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穩,猿之靈巧,鳥之輕捷——
從三歲時,諸葛亮就養成每日早晚各一遍《五禽戲》的好習慣,兩年來,那頗為古樸典雅的五十四式五禽動作,已是諳熟于胸。
而這也讓小小年齡的他,鑄造了一幅極其結實的身子骨。
至于學醫之路。
因為“抓周”的緣故,草、藥、思、辯,望、聞、問、切諸葛亮從三歲起,就開始修習醫理。
因為沒有其他學科的干擾,又因為諸葛珪特地請來華佗教授,再加上醫館開設義診,每日所能遇見各式病患。
心無旁騖,一門心思撲在醫理上的諸葛亮,醫術的進步肉眼可見。
此番,華佗特地挑選出三名癥狀相似,可癥結截然不同的“腎虛”病患,以此考驗于他。
結局…無疑是驚喜的,卻也是意料之中的。
五歲的諸葛亮,他在醫術上的天賦足以讓華佗驚嘆,更是讓他的父親諸葛珪,他的叔父諸葛玄驚嘆。
此番醫館考驗完成后。
諸葛珪還能努力的保持著父親該有的鎮定與穩重。
諸葛玄卻已是驚喜的邁步上前,“亮兒啊,你這醫術何時變得這般精湛?華佗神醫都說你足以出師了呀…”
“華師傅是繆贊了…”諸葛亮的口吻,永遠會保持與他年齡完全不相符的謙虛,“今日診視的不過是小患,還有許多疑難之癥,孩兒需要時時向華師傅請教的…”
聽諸葛亮這么說…
華佗一捋胡須,“不瞞諸葛族長,我也曾傳授過一些醫理給他人,但如諸葛公子這般一點就透,又能舉一反三的,世所罕見,或許他現在的醫術只是小成,但如此進境,要不了十年,在醫術上…怕是就連我也要望塵莫及?!?/p>
諸葛亮是六邊形戰士啊——
上一世,他之所以在醫學上并無造詣,那不是他沒有天賦,而是他沒有把精力放在這邊。
但這一世,沒有人比他更清楚,精湛的醫術能為這亂世帶來什么。
他需要救很多人。
他最需要救的…恰恰是曾經的自己啊——
“有勞華神醫了…”諸葛珪朝華佗拱手,不忘再三強調,“答應神醫的義診,我諸葛家會一直推行下去,不計成本,至于亮兒醫術的傳授,還有勞華神醫多多費心…”
說罷,華佗朝諸葛珪回禮,兩人寒暄一番后,華佗便去接診,諸葛亮則是隨父親離去。
諸葛玄驅馬,諸葛珪、諸葛亮這一對父子同坐馬車之中。
望著這個在各個領域屢屢展現出非凡天賦與卓絕智慧,卻總是眸光深邃、不茍言笑的兒子,諸葛珪幾次張口,卻幾次閉上了嘴巴,欲言又止。
他的疑惑太多,想問的也太多l,但又覺得…似乎沒有必要去問。
何必拘泥那么多呢?
甘羅九歲拜上卿,十二歲拜相時,他所展現出的天賦,料想也是如此吧?
反倒是…
如今亮兒最缺的是名聲,編纂一個故事,得一名士品評,成就一方名聲,然后打通上下,以此舉孝廉,入仕途,做郎官…
諸葛珪已經開始規劃這個兒子的將來,生怕耽誤了他。
“父親似是有話要說?”終于,馬車中…五歲的諸葛亮當先開口?!案赣H是在思慮孩兒的前程吧?如何為孩兒求得一方名士品評?如何賺得一方名聲?如何舉孝廉、做郎官,入仕途吧?”
啊…
被兒子戳穿心事,這一度讓諸葛珪緊張了一下。
事實上,不知為何,每每與兒子單獨相處時,兒子的談吐,兒子的言行,兒子的氣場,甚至這些都會帶給諸葛珪這個父親一定的壓力,來自無形的壓力。
就好像眼前的不是一個稚童,而是一座沒有人可以逾越的大山。
“你小小年紀,但什么都知道…”諸葛珪無奈的張口,“即便是這些年黨錮之禍大興,可若走仕途,依舊繞不開的是察舉與征召,咱們諸葛家雖在徐州瑯琊算是大族,可放眼整個大漢怕是連中游也排不上…”
“至于為父這個縣尉,人微言輕…故而,諸如咱們這樣的家門,往往會走名士品評,舉孝廉,繼而或是察舉入仕,或是等一方征召…這些年,我總將你帶在身邊,想來這些官場的常識,你是知悉一、二的。”
“孩兒明白…”諸葛亮頷首,“孔四歲,能讓梨,堂堂孔子二十世孫,何等門楣?他家需要將一只梨讓來讓去么?可不讓梨,又如何讓一個四歲的孩童名躁天下?”
