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婚時,夏皇后年僅十四歲,自然不可能掌管后宮。加上朱厚照搬入豹房,
極是冷落皇后,沒有依托的夏皇后縱是想插手管事,也抵不過張太后一句話。
但現在不一樣了。朱厚照不僅搬回了紫禁城,還招夏皇后侍寢了。
這不僅是睡一覺那么簡單,落在宦官、宮女眼里,是皇后得寵,在關鍵時刻,
皇帝會站出來力挺皇后。宦官、宮女也是有立場的,跟著備受冷落的皇后,
這些人可能會將坤寧宮里的每句話傳到慈寧宮,可若是跟著受寵的皇后,
在皇帝與太后不和時,這些人很可能會想方設法將慈寧宮里的每句話告訴坤寧宮的皇后。
夏皇后并不傻,朱厚照一聲招呼不打便將張鶴齡、張延齡投入詔獄,
擺明了是不希望張太后干涉。現如今張太后屢屢插手,不惜“偽病”逼迫朱厚照退讓,
朱厚照這次不甘心地退了,那下次呢?只要張鶴齡、張延齡一日不死,
只要他們繼續害民,遲早有一天會被朱厚照抓起來殺掉,到那時,
掌控后宮的張太后會不會做出點出格的事?朱厚照目光中透著幾分冷意。
扶弟魔是一種病,輕點好治,嚴重了,那就是傾盡所有,不惜代價,
哪怕是自己吃苦受罪,家破人亡,也得讓弟弟吃好喝好過好。
張太后不在意百姓死活,不在意張鶴齡、張延齡吃了多少民脂民膏,不過問是非,
只想讓他們好好的。這樣的人,還是不要管后宮的好。逼急了,哪天自己睡著了,
一群宮女靜悄悄跑過來往自己脖子上掛繩子,那可就慘了。這事歷史上不是沒發生過,
嘉靖不就是那個倒霉的,所謂的壬寅宮變,
拂曉驚魂……雖說朱厚照不相信張太后會害自己,可無論如何,看看夏皇后,
這都從小長到大了,手感——呸!夏皇后已經十九歲了,是時候收后宮之權,
挑起梁子了。這一晚,夏皇后在朱厚照的懷中睡去。翌日罷朝。
朱厚照坐在文華殿,用一個時辰簡單看了看奏折,并無大事奏報,多是彈劾之事,
便安心下來繼續繪制火器圖紙,并旁注說明??紤]到戚繼光還沒出世,
拿出虎蹲炮也沒什么專利糾紛,朱厚照干脆連虎蹲炮的圖紙也繪了出來,似乎想到了什么,
抬起頭看向張永:“朕記得,山東登州衛指揮僉事名為戚景通?!睆堄老肓讼?,
回道:“像是有這么一人?!敝旌裾招α似饋恚骸白尡繑M調令,
將此人調任神機營提督?!逼堇^光是吧?沒機會用你,還沒機會用你爹?
戚繼光的底子大部分都是戚景通親手打下的,戚景通有不錯的軍事指揮才能,
歷史記錄了他提兵破劉賊及青州賊李琪戰功。而這里的劉賊,
指的就是劉六、劉七……最重要的是,戚景通一生清廉,忠貞保國,從不巴結逢迎,
任用私人,這樣的人有原則,也能堅持住原則。眼下要重塑京軍,需要這種將官。
張永著人去吩咐。繪制好火繩槍、佛郎機炮圖紙之后,朱厚照提筆,
將火繩槍命名為馬步槍,將佛郎機炮改為威虜炮,至虎蹲炮的名字則保留了下來。
“命東官特勤局搬遷至原東廠官署,將豹房東官改為京師天字制造局。
自兵仗局、軍器局中抽調富有經驗、善火器制造的匠人,進入天字制造局,
專司新火器制造事宜。另傳令順天府諸衛,調精良火器匠人入京。
”朱厚照將圖紙壓鎮在一旁,對張永下旨。張永連忙答應。朱厚照沉吟了下,
追加了一句:“于國子監張貼公文,若有監生愿入天字制造局為火器之事者,給六品俸。
”張永驚訝地看著朱厚照,輕聲道:“萬歲爺,
監生不太可能去當匠人吧……”朱厚照微微皺眉。士農工商。這是四民,
也是身份排序。監生是讀書人,雖然還沒官職,但他們始終將自己歸為士人,
位居四民之首。他們的目標就一個:考公上岸……大明沒有限制考公年齡,
國子監又管飯吃,他們不太可能“自甘墮落”放棄士人身份,成為“工”的一類。
朱厚照思忖著,此時的國子監,倒還是有些厲害人物。比如司業王瓚,
他曾是自己的經筵講官,這是個以社稷蒼生為念、置個人生死于度外的官員,敢揭露奸閹,
斥責劉瑾擅權。還有“名滿士林”的徐禎卿,不過這家伙似乎命不長,據歷史記載,
他只活了三十三歲,病死在明年三月……朱厚照嘴角動了動,
抬了抬手:“興許有意外之喜,去辦吧?!睆堄啦徽J為有什么意外之喜。
朱厚照將圖紙折疊,收入袖中存放,在天字制造局尚未建立起來之前,
這些圖紙還是不要出世的好。在天字制造局進入正軌,穩定局勢之后,
再慢慢摸索燧發槍與紅夷大炮吧。因為皇莊、張氏田莊的田地連片,清丈起來很是便利,
短短兩日便清丈出一萬兩千余畝。叢蘭上書,請旨安置京師流民與清丈田畝同步進行。
朱厚照欣然答應,安排官吏先行招撫在京拖家帶口的流民前往大興縣,
并命大興縣官吏安置好流民。楊廷和議請于大興縣發糧,引流民自主遷移,
以減少官吏在招撫流民時貪拿搶要。朱厚照悚然,招撫流民也能貪?楊廷和點頭。
沒錯,朝廷分地、給糧,這是活命的好事,但官吏可能借此要了人家的老婆、孩子。
因為官吏手握招撫的大權,招撫不招撫一句話的事,不會管人死活。朱厚照總算清楚了,
減少一個環節,可以少許多事。既然這樣,那就于京師九門外設粥棚,
并于大興縣發糧分地,讓百姓吃口飯再出發??紤]到大興縣不可能容納太多流民,
朱厚照干脆命清丈司安排人手,在管莊太監的帶領下前往不同地方的皇莊,
各設糧倉招撫與安置流民。通過這種方式,
長期滯留在北京城內外的六七萬流民終于開始向外遷移,拖家帶口,
宛如丐幫的百姓成群結隊地出現在出京的大道之上。偶爾有兩三騎從路旁經過,
流民也不驚慌。十四歲的陳五動了動肩膀,將身后的背簍擺正,看著一路南下的流民,
臉色有些蒼白地看向一旁的中年人,疑惑地問道:“師父,國子監司業王瓚在書信里不是說,
京畿之地流民成盜,讓我們提防,可所見流民雖是困頓,
卻并無亂象……”郎中曉明手身背藥箱,手搖鈴鐺,看著流民安然南下,
不由拉了一人詢問:“前往何處?”“大興縣。”“為何?”“官家給糧給地。
”“官家?”“萬歲爺啊?!薄斑馈睍悦髂樕细‖F出一抹詫異,
那個住在豹房里逍遙快活,不管百姓死活的皇帝,竟給流民分地了?地從何來?
曉明眺望著京城,微微瞇了下眼,輕聲道:“走,去國子監問問王司業,
京師到底發生了什么。”
更新時間:2024-09-09 00:4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