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天的烈焰一刻都不停歇,足足燒了六個小時左右,從上午一直燒到了下午,
透過觀察孔已經看到爐膛內的鐵水頂著爐渣在滾動。已經差不多了,在鐵水出孔處,
一個厚厚的大陶槽正在等著接鐵水,這個陶槽下邊也是燒著通紅的碳火一直在給陶槽加溫。
旁邊烘干的鐵粉已經準備好了,各種模具也都保持著溫度。
王愉帶人先打開了出渣口,拿一個長桿寬面耙子不停地往外耙出浮渣,耙的差不多了,
關閉了渣口,來到另一面。鐵水出口是用黃泥堵上的一個碗口大的窟窿,
這時黃泥早就燒的干硬了,得拿長矛把它鑿透。長矛頂在前面,
后面拿著石錘不停地砸著矛桿,好半天,鐵水出口終于被打開了。
通紅的鐵水不斷的流入了陶槽之內,而王愉則是不停的往鐵水上撒鐵粉,
另外還有人在用鐵鏟不停的翻動著鐵水,這是炒鋼法在炒鋼。等鐵水已經不再流出了,
陶槽里的鐵水也已經翻動的差不多了,在陶槽出水口下邊的模具也都等在哪里了,
這一爐剛主要是來做工具用的。王愉的鐵匠工具,鐵氈,大小鐵錘,大小鐵鉗子,
鐵鏨這些是他最主要的工具。尤其是一個重有五百多斤的秤砣型的大吊錘,
是張征讓做的,想要有堅硬的刀劍矛頭和甲片,靠手錘還是不行,吊錘能更好用一些,
至少它力量大啊。其實這個錘頭也不大,也就是三十多厘米見方的樣子。
另外還有兩根粗軋輥和四個齒輪,這是為了軋板機特意做的,
這軋板機其實和家里用的手動壓面機差不多,都一樣。剩下的就是澆筑斧頭,矛頭,
箭頭,刀條,碾制鋼板,從這一刻開始這個爐子就不會停下來,
就是不煉鋼鐵也會讓他燃燒著保持了爐溫。一爐鐵水說是進鐵料兩千多斤,
可是燒完后能有一千多斤鐵水已經是非常好了,這還是用的的沙灘上取的精鐵粉的原因。
第一天也就是這樣了,打開出渣口開始清理爐膛鐵渣雖然不能完全清理干凈,
可是還得清理,然后爐膛再次升溫保溫。張征設計了兩款榴彈發射器,
主管體都是鐵皮卷制咬合焊接,后部裝彈,旋轉閉鎖,引線點火。和栓動式步槍相似,
也就是后世有人玩的二踢腳發射神器那東西的改進版。一款是手持式的榴彈發射器,
整體長度一米三,五十毫米的口徑,一個礦泉水瓶粗細。一款隨車架式發射器,
長度一米七,一百二十毫米口徑,就是個迫擊炮。兩種榴彈彈體都是用薄鐵皮卷制而成,
成紡錘型,后部帶彈托,有小尾翼。雙層裝藥,前部裝顆?;鹚幒托¤F珠,
后部裝少量顆?;鹚幒弯從┳鳛榘l射藥。不過這些都要試驗后才能定下來。
現在除了這些東西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在楊鈺他們來投的隊伍里還是有很多人才的,
比如兩個木匠。當時他們這些人來的時候,張征特意了解了一下他們都有什么特長,
其中那和楊鈺搭伙的十個男人里有兩個木匠,一個船匠,
雖然他做過最大的也就是內陸小河里的平底小漁船,但那不也是船嗎,還有一個石匠,
剩下的都是農夫。而楊鈺家的男人里除了三個還算能打的之外,就都是文人了,
雖然這時候的文人也是能砍人的。就有一個搞技術的,就是楊鈺的二兒子楊澤楊若夕,
他也是妞妞的二叔。他很喜歡機械的東西,對于水車,馬車,滑輪這些就非常感興趣,
而且他對造船還很有研究,也不知道他一個內陸人是怎么喜歡研究船的。
所以張征讓楊澤帶隊成立了一個木工組,那兩個木匠和那個船匠都在他的手下。
那兩個木匠一個叫劉成,一個叫李木,而那個船匠叫馮度。他們小組一共就四個人。
張征給他們安排了三個任務。第一個就是做四副高橋馬鞍,給他們的四匹馬給配上。
第二個就是造兩輛馬車。第三就是造船。
