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并行加注方案實驗

彩云之上 星海 398685 字 2024-08-17 05:04:21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面對鄭少康的質疑,秦宇像是看一只上躥下跳的小丑,覺得這人匪夷所思。

“實行并聯加注,將液氧和煤油同時向火箭加注,至少能節省出幾個小時的加注時間,縮短發射流程。這樣我們的員工就能留出更多精力去應對最后的地面復核,這是好事啊,你把這當做笑話看?”

鄭少康卻反駁道:“可是其中的風險你考慮過嗎?而且串聯加注燃料,是國企乃至全世界的主流加注方式,你想打破常規特立獨行嗎?”

他說這話倒不是故意抬杠,基于這個時代來看,串聯加注確實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特別是在液氧煤油火箭上!

液氧+煤油的推進劑,相比其它燃料組合推力更大、比沖更高,但由于航天煤油是復雜多分子碳氫混合物,可燃性更高,因此加注時需格外小心。

而低溫狀態的液氧在局部加注環境下,很容易泄漏形成富氧環境,這對任何可燃物都是致命的,更別說煤油了!

安全起見,用串聯加注方式,先加注常溫煤油,等煤油相關加注設備撤離完畢后,再進行低溫液氧加注,是最常規的方式。

也算是行業潛規則!

而現在這個新來的技術副總,竟大言不慚的要施行并聯加注,想打破常規?

鄭少康一眼就看出這是個乳臭未干的毛頭小子,以為在斯坦福喝過幾年洋墨水,就能隨便指手畫腳了!

在場的員工們,雖然不像鄭少康那樣擁有豐富的國企經驗,但對于串聯加注這點共識還是有的,都不太看好這位新來的技術副總。

劉俊懿還想幫老同學打個圓場,被秦宇用眼神制止住了。

他走上前道:“這不是特立獨行,而是推陳出新!確實,串聯加注的安全性很高,經過十幾年的檢驗,一直備受認可,它不需要太多的人力,加注過程中箭體載荷也能保持平衡,可以說將風險降到了最低?!?/p>

秦宇頓了頓,卻換了語氣,“但是,這種漫長的燃料加注方式真的完全正確嗎,還是不敢承擔風險就一直因循守舊?”

鄭少康譏諷道:“一旦并聯加注導致火箭出了問題,你敢擔風險嗎?”

“有何不敢?”

秦宇不以為然,看向臺下眾人,“大家知道自己是做什么的嗎?”

臺下有人回應,“當然是造火箭的!”

秦宇問:“給誰造火箭?”

臺下沉寂了半天,才終于有人答道:“給客戶造火箭!”

秦宇打了個響指,“沒錯,我們是一家商業火箭公司,我們要做的是盈利!因此不能受制于穩妥的設計和緩慢推進的項目節奏中,我們必須要快!”

他目光炯炯的看著眾人,“要想做到商業化,我們就得摒棄那些規規矩矩、不緊不慢的法則,火箭出廠就要乘坐半掛運往發射基地,要在幾天甚至幾小時之內將它組裝在發射工位上!”

“然后就像鐘表的指針從9點到12點那樣,我們要爭分奪秒的讓它垂直指向天空、點火發射!也許每月一次,甚至是每天一次!”

“那么時間漫長的串聯加注方式,勢必要拋棄掉!加注時間每增加1小時,復核流程、發射臺隱患、箭體結構可靠性、水電氣的消耗、人員精力匱乏等,都會受到影響!”

“以后我們不僅有陸地發射,還要海上發射,海上的氣候變化迅速且氣象復雜,如果因為漫長的加注流程,導致錯過了發射窗口期,那將會是一次失敗的商業合作,因此你們還覺得并聯加注沒必要嗎?”

一番話說完,底下的員工們若有所思起來,就連一旁的劉俊懿都悄悄給他豎起了大拇指。

但鄭少康卻覺得這種大膽的設想,實在過于荒唐。

在‘即刻飛行’的所有員工里,就屬他的年紀最大、資格最老。

時年40歲的鄭少康是劉俊懿從火箭研究院挖過來的人才,一來就擔任了動力推進部的主管兼星火二號發射經理,實際上算是公司三把手了。

國企出身的鄭少康一直抱有居高臨下的傲慢,認為一家區區幾十人的小公司,就想完成幾萬人才能搞定的火箭項目,簡直是癡人說夢!

