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這么一天天的過去了,劉四兒見太守大人一年多也沒問過這小子死活,估計是把這茬事忘了。想想也是,這雁門郡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馬,皇甫老大人那么好一個人,怎么能為了一匹馬就讓這小子死呢。劉四兒越想越覺得有道理,在枕頭邊上撿起小包袱來就越來越理直氣壯了。
考慮到這小子這么上道,又出手大方,會做人。劉四把這小子提拔成了伍長,當然事先劉四兒就跑到軍司馬那里報告了一聲,結果軍司馬聽清除劉四一大早顛顛跑來匯報了半天就是為了提拔1個伍長,當場就應允了;劉四兒一看,既然軍司馬同意提拔里克,那就算太守大人哪天真想起來要找里克這小子的邪茬,那自己就說這都是軍司馬批準的,天塌下來讓軍司馬頂著。
里克當上了伍長以后,劉四兒撿到的小包袱明顯大了不少。所以,劉四兒就又跑去報告軍司馬提拔里克當什長、屯長,事務繁忙的軍司馬每次沒有聽完劉四兒匯報就馬上同意了,里克的職務也就節節攀升,劉四兒枕頭邊的包袱也越來越大。
里克被提拔后,直接向劉四兒報告,自己年紀太小,原來斥候營的兵自己一個都指揮不了,所以請求從各營中挑選一批新兵入伍,不用營里承擔軍餉,只要頓頓管飯就行。對于里克的請求,劉四兒從來都不反駁,更何況這樣不要錢白干活的兵,你能找來1千都不嫌多。
里克獲得劉四兒的批準后,就讓胡車兒拉著大車,裝滿了吃的穿的,在雁門邊軍各營里四處亂轉。當時,每個營里都有從草原上那些烏桓、匈奴、鮮卑等各部落逃回的年輕輔兵,這些人從小被胡騎擄走或父母被擄走后出生在草原的,后來僥幸逃跑回來,但無家可歸、更無處安身,雖然他們自幼在草原長大,弓馬嫻熟的與鮮卑、烏桓人無異,但在朝廷的眼中他們都是異族血統,不是我大漢子民。多虧了老太守皇甫節心地善良,擔心他們凍餓而死或者流落草原淪為馬賊,下令將他們全部收入邊軍,負責運送輜重、喂馬牧羊什么的,歷盡辛苦但還能求得一日兩餐和一個草窩供夜晚安身。這樣的身份平時根本沒有什么人待見他們,可里克卻挨個營轉悠,不但奉上酒肉,還每人送了一件寬大暖和的皮襖,白天穿在身上,夜里就當成鋪蓋。這些可憐人得到如此厚贈,個個都將里克當成再生父母,當里克提出讓他們跟隨自己加入斥候營時,這些人立即跪地發誓:“愿意追隨里克前去沖破堅石,截斷激流。”
很快,里克身邊就聚集了數十名弓馬嫻熟,身材魁梧的逃奴軍士,每次外出行商捎帶偵查的時候,前呼后擁的馬隊規模也就越來越大了。
為了防止被邊關稅吏察覺自己帶領大批雜貨出關,里克決定采取螞蟻搬家的方式。首先,在離成5里的小孤莊買下一所宅子,這里地處關外,常有小股盜賊出沒,所以非常便宜的又買下了宅子后面一排結實的土坯房。然后,里克又跑到車馬店,渾身肉疼的結清了一大筆伙食費,就將胡車兒母子接了出來,安置在小孤莊的宅院里。
隨后,里克把手下所有士卒集合起來,以增強體力、加強訓練為由組織大家負重長跑,每天大家肩膀都扛1個裝土的大口袋,吆吆喝喝的從雁門關城門跑出去,跑到小孤莊后喘口氣,再扛著土口袋跑回來。他們是邊軍斥候兵,加上里克比較隨和,動不動牽頭羊、拿幾壇子酒犒勞把守城門的弟兄們,所以非常容易的出入城門,剛開始為了掩人耳目,還往口袋表面塞點爛豆苗什么的,后來干脆連這點表面文章都不做了,一群人一溜煙兒似的扛著貨物跑出城,到了小孤莊再扛上成包的獸皮一溜煙跑回來,比進出自己家門還順當。
更新時間:2024-08-23 06:2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