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董夫子倒吸涼氣

龍行虎步 星海 1551605 字 2024-08-26 03:35:20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馬車在官道上疾馳,很快就來到了董府。

按理說應該要遞上名刺的,但現在石慶急的跟個鬼似的,哪有功夫搞這種形式主義,直接闖了進去。

“董夫子!董夫子!”

董仲舒現如今是接近六十的年紀了,不過身體還算不錯,此時還在拉弓。

聽到喊聲,也是不為所動,把手中箭矢射了出去,才轉過頭來,看到是石慶,就放下了弓,恭恭敬敬行禮?。骸笆?。”

石慶急的跟熱鍋上的螞蟻一樣,跳腳:“董兄,出大事了!”

董仲舒微微一笑:“石兄,禮不可廢?!?/p>

石慶沒辦法,只能跟董仲舒莊重端正的回禮:“董兄?!?/p>

董仲舒這才往旁邊指路,兩人走到仆人聽不見聲音的地方:“石兄,怎么回事?”

石慶急得跳腳:“陛下封的太子舍人,那個霍去病的二弟,霍海!”

董仲舒哈哈大笑:“這事兒我知道,今天霍海從陵邑招搖過市,那文章辭賦寫的是極好,老夫也看見了?!?/p>

石慶抓住董仲舒的手腕:“你可知道他是墨子傳人?!”

董仲舒愣了一下,臉色變得嚴肅起來:“你說什么??。?!”

先秦時代,最開始儒家只是個小門小派,一開始根本沒什么影響力。

而在戰國中后期,儒家成為了排名前幾甚至可以說是第一的學說。

但,戰國中后期,一旦談到學術問題,學派問題,所有文章文獻必首談儒家,次談墨家,然后才是其他家。

也就是說整個戰國時期,墨家一直和儒家在對剛,是對手。

而且,墨子還是個儒家傳人,他就是覺得儒家崇周禮,屁事太多,才提出了尊夏禮,和儒家對著干。

儒家認為一切都是天命,墨家覺得,萬事萬物都有它的道理,和天命毛關系都沒有。

而且,石慶和董仲舒走的公羊學流派,那還和墨家多一層不對付,公羊學幾乎可以說都是好戰分子,而墨家兼愛非攻。

雙方幾乎完全對立。

董仲舒:“怎么回事,你仔細的說一下。”

石慶詳細講起了霍海見到太子后的事情:“董兄,你想一下,現如今,究竟什么人會故意淡薄禮儀,說出‘咱就不用了,咱們誰跟誰啊,不講這些禮數’這種話?這可是對儲君講的!”

董仲舒聽了霍海從進入太子宮到和陳掌隨意見禮,到和太子見面,又故意提到不用講禮數的事情,但依舊覺得:“這恐怕不能說他就是墨子傳人吧?”

石慶:“董兄,你知道之后他干了什么嗎?”

“他帶著太子做什么……做……怎么說的來著?做實驗,對做實驗。做的是光成像實驗,具體做法就是用一個這么大個盒子……”石慶一邊說一邊比劃:“就這么大?!?/p>

“開個孔,這邊又留一個板子,這邊點燃燈。那燈影,就倒懸在另外一邊的板上了?!?/p>

“太子就被深深的吸引了,然后就問他,為什么燈影是反的?!?/p>

董仲舒越聽眉頭越皺起:“你等一下。”

董仲舒急沖沖走向了自己的藏書閣。

在這里,有一個房間,被十幾把鎖鎖著,上面還有個魯班鎖。

董仲舒打開了魯班鎖,又打開了幾重鎖,拉開了門。

這門里面有許多的書架,擺滿了竹簡,看這些竹簡的樣式,已經非常陳舊了。

董仲舒往最里面走,掀開一塊黑布,露出了一大口箱子,箱子上鎖著一把大碩,寫著勿動。

這是董仲舒準備在死前燒掉的東西。

現在,董仲舒把它打開了。

打開箱子后,翻了許久,董仲舒翻到了。

【景到,在午有端與景長,說在端?!?/p>

這是董仲舒收藏的《墨經》也就是《墨子》,這句話的意思是,影子對比物體是倒過來的,是因為光線經過端點后上下顛倒了,上方光線到了下方,下方光線到了上方。

以前董仲舒看墨經,看過其中對光線描述的其他話,都看懂了,唯獨這一句沒有看懂。

現在懂了。

“針孔成像,原來是這么一個機關機構?!?/p>

石慶指著這一段:“我就是看過這一段,昔年我父親手底下有個門客,是墨家子弟,當初他就帶了一部分墨經,我就是看過這一段,知道這是墨家的手段!”

董仲舒:“那么,有沒有一種可能,他和你一樣,也只是看過墨家人的表演呢?”

石慶:“董兄,詭異??!”

“我父親,我哥哥,先后死在了這個位置上,還有公孫,也是死在了教習位置上?!?/p>

“自從我當上這個太子太傅,我就一直小心謹慎的盯著?!?/p>

“就連陛下提出給太子殿下修建一個會客用的閣,以便太子能夠會五花八門的客,我都沒有說什么,董兄不知道是為什么嗎???”

董仲舒能不知道嗎?

當今陛下要是真的完全接受了儒家接受了公羊學,也就不會只采納自己的學說而不用自己辦事了。

陛下雖然接受了讓太子學儒,但分明一直想要周旋。

如今,陛下安排一個墨子傳人來太子身邊,似乎也說得過去。

董仲舒雖然推斷過程錯了,但得到了正確答案。

劉徹這輩子最討厭被威脅被裹挾,竇嬰還有田蚡,一個是他奶奶家的親戚,一個是他媽家的親戚,都是外戚。

最后如何?

劉徹一直在想辦法把董仲舒的東西代替了。

當然了,劉徹一直沒成功。

不過,董仲舒也沒成功。

劉據還活著的時候,就對公羊學不感冒了,反而對儒教中的谷梁學產生了興趣。

雖然劉據死的早,但后面幾位皇帝,依舊對公羊學不感冒,而喜歡谷梁學。

這就導致谷梁學代替了公羊學,成為了主流,甚至遺毒兩千年!

董仲舒和劉徹兩個人的對弈,直接影響了整個華夏的格局,影響了儒家的模樣,甚至直接造成后世腐儒過多。

此時,董仲舒確定,劉徹是對自己不滿的,董仲舒也沒想到他真正的敵人是隱藏在自己內部的,聽完石慶的話,董仲舒也覺得,霍海很有可能是劉徹故意安排的。

董仲舒沉聲:“當初我跟陛下提出了兩個條件,‘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陛下就只答應了后者,現在看來,陛下不只是不答應前者,還通過這句話,找到了我的弱點。”

石慶擦汗:“董兄,你這條件提的確實過分了點?!?/p>

董仲舒:“你懂什么,第一個條件就等于是提出要把人殺了,第二個條件等于要他所有的錢。道匪攔住別人要錢,別人不一定給,但是你如果說要把他殺了,那別人就愿意給錢了?!?/p>

更新時間:2024-08-26 03:35:20

色污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