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風蕭蕭,大地一片蒼茫。
一滴雨滴落到了盧循的臉上,化作點點冰涼,三月的江南大地早已經渡過了寒冷的季節,但是在盧循的心里,卻是冰冷異常。
盧循抬起頭看向遠方,那里出現了一條黑線,正在向自己這邊移動。黑線移動的速度并不是很快,但是整齊劃一給人一種雄壯的感覺。
終于要來了嗎?盧循兩眼微瞇,下意識地握緊了手上的長刀,兩腿緊緊地夾在了馬肚子上面。身下的戰馬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精神波動,不斷的打著響鼻表示著自己心中的不安。
在盧循的身邊還屹立著一員大將,他目不斜視看著遠方那越來越接近的黑線,眼里只有冷酷的色彩。
兵器出鞘聲,喘息聲,兵器撞擊聲響起,盧循二人身后的士兵們正在做作戰前的最后準備,烈風吹起他們身上的各色戰服,形成一片五顏六色的波濤。
那條漸行漸近的黑線是東晉末年的強悍軍隊——北府軍,其統帥正是后來代晉自立,北伐中原,創立南朝劉宋政權的劉裕。而盧循正是東晉末年農民起義軍的首領,在他身邊的那員大將是孫恩,盧循的舅子,同時也是這只農民起義部隊的最高統帥。
盧循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跑到這里的,他的真名應該是歐陽玄,在一次登山中意外掉落山崖,本以為必死無疑的他,醒來卻發現自己處于一個陌生的地方。直到后來他才知道,他穿越了,穿越的時代是東晉末年。而且最不可思議的是他竟然靈魂附生在了當時的農民起義軍首領盧循的身上,并且吸收了盧循的記憶成功的控制住了這具身體。
盧循(歐陽玄已經完全控制了這具身體,所以以后就以這具身體的名字來稱呼他)轉生前是一個歷史學專業的學生,主修的是世界史,但是對于中國古代史也有相當程度的了解。
這一年是元興元年(公元402年)。距離東晉滅亡,劉裕篡晉自立還有十八年,在公元三百八十三年的肥水之戰后曾經使北方實現短暫統一的前秦王朝崩潰了,北方又出現了群雄割據的狀況,這一時期是十六國時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東晉政權自從南遷之后,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已經消失了北伐的激情,安于安樂的生活,政治上被門閥控制,人民苦不堪言,終于爆發了起義,孫恩盧循的起義正是東晉南朝時期最猛烈的一次起義。
盧循對這段歷史知道得不是太多,但是他還是知道這次聲勢浩大農民起義最后還是走向了失敗,起義的領導者孫恩盧循最后都兵敗自殺。這一年是元興元年,也正是在這一年孫恩最后一次登陸,被北府軍將領劉裕擊敗自殺。
盧循知道這段歷史,當然不愿意參加這個必定走向失敗的起義軍,他非常仰慕劉裕,也想參加劉裕的北府軍,但奈何他是盧循,是孫恩的妹夫,是東晉末年農民起義軍的領導者,哪怕他向東晉政府投降了,估計都會弄得個被殺的結果——歷朝歷代對農民起義防范實在太深了。既然如此,還不如奮力一搏,或許像那些穿越小說里所說的一樣,開創一個自己的王朝也說不定呢!
這是盧循轉生后參加的第一次大規模的戰役,雖然在腦海中,那個真正的盧循給他留了許多關于各種戰役的資料,他也很好的消化吸收了,但這畢竟是他第一次真正的參加這種大規模的戰斗,心里難免會有一點緊張。
“于先(盧循表字),記得隆安五年三月的那次戰役嗎?”孫恩盯著眼前越來越粗的黑線對盧循問到。
還沒等盧循回答,孫恩自顧自的說到:“我在海鹽擊敗了劉裕,令其不敢南下,這一次我一定還能擊敗他,親自割下他的頭顱,就像當年打敗謝琰(東晉宰相謝安次子),以祭先師在天之靈?!?/p>
先師是指孫恩的叔父孫泰,他是東晉五斗米道的傳承人。孫氏奉五斗米道,恩叔父泰是大教主。隆安元年兗州刺史王恭起兵反晉,孫泰糾合兵眾,準備起事,事泄被殺。孫恩逃至今舟山群島,聚集逃亡農民。對于這個盧循結合歷史與腦海中的記憶倒是知道得很多,隆安五年孫恩擊敗劉裕不假,但是在八月份又被劉裕打敗了,以至于第四次逃到了舟山群島上,這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登陸了。
雖然自己的到來讓歷史充滿了變數,但是在這個時候,孫恩的結局已經注定的了,哪怕是盧循也不能夠改變的。
盧循心里嘆了口氣,但是在口頭上還是說到:“大將軍威武神勇,那區區劉裕哪是您的對手,這一次大將軍一定會把北府軍打個落花流水,讓大將軍的威武傳遍天下!”
