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后李和的學校補貼也寄回家里,可畢竟杯水車薪。也就大學畢業分配了工作,
拿了工資才幫襯到家里。高中的時候一心的想脫離農村,進入大城市,做城里人,
對家里不管不問。對于這個家的愧疚,也是真正在三十歲以后才有體悟,
那時候他才是真正的懂事吧。想想他以前,確實沒心沒肝的,只管上學,
基本不操心家里。至于親爹,親爹是橫豎不問事的。前世的他沒錢上學,
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掙錢,只會指望家里到處借。有一段時間,
還一直抱怨他的親戚不幫襯。后來他想明白了,人家不借有人家的道理。
他家里沒有頂門立戶的,借了錢誰來還呢?他們兄弟姐妹年齡小,
親爹是個不靠譜的。舅舅姨媽也好,叔伯姑姑也好,借給這邊錢,
都是不指望他家里能還得上的。這時候的農村哪家不是三四個孩子,
哪家又比哪家的日子好過。人家借你一次兩次可以,不能一直借下去啊。
常年吃的都是地瓜干(紅薯干)、苞米,大米就是比較奢侈的糧食,小麥吃得很少。
只是逢年過節才有白面吃,吃頓餃子就是最大的美食了。就是這樣的日子,
人家也沒少幫襯他。李和現在是徹底是看明白了,兩輩子了,能不明白嗎,
有恩就報恩吧。當然有仇也要報仇了?!板X回家給大姐收著,不要給媽,
就她那性子,咱爹一回來,保準留不住?!袄詈偷皖^看了一眼李隆那開口笑的解放鞋,
已經不成樣子了?!奥愤^鎮上割點肉,再給你買雙鞋”“哎,那我回去幫大姐藏,
保準都找不著?!崩盥∫彩莻€鬼精的,他自己親爹還能不了解。說不怨也是假的,
方圓十幾里地,哪家有像他家這樣把日子過成這個鬼樣子的?!案纾X咱存著,不買鞋,
天熱不穿鞋都行?!币宦窙]歇,鄉鎮到縣城主道都是簡單的石子馬路,很顛簸。
要是騎著自行車,屁股要是能說話,倒也會叫上幾句?!鞍パ絾眩业膵?,
都要開花了?!币莿偤孟肴鐜脑挘WC黃泥巴都要給顛出來。
李和記得九十年代才修成了水泥路。直接到了鎮子上,門臉最大的就是供銷社了,
集市也散的快差不多了。他吩咐李隆去割肉,他自己就在攤子上買2毛錢的麻花糖,
家里不是還有個小的嘛。會炸麻花的人多數是老人,他們挑著擔子在各個鄉村游走,
鄉里稱作麻花擔子。雖然也是挑擔子的營生,但跟賣香煙洋火桂花糖的貨郎不同。
貨郎邊走邊要吆喝,有時還在手里搖動一把小鈴鼓,以吸引村人們的注意。
麻花擔子,李和卻從未聽見他們吆喝過。李和買完麻花,
在供銷社把手里的糧票換成了白面。九斤富強粉也才一塊八毛錢,2毛錢一斤不到,
咬咬牙,直接付了錢。這些天吃苞米,嗓子吃的疼,關鍵沒營養不說,還不抗餓。
家里算工分的也就三個人,分的小米只夠熬稀飯。不過也不得不說,
這個時候錢值錢,購買力強悍。在城里做工人一個月拿個二十幾塊工資,
比后世的公務員還吃香。李和對著前面不遠處坐牛車的人家羨慕不已,牛車雖慢,
也是輛車啊,總比他的兩條腿強。哎,他感嘆著自己越來越沒出息了。
手里拎著米袋子,這鬼熱天,慫壞了。早上兩個人去縣城,
雖然也有七八十斤黃鱔泥鰍,可沒這么毒的太陽啊。李隆手里提著肉和麻花,
嚷著讓李和休息,東西給他拿著。李和終究沒忍心讓弟弟受這罪,還是他自己咬咬牙,
又走了幾里地?!岸停?。”李和聽到后面有喊他名字的,扭頭瞅眼一看,
樂了。真是盼啥來啥,村里劉大壯趕著驢車正朝這邊來。近前一看,
驢車坐了不少人,都是村里的小媳婦,老娘們。也沒客氣,把東西往驢車上一放,
就和李隆爬了上去。“壯啊,瞅啥,趕緊走,我都熱得喘不過氣來了。
“李和看劉大壯墨跡,沖他擺手讓他抓緊走。劉大壯和李隆一般大,
從小就喜歡跟在李和后面,李和說東他也從來不跑西。
后來在李和幫襯下去南方搞工程承包,成了名副其實的劉老板。哪怕家大業大,
也照樣在李和屁股后面混,也不嫌棄跌份?!霸缟先ツ慵?,想問你要不要趕集,
嬸子說你們去縣里了。”劉大壯邊趕驢邊回頭說道。“二和,俺看這些東西喲,
3塊多錢呢,咋的今天發財了?!睂γ娴亩穻鹂茨嵌锶庋鄱济肮狻!皨鹱樱?/p>
我昨個抓了不少黃鱔泥鰍,今天去換了點閑錢。
”本來早上出門李和還想著偷偷摸摸做生意,低調著點。結果出門一看,好家伙,
從縣城到鎮上全都是小商小販,感情聰明人還是多啊。
李和前世的記憶還是那么有些不靠譜。上學的時候也沒怎么關注過這些生意的事情,
一直一心讀書想著吃公家飯。真正他做生意也是九十年代才開始,
早一批下海發財的人刺激了他。這會子他就索性說開了,沒啥藏著掖著的。
“你回去問下柱子和叔,要是有功夫也去地里抓點黃鱔,泥鰍,我全收,泥鰍1毛6,
黃鱔2毛2?!啊岸停阏f的是真的?俺們家那口子最近也閑,隊里不上工,
在家蹲著也是沒事。你要是真收,俺下午就讓他給你送?!崩詈涂戳艘谎圻@女人,
如果記憶沒出錯,這搶話的應該是來松他媳婦?!爸胁?,二和!
“潘廣才他老娘和冬梅嬸子都急忙問道?!岸贾校贿^要收那么多,我可沒那么都閑錢,
要下集回來才能給你們結了。“李和琢磨著自己幾十塊錢就全部家底。
“要不你們也可以跟我一起去縣里賣,左右就費點時間?!袄盥∫宦犓邕@樣說,
都快急白了眼,要是把人家帶了縣城,還能有他哥倆啥事。這時候可沒個傻的,
潘廣才他老娘說道,”你這孩子客氣啥,誰有那腳磨功夫去縣城,
幾十里地呢“這年頭雖然也有做生意的,可頂多在在鎮上賣賣小菜,水果。
去縣城都是兩眼一抹黑,老思想作怪,沒人敢擔風險去縣城。再說幾十里地的,
那是那么容易好去的,她家可舍不得娃吃這苦。幾個老娘們都想著,
估計這李家快揭不開鍋了吧才去冒這個風險。有現成的撿,
誰愿意去擔著投機倒把的風險。幾個老娘們都心里念叨著,這李兆坤家里割尾巴,
也不是割過一次兩次了,多割一次也就無所謂吧。果然有其父必有其子,
她們這種清清白白的人家,可不能去做這種丟人事。
更新時間:2024-06-12 04: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