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我叫葉城,是一名警察,今年35歲。14年前,也就是我21歲那年,
剛剛進到警隊實習的時候,就遇上了一起震驚全國的連環殺人案,并且就是發生在我們市里。
當時,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里,就有五名年輕女性接連被害。并且,被害人與被害人之間,
沒有絲毫的關聯,想查她們的人際關系,也無從入手。之所以能判斷出那是一起系列殺人案,
依據就是,每一位死者被殺害之后,兇手在用殘忍的手段殺死被害人之后,
都會在她們的頭上系一個紅色的蝴蝶結。這個細節,還是我的師父最先發現的。
我的師父叫陳建軍,在警隊絕對稱得上是傳奇人物,幾十年來,
市里發生的很多棘手的大案要案,都是經他的手破獲的。當時,
在第一名被害人的頭上發現紅色蝴蝶結的時候,師父就覺得很可疑。
雖說這種紅色蝴蝶結在當時的女生群體之間很普遍,但師父卻敏銳地察覺到,
那個紅色蝴蝶結,跟這名死者的整體妝扮很不搭。果不其然,
通過了我們對死者生前關系比較密切的好友們,還有家人們的走訪,他們都一致表示,
都沒有看到過死者生前戴過這種蝴蝶結。接下來,
師父的直覺也應驗了:兇手還會再繼續殺人,并且,兇手每殺死一個人,
都會給死者戴上這種蝴蝶結。雖然說,這個蝴蝶結,算是兇手留給我們的一個重要線索,
可能是在暗示我們什么,也有可能是對于他自己來說,有著某種特殊的意義。但是,
這也無法成為破案的突破口。畢竟,全市的商店、超市,賣這種蝴蝶結的太多了,并且,
又不能肯定兇手是從本地買的,他可以在實施犯罪計劃之前,到其他地方去買。因此,
師父提出了一個新的排查的方向。查一下我們當地近幾年所有非正常死亡的女孩,
年齡在13到25歲之間的(因為這種蝴蝶結通常都是這種年齡段的女孩喜歡戴)。
如果從中查到有生前喜歡戴這種蝴蝶結的女孩,那就重點排查她的親人。
隊里的同事們聽完師父的這個排查方案之后,都紛紛覺得很犯難,畢竟,非正常死亡,
包括疾病、意外事故等等,波及的范圍太廣了。但局里的領導們都贊同師父的這個觀點,
于是,我們就只能從命。而首當其沖出去跑腿的,就是我這種菜鳥級別的。開始行動之前,
師父又補充了一條,這類非正常死亡的人群,查近五年內的即可。我們分成了多個小組,
分別去往醫院、殯儀館調查檔案,查到符合條件的人選之后,再由另外的同事前去走訪排查。
這項繁重又瑣碎的工作,一連持續了一個多星期,都沒有取得絲毫實質性的進展。并且,
當我們得到了一條壞消息,兇手再次作案,又有一名年輕女性被殺害的時候,
同事們紛紛心力交瘁,甚至陷入了沮喪的情緒當中。大家都禁不住開始懷疑,
是不是我們的排查方向出了問題?或者,那個蝴蝶結,是兇手故意留下來迷惑我們,
擾亂我們的視線的?眼看著案件的進展有一次陷入到僵局的時候,
師父仍然是一副從容不迫的態度,有條不紊地主持著工作?,F在,兇手已經是第五次作案了。
師父辦公室的墻上,掛著一張本市轄區的地圖,上面之前用記號筆圈了四個點,
都是之前的案發地點。師父標記好了第五個案發地點之后,皺著眉頭,仔細盯著地圖,
點起了一支煙。我跟另外的幾名同事在一旁安靜地看著,不說話,生怕打擾到師父的思路。
接連抽完了四五根煙之后,師父原本皺著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神色也豁然開朗了起來。
師父指著地圖,說出三個位置,是他根據兇手每次作案和拋尸的地點,
分析出來的兇手的“心理安全區”。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排查這三個區域的符合條件的人,
肯定會有收獲!縮小排查范圍之后,果不其然,過了兩天就有了重大收獲。我們查到,
其中一片區域的居民中,有一位名叫徐小莉的女孩,在兩年前死于一場交通事故,
時年19歲。通過我們對其生前的同學、好友們進行的暗訪,徐小莉在生前,
確實喜歡佩戴這種紅色的蝴蝶結。掌握了這一條重要的線索之后,師父立刻帶隊,
組織我們一同前往徐小莉的家,對其家人進行傳喚接受調查,并對他們家進行搜查。
當我們進到徐小莉生前的房間,對其遺物進行搜查的時候,
更新時間:2024-06-12 15:4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