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星馳鐵騎破雄關,
四郡旌旗一日還
虎符夜渡黃河水,
鼙鼓聲催岱岳寒
且說梁山泊忠義堂上計議已定,四路兵馬,連同恢復舊寨的人手,便如四條猛龍,趁著夜色,分頭扎入了茫茫的齊魯大地。
一時間,梁山水泊反倒顯得有些空闊起來。
金沙灘上,夜風吹拂著蘆葦,發出沙沙的聲響,仿佛在低語著遠征的吉兇。
忠義堂內,燈火依舊。
魯智深坐在虎皮交椅上,手里把玩著那根沉重的禪杖,眼神卻不時瞟向門外漆黑的夜空。
往日的喧囂不再,只剩下風聲與遠處更夫的梆子聲。
朱武軍師捧著一卷兵書,看似在讀,目光卻也有些游離。
公孫勝道長閉目打坐,手指微動,似在推演天機。
“軍師,”魯智深終于忍不住,悶聲問道,“你說,秦明兄弟他們,這會兒到濟州了沒?”
朱武放下書卷,微微一笑。
“智深哥哥莫急?!?/p>
“秦明將軍性如烈火,腳程又快,領的又是精兵,此去濟州不過一日一夜的路程?!?/p>
“濟州守備空虛,人心思動久矣,料來此刻,捷報或許已在路上了?!?/p>
話音未落,忽聽得山下小校飛奔上山的腳步聲,由遠及近。
片刻,一名渾身是汗的小嘍啰沖入堂內,單膝跪地,高舉一面小小的紅旗。
“報——”
“稟告大頭領、朱武軍師、公孫先生!”
“濟州大捷!”
“秦明將軍已于今晨卯時,攻破濟州城!”
魯智深霍地站起,臉上頓時笑開了花,蒲扇般的大手猛地一拍大腿。
“哈哈哈!好個秦明!果然沒讓灑家失望!”
“快!細細說來,如何破的城?”
那小校喘了口氣,臉上也帶著興奮。
“回稟頭領,秦明將軍領兵,如疾風驟雨,一夜急行軍,天將明時已抵濟州城下?!?/p>
“城中守軍本就驚懼,見我梁山大軍旗號,更是魂飛魄散?!?/p>
“秦明將軍一聲令下,我軍將士奮勇爭先,架起云梯,只一個時辰,便攻上了城頭!”
“城內早有咱們預先埋伏的義士接應,打開了城門?!?/p>
“那幫官兵哪里還敢抵抗,紛紛丟了兵器投降?!?/p>
“如今秦明將軍已按軍師吩咐,封存府庫,張榜安民,開倉放糧,城中百姓無不歡欣鼓舞,稱頌我梁山替天行道!”
魯智深聽得是眉開眼笑,連連點頭。
“好!好!安民為要,開倉放糧,這才是咱們好漢的本色!”
他轉向朱武,笑道:
“軍師,你這計策,果然是神機妙算!”
朱武含笑點頭。
“濟州乃錢糧重地,又是我梁山東南門戶,拿下此城,我梁山聲勢大振,根基亦穩固一分。”
正說話間,又有小校飛馬傳報。
“報——東昌府大捷!”
“張清將軍、史進將軍,已于昨日午時,攻克東昌府!”
魯智深更是大喜。
“哈哈!這張清兄弟的飛石,果然名不虛傳!”
“快說,東昌府又是如何拿下的?”
傳令兵道:
“張清將軍與史進將軍領兵至東昌城下,那城中守將見我軍勢弱,竟敢開城迎戰?!?/p>
“張清將軍立馬陣前,施展飛石絕技,連打對方數員偏將下馬。”
“官軍陣腳大亂,士氣崩潰。”
“史進將軍趁勢率軍沖殺,如虎入羊群,官兵抵擋不住,四散奔逃?!?/p>
“兩位將軍追入城中,不費吹灰之力,便占了府衙,收降殘兵?!?/p>
“亦是依令行事,安撫百姓,嚴明軍紀,秋毫無犯?!?/p>
魯智深連聲叫好,堂上氣氛愈發熱烈。
“好!史進兄弟也是條好漢!”
“這一下,濟州、東昌府盡歸我手,梁山泊的南面,算是有了兩處堅實的落腳點了!”
捷報頻傳,仿佛驅散了連日大戰的陰霾。
但朱武臉上卻未見太多輕松,他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
“濟州、東昌府皆在意料之中?!?/p>
“東平府有新官上任,兗州則需里應外合,這兩處,才是關鍵?!?/p>
話音剛落,仿佛印證他的話一般,第三騎快馬卷著煙塵沖上山來。
來者風塵仆仆,臉上帶著幾分疲憊,卻難掩興奮之色。
“報——東平府大捷!”
