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借故將郭瑜支走,美好幸福的生活并沒有享受多久,就被人打小報告到李治面前,
于是就有了今日檢查課業的一幕。弘文館內!“見過父皇!
”李弘和三兄弟鄭重一禮道。“免禮!”李治抬了抬手,傳來溫和的聲音。
李弘這才抬起頭,看著后世爭議頗大的唐高宗,不禁有些恍惚。
有人說他是懦弱無能,也有人說他精明智慧,大唐在他手中版圖達到了極致,
卻因為他導致武則天上臺,讓大唐險些滅國。而此刻的李治卻是一個合格的父親,
認真仔細的檢查一番四兄弟的課業?!暗﹥鹤龅牟诲e!”四弟李旦最為年幼,
但也順利完成了蒙學的課業!李顯較為平庸勉強過關,而李賢的學問則最為驚艷,
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卻文采非凡,就連一眾弘文館學士也贊不絕口。很快,
就輪到了李弘,所有人都知道李弘雖然年紀最長,然而貴為太子,
但是學問上并沒有出彩之處,唯一的能拿得出手的就是仁孝。“弘兒,
為父聽說你廢《春秋》,改學《史記》了?”李治顯然也聽說了李弘關于羋商臣弒君的言論,
不由心中大慰。自己這個兒子不但相貌和身體和自己相像,就連性格也是一般仁孝,
自己當初就是靠仁孝才中三兄弟脫穎而出,成為太子。李弘上前拱手道:“父皇明鑒,
春秋之時禮樂崩壞,史書太過于殘酷,并非孩兒這個年齡應該學習,
因此兒臣認為應該改學史記,從大一統之后的秦史開始學習?!薄扒厥?!
”李治微微點頭,如果李弘拒絕直面左傳的殘酷,反而會讓李治失望。
而李弘提議改學史記則讓李弘滿意點頭,先秦之時,諸國分崩離析,秦朝之后,
乃是大一統的王朝,和大唐國情相同,其史書更有借鑒意義。“啟稟陛下,太子仁孝,
卻又如此聰慧,實乃天下之福,老臣聽說太子殿下聽聞陛下身體不好,
特意派遣太子師郭瑜前往藥王山去請回孫神醫!準備讓孫神醫常駐長安城,為陛下診治身體!
”忽然一個精神矍鑠的老者出列,此人正是當朝宰相上官儀?!熬褂写耸??
”李治眼神一閃道“回稟父皇,確有此事,父皇和母后身體不好,兒臣牽掛在心,
聽聞孫神醫醫術高明,特意讓太子師攜帶萬貫重禮前往藥王山請孫神醫出山。”李弘拱手道。
“孫神醫?”李治不由一陣恍惚,他何嘗不知道孫思邈的醫術驚人,
自己也曾經去請,甚至許下高官厚祿,然而孫思邈卻并沒有答應。雖然在他看來,
李弘此舉雖然有沽名釣譽之嫌疑,但是對他來說未嘗不是仁孝。
李治微微頷首道:“弘兒能夠有如此孝心,還是諸位教得好,傳旨,
所有東宮教習一并重賞?!薄岸嘀x陛下!”不少擔任東宮教習的弘文館學士面露喜色。
不枉他們大力宣傳李弘去請孫神醫之事,果然讓陛下龍顏大悅。
“兒臣此舉也有自己的一點點私心,還望父皇恕罪!”李弘上前道。“私心?
你有何私心?”李治似笑非笑道。一眾弘文館學士不由一嘆,太子實在是太嫩了,
你想要沽名釣譽,博取仁孝之名皇上就算明白,也不會點破,你為何要直接說出來。
再說,萬一惹怒了陛下,將他們的賞賜收回,那就損失大了。
李弘不好意思道:“兒臣身體也不好,想要借著父皇的面子,將孫神醫請回來,
順便給兒臣也治一治。”“哈哈哈!”李治頓時開懷大笑,李弘的小心思是有,
但是相比于為自己盡孝之心,根本不算什么。一眾弘文館學士也松了一口氣,
對李弘不由刮目相看。一陣父慈子孝之后,很快就到了檢查功課的時候。
“殿下派遣郭瑜去請孫神醫,實乃仁孝,然而卻不可怠慢學業,既然郭瑜不在,
那就由老夫代為抽查如何!”上官儀先揚后抑道?!坝袆谏瞎俅笕肆耍 崩詈牍笆值?。
上官儀當下拿起史記,認真的詢問李弘有關秦史的記載,依靠后世的記憶,
李弘對答如流,甚至都有獨到的見解,這讓上官儀頗為滿意。
李治看向李弘滿意的點了點頭,
忽然話語一轉道:“朕聽說弘兒曾經問郭瑜扶蘇自殺是孝還是不孝,不知宰相大人可曾解惑。
”上官儀聞言呆了呆,無奈道:“臣不知!”郭瑜在李弘面前無法回答,
上官儀在李治面前同樣無法回答,只能再一次躲避。李治不由露出一絲失望,
隨即看向李弘道:“弘兒呢,弘兒認為是孝還是不孝?
”頓時弘文館所有教習都看向太子李弘,這種話題無論是如何回答都是錯誤,
一旦李弘說錯,恐怕他們今日所有的努力都將白廢!李弘聞言深吸一口氣道:“回父皇,
史書上大多同情扶蘇,皆是因為其認為若能登基,定然會避免秦二世而亡的結局,
然而兒臣認為,哪怕扶蘇繼位,恐怕大秦也難逃二世而亡的結局!”出人意料的是,
李弘竟然并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語出驚人?!安豢赡?,一派胡言!”上官儀頓時呵斥道。
“太子殿下慎言!”一眾弘文館大學士也紛紛勸諫道。李治大手一揮,
眾人頓時默然。再度看向李弘之時,李治神色莫名道:“繼續說下去!
”李弘不理會一眾大學士示警的眼神,而是鄭重道:“兒臣日夜翻看秦史,
發現從秦朝一統天下到始皇帝死,才不過十年左右,
雖然頒布了車同軌、書同文修建秦直道等一系列維護統一的措施,然而僅僅十年,
并不足以讓六國百姓忘記滅國之仇,哪怕扶蘇再仁義也不行!六國注定會在始皇帝死后反叛。
上官儀當即辯駁道:“就算六國注定反叛,那扶蘇施展仁政,麾下更有蒙恬兄弟等大將,
更有關中、驪山、嶺南軍團,未嘗不能再度平定天下,怎會依舊二世而亡!
”就連李治也眉頭一皺,不解的看著李弘。李弘昂然道:“孩兒說大秦會二世而亡,
因為扶蘇不孝!”
更新時間:2024-09-09 00:4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