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看到躺在溫泉邊上的三個死人后,誰都沒有慌亂。因為死人都見到過太多了,
在這亂世里見到死人本就沒有什么稀奇的。
兄弟們都放下了手中的扁擔和影響行動的所有東西。
張征把連接后背裝著小寶的麻布兜囊的麻繩又緊了緊,怕一會要跑動,把小寶掉下來。
嘴里對著后背的小寶說道:“小寶,不怕,一會讓你看看為父是怎么戰斗的。
”小寶好似聽懂了一般,咿呀咿呀的喊了幾聲后,就安靜的趴在了他的背上。
看著小寶如初乖巧,張征笑了笑,又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竹弓和箭囊,
還有前胸掛著的六個竹筒手榴彈。最主要的是左腰上掛著的一個小竹筒,
那里面是火折子。
火折子是用硝水泡過的干麻絮混合一些干草絨、硫磺粉之后壓實成圓柱狀,
塞進小竹筒中。竹筒的后面是一個平時是封閉的蓋子,當前面燒的多了的時候,
可以打開后蓋把壓實在竹筒內的燃料棒往上推一些。在使用前先點然,然后吹滅明火,
蓋上前蓋。平時要用的時候,打開前蓋,快速使勁的吹一下火折子的火頭,
馬上就會有火苗出來。理論上這東西可以在竹筒內悶燒一年不滅,但是正常使用的話,
也就能用兩個月,就這還是要看手藝的。在前世張征就玩過這個東西。
所有人檢查完裝備后,魏賀在最前頭,他手持長弓,弓上搭箭,隨時準備射箭。
他的長矛交給了王愉也就是鐵牛,王愉左手拎著魏賀的長矛,
右手的長矛作準備投標槍狀,跟在魏賀的右后側。吳峻也就是二狗,
雙手持長矛護衛在魏賀的左后側,魏賀身后幾米處張征雙手持矛跟在后邊,護衛魏賀的后方,
徐惑持矛護衛張征的左邊,張含也就是啞巴護衛右邊。一眾人來到了那三個死人的旁邊,
魏賀看了看地下的痕跡,頭都沒回的喊到:“主公,剛剛在這里的人應該有二三十人。
南邊遠處跑來了至少有七八個騎兵,這二十多人是向北邊跑了過去,騎兵在這殺了人,
也向著北邊追了過去,”“跟上去”張征說到。
“諾”魏賀答應了一聲就快速的向前奔跑,眾人一起跟隨。
在戰場上這么多年還沒死,如果連這么點觀察戰場的能力都沒有,
那也真的算是一個運氣超好的笨蛋了。何況魏賀在拜了張征為主公之后,
就對張征和兄弟們說過,他的祖上本就是軍旅之家,其祖上為三國時曹操手下猛將魏平。
魏平雖然在群雄匯聚的曹魏之下并不起眼,卻也是曹魏后期十八位悍將之一,
手中一桿長矛也曾在比斗中打的曹魏悍將們不得不服氣贊嘆。眾人跟著蹤跡,
勻速奔跑了快七八分鐘后又在路邊看到兩具尸體,
這時就聽到前面一個山丘后有人喊馬嘶之聲。眾人也沒有繞過山丘,而是直上丘頂。
只看在山丘下邊的一處拐角凹陷處,有三十多穿著破爛之人。
其中有二十多人手持長矛木棒,斷刀破劍的圍成一團護衛著里面的婦孺老小。
而外邊則是有八個騎兵在來回奔馳,偶爾射上一箭時,
那護衛的人群中就會有人發出一聲痛呼。張征等人看到后,也是絲毫沒有猶豫,
直接從丘陵坡頂沖了下來。因為他們已經看出來了,那些騎兵都是匈奴人。
而那些被追殺的都是漢家子。那幾個騎兵剛開始還嚇了一跳,趕緊撥轉馬頭,
離開了山丘一段距離??墒?,轉過身看,只有六個人沖了下來,還都是沒有披甲,
赤裸上身手拿竹矛的人。這一下可就把他們刺激到了,就這樣的幾個人也值得我們跑嗎?