“董平將軍、林沖將軍、花榮將軍,于今日辰時,攻破東平府!”
魯智深騰地站起,銅鈴般的眼睛瞪得溜圓。
“好家伙!連東平府也拿下了?”
“快!仔細講來!”
那傳令兵咽了口唾沫,開始講述東平府的戰況。
原來董平、林沖、花榮領兵抵達東平府時,那新上任的知府倒也有些準備。
他緊閉城門,增派弓手,嚴防死守,還揚言要堅守待援。
董平是舊地重歸,哪里將這新知府放在眼里。
他催馬上前,在城下厲聲高喝,將那新知府罵了個狗血淋頭,指名道姓要他出來答話。
新知府哪里敢出城,只在城樓上與董平對罵。
董平見罵陣不成,便與林沖、花榮商議。
林沖為人穩重,提議道:
“此城堅固,強攻恐傷亡不小。不如先讓花榮兄弟施展神箭,射殺城頭守將,動搖其軍心。”
花榮拈弓搭箭,凝神望去,正見那新知府在城樓上指手畫腳。
“嗖”的一聲,箭矢破空,猶如流星趕月,正中那知府咽喉!
知府慘叫一聲,翻身栽下城樓,頓時氣絕。
城上官兵見主帥被射殺,登時大亂。
董平見狀大喜,高呼:
“弟兄們,知府已死,隨我殺入城去!”
他一馬當先,揮舞雙槍,直撲城門。
林沖緊隨其后,手中丈八蛇矛使得神出鬼沒,將城門附近的守軍殺得人仰馬翻。
花榮則在后方壓陣,連珠箭發,但凡有官兵冒頭,便被他一一射落。
梁山軍士氣如虹,奮力撞擊城門。
城內守軍本就因知府被殺而慌亂,此刻見梁山軍攻勢如此兇猛,哪里還有斗志。
不多時,城門被撞開,梁山大軍如潮水般涌入。
城內官兵或降或逃,抵抗微乎其微。
董平縱馬直沖府衙,將那知府的家眷親信一并擒獲。
林沖則帶兵控制各處要道、糧倉、武庫。
花榮指揮弓箭手,肅清城頭殘敵。
三人配合默契,不過半日功夫,便將偌大的東平府牢牢控制在手中。
董平站在府衙大堂之上,望著那知府空著的座位,想起舊日恩怨,不由感慨萬千。
他隨即傳令,將府庫錢糧部分發給城中貧苦百姓,又招募愿降的官兵,補充隊伍。
林沖則一絲不茍地清點府庫物資,登記造冊。
花榮帶人巡視城防,安撫受驚的百姓。
三人各司其職,將東平府治理得井井有條。
魯智深聽完東平府戰報,興奮得在堂上來回踱步。
“好!好!好!”
“林沖哥哥穩重,花榮兄弟神箭,董平兄弟勇猛,這東平府拿得漂亮!”
“如此一來,濟州、東昌、東平連成一片,我梁山泊外圍已成犄角之勢!”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朱武。
“軍師,只剩下兗州了!”
“孫立兄弟那邊,可有消息?”
朱武眉頭微蹙,輕輕搖了搖頭。
“兗州路途最遠,兵力亦最多,又需內應配合,恐非一兩日能夠功成?!?/p>
“算算時日,顧大嫂的消息應該已經送入城中,孫立將軍當已開始行動。”
“只是,尚需耐心等待?!?/p>
堂上的氣氛,因兗州未下的消息,稍稍冷卻了一些。
眾人心中都明白,兗州一戰,關系重大。
若能拿下兗州,梁山勢力將真正連成一片,北控黃河,南接微山,進可圖謀中原,退可堅守水泊,戰略態勢將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時間一點一滴過去,堂上的燭火搖曳,映著眾人臉上期待又略帶焦慮的神情。
終于,在次日傍晚時分,又一騎快馬,帶著滿身泥濘與疲憊,沖上了梁山。
馬上騎士幾乎是滾落下來的,聲音嘶啞卻帶著無比的激動。
“報——”
“兗州…兗州大捷!”
“孫立將軍、李應將軍…已于今日午時…攻克兗州!”
“轟!”
忠義堂內,瞬間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
魯智深一把將那傳令兵拉起,激動地問道:
“快說!如何拿下的?灑家那些登州兄弟,可都安好?”
傳令兵大口喘著氣,臉上放光。
“回稟頭領…此戰…贏得不易!”
