寨稍有力量阻止拆房的,只有冉鐵牛和他的保商營。冉鐵牛的保商營有幾十條槍,而且人人都會武術,要制止拆房并非難事。但問題是,覃老爺及其來人拆的是冉少波家的房。冉鐵牛幸災樂禍還來不及呢,心里想著就讓他們拆吧,于是便率領保商營早早地躲避起來。冉氏族長見族下房屋被拆,覺得丟了面子,打算進行阻撓,派人左找右找,卻怎么也找不到冉鐵牛和保商營人馬的影子,無奈之下,也只好忍氣吞聲,干瞪著眼看著他們耀武揚威地拆房打壁,將上好的枋板拿走。
覃老爺出了一口惡氣,自以為挽回了面子,按說應該心情愉快起來了。可事實卻恰恰相反,他的心情一天比一天不愉快。原來,兒子覃少爺自袁家場回來后,就變得茶飯不思、神不守舍,日漸消瘦,吃了不少人參燕窩等多種補藥,卻都無濟于事。老兩口猜想,可能還是因為美色的緣故。于是,又著人四處打聽,為兒子在門當戶對的人家物色美女。物色到的大富人家姑娘,容貌雖有張月香般的美麗,但兒子卻都不中意,精神也因此繼續萎靡下去。老兩口思來想去,覺得可能還是張瓦匠的女兒張月香讓兒子中了邪。問題是,張瓦匠家一貧如洗,與張瓦匠結親,門不當、戶不對,外人肯定會說閑話,覃家的面子可往哪兒擱呢?但是,為了挽救獨子,覃老爺夫婦也顧不了那么多了,只好放下身段,托媒人到下六井張家寨向張瓦匠家正式提親。
然而,事情的發展并不像覃老爺想象的那么順利。覃家嫌棄張家窮,沒地位,門不當戶不對,可生就一副犟性子的張月香姑娘,還看不起宦家富戶的德行呢,更何況她的心目中早已有了冉少波。張瓦匠夫婦聽媒人說楓溪鎮覃大老爺托她向張家提親,想到二女兒月娥幸好還未許配人家,覺得福運來了,將來或許還能沾二女兒的光,于是高興得合不攏嘴,趕緊接過媒人手中的禮物,忙不迭地問覃少爺貴庚,又謙虛地說張家貧窮,哪敢高攀覃老爺這方圓百十里大名鼎鼎的親門旺族呢?
但是這時,媒婆的話卻讓張瓦匠夫婦犯了難。媒婆說道:“覃家是真心實意向張家提親的,可不是開玩笑。這真是前世德澤修得好,才被覃家看中了。要知道,有好幾家姑娘長得如花似玉,又是有錢人家,想攀附覃家,覃老爺都沒答應。我說哥子、妹子,別的話都不說了,回到正題上來吧,覃家少爺看中了你家月香姑娘,就是說你家月香姑娘福好命好,有一輩子榮華富貴享,你們也跟著沾光享福嘍。”
媒婆的話還未說完,張瓦匠夫婦臉上就露出了難言之色。原來,冉鐵牛施計趕走了冉少波后,又托媒人多次上張家提出要娶張月香之事,而且還送了不少貴重東西。張月香卻始終是死也不嫁冉鐵牛的態度。后來,冉鐵牛財迷心竅,偷雞不成蝕把米,反而在匪首張德輝的槍下魂歸西天,命喪黃泉,張月香姑娘自然也就擺脫了糾纏,此事暫且不表。但冉鐵牛當初放話,態度比張月香還強硬:“拿點時間讓她回心轉意,實在轉不過來,活人得不到,尸體我也要!”迫于冉鐵牛的淫威,張瓦匠夫婦早將女兒月香答應給了冉鐵?!,F在覃家又托人提親要娶女兒月香,你說張瓦匠夫婦能不犯難嗎?如果不將女兒月香答應給冉鐵牛,手段毒辣的冉鐵??隙ㄕf到做到,張家肯定大禍臨頭;但若是拒絕覃家呢?覃家有人在省里做大官,有錢有勢,也不好惹啊。想來想去,還是瓦匠婆娘聰明,她勸媒人道,月娥比覃家少爺雖然小四五歲,但俗話說“男大三,抱金磚”,歲數大點還好些。女兒月娥長得比月香還美貌動人,脾氣又溫柔,不像月香那么野性,覃家見了肯定喜歡。并為媒人獻了一計。