還以為是什么大部隊來了呢。他們又再次撥轉馬頭,向著張征他們沖了過來。
張征他們跑了一半的時候,張征突然喊到:“前面繼續沖鋒,后面丟掉長矛,
準備手榴彈?!北娙她R聲應“諾”魏賀還是在前持弓箭沖鋒,
吳峻(二狗)和王愉(鐵牛)各自持矛沖鋒。
張征和徐惑、張含(啞巴)則都丟掉了長矛,右手把竹筒手榴彈拽了出來,
把彎曲回來著綁在竹筒上的引線頭用拇指按穩。左手抽出火折子竹筒,
用牙咬掉了竹筒蓋,吹著了火折子。這竹筒蓋是用細麻繩和竹筒連接在一起的,
倒也不怕掉了丟失。就連這火折子竹筒也是有一段細麻繩和腰帶連接在一起的。
雙方接近到了八十步,魏賀首先發箭,對面一個沒有著甲的匈奴騎兵首先落馬。
對面八個騎兵有四個是身穿鐵甲的騎兵,他們看到有一人落馬,
還是毫不停留的縱馬前沖。雖然現在已經有了高橋馬鞍和馬鐙,但是還遠遠沒有普及,
更何況騎弓本就沒有步弓的射程遠。
所以現在所謂的騎射不過是把馬停下來在馬上或是下馬放箭,
或者是馬速極低的情況下射箭。而他們坐騎的速度現在已經起來了,
要是停下來反到是成了靶子,反而是直接沖鋒更為有利。剩下的七個騎兵,
四個著甲的在前面帶頭沖鋒。雙方快速接近幾個呼吸間已經到了五十步。
這時魏賀再發一箭,一著甲騎兵的戰馬中箭,戰馬吃痛,人立而起,
這騎兵立時被掀翻到了馬下重重的摔在地上。王愉(鐵牛)也投出了第一根長矛,
長矛快似閃電,一個披甲騎兵直接被透胸而死。這時雙方也經近到四十步,
張征他們是從山丘上下來,騎兵是往山丘上沖鋒,山丘不高,坡也不陡,
不過還是有點坡度的,戰馬跑了一段距離后速度有所降低,但卻是比人跑的快。
張征這時喊到“點火”,徐惑和張含聽到命令后都把手榴彈的引線插到火折子口上,
引線迅速燃燒,張征大喊了一聲“投”,三人同時把手榴彈給投了出去。
現在雙方已經接到三十步左右大概六十多米,張征他們站在相對比騎兵高的半坡,
投擲的距離自然就會遠點。那邊手榴彈還沒落地,
這邊張征又喊到:“再來”隨后就又抽出一枚手榴彈,點火,這邊還沒投呢,
那邊的手榴彈已經落地炸響。巨大的聲響和亂射的石子、被炸碎的竹刺,
頓時讓這剩下的五個騎兵人馬具驚。有兩個騎兵被當場炸死,剩下的三個也都受傷,
主要是那戰馬都在揚蹄亂跳,這時候又是三枚手榴彈落在他們身邊,
那三個騎兵還沒反應過來呢,又是三聲巨大的聲響,然后就只能在地上呻吟了。
就在張征第一聲喊點火的時候,魏賀他們三人就停止了沖鋒,一起蹲下,
以手臂護住臉面,雖然張征實驗過,這竹筒手榴彈的有效殺傷范圍是十五米左右,但是,
那石子不是飛不遠,就是六七十米要是趕巧也能打傷人的。連續的幾聲巨響過后,
張征喊了一聲:“沖鋒”魏賀他們馬上站了起來快步往前沖,
沖到騎兵之前也不管人是不是死了,直接就是一矛,轉眼間這五個騎兵不管是死是傷,
這回全都死了。那個半路馬匹中箭掉下馬來的騎兵掙扎著要起來,想要跑,
可是還沒等跑呢,直接被魏賀一箭射中了后脖子,箭只直接從咽喉處穿了出來,
那騎兵直挺挺的再次倒地。這次接站,前后連兩分鐘都沒有,
就這點時間還大部分都是在奔跑拉進近距離。八個騎兵盡墨。
這時對面的那三十多人才反應過來。
他們在騎兵向張征他們沖鋒的時候就有十幾個人也向騎兵沖了過來。有人來搭救他們,
他們要是在那里看著,那還怎么能做人?況且,對面有八個騎兵,還有四個是身披鐵甲的,
而那來救他們的六個人卻都是赤裸上身手拿竹矛,就這人家都敢向著騎兵沖鋒,
而自己這邊這么多人卻在這看著,豈不是羞愧死人了??墒沁@些人剛追了沒幾步,
就見騎兵中有一人中箭落馬。又追了幾步,又見一馬人立而起,后又倒地,騎兵被掀落馬下。
又有一鐵甲騎兵被投矛慣胸而亡。又再追幾步,
只見那前來救援之人好像投了什么東西出來,突然間雷霆震怒連續幾聲的炸響,
剩下的那幾個騎兵盡皆被殺死。這下可把這幫人給嚇住了,這幾個人是什么人啊,
怎么能使用雷霆天威?難道是天神下界不成?可是看著也不像。
直到最后一個騎兵被魏賀殺死,這些人才反應過來。
這邊帶隊沖鋒的是一個長髯老者,手持一把長劍,劍刃有缺口十余處,
可見也是奔波征戰很久了。他看向張征這邊,張征也看向了他們。
看他們現在的位置和跑過來的人就知道,他們是來合圍騎兵的,并沒有在那看熱鬧,
看來這些人還算不錯,救得值了。這老者看著張征就知道,
這個背著一個孩子的少年人就是這幾個人的首領,因為那幾個人都在隱隱的把他圍在中間,
以為保護。老者向跟隨自己的十幾個人說了句,“在這等著,不要亂動,
我去感謝人家的救命之恩”說完把長劍交給身邊人,赤手空拳的向著張征他們快步走來。
張征他們看到對方就一個老者空著手過來,就知道他們沒什么惡意,也都迎了過去。
這老者來到了張征面前就是大禮拜下,五體投地。
五體投地的大禮節本是佛教的最高禮節,佛經《楞嚴經》卷一:“阿難聞已,重復悲淚,
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焙鬂h朝時,佛教進入華夏,并被融合,
這五體投地的大禮也被接受融合了。老者拜下言道:“小老兒,
上谷楊鈺楊德正見過公子,多謝公子救我滿門老小性命之恩”張征趕緊上前扶起老者,
道:“長者快快請起,不敢如此,不敢如此。”把老者扶起來后,
張征也對老者躬身施禮道:“小子,漁陽張征張恒承見過長者”
更新時間:2024-09-09 00: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