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靈帝那會,天下徹底亂了套,各方勢力就像發了瘋的公牛,紅著眼互相頂牛,誰也不服誰。老百姓被折騰得苦不堪言,日子過得那叫一個慘。
這混亂程度,夸張點說,比菜市場大媽為了幾毛錢的打折雞蛋,掄著胳膊、扯著嗓子互不相讓的場景還要激烈。到處都是亂糟糟的,場面完全失控,真可謂昏天黑地,百姓們的哭聲、喊聲交織在一起,撕心裂肺。
南陽城在這動蕩的大環境里,就像一個被主人嫌棄、隨意丟在角落里的破舊布娃娃,毫無還手之力,被官場腐敗和饑荒瘟疫這兩把鋒利無比的刀子,捅得渾身是洞,千瘡百孔。城內處處透著凄涼與破敗,讓人看了滿心都是哀愁。
咱們的主角張仲景,費了好大的勁,終于謀得了“孝廉”這個官職。一開始,他心里滿是期待,想著能在官場大展宏圖,為百姓實實在在地做點好事,謀些福祉。
可等他真踏入官場,才發現這里簡直就是個大染缸,到處彌漫著勾心斗角、貪污腐敗的惡臭氣息。那些官員們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互相算計。這官場就像一堵密不透風、堅硬無比的高墻,把正義和善良擋在外面,比醫館里看著軟乎乎,實則有著精準觸感要求的脈枕難對付多了。
張仲景在這烏煙瘴氣的地方沒待幾天,就被氣得不行,心里煩躁得像有千萬只螞蟻在爬。終于,他忍無可忍,一把抓起象征“孝廉”身份的烏紗帽,狠狠地朝著墻角扔過去,扯著嗓子吼道:“老子不干這破官了,還不如去當個人肉CT機,實實在在地給老百姓看病,救他們的命!”從那以后,張仲景頭也不回,毅然決然地一頭扎進醫館,開啟了他治病救人的偉大旅程。
再瞧瞧南陽城南,那景象,衰敗得讓人揪心。那些土坯房歪七扭八地立在那兒,像是被調皮搗蛋的熊孩子當成玩具,狠狠啃咬過的太妃糖,軟趴趴的,隨時都可能“轟隆”一聲倒塌。茅草屋頂上的草稀稀拉拉的,就跟快禿了頂的大爺頭上那幾根可憐的頭發似的。每當寒風“呼呼”地刮過,整個城頭就發出“嘶哈嘶哈”的漏風聲,聽起來就像這座城市在冰天雪地里凍得瑟瑟發抖,正小聲地哭訴著自己悲慘的遭遇。
市集上,那股彌漫著的米粥味酸得刺鼻,簡直能把人嗆出眼淚,就連泡菜壇子見了都得自愧不如,甘拜下風。而且這米價高得離譜,十文錢竟然只能買到三粒米!就這三粒米,拿回家得像供祖宗一樣供著,說不定都能當種子種下去呢。
不過,跟朝廷發放的所謂“官米”比起來,這已經算好的了。那些“官米”,六成都是霉變的,根本不能吃,簡直就是一堆垃圾。真不知道那些當官的安的什么心,居然拿這種東西來糊弄老百姓,良心都被狗吃了。
在街角,一位裹著破舊棉襖的老太婆,把一個咳嗽得厲害的娃娃緊緊抱在懷里。那娃娃咳嗽的聲音一聲接著一聲,跟哮喘病人發作時一模一樣,聽得人心里直發酸。老太婆的眼神里全是絕望和無助,那模樣,就像“希望工程”宣傳畫里的人物,深刻地展現出對生活的無奈和對未來的迷茫。這場景就像一把尖銳無比的鉤子,“唰”地一下,勾起了張仲景對建寧四年冬至的回憶。
那天,張仲景眼睜睜地看著九戶人家的炊煙,被瘟神無情地一刀切斷。從那以后,每逢冷風吹起,他的后脖頸就像被針扎了一樣,隱隱作痛。那段可怕的記憶,就像一個甩不掉的噩夢,天天在他腦子里打轉,成了他心里一道怎么也抹不掉的傷痛。
“大人!這傷寒病邪比南陽的驢還倔,怎么都治不好!”助手小王滿頭大汗,慌慌張張地跑進來,焦急地說道。這時,醫館的窗欞被北風使勁拍打著,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就好像在替那些被病痛折磨得死去活來的病人喊冤訴苦。
