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董卓不僅佩劍上朝,還視天子為無物。
就連冊封之事,董卓也是獨斷專行,連表面工作都懶得做。
白天的時候,董卓冊封王允,食邑五千戶。
若是天子下令,他王允定然樂于受封。
可問題的關鍵是,這封敕令乃是董卓在大殿上一人所作,根本就沒有過問天子。
性情剛阿的王允本想拒絕,但想到家主劉牧的計劃,自己還得在長安繼續蟄伏下去,于是不得不接受冊封。
王允想起白天的屈辱,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這天子窩囊成這樣,還不如死了算了!”
這等大不諱的話,一旁的士孫瑞卻沒有阻止,反而走到王允身邊。
“是啊,家主也有劉氏血脈,這漢家天子如何做不得?”
……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十日之后,影族山門。
除了實在是路途遙遠的影族人之外,蟄伏在天下各處的族人已經悉數到齊。
他們對外的身份,有田間耕種的老農,有南北販賣的商賈,有花枝招展的名妓,也有行伍出身的軍人。
但此時此刻在這里,他們只有一個身份——影之一族。
天子不得命,王侯不能呼。
他們所忠于的,只有當今影族家主——劉牧。
片刻之后,一襲玄袍的劉牧自屏風后走出。
階下眾人紛紛單膝跪地,
“參見家主?!?/p>
自打劉牧魂穿以來,這是影族人最為齊全的一次。
劉牧也不廢話,環視一圈后,開口道:
“先祖劉肥自創立影以來,便告誡后人。
影永遠只能生活在黑暗當中,保我大漢萬世基業長存!
如今天下劇變,先有黃巾賊子作亂,幾近令我大漢傾覆;
后有董卓奸臣入京,挾持我漢家天子,禍亂朝綱。
但我都沒有下令出山,只因我大漢國祚仍在?!?/p>
劉牧長出一口氣,聯想起后世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的慘景,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少許,劉牧抽出腰間利劍,怒喝道:
“可如今,匈奴蠻夷竟敢趁我漢朝中原內亂,企圖南下劫掠我大漢子民!
你們當中,有長期潛伏在北疆的軍士,應該知道北疆的情況。
且不說匈奴軍勢如何浩大,因為中原內亂,我大漢王朝的邊疆軍隊十不存一。
若是匈奴南下,僅憑他們又能夠堅持多久?!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若是匈奴破關南下,等待我大漢子民的結局是什么你們應該清楚?!?/p>
劉牧雙眸微閉,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后世史書所載。
“屆時,城內百姓無論老少皆無一幸免。
匈奴蠻子所過之處,除了斷壁殘垣之外,便只剩用普通百姓頭顱所筑造的京觀?!?/p>
“匈奴入關,不僅是我大漢之悲,更是天下之危!
諸位,我劉牧此番宣布,百年家族禁令,即刻解封!
愿隨我共誅匈奴蠻夷者,請起身!”
嘩啦~
伴隨著劉牧一聲令下,階下眾人無不站立喝道:
“愿隨家主共誅匈奴!”
劉牧見狀微微頷首,轉身對一著甲青年道:
“劉承,你且前往東山,率八千鐵浮屠北上雁門郡,蕩平敵寇,匈奴蠻子,一個不留!”
“是!”
……
隨著劉牧一道道命令下去,剛剛還略顯擁擠的議事大廳頓時變得空曠不少。
一炷香過后,劉牧遣散眾人,獨自一人坐下。
像是發布新命令,又像是自言自語。
影族領地,四山十峰。
它的底蘊,遠比劉牧所預想的還要多出幾十倍不止。
更何況,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影族的勢力早已遍布大江南北。
看得見的,看不見的底蘊,若是讓劉協知道,只能感嘆一聲,若朕有此,何愁大漢不興?
可劉牧卻高興不起來。
因為來自后世的他知道,現在這大漢王朝內憂外患的情況,僅僅只是冰山一角罷了。
不久之后,群雄割據,劉協才出狼窩又入虎穴。
屆時的大漢與春秋戰國的周王室有過之而無不及。
……
雁門群外,黃沙肆虐。
黑壓壓的匈奴鐵騎在黃沙中覆壓而出,浩浩蕩蕩。
“不好了,匈奴來犯!”
隨著嗚咽的號角聲響起,整個雁門關頓時變得緊張起來。
“將軍,匈奴蠻子這是來了多少啊?”
看著關前黑壓壓一片的匈奴騎兵,一名士兵忍不住顫聲問道。
“咱們只有兩千人,能等到援軍嗎?”
援軍?
看著面容略顯青澀的小兵,鎮關將領終究還是不忍心將實情說出來。
別說是援軍,就連糧餉,他都已經兩個月沒有見到了!
他不是沒想過跑,可若是自己跑了,那雁門關就徹底守不住了。
雁門關一破,其后將無險可守。
自己家中的妻兒以及雁門郡和上黨郡的百姓,他們兩只腳怎么能跑過四只腳的駿馬?
“弟兄們,匈奴雖多,但都是些烏合之眾!
況且我們的援軍已經就在路上了,我們只需要堅持到援軍到來即可!”
雁門關前,丘力居身跨駿馬,腰配彎刀,看著眼前的關隘,一副勢在必得的模樣。
“嘖嘖嘖,想當年呂布還在此地時,我等哪里敢打雁門關的主意?!?/p>
丘力居不急于一時半會,反而勒馬開口道:
“這些中原人內斗起來真是有一手,先是那呂布不知為何被帶離雁門關,讓我等不必受其劫掠。
后來,那漢人張純竟然邀我入關劫掠城池。
用他們漢人的話來講,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
想到這兒,丘力居猛地拔出腰間彎刀,勒馬回首道:
“兒郎們!
破了這鳥不拉屎的雁門關,身后便是無險可守的雁門郡,上黨郡!
到時候,男的直接砍死,用他們的尸體當燃料燒城!
女的則帶回到我們的草原上去!
聽說中原女人各個都嫩得能掐出水來,今天咱們倒要看看是不是真的!”
更新時間:2024-10-16 10: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