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常氏、朱雄英之死,剖析疑點(求收藏,求追讀)

鏡花水月 星海 137346 字 2024-10-04 19:13:21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殿內。

兩人四目相對,誰都沒有說話。

氣氛在這一刻,仿佛沉寂下來,顯得有些詭異而肅然,時間在這一刻猶如停歇止步。

朱元璋多厲害的人物。

一介白衣,做過和尚又乞討過,而后投身起義軍跟著郭子興,從一介兵卒做起,而后在勢力壯大后又遭遇郭子興和其子猜忌打壓,數次歷經艱險,從中脫穎而出、殺出重圍,走到如今成為天下共主,建立赫赫大明。

有些話根本不用說的那么直白,不用說的太透,他自然能從其間品味出其中內容。

朱柏此言,無一不是將矛頭指向,已被立為皇太孫,大明合法繼承人,朱允炆之母呂氏頭上。

過了許久之后,朱元璋率先收回了與之對視的目光,神情在此刻變得無比鄭重,一雙虎目冷厲而森然,不見絲絲感情有的只是刺骨冰涼,直勾勾盯著與之相距不過幾步的湘王朱柏:

“你查到了些什么?”

“亦或者知道些什么?”

“從實道來,倘若有一絲一毫的假意.....”

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朱柏頓了頓,言語突然變的低沉,神情略顯有些悲傷,繼續道:

“大嫂于洪武十一年十一月九日生朱允熥,同月二十一日薨?!?/p>

“太醫診斷乃‘血崩’,與之生允熥時間相差整整十二日,為此兒臣曾借閱各種資料,翻閱各種醫術古籍,時至今日的古籍上卻并未有記載此般事件和敘述。”

“雄英則被太醫診斷為‘痘癥’,其病有著極強的傳染性。”

“而雄英自幼,乃是母后所教養,吃住皆由母后一起,亦時常父皇前去看望教導?!?/p>

“可為何面對‘痘癥’,傳染性強勁病癥時,母后、父皇與所照看的宮女、太監,卻無一人被傳染?!?/p>

“偏偏卻只有雄英一人如此?”

“古人云:病如賊寇,六親不認。”

“難道‘痘癥’,有了靈智只針對雄英一人不成?”

“至于所謂龍氣、氣運之說,更是無稽之談?!?/p>

“雄英乃大明皇長孫,其身份所賦予的氣運、龍氣之重不言而喻,難道還比不過低賤的宮女和太監?”

“大明氣運和龍氣乃咱老朱家的,自家的東西怎可能寧愿庇佑宮女和太監這些外人,都不庇佑咱大明皇太孫?”

“父皇認為此事,可能或者說現實嗎?”

“誰信?”

“反正你信不信我不知道,但這樣自我慰籍的鬼話,我是不信。”

此言一出。

朱元璋面色陰翳,眉頭緊鎖陷入了沉思。

待片刻后,他回過神來,像是想到了什么,轉而晃了晃腦袋,面色中神情變了變,直接出言否定:

“不不不....這不可能,也不應該?!?/p>

“斷然不可能發生這樣事情?!?/p>

“呂氏其父呂本,官職最高做到禮部尚書、太常司卿。”

“常氏病逝于洪武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p>

“那時呂本洪武十年二月二十四日召還授禮部尚書,同年五月十一日外派為兩浙都轉運鹽使,則一直在外奔波,并未身處應天府城?!?/p>

“雄英于洪武十五年五月初一病逝,洪武十四年十二月,太常司卿呂本以疾卒,賜葬鐘山之陰。”

“常氏也好,咱大孫也罷?!?/p>

“所病逝之際,呂本亦是呂氏于應天府城中,唯一所能夠依仗的力量,皆未在應天府城?!?/p>

“難道你想告訴我,做這般大逆不道的事情,呂氏或者呂本會假以他人之手不成?”

“可能嗎?”

“且常氏與咱大孫兩人之事,皆經過咱與常家、皇后三方勢力共同確認,皆無任何異常和異議?!?/p>

“以此佐證,他們的死都是意外,無任何人力所干涉。”

“還是你想說,于整個大明朝廷上上下下,誰能夠瞞過我們三方勢力探查不成?”

“倘若真的如此有能力和本事,其又何必費盡心思,對其兩人出手,對咱和皇后出手,豈不更加省事便捷?”

此刻,朱元璋怒不可遏,怒聲大吼道:

“小十二......”

“這是在詭辯,你這是在故意混淆視聽,企圖為自己脫罪?!?/p>

“你真以為是咱兒子,咱就不會對你痛下殺手?”

言語措辭激烈。

宛然一副即將以雷霆之怒,要他給鎮壓的模樣。

不過模樣狀態雖無比嚇人,卻未見朱元璋沖門外怒吼,命禁軍入內拿人。

見此情形。

朱柏心中瞬間了然,知道眼前人雖看似措辭激烈,全盤否定了他言語,且能一字一段復述,多年前所有事情來龍去脈,企圖推翻他所言,以此肯定自己的調查結果。

想來往日此調查結果,眼前朱元璋怕是夜深人靜時候,偷偷摸摸不知看了多少遍,才能夠記得如此詳細且清楚吧。

這一幕、這般作態。

又何嘗不是說明,朱元璋對于上述事情,對于這看似異常合理調查報告心存猜疑和猜忌。

只不過一切的一切,都那么完美無瑕,讓人挑不出半分毛病。

找不到任何理由和蛛絲馬跡。

所有人亦都認同,此間調查結論和報告,縱使心有猜忌和猜疑,也無任何辦法。

短暫的沉吟,朱柏簡單整理思緒,面色徒然變的凝重,道:

“大嫂病逝,呂本在外?!?/p>

“大侄子病逝,呂本先一步病逝?!?/p>

“父皇難道就沒有想過,世間事情真的有那般巧合嗎?”

“此番作態,又何嘗不是一種欲蓋彌彰,故意為自己制造不在場證明舉動?”

“特別是呂本的死,更是讓人覺得無比蹊蹺?!?/p>

“其年歲,也不過與父皇相當?!?/p>

“且又未曾上陣殺敵,身無任何戰后所留暗疾?!?/p>

“父皇在外派其離應天府城,身體亦無任何異樣?!?/p>

“其在外亦無其患病消息傳回,又何故突然病逝?”

“在兒臣看來,此間唯一合理的解釋,則就是其以此舉達到棄車保帥,以證呂家之清白?!?/p>

“讓所有人,挑不出任何理。”

“借此撇清,呂家乃至呂氏在后續所有事中所有干系?!?/p>

“因呂本而亡,因呂本無子,只有其女,呂氏失去唯一可依靠信任的族親,如此呂氏縱使有動機,亦無任何能力辦到。”

“從而打消可能對呂氏可能產生的懷疑,讓呂氏能夠平穩渡過,于此事件摘的干干凈凈,坐收漁翁之利,成為贏家?!?/p>

“達到其所算計的目的?!?/p>

更新時間:2024-10-04 19:13:21

色污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