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有水水無情,還向金陵漾春色。
應天,大明京畿。
最是人間繁華處。
建文元年,六月。
正陽門和通濟門之間的秦淮河畔,一座大庭院里,一個青年垂死病中驚坐起,低頭看著自己一身觸目驚心的五花肉,情緒那叫一個復雜,恨不得仰天長嘯嘎嘎亂殺。
“臥槽,老子成了一個球,這他么的是先天五花肉圣體?。 ?/p>
原來朱高熾真的超級胖!
穿越了。
這里是大明。
萬幸,不是只能當販夫走卒或去給大戶人家當奴仆的普通老百姓。
起點極高,是大明集團北京分公司的儲備高管。
燕世子朱高熾!
作為燕世子,朱高熾也是大明天子的儲備候選人,只是順位有億點點遠,不出意外的話,這輩子都沒希望染指皇位。
但確實會出一個“靖難”的意外。
可朱高熾縱然因為靖難走上權力頂點,成為大明集團至高無上的仁胖胖……但活得窩囊,因為身體極度臃腫肥胖,又患上足疾,需要兩個太監攙扶才能正常走路,如果不是生了個好兒子朱瞻基,儲君之位早被朱棣廢了八百次。
兩個兄弟,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歷來看不起他,對儲君之位虎視眈眈,爭儲之舉明目張膽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
不止如此,連兒子朱瞻基都不喜歡他,甚至有野史說仁胖胖是被朱瞻基毒死的。
自己要享受他這一生的狼狽么?
不可能。
絕對不可能!
朱高熾的心情漸漸平復下來,滿臉五花肉掩住的小眼睛里,目光堅毅。
哪吒說我命由我不由天。
雖然中二,但老子好歹是未來的大明仁宗。
完全可以用實力說話。
只是……
隨著腦海里記憶涌動,朱高熾把更多的信息進一步消化后,有點懵逼。
現在是建文元年六月。
靖難還有兩個月。
但事情反常。
按照正常的歷史洪流,洪武三十一年六月,朱元璋駕崩。
朱允炆登基,年號建文。
隨后,朱允炆把他對太祖的承諾拋到了九霄云外,在齊泰、黃子澄等文臣的輔佐下,開始雷霆萬鈞的削藩。
洪武三十一年八月,周王朱橚被廢為庶人,流放云南。
十一月,工部侍郎張昺為北平布政司使,謝貴、張信掌北平都指揮使司,監察燕王朱棣。
建文元年三月,都督宋忠、徐凱、耿瓛率兵駐扎在北平周圍的開平、臨清、山海關,又將北平、永清二衛的軍馬調至彰德和順德
三月,燕王朱棣到應天,溜達一圈后大搖大擺的回了北平。
四月,湘王朱柏被朝廷問罪,無以自明,自焚而死。
同月,齊王朱榑、代王朱桂因罪廢為庶人。
五月,太祖的忌日將至,燕王朱棣派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三個兒子到應天,替父祭祖。
六月,岷王朱楩被廢為庶人,流放漳州。
不出意外的話,下一個削藩對象就該是燕王朱棣。
之后靖難。
朱棣入主奉天殿,打造出永樂盛世,朱高熾當了二十多年太子后登基為帝,在位十個月便被臣子罵得一命嗚呼。
但腦海里的記憶卻明確的告訴自己:沒有了。
沒有削藩!
洪武三十一年,朱允炆登基,對諸多藩王那叫一個厚愛,各種賞賜,今年春節還把所有藩王請到應天來了一場盛大的天家長桌宴。
對北平也沒有什么舉動。
除了一個毫不起眼的小動作:派魏國公徐輝祖坐鎮宣府,巡檢邊防整備軍馬,并節制諸衛和寧王、燕王的護衛兵力,以懾蠻夷。
這是正常的軍事調動。
沒什么疑點。
但擁有上帝視角的朱高熾卻看出徐輝祖坐鎮宣府帶來的威脅。
徐輝祖坐鎮宣府,可攻可守。
但不是攻守漠北!