原來,顧大嫂果然不負眾望,她喬裝改扮,潛入兗州城,很快便聯絡上了孫立舊部,以及城內一些不滿官府的義士。
她將城內布防、兵力虛實等情報告知孫立。
孫立與李應商議,定下了里應外合之計。
由解珍、解寶兄弟假扮成送柴草的農夫,混入城中,在約定時間于城內糧倉、武庫等要地放火,制造混亂。
鄒淵、鄒潤則聯絡城內義士,待火起之后,沖擊城門,接應大軍。
約定之日,孫立、李應率領八千大軍,兵臨城下,擺開陣勢,佯裝攻城。
城內守將見梁山軍勢大,不敢出戰,只令士卒嚴守城池。
到了午時三刻,城內忽然火光沖天,濃煙滾滾,數處要地同時起火!
守城官兵頓時大亂,不知所措。
就在此時,鄒淵、鄒潤率領數百名手持刀械的漢子,吶喊著沖向城門,砍殺守門士卒。
城外孫立見城內火起,又聞吶喊聲,知道內應已經動手。
他大喝一聲:
“時機已到!眾將士,隨我殺!”
八千梁山軍如猛虎下山,直撲城墻。
李應則指揮一部分人馬,重點攻擊內應沖擊的城門。
城內城外,喊殺聲震天動地。
那兗州守將雖然拼命彈壓,奈何軍心已亂,內應又四處放火襲擾,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
解珍、解寶兄弟更是勇猛,趁亂奪取了一處城樓,將梁山的“替天行道”大旗插了上去!
城上守軍見到梁山旗號,更是喪膽。
孫立一馬當先,手中長鞭揮舞如龍,殺開一條血路。
李應亦是揮動渾鐵點鋼槍,奮勇殺敵。
登州一脈的好漢個個奮勇,人人爭先。
里外夾擊之下,兗州城門很快被攻破。
梁山大軍殺入城中,與城內義士匯合,分頭剿殺負隅頑抗的官兵。
戰至午后,兗州城徹底被梁山掌控。
孫立擒獲了守城主將及一干官員。
李應則迅速接管了府庫錢糧,統計損失,安撫百姓。
此戰雖勝,但因城內巷戰,梁山軍亦有數百傷亡,登州派系的兄弟也有幾人掛彩,好在并無大礙。
魯智深聽完,重重地吐出一口氣,臉上是掩飾不住的喜悅與欣慰。
“好!好?。 ?/p>
“孫立兄弟,李應兄弟,還有登州眾家兄弟,都是好樣的!”
“灑家就知道,他們定能成功!”
他環視堂上,聲音洪亮。
“如今,濟州、東昌、東平、兗州四府,盡歸我梁山!”
“楊志、穆弘、張橫、張順幾位兄弟,想必也已在恢復舊寨,不日便可聲息相聞!”
“我梁山泊,再也不是困守一隅之地了!”
朱武走到地圖前,拿起朱砂筆,將濟州、東昌、東平、兗州四地重重圈起,又連接到梁山泊、二龍山、桃花山、白虎山等地。
一片以梁山為核心,輻射周邊數百里的廣闊區域,已然顯現雛形。
“智深哥哥,如今我等勢力范圍大增,兵馬錢糧皆有補充?!?/p>
“北扼黃河,南控運河,東連泰岱,西望中原?!?/p>
“官軍再想圍困我等,難矣!”
公孫勝也緩緩睜開眼,捋須微笑道:
“此乃天意,亦是人心所向?!?/p>
“‘替天行道’之旗,當光耀齊魯?!?/p>
魯智深仰天大笑,聲震屋瓦。
“傳令下去!各處新占州府,務必善待百姓,嚴守軍紀!”
“開倉放糧,招賢納士!”
“讓天下人都看看,咱們梁山好漢,是仁義之師!”
“另外,派人快馬告知各路兄弟,大功告成,可稍作休整,鞏固城防,待灑家與軍師商議下一步行止!”
忠義堂上,一掃連日陰霾,充滿了勝利的喜悅與對未來的憧憬。
然而,梁山泊勢力如此迅猛的擴張,如同在平靜的湖面投下了一塊巨石,必然會引起更大的波瀾。
那遠在京師汴梁的朝廷,又豈會坐視不理?
一場更大規模的征討,恐怕已在醞釀之中。
正是:四路凱歌傳水泊,版圖拓展勢如虹。根基穩固待時動,龍虎風云再向東。
畢竟后事如何演變,且聽下回分解。
更新時間:2025-04-03 17:3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