不過在做這三樣之前要先把他設計的軋板機木架結構部分做出來。不管是高橋馬鞍,
還是能出海的小帆船,張征都和他們四個說的明白,也在山洞石壁上給他們畫了樣圖,
作為前世玩機械的老手,畫個樣圖不是什么問題。至于馬鞍和漁船,
他雖然沒有親手造過,但是他看到過實物啊,旅游時在草原上騎過馬,
海邊上過木質的小漁船的。為了支持他們的工作,
張征讓王愉第一件事就是給他們打造四套工具,刨子,斧子,鑿子,鋼鋸上的金屬配件,
還教給楊澤他們怎么做刨子,現在還沒有成型的木工刨子出來。
木工刨子的出現對于木器加工行業來講就是一場革命,
因為木工最重要的一個手藝就是找平,而刨子則是找平的利器。
至于墨斗什么的早在春秋時期就有了。第二日,一早再次開爐煉鐵,
還是王愉看火、指揮?,F在他也帶了四個徒弟,
有兩個是跟著楊家人一起來的那六個農夫里的兩個,這兩個人年紀不大十八九歲,人很機靈,
反應也快。還有兩個是楊家人,原本也是讀書人,也是剛滿二十和王愉同年。
在這亂世里,每個人都得讓自己變得有用起來,不是說讀書沒用,
就是再忙張征也要讓吳峻王愉和張含在早晨跟隨徐惑認字一個小時。但是現在的時候,
更多需要的是能解決眼前現實問題的人。下午張征正在帶著楊澤他們組裝軋板機,
這時候楊鈺趕了過來對張征拜道說:“主公我們找到生姜了。
不但找到了生姜還找到了野蔥和一片麥田?!薄罢娴??
”張征聽到這個消息一下就站了起來。楊鈺笑著說到:“怎敢欺騙主公,真的找到了,
你看”說完就把手上提著的一個麻布袋打開讓張征看。
張征看到小袋子里面真的是幾塊生姜和野蔥,高興的直搓手,連聲說到,“太好了,
太好了,那生姜長在哪里?多不多?”楊鈺答到:“啟稟主公,
那生姜在北面那條河上游七八里處的河對面。今早我和魏賀,
吳峻還有張含四人騎馬向上游尋找,在河邊看到一處流緩灘淺之地,騎馬能夠過河。
魏賀將軍說,這河南面已經找了三次了,這回去北邊看看也許會有收獲。
我等過河后走的不遠就看到一處破敗的村莊,
在哪村外原本的田地里還有麥苗和雜草一起生長,想是田地多年無人耕種,
都是以前遺落在田地里的麥子自然生長。我等進了村子,
卻見一戶人家屋后的田地里長滿了生姜和野蔥,想來是那家以前種來換錢的。
可是不知何時,遭了亂兵被人屠了村子,我等在村中看到也只剩滿地的骸骨了,哎!
”楊鈺說完深深的嘆了一口氣。張征也只是默然一陣,說道:“生生死死,
生在這亂世之中也是悲苦,對他們來說去了也許也是個解脫吧!我只希望能早日平定這亂世,
讓生人也能好好的活下去?!睏钼曉傧驈堈靼萘讼氯タ谥袉柩剩瑓s無言語。
張征扶起了楊鈺說道:“好了楊公,我等只要努力前行,
總有一天我們能夠達到我們的目的,平定這天下,現在不是比以前好了許多。
”楊鈺也收起了悲情,笑到:“主公說的是,
我們一定能達到我們的目的”雖然張征叫楊鈺楊公,其實楊鈺也不過才四十二歲,
正值壯年,可是面相卻很是蒼老。這連年的戰亂,天災人禍,催人老啊。
張征為什么需要生姜,是因為他們在海邊一直吃的都是海貨,海鮮這東西都是偏寒性的,
要是一直吃這個,對身體可不好,會讓人脾胃虛寒。必須有熱性的東西中和,
而姜就是大熱的東西,配海鮮是絕配。而這次他們還能找到蔥和麥地,
這就是意外之喜了。這時張征看到只有楊鈺一個人回來了就問到:“子暉他們呢?
怎么沒有和你一起回來?”楊鈺答到:“魏將軍說讓我先回來,向主公報喜,
他和霖波、張含多采些生姜和野蔥隨后就回來”正說話間就聽到遠處馬蹄聲響,
他們三個也回來了。
更新時間:2024-09-09 00: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