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華夏歷史上,為啥北伐大多都成功不了(三)

>>> 戳我直接看全本<<<<

三國時期蜀國這邊。

諸葛亮忍不住長嘆了一聲!

雖說蜀地號稱天府之國。

可到底也就巴蜀這一塊兒能產點兒糧。

甭說跟曹魏比了。

就算是跟江東那塊兒比起來,那也是缺糧的主兒。

雖說四川這地界兒產糧還算湊合。

可還有個老大難的問題解決不了。

那就是運糧!

自從季漢丟了上庸。

就只剩下翻越秦嶺這一條路了。

可要從蜀中往秦嶺運糧,那消耗可太大了去了。

根本沒法支撐長期往北打。

更沒法跟曹魏拼消耗。

畢竟人家能走水路,直接從河北把糧食運到關中。

諸葛亮盯著地圖看。

眼神慢慢就黯淡下去了。

想起老早以前,在隆中跟主公劉備一塊兒商量天下大事的時候。

自己還提出過先拿下荊州四郡。

再往西取益州。

可如今呢...

荊州一丟。

整個戰略規劃可就完全陷入被動了。

“難道真的就沒法挽回了嗎?”

諸葛亮又重重地嘆了口氣!

......

【唐朝安史之亂爆發前,咱華夏的產糧大區主要都扎堆在北方?!?/p>

【像關中那塊兒,中原地區,還有山東那一片,河北的幽州,山西的并州?!?/p>

【這幾個地方的糧食收成那叫一個好啊?!?/p>

【在南宋之前,北方一直都是全國糧食供應的老大哥?!?/p>

...

“——從古到今,糧食在軍隊里那就是命根子,糧食不夠,士兵就得鬧事,鬧完事就變成土匪,到處去搶糧食?!?/p>

“——不過南方有個好處,就是運糧方便?!?/p>

“——古代打仗的時候,糧食能走水路運,就盡量不走別的道兒。”

“——可漕運也不是每個戰場都有的?!?/p>

“——屯田比水運強,水運又比陸運強,一般屯田有軍屯和民屯兩種?!?/p>

“......”

......

【第三樣:錢!】

【人口、糧食、錢!】

【這三樣可是古代打仗時最要緊的三大資源?!?/p>

......

南宋欽宗那個時空里。

岳飛特別認同這個說法。

人、糧食、錢,哪個都太重要了!

雖說朝廷會給撥一部分糧草和錢。

可根本不夠北伐用的。

所以咱岳家軍,就自己開鋪子。

還開了酒庫。

要是沒有這些來錢的路子。

光靠朝廷給的那點兒錢。

恐怕連一天北伐都撐不下去啊!

......

【一直到唐朝末年之前,全國的商業中心基本都在北方。】

【像長安、洛陽、太原、幽州。】

【光長安和洛陽這倆地兒,加起來幾乎占了全國一半以上的貿易量?!?/p>

...

【雖說南方的蘇州、杭州也是做生意的好地方?!?/p>

【可跟長安和洛陽比起來,那差得可不是一星半點兒?!?/p>

【從南宋開始,這情況就開始反過來了?!?/p>

【到了明清兩代,經濟重心基本就移到南方去了。】

......

大明萬歷時空。

張居正微微頷首。

深表贊同啊!

要說這會兒的南直隸,那可是咱大明朝人口最稠密的地界兒。

種莊稼和搞紡織的本事,那都是一等一的強。

可這也養肥了江南那幫子豪強。

土地兼并的問題,簡直嚴重得沒法看。

尤其是那些個有權有勢的鄉紳大戶。

偷偷摸摸藏著大片土地不報。

一個個的,稅都收不上來!

一條鞭法一推行。

還真讓部分地主老實交稅了。

但張居正心里明鏡似的。

這些個改革舉措,早把江南的豪門大族給得罪透了。

他們估計天天盼著我出事呢。

可要是不這么改。

咱大明朝哪還有指望啊!

......

大清乾隆時空。

“南邊兒的事兒,可別忘了廣州那塊兒寶地!”

乾隆在心里頭把各地的稅賦情況過了一遍。

咱大清朝的稅賦,主要靠三塊地方撐著。

江南、直隸,還有廣東。

廣州那可是富得流油?。?/p>

畢竟有廣州十三行在那兒撐著場面呢。

海關收的稅,多得嚇人。

這么一看,北方也就直隸還能拿得出手。

......

“——現在更別提了,海運時代一來,像咱們這些西北內陸的城市,發展更是跟不上趟兒了!”

“——關中那塊兒,主要就是水土流失得太厲害,以前秦嶺的百年楠木,都被砍去修宮殿了。”

“——南方的內陸,總比北方的內陸強點兒吧?!?/p>

“——亂說,北方的內陸好歹還有煤礦這些資源,南方的內陸啥玩意兒沒有?!?/p>

“——哈哈!廣東人:廣東往北都是北方;河北人:河北往南都是南方?!?/p>

“......”

