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永樂七年。
韃靼屢次犯邊,永樂大帝朱棣派出使者前去韃靼交涉。
結果使者被本雅失里所斬。
永樂大帝大怒,封淇國公丘福為征虜大將軍,率領大明十萬大軍,攻打韃靼。
明軍出關已行近百里。
可就在這時,淇國公忽然在軍中發現了一個少年郎。
雖然靖難結束沒幾年,大明元氣尚未完全恢復,但還不至于用小孩子上戰場。
淇國公當即命人把這小毛孩子帶了過來。
結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這小毛孩子不是別人,正是當今的皇太孫朱瞻基。
齊國公看到朱瞻基的那一剎那,差點沒給他跪下。
他是納了那個悶兒了,從應天出發,到此地幾千里,這朱瞻基愣是跟了這么長時間,自己到今天才發現。
這要是仗打起來了,皇太孫一不小心死在戰場上,那自己一家的身家性命還能保得住嗎?
朱瞻基滿臉微笑的看著淇國公。
“丘爺爺,您就讓我跟你一起去打仗吧,你別看我現在才十歲,但是我這本事你還不知道嗎?”
丘福作為靖難之役的第一功臣,被封太子太師,經常出入東宮。
所以對于朱瞻基,他還是比較了解的。
朱瞻基有什么本事?調皮的本事!掏鳥窩的本事!除此之外還有什么?
騎射倒是像模像樣,可他那花拳繡腿,上了戰場能頂什么用?
就在此時永樂大帝的圣旨也送來了。
眾人跪地接旨,永樂大帝的意思也很明顯。
“朱瞻基你個小兔崽子,抓緊給爺爺滾回來!”
朱瞻基倒是聰明,當即說出什么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話來。
結果被淇國公踢了一腳,遂命人分出五百精騎護送皇太孫火速回京。
同時上書一封奏折請罪。
按照皇太孫本來的計劃,自己偷偷的溜出家來,跟著軍隊上戰場,這本是個天大的事。
但只要自己在沙場上建功了,大不了回家功過相抵。
但同時也向爺爺證明了自己,自己彌補了老爹的缺點,也許在爺爺那能更加的穩固老爹的地位。
本來都計劃的好好的,可萬萬沒想到他年紀還是太小了。
騙得了下面的士兵,騙得了小旗官、總旗官,騙得了百戶、千戶,卻騙不了經常出入東宮的丘福。
朱瞻基騎在馬上嘆了口氣。
現如今自己被人原封不動的送回去了,這功勞就別想了。
回去呀,只怕要受母親一番痛哭的暴打,還要受父親好幾日的嘮叨。
最重要的是爺爺那交代不了啊。
只怕回去見了爺爺,輕則跪上兩個時辰,重則只怕一頓板子,是跑不了。
最重要的是,想起二叔三叔那一臉幸災樂禍的表情,朱瞻基就氣得牙根癢。
就在皇太孫嘆氣的這會兒功夫,已經入關了。
現在正在一處名叫祁縣的地界。
朱瞻基看了看天色,已經暗的不像話了,天上的星星都一閃一閃亮晶晶了。
他看向此次負責保護自己回京的千戶李達,輕輕的咳嗽了一聲。
“咳咳,李千戶,時候也不走了,咱們現在也在大明地界了,不用再這么日夜兼程的趕路了吧?”
李達想了想,此地應該安全了,為了皇太孫他們這一路可是一步未停。
就算是人不累,馬也該累了。
“都聽太孫的,傳令下去,就地休息,安營扎寨,明日一早繼續啟程。”
騎了將近一天一夜的馬,朱瞻基渾身酸痛。
正和李達一起,坐在營火旁烤著咸肉的時候。
忽然從天上掉下來一本書,砸在了朱瞻基的腦袋上。
“哎喲我去,誰?誰敢扔我?”
李達剛才是親眼看見漆黑的天上掉下了一本漆黑的書,正好砸在了朱瞻基的腦袋上。
“皇太孫,沒有人扔您,這書好像是從天上掉下來的?!?/p>
“從天上掉下來的?”
朱瞻基疼的咬牙切齒,撿起這本黑色皮革包裹的書。
翻開一看卻是一片空白。
可讓朱瞻基有些震驚的是,這紙的質地極好。
比大明的黃冊用紙還要好。
而且這書外面的黑色皮革的做工,也太精細了。
游牧民族倒是有用動物皮革包裹書籍的習慣。
可是以當時的皮革制作水平,是不可能制作出這么精美的皮革的。
正在朱瞻基不明所以的時候,忽然只見那空白的紙張上開始浮現出了一行小字。
朱瞻基嚇了一跳,差點兒把這書扔進火里。
但是皇太孫到底是皇太孫,強忍著恐懼,想要看一看這紙上浮現出來的字是什么。
‘永樂七年,四月二十六?!?/p>
‘今天我得到消息,淇國公已經率領十萬大明軍出關了。’
‘真是可惜啊,永樂大帝精明了一輩子,卻在淇國公的身上栽了跟頭?!?/p>
‘這十萬大軍只怕是一個都回不來嘍。’
而與此同時,遠在十幾里地之外。
一個青年正在挑燈夜寫。
一邊寫著一邊嘴里吐槽著。
“誰家好人寫日記呀?”
皇太孫這邊。
當他看完了日記上浮現出來的所有內容之后,已然驚出一身冷汗。
朱瞻基知道這不是什么書,這是一本日志。
這日志上說大明的十萬大軍會全軍覆沒。
這簡直是胡說八道!
自太祖皇帝以來,我大明軍隊針對關外游牧,一直都是戰無不勝。
一個區區韃靼,如何全滅我十萬大軍?
這是一本妖書!
朱瞻基想到在草原上有一種人,類似于漢人的道士和尚,他們被稱之為薩滿。
他們專門搞這些神神鬼鬼的東西,沒準這就是韃靼薩滿,故意放出來亂我大明軍心的妖術。
不行,絕對不能讓這玩意兒流傳出去。
就在朱瞻基準備將這本妖書一把火燒干凈的時候,日志再次浮現出了新的內容。
‘以淇國公在靖難之役時的才能,這一仗不會輸才對。’
‘或許是年紀大了吧,也或許是打贏了靖難,飄了?!?/p>
‘臚朐河一戰,老將軍輕敵冒進指揮失當?!?/p>
‘先是被韃靼設計困死,副將盡數陣亡,而后又被切斷后路?!?/p>
‘可憐大明十萬大軍,就因淇國公丘福一人之錯,全部葬身于臚朐河?!?/p>
更新時間:2024-10-04 19: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