媒人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便按照瓦匠婆娘的計策返回稟報覃老爺,然后,將覃少爺帶到張瓦匠家看人。果然,覃少爺一見到月香的妹妹月娥,眼睛都直了,完全被她的美貌所吸引。媒人問他是否滿意,覃少爺激動地說:“這姑娘簡直賽過天仙?!庇谑?,貧窮的張瓦匠與富有的覃老爺就這樣結成了親家。而這,也為多年后冉少波的紅色支隊“借槍”埋下了伏筆。
楓溪鎮覃大財主家的住所,是由兩棟長五間正房和兩幢廂房兩兩相對組成的四合院。四合院的天井壩,是用一樣大小、表面光滑的正方形上等花崗巖石料鋪就的,這是土家族傳統建筑風格的典型代表。無論從建筑規模還是建筑藝術來看,都堪稱黔東西五縣一絕。雕窗鏤柱,工藝精湛,不愧是神功奇藝,處處透著一股祥瑞之氣。除了四合院住房,這里還有練功房、碓磨成套的加工房、紡織房、豬舍、人廁等等,總占地面積為十八點零八畝,取寓意“要發、連發”。以覃家的財勢而論,還真應了所取的這個寓意,十分興旺發達。
覃老爺十分懂得樹大招風、居安思危的道理。早在四合院修建竣工時,他便親自設計,請石匠用厚厚的堅硬石頭砌了很高的圍墻,將四合院緊緊地圍護起來。圍墻里面修有東、南、西、北四個守護臺,每個守護臺都設有一個瞭望孔,必要時又可當作射擊槍孔使用。兩扇鐵打的大門一關,連只鳥都別想輕易飛進去。滇黔兩軍激戰結束后,一股潰敗潛逃的散兵游勇曾想打覃家的主意,打算撈一把油水再走。但是交起火來,盡管覃財主的家丁使用的是火槍和石頭,那些散兵游勇還未靠近石墻,自家便傷了一位弟兄,最后只能望墻興嘆,無奈離去。這一仗,覃財主雖然贏了,但他仍吸取教訓,又花了一大筆錢,托當上省財糧廳長的哥哥買了幾十支裝備黔省正規軍的長短好槍,用來武裝保家護院的家丁。
有了這樣的布局和較好的裝備,一般人還真別輕易打覃家的主意。因此,當張月香姑娘提出到覃家“借槍”時,立即遭到了冉少波和紅色支隊隊友們的一致反對,大家都認為此舉無異于雞向黃鼠狼借東西,根本不切實際。但是,當月香姑娘說出“借槍”的辦法時,大伙又一陣驚喜,紛紛稱贊她有諸葛孔明過人的智慧。張月香姑娘“借槍”的妙法,就是在妹妹月娥身上打主意。
她到覃家去的借口是,奉父母命看看坐了月子的妹妹月娥身體近來好不好。果然,當她精心打扮一番后,提著禮物前往楓溪鎮覃老爺家時,包括護院家丁在內,沒有誰料到這位姑娘此行的真正來意。就連兩只兇惡的看家狗,也和主人一樣,見到久違的老熟人,非常激動,十分禮貌地搖擺著狗尾巴,將月香姑娘夾道迎進了戒備森嚴的大院內。
眼看夕陽就要西沉,主人家的晚飯已經煮熟。因為添了客人,照例又追加了幾道菜。張月香姑娘跟往常一樣,看過妹妹后,便挽起衣袖,主動到廚房里幫忙,這或許也是覃家特別喜歡她的原因之一。由于她長得漂亮,護院家丁和長工們也一個個看得眼饞,都千方百計找借口靠近她,向她獻殷勤。
飯熟菜齊,時候也差不多了,覃老爺宣布擺好桌椅開宴。上完菜,張月香姑娘不聽主人熱情勸坐,又手腳麻利地將酒擺上了桌,這才停下手腳入座。覃氏家人與貴客月香姑娘坐在一桌,其余護院家丁長工則另圍兩桌,但飯菜都是一樣的,也都有酒。覃家因為月娥生了個兒子,
更新時間:2025-04-05 13: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