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定了年號之后,崇禎皇帝果斷任命自己的大太監徐應元去當提督東廠太監!
突出一個任人唯親。沒辦法,崇禎皇帝沒有那么多忠心耿耿的人才,
只能大肆任用忠心還肯為他辦事的人去把持各個崗位。這些人的能力可能很一般,
但是優點在于聽崇禎皇帝的話!崇禎皇帝讓東就東,讓西就西!
這可比那些整天就知道給崇禎皇帝拖后腿的“正人君子”們強多了??梢哉f,
崇禎皇帝只是替換了閹黨的頭目,干掉了幾個不聽話的閹黨,留下了聽話的閹黨。
但是這么做的風險是極大的,所有人都想干死崇禎皇帝。崇禎皇帝都敢打賭,
十有八九,就會有人對自己下毒或者自由落水。所以宮里的大清洗,已經刻不容緩了。
不過崇禎皇帝又盯上了南海子凈軍,這支曾經屬于魏忠賢的兵馬,也是重點清洗的對象。
所有對于崇禎皇帝好感度為負數的,顯然都需要超度了。萬一有人想為魏忠賢報仇,
崇禎皇帝的樂子可就太大了。而且這些南海子凈軍沒什么戰斗力,還占了南海子的土地,
手頭還有那么多挺不錯的兵器甲胄(一般人也不敢對魏忠賢的武器弄虛作假?。?/p>
在崇禎皇帝看來,不能打,而且還在后方的部隊,要什么甲胄?從大局出發,
把這些甲胄,兵器交給前線的部隊,尤其是嚴重缺少盔甲的毛文龍部隊,
就能牽制大量的八旗兵。崇禎皇帝從不指望毛文龍的部隊去和滿清野戰,
但是就指望他們牽制一小部分滿清的機動兵力。只要毛文龍還活著,
滿清就得留下一萬到兩萬的留守部隊(因為毛文龍部隊的登陸地點不確定,
所以整條戰線都得防御),防止自己被毛文龍爆了菊花。可一旦毛文龍死了,
滿清就可以抽調出所有的留守部隊,全力出擊。
能夠把一萬到兩萬的八旗兵釘死在他們的老家,同時防止滿清吞并朝鮮,
這就是毛文龍存在的意義。如果毛文龍能得到崇禎皇帝的全力支援,
把更多八旗兵牽制在老家,這是完全有可能的。用大量盔甲來提高披甲率,
增加士兵的存活率,多打幾次,精銳就打出來了。而且砍死了魏忠賢之后,
朱有才已經在點“重組神州海運”的國策,只要一個月的時間,國策就能點完,
就可以組建大量可用的海運部隊,源源不斷的為毛文龍部隊提供補給。想到這里,
崇禎皇帝就下令讓自己人去接管南海子的兵權。整個過程中,就沒有人有異議。
李世民和李建成斗了那么多年,都不能把李建成怎么樣。后來李世民想明白了,
李淵偏心的情況下,他是斗不過李建成的。斗不過,就不文斗了,改用武斗。
玄武門之后,直接提著李建成的腦袋去見李淵。那時候李淵說什么都晚啦。
這就是整人和砍人的區別了。見崇禎皇帝已經不再抓人了,
內閣當中唯一和魏忠賢沒有什么關系的李國就站了出來:“陛下,魏忠賢已經伏誅,
那么那些被魏忠賢迫害過的“正人君子”,是不是就可以平反一下冤獄?
”崇禎皇帝冷冷的看了這內閣大學士一眼,好家伙,居然把這小子給忘了。
能夠被魏忠賢迫害的正人君子,多半都是東林黨徒吧?哪怕魏忠賢不去迫害他們,
崇禎皇帝也饒不了他們啊。真要是重用這些人,只怕是要自掛東南枝了。
“這里還有一個閹黨,為何不把他抓起來?”崇禎皇帝指了指大學士李國,
他這一手指鹿為馬,指東林為閹黨的本事,真是越來越高明了。幾個西廠特務大吼一聲,
頓時就將大學士李國撲倒在地。大學士李國頓時就懵逼了,不是,這狗皇帝不解決問題,
專門解決制造問題的人,還要不要臉了?而崇禎皇帝想的很明白,連續十幾年的大災,
大明想要撐過去,就必須狠狠的從宗室和士紳階級這里壓榨出油水去喂飽老百姓。
要不然老百姓沒飯吃,不管崇禎皇帝說什么他們都得造反。
而崇禎皇帝又不能削減軍費,不然滿清就要入關了。所以崇禎皇帝的政策,
肯定會得罪地主士紳階級。但是,他作為皇帝,為什么不能帶頭造反呢?
崇禎皇帝作為一個只能困守京師的皇帝,本身已經是沒牌可打了。
錯以為這個天下還是崇禎皇帝的,所以不敢打爛這個天下這是一個愚蠢的錯覺。
事實上這個天下都不是崇禎皇帝的,崇禎皇帝真正捏在手里的只有這點野戰軍,
而這些野戰軍如果一直開不出糧餉也是要丟的。
那這時候崇禎皇帝為什么還要把自己當皇帝?
崇禎皇帝是一個有上萬已經整編好野戰軍的軍閥?。〕绲澔实厶ゑR當流寇去?。?/p>
當上流寇,失去必須守護的中央之后,天地一下就寬廣起來了。
因為全天下所有之前不聽崇禎皇帝命令,調動不起來的世家,現在都是崇禎皇帝的糧倉。
誰冒頭崇禎皇帝就能打誰,打完了用他們的錢養兵,然后打下一個冒頭的。
崇禎皇帝的兵可以隨便搶大戶,還能分到田,忠誠度肯定高的飛起。
崇禎皇帝的組織直接建立到村縣,比那些陽奉陰違的朝廷大員好用多了。
瘋狗一樣咬死幾個,地方上就沒有敢冒頭的了,那他們就得名義上服從崇禎皇帝,
畢竟崇禎皇帝還是天下共主。至于地方上團結起來先干死崇禎皇帝怎么辦?
哪路反賊想背弒君的罪名,想和崇禎的野戰軍死磕讓別人摘桃子?
一群團結不起來的地方勢力,還不是據地自守,互相攻伐,
想要決出個總冠軍再來挑戰崇禎皇帝。這過程中難道就鄉紳會發展,
崇禎皇帝就不會擴張了?相比起在四處救火到處平叛中耗光自己的最后一口氣,
崇禎皇帝為什么不參與到造反大業里,以一路反賊的身份和那些士紳階級斗?
崇禎皇帝還有巨大的先發優勢和大義名分!別人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崇禎皇帝是挾自己以令諸侯。別管要不要臉,崇禎皇帝把這種必死的局面,
變成了九死一生的局面,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了。
畢竟他一個除了名和兵什么都沒有的皇帝,不當流寇等著上吊嗎?崇禎皇帝很清楚,
絕大多數王朝末期的皇帝并不是路走絕了才死的,而是太要臉,不肯放下身段擺爛才死的。
所以,如果總想著一切都是自己的,打爛了不好收拾,想要來一場從上到下的改革,
最后留下的只會是天皇。只有徹底忘了這天下是自己家的,去從頭創業,
才能打下一個新的江山。把自己從體系的維護者這個身份摘出去,變成體系的破壞者,
砸爛之后再慢慢想怎么重建的問題。他崇禎皇帝,帶頭造反!
更新時間:2024-09-09 00:5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