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家,小僧乃是姑蘇慕容氏家主慕容博老先生好友,欲往參合莊拜祭老友!
若知曉參合莊所在,不妨送我們一程,小僧必有重謝!”當小舟蕩開碧波,
悠悠駛向岸邊時,鳩摩智又揚聲呼喊。他是吐蕃國師,大輪明王,年紀也有四十多歲,
但無論面對誰,都自稱“小僧”,以示謙和。當然實際作風又是另一回事了。
而阿碧聽他呼喊,頓時輕咦一聲,訝然道:“那大和尚竟是老家主好友嗎?
他是來拜祭老家主的?”慕容復輕笑道:“也許吧。說不定呀,
他還帶來了誠意十足的祭品呢?!闭f話間,他摘下臉上斗笠,起身盤坐船頭,
看向岸上四人。四人當中,最惹眼的,自是鳩摩智。他身著黃袍,臉上神彩飛揚,
隱隱似有寶光流動,便如明珠寶玉,自然生輝,瞧著確是一副得道高僧氣質,
難怪能被吐蕃國主拜為國師。鳩摩智身邊的青衫少年,看上去十八九歲年紀,長相俊秀,
氣質溫文,顯然正是段譽。至于另外兩個穿孝服的,一個是器宇軒昂,
身形高大的中年男子,另一個是矮小瘦削,活像個癆病鬼的小老頭兒。
慕容復卻不記得這兩人是誰,只從他倆衣著猜測,這兩個恐怕還真是來找慕容家尋仇的。
其實認真論起來,除了丐幫馬大元之死跟慕容家無關,
其他死在各自成名絕技之下的幾個人,好像還真是被慕容家的人干掉的。不出意料的話,
殺人兇手應該正是慕容博。一想到慕容博,慕容復心里就好一陣膈應。
慕容博號稱智計過人,其實就是個大聰明。但凡有點政治智慧,稍微懂點造反策略的人,
又哪里會想得出,利用武林人士紛爭,挑動兩個大國戰爭的這種天才主意?
想出這種神鬼奇謀也就罷了,之后慕容博又干什么去了?他詐死遁世,
去少林寺偷學武功了!還號稱籌集造反資金,到處打劫。打劫也就罷了,
還特么用“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手段打劫,生怕別人不知道這是姑蘇慕容干的。
一個立志復國的人,
不去學兵法韜略、治政練兵、天文地理……詐死遁世、隱姓埋名二十多年,家也不要了,
兒子也不教了,跑去偷學武功?用慕容家的成名手段“暗中”打劫?把朋友搞得少少的,
把敵人搞得多多的?你他娘的還真是個天才!二十多年大好光陰,不種田不練兵,
不經營人脈擴大影響,拉攏腐蝕大宋官吏,卻隱姓埋名偷武學、劫銀子……讀書考科舉,
乃至憑武功外加花錢謀個“押司”之類的小吏,在江湖上賺個“及時雨”之類的稱號,
都比這靠譜?。》较蝈e了,努力越多,越像笑話??傊畬δ饺莶?,
慕容復心里是半點敬意都欠奉——莫說他并非原本的慕容復,就算是原本的慕容復,
慕容博在他還是幼童時就詐死了,對其也沒有教養之恩,屬實不配為人父。
至于將來……反正慕容復早已打定主意,慕容博人在哪里,
他就絕對不會出現在哪里。您老既然已經丟下老婆孩子,詐死遁世二十多年,
那咱們就一如既往,永不相見吧!以慕容復的能力,只要他愿意,
哪怕慕容博就住他隔壁,也永遠別想見他一面。神思飄渺間,阿碧已劃著小舟,
靠近岸邊。本來一副垂頭喪氣模樣的段譽,瞧見肌膚勝雪、俏媚可人的阿碧,
頓時眼睛一亮,稍微有了點精神。那兩個穿孝服、神情怨憤的不明人士,
也忍不住多看了阿碧兩眼,眼中怨憤稍顯紓緩。唯鳩摩智眼中渾無半點色相,
只合什一禮,對慕容復、阿碧說道:“阿彌陀佛,小僧鳩摩智,欲往參合莊一行,
卻不知其所在,不知二位可否指點迷津?”阿碧放下船槳,也不說話,
乖巧俏立慕容復身后。慕容復摘下斗笠,站起身來,還了一禮,
笑吟吟說道:“久聞大輪明王之名,在下慕容復,正是參合莊當代莊主,
給大輪明王見禮了!”聽他自報姓名,那兩個身著孝服的不明人士頓時神情一凝,
一臉怨憤地緊盯著他,眼神之中滿是恨意。段譽也好奇地看著慕容復,
心說這就是那位“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姑蘇慕容?怎看著不像武林中人,
倒像個溫文儒雅的世家士子?鳩摩智則是面現驚喜:“公子名叫慕容復?