【第四點:戰馬!】

【在古時候冷兵器打仗的年代,騎兵隊伍,特別是那些重裝騎兵,那戰斗力可是杠杠的?!?/p>

【就按照馬場的位置,還有戰馬大規模養殖的情況來看?!?/p>

【南方跟北方比起來,一直都是處于下風?!?/p>

【古代養戰馬有四個好地方:河西走廊、黃河河套地區、幽云十六州,還有東北地區?!?/p>

【北方的山丹馬、河曲馬,都是大塊頭的馬種,屬于熱血馬,沖勁兒十足。】

【南方的川馬、滇馬,個子小小的,是涼血馬,雖說耐力不錯,可沖勁兒不夠?!?/p>

【靠著這些馬場和好戰馬,從冷兵器時代開始,北方就一直占著大便宜?!?/p>

天幕上彈幕嗖嗖地飛:

“——從這個方面講,西北和東北可千萬丟不得?!?/p>

“——南方養的馬都是小個子,根本沒法當戰馬使?!?/p>

“——馬這種奇蹄目動物,感覺本來都快絕種了,還好碰上人類,才沒滅絕?!?/p>

“——馬除了跑得快,好像也沒啥本事,對吃的還特別挑?!?/p>

“——馬吃的草可講究了,最好的飼料就是草原上的草。”

“——主要是馬對吃的要求高,同樣養一匹馬的飼料錢,能養六七頭牛呢?!?/p>

“——最關鍵的是馬還不能餓著,人能餓七天沒啥大事兒,馬餓兩天就完了!”

“——沒錯,岳飛組建岳家軍,就是靠著繳獲中原偽齊的軍馬。”

“......”

...

北宋太祖那個時候。

趙匡胤看到天幕上的內容。

眼淚差點兒就下來了。

誰不知道戰馬重要啊!

可現在,就是沒有好的馬場。

河西走廊。

哼!

趙匡胤無奈地指著軍事地圖。

這會兒還在西夏黨項人手里呢。

黃河河套那片地兒。

嘿!

西夏人霸占了一部分,遼國也搶去了一部分。

喲,差點忘了說。

咱大宋好歹也占了點兒地盤。

就河套南邊那幾個州縣。

甭提養馬了。

能在那兒設幾個軍事據點,都算是燒高香了!

不過蚊子腿兒再細也是肉嘛!

再說說燕云十六州。

石敬瑭那蠢貨。

居然直接把燕云十六州拱手讓人。

還有啊,你石敬瑭好歹是個漢人。

咋就認耶律德光當爹了呢。

趙匡胤心里那個憋屈啊,眼淚都快出來了。

“唉!三個上好的馬場,咱大宋一個都沒撈著!”

趙光義瞧見了,走上前說:

“皇兄,臣弟帶十萬兵馬,肯定能把燕云十六州給拿下?!?/p>

趙匡胤一臉懷疑地瞅著趙光義。

“???就憑你?拿下燕云十六州?”

“光義啊!咱得實際點兒?!?/p>

“那燕云十六州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契丹人騎兵又厲害。”

“咱還是用‘和買政策’吧!”

趙匡胤直接就把趙光義給否了。

趙光義嘴上雖然答應了。

可心里頭那股子氣兒,憋得難受!

哼!

啥叫就憑我?

等我當了皇帝。

瞧我拿不拿得下燕云十六州。

......

屏幕上飄過彈幕:

“——馬政這事兒太重要了,典型的反面例子,挫宋啊,北宋南宋一個樣,馬政都爛透了。”

“——北宋本來馬場就少,還出了那檔子事兒,著名的吃羊風,占了好多馬場。”

“——吃羊這事兒不是趙匡胤搞起來的嗎。”

“......”

......

北宋太祖那個時空。

趙匡胤一臉懵圈。

自己以前定的規矩。

“吃飯別追求啥稀罕玩意兒,御廚就用羊肉就行”。

這不是為了節儉嘛!

宮里都不讓做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兒。

一個勁兒地吃那些便宜的羊肉。

我推行吃羊,不就是為了減輕財政負擔嘛。

羊肉多實惠啊。

開封周邊全是養羊的地方。

咋到了后世,就變成吃羊風了!

還占了馬場的地兒。

不行!

“來人吶!”

“傳朕旨意,從今兒個起,不準拿馬場來養羊!”

“誰敢違抗,格殺勿論!”

......

大宋真宗所處的時空。

真宗這會兒滿臉的不痛快。

難道后世的人不曉得……

‘人參能補氣,羊肉可補形’嗎?

羊肉可是大補的好東西啊。

跟人參都有得一拼。

咱大宋的軍民吃了羊肉。

把身體養好了,不就更能打仗了嗎?

不就是占了點兒馬場的地兒嘛。

反正咱們的戰馬大多也是從周邊,從西域買來的。

吃好了,啥都比不上!