若不是看在可觀的薪水和三把手的位子,他才不舍得放棄鐵飯碗跳槽。

畢竟在研究院時他只是個不起眼的小透明,來到這里卻是三把手,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嘛!

鄭少康一來,就拿著國企那套在公司大刀闊斧的改革,將原本散兵游勇一樣的員工們進行了嚴格管理。

例如不再允許他們穿著人字拖走來走去,不允許在廠房里穿短褲,不允許工作期間吃零食等等。

因此員工們對他很不滿,并且鄭少康做事太過循規蹈矩,技術上的問題明明自己就能做主,偏要拖著等劉俊懿或者魏巍過來拍板,導致很多項目進展緩慢。

現在秦宇這種大膽的并聯加注方式更是精準踩線,甚至有不少員工在臺下附和,鄭少康簡直無法忍受。

“秦總,你應該清楚,火箭的燃料加注過程是最危險的階段,哪怕一丁點隱患都可能導致爆炸,幾十噸的燃料爆炸,這后果恐怕不是你說擔就能擔的!”

秦宇看著鄭少康那張不服氣的臉,心中喟嘆。

在他的記憶里,這時候國外的獵鷹系列、宇宙神系列、德爾塔系列等,已經打破常規,嘗試并聯加注燃料了。

像鄭少康這種只懂墨守成規的榆木腦袋,確實落后了啊!

秦宇說道:“火箭燃料的并聯加注方式是否可行,只需要做實驗論證一下就能解決了,實踐才能出真知?!?/p>

鄭少康嗤笑一聲,“做實驗,怎么做,你難道做過?。俊?/p>

秦宇還真做過燃料并聯加注的實驗,只不過按之前的劇情線發展,那是兩年后的事了。

“歸根結底,燃料并聯加注之所以存在隱患,主要就是燃料泄漏問題,對吧?”

秦宇解釋道,看了眼鄭少康那張倔強的臉,又看著臺下眾人。

劉俊懿點了點頭,“對的,煤油的揮發性和易燃性都極高,尤其是長時間的加注,很容易揮發到空氣里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而液氧更是易揮發的助燃劑,一旦發生隱患,后果不堪設想!”

鄭少康又添磚加瓦的補充了句,“因此串聯加注才是主流方式,因為沒人能百分百保證液氧和煤油不會發生泄漏!一般都是將液氧管道與煤油管道錯開布置,距離極遠。而你提出的并聯加注,簡直就是踩紅線!”

秦宇不這樣認為。

他說道:“那把燃料泄漏問題解決不就好了?假如你們有機會去NASA參觀的話,就會知道,現在他們已經在嘗試部分并行、甚至全并行的燃料加注方式了,將來或許僅需1個小時,就能完成全部加注流程?!?/p>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1個小時加注完成?這特么是NASA自吹自擂吧?天方夜譚!”

“一定是危言聳聽,常規加注流程至少都是一天時間準備、一天時間加注,這樣才是最穩妥的!”

秦宇的這番話徹底震撼到臺下的眾人了,向來規行矩步的鄭少康更是吃驚不已。

他在國企待了這些年,向來都是用一天時間進入燃料加注的準備狀態,才進行煤油小流量加注,再開始一二級、助推器的煤油加注,

在煤油加注結束前的2個小時進行液氧管道預冷,再轉為加注液氧,然后持續小流量的補加,一直到發射前1分鐘才停止。

而現在身旁這個人竟大放厥詞的說,未來1個小時就能完成這些流程,難道煤油是拿水泵抽的?

見眾人一副大驚小怪的模樣,秦宇無可奈何的嘆氣,這個……就叫代溝?。?/p>

未來馬廝克的獵鷹9號火箭,九臺19萬磅推力的梅林發動機,確實已經能在1個小時內加注完上百萬斤的燃料,發射升空!

見眾人仍爭論不休,秦宇開口道:

“解決燃料泄漏問題的實驗其實并不難,只要能論證出,在特定環境下,即使煤油和液氧同時加注發生泄漏,不會發生爆炸就好了,這不就能證明并行加注方案可行了?”

鄭少康出言駁斥道:“你說的輕松,遙三發射失敗、公司危機重重,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多著呢!”

秦宇擺了擺手,“一周時間……算了,三天吧,我會拿出一份切實可行的燃料并行加注方案,不需要你們花時間跟我折騰……就叫陳嬌龍協助我吧!”

最后,他點了那位沒擰螺絲的失職員工的將。

更新時間:2024-08-17 05:04:21

色污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