莫不是慕容博先生之子?”慕容復忍著聽到“慕容博”這個名字時的膈應,
含笑頷首:“正是?!薄霸瓉硎悄饺莨赢斆妗!兵F摩智又合什一禮,
笑道:“小僧苦尋參合莊良久,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是讓小僧得了機緣,
遇見了慕容公子。實不相瞞,小僧此行,乃為踐諾而來,還望慕容公子帶小僧往參合莊一行,
于慕容先生墳前拜祭?!薄佰`諾?”慕容復作訝然狀:“不知大輪明王與先父有何前諾?
竟有勞明王不遠萬里,專程自吐蕃趕來姑蘇?”鳩摩智輕嘆一聲,
眼中浮出追憶之色:“小僧當年與慕容先生相會,訂交結友,談論當世武功,
慕容先生言下對大理天龍寺的‘六脈神劍’推崇倍至,深以未得拜觀為憾。小僧遠在吐蕃,
消息閉塞,自與慕容先生別后,多年未通音訊,直至近日,
方聞慕容先生竟已仙逝多年……“知己早逝,小僧哀痛不已,為報知己,
特往大理天龍寺討求‘六脈神劍’劍譜,擬將之焚化于慕容先生墓前,以為拜祭。
沒想到……天龍寺對小僧誤解甚深,縱小僧以數門少林七十二絕技相酬,亦不愿借出劍譜,
乃至將劍譜焚毀。“好在天龍寺眾僧焚燒劍譜之前,已將劍譜給這位段施主閱讀記下。
小僧無奈之下,只得抓了這位施主,欲將之焚于慕容先生墓前,亦算是以劍譜相祭了。
”聽了他這番話,阿碧不禁面現詫異,目露驚容,心中實在難以相信,
這么一位寶相莊嚴的大和尚,竟能若無其事地說出將一個大活人燒死作祭的話來。
那兩個身著孝衣的不明人士,亦為之震驚動容,收回盯在慕容復身上的視線,
不動聲色挪開幾步,與鳩摩智保持距離。段譽則早知鳩摩智打算,
苦笑道:“大輪明王,您是舉世聞名的高僧,怎可行此狠辣之事?
哪還有半點佛門弟子的慈悲?”慕容復卻是知道,鳩摩智雖然貪欲太熾,
對武功的執著貪婪強得驚人,行事也陰險狡詐、不擇手段,卻始終不開殺戒,
占盡上風也不曾殺人,所謂“活燒段譽”的說法,不過是嚇唬他而已。
當然慕容復也不會揭破,只皺著眉頭,反對道:“活燒這位段公子?
未免太過殘忍了吧?”段譽頓時大點其頭:“是極,慕容公子言之有理,燒我作祭,
確實太過殘忍,
佛經有云……”慕容復打斷他話頭:“段公子不是已經記下六脈神劍劍譜了嗎?
不如這樣,我有一門秘術,可以讓人乖乖吐露機密,不如就由我對段公子施展此秘術,
讓他將劍譜默寫出來?“雖此術小有后患,一旦受了此術,輕則終生偏頭痛,
重則智慧有損,變得盲目癡愚,但只要能保段公子性命,想來他也是樂意接受的?!?/p>
更新時間:2024-06-14 16: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