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以為,各大邊鎮,游牧民族入侵越頻繁,修邊鎮城池越就越頻繁。國家沒錢,
但面臨威脅,就不停的被迫把大量的財政資金投入這些大工程,于是也就越發沒有錢去養兵,
導致野戰的軍隊越發的虛弱。野戰打不過,這就意味著陷入了全面的被動。陛下,
因為把錢發給士兵,既沒有看得見的政績,也不知道這些士兵是不是真的可靠,
到底打不打得過那些野蠻的外族,反而堅固的城堡和城池更能帶來安全感。這些官員之中,
貪污少一點,基建搞多一點就是清官和好官。貪污太多,只要搞的基建過得去也稱得上能吏。
只有那種又貪又做不了事的才會被人罵。這就是文官的邏輯,也是史書的評價。
但這些人從來就不會去想,任何城堡和城池都是依靠人去守的,飯都吃不飽,
家里的生計都要靠著妻女賣淫才能維持,這樣的士兵,會有人愿意幫大明去堅守嗎?
更不用說還要去野戰。而這些文官,很多居然都是作為名臣來評價的,評價的標準,
就是他們搞基建的能力。證明他們能力的,就是一堆找不到人來守的城池堡壘。
結果陛下也看到了,在遼東所有的戰役,都是后金一來,我大明就倉皇撤退,
丟下城堡里面的糧食和物資給滿清。臣以為,
他們修一座堡壘(就弄了幾塊石頭壘起來)用了30萬,
里面還放了20萬的糧草器械(具體有多少東西鬼知道)。50萬白銀的資產,
被后金偷襲就全部沒了。軍閥賺到了,后金搶到了,文官也撈夠了,虧的只是朝廷,
多好的生意?!崩罹笧槌绲澔实鄯治龅念^頭是道,聽的崇禎皇帝連連點頭。
他已經聽明白李靖的意思了,無非就是不要亂修一堆華而不實的城堡,
而是專心將資源砸向野戰部隊。想當年,崇禎皇帝穿越前,
還記得當地的領導們非常重視教育,但是由于財政太緊張了,
所以沒法給老師們按時足額發工資。但是領導們真的非常重視教育,所以修了新學校。
于是那些優秀的老師一個一個跳槽走人,新教學樓一棟一棟拔地而起。
結果就是當地的教育水平斷崖式暴跌。正是因為這件事,
所以崇禎皇帝對李靖的說法一聽就聽明白了。“那,依你之見,朕該當如何?
”崇禎皇帝開始虛心求教。“陛下,臣以為,那些文官搞工程搞習慣了,利益捆綁。
他們寧可打敗仗,也不會放棄搞基建的。他們只會嚷嚷,朝廷財政困難,發不出軍餉,
各位大兵要相忍為國,餓肚子沒什么,忍忍就過去了,然后開始大搞堡壘建設。
利益和官僚制度的慣性已經讓他們根本回不了頭,也不愿意回頭。陛下,
如果您能少修城池堡壘,把錢拿出來實實在在用在軍隊身上。哪怕每次都打敗仗,
更新時間:2024-09-09 00:5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