盧循對于孫恩并沒有什么很深厚的情感,娶了孫恩的妹妹還在不久之前就去世了,他與孫恩最后一條直接紐帶是斷了,現在他與孫恩就是一個上級和下級的關系。其實在現在的盧循的心中是巴不得孫恩死去的,因為按照歷史的記載,在孫恩身死之后,是盧循接替了孫恩的位置,一直戰斗了公元四百一十一年,并且攻城略地,立下了赫赫戰功。
聽了盧循的話,孫恩大笑數聲,但是馬上就笑不出來了,因為北府軍已經出現在了他們的視線范圍里。
北府軍,又名北府兵,是中國東晉時謝玄主持創立的一支軍隊,后成為南朝軍隊主力。
東晉孝武帝太元二年(公元377年),由于前秦已一統北部中國,東晉王朝受到空前的軍事壓力,因此詔求良將鎮御北方。當時的權臣謝安遂任命其侄子謝玄應舉。朝廷任命謝玄為建武將軍、兗州刺史、領廣陵相、監江北諸軍事,鎮廣陵。其時廣陵和京口聚居著大量逃避北方戰亂而來的流民,謝玄到任后,在這些人中選拔驍勇士卒如劉牢之等,建立了一支軍隊,太元四年(公元379年),謝玄改鎮京口,因為當時京口又名北府,故而其軍得名北府兵。
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北府軍在淝水之戰中一舉擊敗前秦大軍,乘勢追擊,劉牢之一度追到鄴。
淝水之戰,北府軍八萬人打敗前秦八十萬人,不得不說北府軍實力有多么的強悍,再加上北府軍現在的統領劉裕,可謂是如虎添翼,威勢極大,數次以少勝多打敗孫恩的農民軍。
綿長嘹亮的軍號聲響起,那聲音悠遠的就像來自于另外一個世界。
農民起義軍一片肅靜,在呼嘯的寒風中,盧循聽見了陣陣的牙齒顫抖聲。北府軍威,強悍如斯。
在漫長的令人窒息的等待中,盧循覺得時間和空間仿佛糾結在了一塊,周圍空氣凝重得如同實體化一般,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北府軍百戰百勝的威名在義軍心中如同一塊沉甸甸的石頭一般。
近了,盧循已經能夠看見前鋒軍隊的旌旗了,那黑色的旌旗在風中肆意的飄揚著,似乎在嘲笑著這一幫任意組織起來的農民軍隊。
不同于義軍的由純步兵組成的軍隊,來襲的北府軍是由步兵與騎兵混合而成。本來江南地區不產軍馬,而且地形復雜,河流縱橫,不利于騎兵威力的發揮。但是由于北府軍長期鎮守在東晉的邊疆上,與少數名族的部隊多次交鋒,所以俘獲了不少的軍馬,組建了自己的騎兵部隊,在平原地形用騎兵對付步兵,那簡直是無往而不勝的。
腳下的地面輕微顫抖起來,孫恩二人臉色微變,從地面的狀況判斷,這一次北府軍的騎兵部隊來了不少,如果來的人數足夠多的話,估計就不是像以往一樣作為步兵的輔助部隊了,而是像北方的少數名族政權一樣以騎兵為主要的攻擊部隊,在臨海這個地形相對平坦的地方,義軍是必死無疑了。
數萬義軍排著零散的陣型,準備迎擊著北府軍的第一波攻擊。
“騎兵!是大量的騎兵!”不知是誰先叫了起來,引得眾人紛紛向北府軍方向望去。果然,對面騎兵帶起了滾滾塵煙向著這邊猛沖過來。
盧循的臉色狂變,這一個多月的中見慣了生死的心也不爭氣的微微顫動起來,這是一支真正的騎兵,龐大的騎陣仿佛是來自地獄的波濤,深深的撞擊在義軍心中的防線上,如洶涌的洪水般瞬間就沖破了眾人的防線。
在平原地區,發動沖鋒的騎兵是步兵的噩夢,這一場戰役已經失去了意義義軍必敗無疑,只是看如何最小減少傷亡了。
…………………
臨??ぬ匦辆案吲e寶劍,策馬狂奔,三千北府騎兵緊跟在其身后,夾裹著毀滅一切的洶涌態勢,如洪水潰堤般向義軍洶涌襲來。
腳下的大地如潮水般向后狂退,天地間似乎只剩下千萬匹戰馬的嘶鳴聲,辛景仿佛把整個天下都囊括在自己胸中一樣,豪情四溢,他的眼中射出了狂熱的光芒!
“殺!殺!殺!”辛景的口中發出了不似人聲的咆哮,劉裕借給他的這幾千北府騎兵帶給了他無窮的戰力,此刻的他仿佛看見了大量的榮華富貴的向他涌來,封侯登相,這是每一個人的夢想。
“殺!”三千北府悍軍轟然應答,那狂嘯的聲音似乎壓制住了天地間其他的聲音,仿佛只剩下這三千聲的齊聲應答。霎時間,風云變色,天空中卷起滾滾烏云,跟著北府悍軍的前進的步伐向著義軍席卷而去。
最前排的騎兵把長槍盡量挺直,后面的則高舉斬馬刀,嗜血的刀光照映在戰士們的臉上,猙獰異常。
…………………….
義軍前排開始躁動不安了,數千人的腳步有點慌亂了,不少跟著孫恩打過幾次大戰的老兵都開始悄悄的向后邁步了,義軍的陣型實在是太亂了,以至于這些人的小動作沒有多少人看了出來。
孫恩眉頭緊皺,他當然知道身后的義軍們在害怕什么。雖然他們有幾萬人,但是都是一些沒有上過戰場的烏合之眾,怎么會是對面三千精兵悍將的對手。但是此刻他也沒有什么其他的破敵之策了,之能在陣前策馬呼喊,努力使義軍保持基本的陣型。在他的心頭早已經筏起一股陰云:這次是兇多吉少了。
更新時間:2024-08-23 07: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