張仲景正蘸著墨汁,準備記錄新的醫案,聽到小王的話,蘸墨的手突然停住了。緊接著,他忍不住“噗嗤”一聲笑出了鼻涕泡,說道:“你這小子懂啥!這病邪比宦官的權術還陰狠呢!”說完,他拿起毛筆,在竹簡上筆走龍蛇,寫道:“建寧四年冬至,九戶絕炊煙——這賬本,得用仲景方來算!”那字跡比他當年在太學抄經書時還要瀟灑豪放,字里行間都透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兒,像是在跟病魔宣戰。
在后院里,張仲景正耐心地指導藥童晾曬麻黃。他叼著一根甘草桿,就像叼著根牙簽,說道:“聽好了!這麻黃必須在霜降夜連夜去采挖,而且要晾曬足足七七四十九天,這耗費的時間可比談戀愛還長呢!要是晾曬不到位,這藥效就跟老太太的脾氣似的,溫溫吞吞,根本起不了啥作用!”藥童小李聽了,嚇得渾身直哆嗦,小聲說道:“大人,今晚月黑風高……”話還沒說完,張仲景就瞪了他一眼,說道:“怕啥!這點膽子還當什么藥童!身為醫者,連這點膽量都沒有,以后還怎么治病救人!”張仲景雖然語氣嚴厲,可眼神里卻透著對藥童的期許和關懷。
就在這時,街角突然傳來“哐當”一聲巨響,把大家都嚇了一跳。原來是一個半瘋的道士,舉著桃木劍,猛地撞開了醫館的大門。那道士一邊揮舞著桃木劍,一邊喊道:“天靈靈地靈靈!”說著,還一劍砍斷了門口的枯枝。然后,他得意洋洋地對張仲景說:“張大夫快看!這劍都砍出火星子了!”張仲景看著他這副滑稽的樣子,忍不住“噗嗤”一聲笑出聲來,說道:“要是桃木劍能治傷寒,你早該拿它去炒菜了!”說完,順手把掃帚塞進道士懷里,又說:“先給你開個方子——每日早起練劍三百下,保你十年不得感冒!”眾人聽了,都哈哈大笑起來,那道士卻一臉茫然,完全不知道大家在笑啥。張仲景在這輕松的調侃里,展現出他幽默風趣的一面,也讓醫館里原本緊張壓抑的氛圍緩和了不少。
張仲景的腦海里,一直不停地琢磨著理中湯的配方。他一邊想,一邊自言自語道:“東北野山參配干姜,就像拿茅臺泡枸杞,這搭配簡直絕了!”說著,他親自操刀,準備切參片??伤牡豆嵲诓徽Φ?,切出來的參片形狀各異,有的薄得像紙,有的厚得像磚塊,要是切蘿卜的話,估計能切成一朵奇特的菊花。就在案板上的參片堆成小山的時候,隔壁王嬸正好抱著發燒的女兒沖了進來,焦急地喊道:“張大夫!我閨女燒得跟炭火似的,這可咋辦??!”張仲景見狀,迅速抓起一把參片,塞進姑娘嘴里,說道:“含著!這是最新款‘清涼散’!”說來也神奇,姑娘嚼了參片之后,體溫還真的降了兩度。有時候,醫學就是這么奇妙,看似簡單的方法,卻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某個失眠的深夜,張仲景獨自坐在醫館里,認真翻看著醫案??粗粗?,他突然靈光一閃,發現了一個至關重要的線索。他看著醫案上記錄的寒癥死亡率12.7%,不禁皺起了眉頭,眼神里透露出憤怒和無奈。隨后,他抓起朱砂筆,在旁邊奮筆疾書:“這哪是天譴?分明是官僚系統得了傷寒!”寫完之后,他越想越氣,順手把告示撕下來,糊在了衙門口。第二天,太守看到“官府得了傳染病”的驚悚標題,嚇得手一抖,差點把手里的茶盞摔了。他又氣又惱,下令一定要查出是誰干的。
“大人!這豬苓湯的滑石得用太湖石磨的!”藥童小李捧著一塊粗糙的石頭,哭喪著臉對張仲景說。張仲景接過石頭,捏在手里仔細端詳了半天,然后說道:“我說你是不是把磨刀石當滑石了?”小李委屈巴巴地說:“這不是為了省銅板嘛……”張仲景一聽,氣得一拍大腿,說道:“去!把后院那堆腌咸菜的石頭洗洗干凈,先用那個湊合著!”小李聽了,只好乖乖地去洗石頭了。
黃河異變那日,張仲景聽到消息后,心急如焚,立刻火急火燎地沖到岸邊??蓜傄豢拷筒铧c被那股刺鼻的臭氣熏暈過去。他捂著鼻子,驚訝地說道:“這水比廁所還綠,到底發生了啥事?”說著,他蹲下來,小心翼翼地戳了戳水面。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掏出一根銀針,一本正經地說道:“來!給黃河扎個針灸!”圍觀的群眾聽了,都目瞪口呆地看著他,不知道他要干啥。只見張仲景對著濁水,嘴里念叨著:“足三里、合谷、關元……”念了半天,他自己也覺得沒什么效果,最后實在沒轍,只好在河岸插了根桃木劍,說道:“這總行了吧?”眾人看了,都哭笑不得。
