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對于太孫能說出來什么,在場的親王大臣們都不太關心。
說白了就是一個不知輕重的小屁孩,偷偷的溜出了家里,來了一出離家出走。
只不過他是皇太孫,搞的陣仗有點大而已。
所以在場的群臣們根本就不關心朱瞻基會說什么。
即便皇上把太孫叫到了奉天殿,頂多也就是罰一遍,走個過場。
然后中場休息,休息完了之后大家借著遷都的事兒再繼續吵一架。
可讓眾人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太孫開口就是王炸呀。
你還想讓大軍聽你的話班師回朝?太孫是不是有點太看得起自己了?
漢王聞言,冷哼一聲。
“瞻基啊,不是二叔說你,你個小孩子家家的,就老老實實讀書?!?/p>
“學學你爹,做個文人,打仗的事有你二叔三叔頂著呢,還犯不著讓你一個小孩子出來指手畫腳?!?/p>
“而且你以為十萬大軍都是在過家家嗎?聚集十萬大軍的那一刻,朝廷就已經開始源源不斷的花錢了。”
“十萬大軍北伐,這一路每多走一步就得花不少的銀子,這個錢,你爹給出嗎?”
漢王說的很有道理。
在戰場上決定勝敗的因素有很多。
比如將帥水平的高低,士兵客場作戰是否會水土不服,天氣影響等都有關系。
然而這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因素,便是國力。
尤其像十萬大軍這種級別的戰爭,對國力的需求也更為嚴峻。
養得起是一碼事,能花錢讓十萬人的大部隊到達戰場是另一碼事。
這次派出十萬大軍還沒等開戰呢,朝廷就已經花了二十多萬兩銀子了。
如果連個仗都沒打,就平白無故的撤回來,那么朝廷就還得多花好幾十萬的銀子,保守估計這一來一回兒五十多萬兩銀子就出去了。
朝廷也沒有聚寶盆。
靖難之后大明經濟受到影響,花了好些年時間才算把經濟拉回到合適的水平。
若是這一仗打贏了,那這幾十萬兩花的值。
要是沒打贏,那就勒緊了褲腰帶再戰,直到打贏為止。
可要是連打都沒打,直接就撤回來了,這不僅白花了銀子,對于士氣也是很大的打擊。
所以怎么可能聽一個小孩子的話,說把兵撤回來就撤回來呢?
當然漢王也不全都是一心為公,他也有私情。
要知道丘福曾經一力支持漢王為儲君,雖然現在被永樂大帝給安排到東宮去任太子太師了。
可是打心眼里,淇國公還是更看好漢王一點。
畢竟大明是馬背上得天下,太祖皇帝本身就是個能征善戰之君,永樂皇帝那更是繼承了太祖皇帝的英明神武。
建文就不用說了,前兩任皇帝都是如此,這第三任皇帝也應該如此啊。
雖說太子在領兵打仗上也算是略有才能,畢竟當年靖難的時候,可是太子苦守北平兩個月,為燕王得到朵顏三衛,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可是這種事兒他也得看跟誰比。
漢王爺可是隨著陛下一路從北平推到了應天。
上陣殺敵那每一次都是身先士卒。
雖然說他當時只是個郡王,可依然是皇親國戚,身份貴重,由他帶頭沖鋒,對士氣的提升是很大的。
而且漢王也不是個莽夫,還懂得運用兵法謀略,是治兵之人。
再來說說身體漢王爺生得孔武有力,身材挺拔。
而反觀太子呢?
人胖就算了,身體還弱,還是個瘸子。
太子是儲君,儲君就是將來的皇帝,皇帝能有殘疾嗎?縱觀整個歷史,哪有殘疾的皇帝?
最最后,再說容貌長相。
太子長得倒是不差,相貌敦厚,氣質和藹。
可漢王爺長得也不差呀,不光帥哥一枚,而且生得氣宇軒昂,一看就是天生為人主為人君的相貌。
所以淇國公選擇了漢王。
淇國公雖然是太子太師,但是朝野上下誰都知道,這淇國公是典型的漢王黨。
淇國公此番出戰,若是打贏了漢王爺臉上有光,在朝中的地位肯定會愈發的穩。
所以從哪一點看,漢王爺都不能讓淇國公就這么不明不白的回來。
就在這時,趙王也不陰不陽的說道。
“大侄子,以前老聽你念叨要上戰場建功殺敵?!?/p>
“這次灰溜溜的逃回來,是不是發覺這戰場和你想的不一樣?。俊?/p>
“瞧給孩子嚇的,都開始說胡話了?!?/p>
趙王說完與漢王相視一笑,在場的二爺黨大臣們也都是面露嘲諷之意。
漢王和趙王調笑一下,無可厚非,畢竟還有這叔侄關系,人家都姓朱。
要是大臣們還在這個時候調校太孫的話,那只怕皇上就要發火了。
畢竟做為臣子,誰都不想惹這位最像太祖皇帝的當今皇帝生氣。
朱瞻基現在年紀還小,臉上不太能藏得。住是面對兩位叔叔的嘲諷,他當即就面色不悅了起來。
太子跪在地上看到了兒子的表情變化,為了防止事態進一步發展,他趕緊和兒子說道。
“兒子別怕,爹知道你不會無的放矢,你爺爺也知道,你就當著滿朝文武的面把你在北方的所見所聞都說出來?!?/p>
太子也不白給,他相信兒子。
而且這件事有退路,不管怎么樣,太孫都是太孫。
而且還是個才十歲的孩子,俗話說童言無忌,真有什么得罪的地方,也可以用這句話搪塞過去。
朱瞻基也想說呀,可是當著這么多人的面,他怎么能把日志的事情說出來呢?
所以想來想去,朱瞻基便決定不能當著這么多人說出日志的事。
但可以說出日志上的判斷。
想到此處朱瞻基當即對永樂皇帝說道。
“爺爺,孫兒不是胡說?!?/p>
“孫兒沒被發現之時,淇國公就已經率領大軍出關了。”
“淇國公定下的戰略是要在臚朐河發動奇襲,要一舉殲滅韃靼?!?/p>
“孫兒認為,臚朐河乃是韃靼腹地,孤軍深入必然會遭到敵軍的埋伏。”
“雖然兵法有云,水無常形,兵無常勢,可兵行險招,卻不適用于如此大規模的戰爭?!?/p>
“而且若一味地追求水無常形,兵無常勢,豈不是另一種不懂變通?”
“所以孫兒認為,淇國公此番略有急躁,這才用了五天的時間,快馬加鞭的趕了回來?!?/p>
朝堂內一片寂靜。
更新時間:2024-10-04 19: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