“傳旨,朕要設個‘牛羊司’,專門管牛羊的事兒!”

......

大宋仁宗所處的時空。

宋仁宗瞅著御膳房剛送來的‘羊舌托胎羹’。

一個勁兒地夸:

“羊肉,那可真是人間少有的美味?。 ?/p>

“羊頭菜羹、燒羊頭這些可都是大補的好東西!”

宋仁宗雖說也知道,有些馬場被改成了羊場。

在一定程度上,占了馬場的地兒。

但是。

羊肉實在是太好吃了!

而且,羊肉還是官員的俸祿呢。

每年發給官員的羊都有幾十萬頭。

朕自己都常常半夜忍不住。

就想著吃燒羊!

......

屏幕上彈幕一閃而過:

“——可騎兵除了機動性強,難道真能打過步兵方陣嗎?長矛直接就把騎兵給克制了,好吧!”

“——要是騎兵真那么無敵,那匈奴,突厥最后咋被收拾了?”

“——話不是這么說,誰沒事兒會拿騎兵去沖方陣啊!”

“——沖方陣的都是重裝騎兵?!?/p>

“——重裝騎兵也不能隨便沖方陣啊?!?/p>

“——中原王朝早就搞出了長弓重弩和戰車,這些可都限制了騎兵的發揮?!?/p>

“——雖說騎兵在大平原上確實厲害,但是打城市攻堅戰就不行了,不然南宋能守那么多年?”

“......”

......

大唐太宗世界線。

李世民已經好些年沒親自帶兵打仗咯。

可一看到天幕上大伙為騎兵的事兒爭得面紅耳赤。

騎兵?

這事兒朕可是門兒清??!

想當年虎牢關那場大戰。

朕帶著三千五百玄甲軍,愣是把十萬大軍打得落花流水。

靠的就是咱那玄甲騎兵。

不過朕可不會傻乎乎地讓騎兵正面硬剛。

朕都是繞開敵軍主力,直接發揮騎兵靈活機動的優勢,到處迂回穿插。

在迂回的時候,瞅準敵軍的薄弱環節。

瞅準機會就沖過去,把敵軍的陣型攪得稀巴爛。

李世民想到當年自己親自帶著騎兵。

到處迂回包抄,那場面。

想到這兒。

他轉過頭問程咬金:

“老程啊,你覺得朕現在還能有當年的風采不?”

程咬金一下子愣住了!

這哪能啊!

陛下您當年還是秦王的時候。

那簡直不要太猛。

騎著昭陵六駿到處射箭。

可把我們嚇得不輕!

至于現在嘛,嘿嘿……

不過呢,程咬金心里明白,可不能說實話。

“陛下,您的箭術那叫一個厲害,我們可都趕不上?。 ?/p>

李世民聽了哈哈大笑。

對于別人夸他箭術好這事兒。

他還是挺愛聽的。

蒙古世界線。

成吉思汗覺得這事兒自己最有發言權了。

當年他西征的時候。

對付西邊那些同樣擅長騎馬的國家。

用的就是襲擾戰術。

先派輕騎兵在前哨和外圍,不停地騷擾敵軍。

一邊打一邊跑,把敵軍引到包圍圈里。

然后再用重騎兵發起沖鋒。

騎射手從兩翼包抄過來。

最后把東歐那些騎兵全給收拾了。

要是碰到宋朝大軍。

那就直接硬剛。

派大批騎兵沖過去,先嚇唬嚇唬他們。

他們步兵的陣型一亂。

后面就可以慢慢收拾他們了。

天幕上的視頻接著往下放。

【第五點:地形!】

【咱華夏的地勢啊,西邊高東邊低,就跟臺階似的,一層一層的?!?/p>

【古代南北打仗的時候,主要有三條戰線?!?/p>

【西邊是四川和漢中那塊兒;中間就是江漢平原;東邊是江淮地區?!?/p>

【四川往往是北方軍隊往南打的第一步。】

【只要把四川拿下,就能順著地勢,從西往東,沿著江一路打下去?!?/p>

【再和江北的軍隊配合,就能把南方給占了?!?/p>

【要是四川丟了,襄陽馬上就得面臨南北兩邊一起夾攻的麻煩?!?/p>

【這么說吧,四川就像是懸在南方腦袋上的一把刀!】

天幕上彈幕嗖嗖地飛過去:

“——所以說啊,諸葛亮在隆中跟劉備說的那些計劃,要想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荊州可是關鍵中的關鍵。”

“——只要蜀漢能把荊襄穩住,就能往西接巴蜀,往南連東吳,往北通曹魏。”

“——從古到今,荊襄那地方戰略位置重要得很,是真正打仗的人都想搶的地兒?!?/p>

“——沒錯,其實自從關羽不小心把荊州丟了以后,蜀漢基本就沒啥翻身的機會了?!?/p>

“......”

更新時間:2025-05-09 11:03:52

色污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