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往常,王之心才不會和王德化說些有用的話,但是此時,他卻是關注,
當即問道:“御馬監出了什么事情了么?”此時,王德化已經到了他的面前,
都不等喘口氣的,馬上回答道:“王承恩那廝帶著萬歲爺的旨意到了御馬監挑選人手,
這兩天的禁衛人選,都要經過他同意才成!”御馬監算是直屬宮里的兵事衙門,
如果皇帝出征,那是要隨駕出征的?;实弁夥疟O軍的宦官,也多是出自御馬監。
王承恩到京營監軍,方正化到保定去當總監,他們其實都是隸屬于御馬監。按理來說,
都是王德化管著的,有關御馬監的事情,好歹要由他來辦。因此,
當王承恩奉旨過去直接辦事的時候,王德化就嗅到了不對的氣味,圣旨不假,
他就沒法干預王承恩做事,就只好趕去求見皇帝,想要了解下情況。
結果半路遇到了剛回宮的王之心,他自然就免不了要和王之心溝通下了。此時,
王之心聽到他的話,也是有點吃驚。御馬監這邊,原本也是非常受皇帝信任的。
之前御馬監這邊組建了勇衛營,大概一萬多人,
由周遇吉、黃德功以及孫應元三人各領一部剿賊,功勞極大。皇帝高興之余,
又讓御馬監再組建一營,結果卻再無原勇衛營的半點戰績,但是皇帝也沒說什么。
王之心當然知道原因,之前的勇衛營,是真湊錢打造出來的。之后再組建,卻是沒錢了,
自然不可能再有強軍。這個事情,都已經過去了那么久。周遇吉調任三關總兵,
孫應元戰死,黃得功調任鳳陽總兵,原本的勇衛營都已經打沒了,難道皇帝又想起這事了?
想著這個,他理了下幾個事情:先是皇帝做夢,大明要亡?然后召集武將,
讓他們去湊兵力,又召集勛貴接管禁衛,對御馬監不滿,還要開大朝議,說太祖皇帝托夢,
欲行非常之事……王德化看到王之心聽完之后并不回答,心中有點不滿,
便催著道:“你說,萬歲爺到底是要干什么?”或許是被他驚醒,王之心聽到這話,
抬頭盯著他,忽然低聲說道:“萬歲爺該是要遷都了?”遷都這個事情,
朝堂上已經吵過好多回了,沒有定論。王之心作為崇禎皇帝的心腹,其實是知道,
皇帝傾向于遷都。但是,有些重臣用大帽子壓皇帝,迫使皇帝不得不在表面上放棄遷都之舉,
甚至連有的臣子建議太子南下都不好同意。如今皇帝用太祖皇帝托夢來說事,
還說要馬上亡國,那要是再遷都的話,總是順理成章了吧?這個事情,
皇帝撇開了自己和御馬監這邊,不會是因為自己和王德化都沒有在這事上支持萬歲爺吧?
要說支持,那肯定是不支持的。如果皇帝真的南遷,
那在京畿之地置辦的田產鋪子怎么辦?那么多的財物要南運,也是很麻煩的事情。
也就是那些南方官員,還是剛到京師不久的才會同意,其他人誰會同意?
如果真的是這事的話,失了圣寵就失了圣寵好了,大不了告老還鄉,至少余生無憂不是!
他在想著,王德化聽到他這話,先是一驚,然后聯系最近的局勢和朝中情況,
感覺有點道理。因此,他便點點頭,小聲說道:“李自成氣候已成,攻入山西,
咱家料晉地必然守不住,遷都確實是保住大明江山的法子?!弊鳛閷m中第一、第二人,
互相之間可謂知根知底,都知道對方其實已經找了后路,不會陪大明朝走到最后。因此,
王德化的這個話,對別人不好說,但是對王之心說說卻是無妨的。沒有誰是傻子,
只是因為有各自的利益,所以似乎表現出看不破局面一般。王德化在兵事上更有發言權,
王之心聽他這么一說,之前如果只是八分把握的話,此時已經完全確信了。一想到這,
他不由得又想起那一萬零二十三兩六錢銀子,心中很是肉疼。自己會錯了意,
難怪皇帝見到那么多銀子,對自己的態度還是那么不冷不熱。于是,
王之心便對王德化說道:“萬歲爺后日開大朝議,怕是要宣布這個旨意。遷都這么大的事情,
難怪要借太祖皇帝的意思,還要求皇親勛貴,文武大臣全都要到,也是該有之意了。
”王德化聽了,一聲冷笑道:“家大業大的,誰會想著南遷?萬歲爺這算盤,
怕是會引來那些文官激烈反對。嘿嘿,咱家都想到了,那自持才智無雙的魏藻德,
不噴死那些敢擁護南遷的官員才怪!”魏藻德是通州人氏,最是不贊成都城南遷了。
這人才能有沒有不好說,但是很自負,口才極好,卻是真的。王德化搞清楚了事情原委,
一下就不急了。反正他是不贊成遷都的,也不稀罕那個南京城的御馬監掌印太監職位,
如果皇帝硬要遷都,那就分道揚鑣好了。于是,
他便對王之心說道:“南京那邊還有一套班子,就算真要遷都,
南北兩套班子會打出狗腦子出來,還有一番熱鬧!”說完之后,
王德化也不去找崇禎皇帝,自個走了。王之心看著他的背影,當即叫過一個內侍,
低聲吩咐幾句,讓他把遷都的消息傳到外廷去。有一天時間的準備,
就算皇帝搬出太祖皇帝來,那估計也能吵翻天!然后,他也和王德化一般,不急了,
皇帝想折騰,那就折騰去好了!想著這個,他又想起了那一萬零二十三兩六錢銀子,
心疼之下便想著趁還在位置上,看是否從哪里補回這一大筆銀子!此時,天色已近傍晚,
夕陽的余暉,籠罩著京師,同樣也落在薊鎮這邊。
從京師過來的八百里加急信使已經去歇息了,
但是接旨了的薊鎮總兵唐通卻是忙碌了起來。他兒子唐翰輔見了,有些不愿,
當即把他爹請到了后堂,然后才勸道:“爹,如今賊勢甚大,不如繼續靜觀其變為好!
”唐通聽了,卻是搖搖頭說道:“陛下下旨又催,如何能靜觀其變?”“爹!
”唐翰輔聽了,聲音都大了一分,再勸道,“可爹這些年來為大明朝南征北戰,
已經做得足夠好了。您看看其他人,學吳三桂、左良玉他們,才是自保之道??!”
更新時間:2024-09-09 00: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