攻,一旦削藩朱棣,徐輝祖是建文純臣,手握重兵,從宣府揮師北平,北平很難與之抗衡;守,有徐輝祖坐鎮宣府,朱棣就算靖難,也不敢貿然去大寧拿朵顏三衛。
沒有朵顏三衛,靖難勝算大跌。
所以朱棣若是靖難,只怕全家老小都難逃一個團滅的下場。
還有一件讓朱高熾忐忑不安的事情,五月,自己和老二朱高煦、老三朱高燧來到應天祭拜太祖。
已經祭拜完,按照歷史軌跡,此時自己三兄弟應該在回北平的路上。
卻被朱允炆用借口強留了下來。
很明顯了。
自己三兄弟成了質子!
朱高熾嗅到了危險。
藩王勢大,不削藩朱允炆能睡得著?
而且還有個反常舉措:被太祖廢除的錦衣衛,本該由朱棣靖難后重啟,但朱允炆登基之后,竟然先行一步重啟。
明顯在為削藩做準備。
所以肯定會動手。
結合種種跡象,朱高熾推斷,朱允炆這一次的削藩應該會從燕王朱棣開始,其操作極其陰險,擺在自己眼前的困境,似乎只有跟著朱棣一家老小團滅的結局。
大明還是大明,只是某個關鍵點出了問題,導致事態偏離了原本的歷史走向。
朱高熾有點迷茫。
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難道是在平行時空的大明?
或者是有人影響了朱允炆的決策?
無論怎樣,不能坐以待斃。
必須做點什么。
朱允炆登基后沒有削藩的跡象,大明的各地藩王都還天真的以為,朱允炆遵守了對太祖的承諾,將善待他們。
恐怕連朱棣也被蒙在鼓里。
必須通知他。
唇亡齒寒,朱允炆若是削藩燕王成功,自己這個燕世子的下場好不到哪里去,也許一開始是庶人,但要不了多久就會易溶于水。
大喊一聲,“丁瑧!”
吱呀一聲,房門被輕輕推開,一個年輕內侍碎步小跑來到床前,輕聲道:“殿下醒了,身體可還有什么不適?”
朱高熾嗯了聲,“無礙了。”
仁胖胖昨日中暑了,世子多疾嘛。
所以自己才能穿越。
道:“去書房。”
丁瑧磨墨之后,朱高熾很快手書一封:“父王敬啟:陛下年華正茂,壯志雄心,觀其政舉,其意可測,如落子舅父于宣府,意在北平之藩,且陛下強留孩兒三人在京,有質子之嫌。重立錦衣衛,乃為監聽天下。北平宜早做準備,免成刀俎之魚肉……”
好在肌肉記憶還在,寫出來的字和仁胖胖平日的筆跡一般無二。
封蠟,遞給丁瑧,“立即回北平,親手交給老朱?!?/p>
丁瑧一臉懵逼,“???”
送信跑腿而已,有官方驛站啊,哪需要他這個燕世子的貼身內侍去親力親為。
朱高熾面色嚴峻,冷聲道:“你爹死了。”
丁瑧越發懵逼。
朱高熾無語,我家這心腹內侍智商有點堪憂啊,以后怎么當朕的司禮監太監,咱們身處京畿,到處都是錦衣衛,沒點借口,你丁瑧回得去北平么,深呼吸一口氣,“我說你爹死了,還不回北平奔喪去!”
丁瑧恍然大悟。
看著朱高熾嚴峻的神情,行禮,低聲道:“奴婢只要有一口氣在,就一定把這封信送到燕王殿下手中,世子殿下保重。”
轉身嚎啕大哭出門去。
朱高熾目送丁瑧離去后,沉重的吐了口濁氣。
局勢很嚴峻。
希望朱棣會相信自己信中所言。
通知朱棣是一方面,現在還要面對另一個棘手問題:如何逃回北平。
否則就算朱棣做了準備,到時候朱允炆一削藩,朱棣被逼迫無奈,再在道衍老和尚的慫恿下起兵靖難,可自己三兄弟還在應天……
那就真死翹翹了。
更新時間:2024-10-02 12: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