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春節,宋瑩那個樸素真誠的愿望——少吃蛇瓜多吃肉實現了。
做為春節福利,國家在各大城市敞開了供應豬肉,無需肉票就可以隨意購買豬肉,三家的孩子們總算不用早早起床去排隊搶肉了,宋瑩買了五花肉做了梅干菜扣肉,莊家油炸了很多小酥肉,吳家做了糖醋排骨,三家互送了年菜,年夜飯飯桌上頗為好看。
為了給家里孩子補充蛋白質,吳建國托人從鄉下弄了一窩小雞,還自己用木頭給小雞打了個雞窩。
“大冬天的搞回來養,我看養不活,凍死了怎么辦?”張阿妹潑冷水道
“咱們家人多,肉不夠吃,姍姍寫東西、讀書費腦子,能吃點雞蛋鴨蛋也好啊?!眳墙▏吤呎f道“等籠子做好了,鋪上干草,冬天凍不著?!?/p>
“人都伺候不過來,還要伺候雞鴨了現在?!睆埌⒚帽г沟?,但沒人搭理她
小雞毛絨絨,黃澄澄的,巷子里的小姑娘都喜歡來摸,莊圖南還從家里拿了些廢報紙讓吳姍姍鋪到籠子里。
春天過后,蘇州各式各樣的老字號商鋪都重新開業,連吳建國他們紡織廠都在說“破墻開店”、“停薪留職”。
吳家的小雞迎風長,很快長成了下蛋的雞,早上一顆,晚上一顆,一只雞一天兩顆,五只雞一天十顆。吳家的雞蛋吃都吃不過來,除了送人,張阿妹還悄悄把雞蛋給巷口的李一鳴拿去他的攤子上賣。
李一鳴自從當年高考落榜,在排隊等著進紡織廠的同時干起了小攤商販,沒想到越干越好,今年甚至辦下了個體戶營業執照。
給吳姍姍眼紅的啊,她要是現在是個大人,她也去干個體戶,狠狠積累資金。
轉眼1981年,秋天,莊圖南和吳姍姍直升一中高中;莊筱婷和林棟哲也都考入了一中初中部,成為了莊圖南和吳姍姍的校友。開學時,李一鳴還拉著他們幾個在小巷門口拍了張合照。
改革開放已經進入了第三個年頭。社會精神面貌日新月異,小說、詩歌、電影等文藝作品一波波地沖擊著所有人的思想,其中宣揚和歌頌愛情的優秀作品層出不窮,高中生做為思想最開放、感官最敏銳的群體。剛發表的小說、剛放映的電影,父母家長們還不知道名字呢,高中生就已經看完并熱烈討論了。
吳姍姍順應時代不再只寫懸疑小說,開始寫愛情小說,這兩年她的小說讀者越來越多,雜志占的刊面越來越大,甚至有出版社通過雜志社聯系她要把她的小說進行出版,她和出版社簽了合同,也算是拿到了重生以來最大的一筆錢。
學校里知道她寫小說的人不多,吳姍姍特意拜托小巷的人替她保密,怕影響學習,寫小說她也用的筆名。但僅僅是她在校報上寫過的文章,語文試卷上偶爾寫的散文、詩歌也被眾人傳閱,她一度成為一中的風云人物,給她寫的情書甚至塞了一桌子。
吳姍姍無語,他們是不是忘了她才十三歲!世風淪喪?。?/p>
莊圖南黑著臉把誤塞給自己的情書和吳姍姍書桌里的情書,用書包一次性裝完倒進了教室后面的垃圾桶。
看著莊圖南的黑臉,吳姍姍一個字都不敢說,誰讓是自己連累了同桌的他呢。
是的,他們上高中成同桌了。
教育局頒發了新文件,要求學校在具體教學中打破男女界限,體育課男女生一起上,實驗課男女生同組等等。
文件上特別注明,“在嚴禁校園早戀的前提下,學校的具體教學要打破男女界限,讓異性同學正常交往……”
所以一中老師就很雞賊地安排男女生同桌,一月輪換,每對男女同桌都不固定,但就算這樣也沒阻擋住青春的萌芽,校園里悄悄冒出一對對地下情侶。
校園的萌動,最關心孩子們的家長自然也有所察覺。
高中就兩年,時間緊迫,莊超英說服了莊圖南退出報社,希望他把時間和精力都盡可能地放在學業上。莊圖南理解父親的苦心,但他依舊為自己的精神生活留了一條縫隙。
他喜歡上了看小說雜志,世界名著、傷痕文學、《收獲》、《十月》、《青春》等雜志他愛不釋卷,和同學們爭相傳閱……
吳姍姍家里這些雜志最多,因為她每次投稿發表后,雜志都會給她寄來一本樣書,漸漸的家里這些書也就多了。吳家雜志多,莊圖南就總是去她家找吳姍姍借,吳姍姍還勸過他不要把心思都放在這上面,他笑著應了。
莊圖南不再剪報,簡報本換成了摘抄本,他有兩個本子,一本在上面摘抄了大量的名言名句,北島、舒婷等新時代詩人的作品頻頻出現在他的筆記本上。另一本他藏得很深,只有自己才知道,里面是吳姍姍寫給各個雜志,報紙的文章剪切。
更新時間:2025-01-24 16:4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