“亮兒能悟到這一層,為父甚為欣慰,所以…”
不等諸葛珪把話講完,諸葛亮的話又是搶先吟出,“現在的話,已經沒有必要了?!?/p>
“什么?”諸葛珪沒有聽懂兒子的意思。
“很快,征召與察舉之外,將會有一種全新的、最簡潔的入仕法門。”諸葛亮眨動了下眼睛,卻是無比堅定的說:“陛下終會再度開那西邸的營生,出賣官爵,明碼標價,童叟無欺…”
“啊…”
諸葛珪一驚。
說起來,買官、賣官,這在大漢并不是什么新鮮詞兒,當年漢武帝為了北伐匈奴,也大肆賣官,明碼標價。
桓帝朝時也賣過官,可隨著當今天子繼位,這賣官之風漸漸地也就消弭了。
至少,這幾年…諸葛珪從未聽到過這般風聲。
也正因為如此,兒子的話,他有些將信將疑…
“亮兒如何知道的?”
“父親難道忘了,孩兒自學過星象與占卜的道術??!”諸葛亮回答的很是自然,不假思索,“北斗九星,散而為九,合而為一。北斗注死,南斗注生…而自打學會這道術后,孩兒夜觀星象,便能推算出一些將要發生的事情…”
諸葛亮說了一大堆星象之語。
這…
諸葛珪又是一怔。
說起來,這幾年,除了醫術的研習外,亮兒似乎格外熱衷于星象之說,時不時的就會夜觀天象,然后卜算、推演,說出石破天驚之語。
甚至不少事情算的頗為準確。
比如司空袁逢免官;
比如陽球懲宦后同年下獄;
比如段潁自殺…這些都是近來,大漢朝廷中發生的大事兒,可每每在這些事項發生之前,兒子諸葛亮總能通過星象、占卜算出一二。
還說什么,是從對應的將星黯淡與隕落,從而窺探出絲絲露白的天機…
起初,諸葛珪還覺得邪乎,可漸漸地,在一次次的驚詫后,他竟有些習以為常了。
畢竟星象、占卜,在道家典籍中是有所記載的,所謂“紫微斗數”玄之又玄…或許兒子當真窺探到了其中的法門?
否則,他又如何算的準,這幾年來時局的變幻…
當然,除了此番兒子提及的“買官、賣官”之外,前幾日兒子還算了幾卦。
算出…朝廷里的王美人即將誕下皇子后被何皇后賜以毒酒;
算出他諸葛珪即將受任泰山縣丞;
算出這天下即將大亂。
當然,這等神鬼之言,諱莫如深,何況又關乎朝廷,諸葛珪只敢深埋在心頭,并不敢對外言說半個字。
“買官,賣官么?”
一時間,諸葛珪不禁口中喃喃。
諸葛亮卻接著建議說:“父親之才,何必拘泥于一個縣城之中,何不在賣官鬻爵之風盛起之時,買個地方太守做做呢?”
這話脫口時,諸葛亮的眸光都在閃動,像是頗為認真。
地方太守。
沒錯…便是地方太守!
黃巾造反、外戚與宦官廝殺,董卓入京,天下將無法轉圜的大亂。
那時候,所謂的、那高高在上的三公九卿七十二大夫,甚至是天子…都將變得一文不值!
會有人給他們上最生動的一刻。
而沒有兵的,都將出局。
反觀那時候,地方的太守、州牧、刺史,真正有能量,有資格入局逐鹿天下的,是他們哪——
『父親大人,請允許我自私一次吧,逐鹿天下…這鬼蜮兇險的局,就讓諸葛一族卷入吧——』
『抱歉了父親大人,便是萬般兇險,這一次,孩兒沒得選——』
…
…
更新時間:2024-10-23 15: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