就在張仲景準備用最后一劑麻黃湯救人時,衙役突然破門而入,大聲喊道:“張大夫!您再這么折騰……”話還沒說完,醫館外突然傳來一陣哭喊:“救命?。∥壹蚁眿D要生了!”張仲景一聽,眼睛一亮,立刻喊道:“快拿麻黃湯!”眾人趕緊把麻黃湯端給產婦,產婦灌下藥汁后,順利生下了一個孩子。孩子的啼哭聲響亮清脆,響徹了整個南陽城。
然而,張仲景的眉頭并沒有因此而舒展開來。憑借著敏銳的洞察力,他發現黃河異變不是孤立的事件。緊接著,沿岸百姓的井水突然變得苦澀難喝,根本沒法飲用。就連最耐旱的榆樹,也開始提前落葉,好像在預示著一場更大的災難馬上就要降臨。更離奇的是,城北劉員外的金魚池里,錦鯉們集體得了“仰泳癥”,全都浮在水面上,就像一排排死魚標本,看著讓人毛骨悚然。
面對這一系列詭異的現象,張仲景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在心底暗暗發誓,一定要揭開這背后的真相,把百姓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
“大人!我在城墻上發現奇怪腳??!”巡邏兵甲驚慌失措地沖進醫館,向張仲景報告。張仲景聽了,立刻跟著他跑到城頭。在月光的照耀下,只見城墻上赫然印著幾個碩大的腳印,每個腳印都像半塊磨盤大小,十分詭異。張仲景看著這些腳印,不禁捏著下巴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眼睛一亮,說道:“不對!這是人為的!”可是,到底是誰干的呢?他為什么要這么做?這背后又隱藏著怎樣的陰謀呢?張仲景的好奇心和責任感被徹底激發出來,他決定深入調查,絕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正當張仲景準備深入調查時,太守府突然派人來請,大聲喊道:“圣旨到!張孝廉接旨!”張仲景聽了,心里一驚,戰戰兢兢地跪下。接著,他聽見圣旨里傳來熟悉的宦官腔調:“……現命爾等速速查明黃河異變真相,三日內上報……”張仲景聽了,心里暗自嘀咕:“這幫閹人又在搞什么鬼?”他越想越覺得不對勁,等宣旨的人一走,他就把圣旨揉成一團,狠狠地扔在地上,說道:“走!去城南老槐樹底下找老黃!”
夜幕降臨時,張仲景蹲在醫館后院,借著微弱的燭光,仔細研究《傷寒例》。他一邊看,一邊念念有詞:“四時八節,非其時而有其氣,是為瘟疫……”突然,他猛地拍案而起,興奮地喊道:“原來如此!這傷寒……根本不是天災!”他似乎已經找到了關鍵線索,可就在這時,藥童小李端著一碗麻黃湯走了進來,說道:“大人!您要的麻黃湯……”話還沒說完,張仲景突然抄起藥杵,往他頭上砸去,大聲罵道:“混賬!誰讓你用洗腳水煎藥!”小李嚇得捂著腦袋,趕緊逃竄。張仲景卻盯著窗外的暴雨,喃喃自語道:“這場雨……來得太巧了……”
黃河異變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張仲景能否在三日內查明真相?那些奇怪的腳印和這場瘟疫又有什么關聯?而這突如其來的暴雨,又會給南陽城帶來怎樣的影響?
一切的謎團,都等待著在第四章《黃河的憤怒:一條河的"擺爛"藝術》中揭曉,且看張仲景如何在這重重迷霧中繼續探尋,揭開背后隱藏的驚天秘密 。
更新時間:2025-04-03 23: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