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招聘的崗位有四個:一是結構工程師,需要有實際產品設計經驗,最好懂點材料學,
能把他的想法落地成可靠的產品結構。二是熱流體仿真工程師,
這個崗位需要扎實的理論基礎,能夠熟練運用仿真軟件進行散熱模擬和分析,驗證設計效果。
三是電子工程師,需要懂硬件電路設計,最好懂點嵌入式開發,
因為未來的產品可能會加入智能控制功能。四是行政助理,負責處理公司注冊后的各種雜務,
比如對接供應商、管理人事、處理文件等等,需要細心、干練。在職位描述中,
蘇陽沒有過多渲染,只是簡單說明了公司是初創階段,專注于高性能散熱解決方案,
未來發展潛力巨大。他特意強調了“高成長性”和“早期核心成員”的身份,
并明確表示會提供“極具競爭力的薪酬”和“早期期權”。對于現在的他來說,
錢不是最大的問題,能用錢快速吸引到合適的人才,盡快把產品做出來,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期權,這是初創公司吸引人才的常規操作,俗稱“畫餅”,但蘇陽畫的這個餅,
未來注定會價值連城。招聘信息剛發布出去沒多久,蘇陽的郵箱就開始被各種簡歷塞滿,
可見現在的就業環境是如何的難。畢竟,“奇點科技”雖然名不見經傳,
但給出的薪資待遇確實比市場上同類崗位的平均水平高出了一截,
而且“高性能散熱”這個方向,對于一些技術人員來說,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看著郵箱里不斷涌入的簡歷,蘇陽并沒有感到頭疼。他的超級大腦高速運轉,
目光如同掃描儀一般飛速掠過屏幕上的文字。
教育背景、工作經歷、項目經驗、專業技能……這些信息被快速提取、分析、歸類。
一些明顯不符合要求的簡歷,幾乎在他看到標題的瞬間就被過濾掉了。
而那些看起來有潛力的簡歷,他會稍微多花幾秒鐘,深入分析其中的關鍵信息。
比如項目中的具體職責、掌握的技術細節,
甚至能從字里行間判斷出應聘者的性格特點和思維方式。整個篩選過程高效得令人發指。
不到半天時間,他就從上百份簡歷中,篩選出了十幾個他認為比較合適的候選人,
并讓臨時充當HR的自己,通過招聘平臺發出了面試邀請。接下來的幾天,
奇點科技這間簡陋的辦公室迎來了第一批訪客——前來面試的應聘者。蘇陽親自擔任面試官。
他沒有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壓力測試或者群面,就是一對一,直接聊。
第一個來面試結構工程師崗位的,是一個看起來三十歲左右,穿著格子襯衫,
面相沉穩的男人?!疤K總,您好,我是張偉。”男人主動伸出手。蘇陽握了握手,
示意他坐下,直接開門見山:“張工,看你簡歷,之前在鴻海精工的項目部待過五年,
參與過好幾款筆記本電腦和手機的結構設計?
對消費電子產品的結構設計和大規模量產應該很熟悉吧?”張偉點點頭,
語氣不卑不亢:“是的,蘇總。
從前期的ID評審、結構堆疊、材料選型、模具跟進到后期的試產、量產導入,
整個流程都比較熟悉。”“很好。”蘇陽很滿意這種務實的風格。
“我們公司現在要做的第一款產品,是一款高性能的手機散熱器。要求在有限的體積內,
實現遠超現有產品的散熱效果,同時要兼顧成本、可靠性和一定的外觀設計。
”“如果讓你來主導這個項目的結構設計,你覺得關鍵點和難點會在哪里?
”張偉顯然是有備而來,稍微思索了一下,
清晰地回答:“關鍵點在于散熱核心單元與手機的接觸方式、內部熱量的高效傳導路徑設計,
以及風扇的選擇與風道優化?!薄半y點可能在于如何在小型化和高性能之間找到平衡,
以及新材料或新工藝的應用可能帶來的量產挑戰。”蘇陽聽著,暗暗點頭。
這張偉經驗確實豐富,看問題也很準。
他又問了幾個關于材料力學、公差配合、模具工藝方面的問題,張偉都對答如流,
顯然基本功非常扎實?!白詈笠粋€問題,”蘇陽看著他,“我們是初創公司,
意味著前期會很辛苦,節奏會很快,甚至可能失敗。”“但如果成功了,作為早期核心員工,
公司不會虧待你,除了有競爭力的薪資,還會有期權。你怎么看?”張偉扶了扶眼鏡,
認真道:“蘇總,我在大廠待過,流程規范,但也確實感覺到了天花板。
我出來就是想找個有挑戰、有前景的平臺。我相信只要產品夠硬,辛苦是值得的。”“好,
有你這句話就行。你回去等通知吧?!碧K陽微笑道。送走張偉,下一個進來的是個年輕人,
看著也就二十三四歲的樣子,戴著黑框眼鏡,臉上還帶著一絲剛出校門的青澀,
眼神里充滿了清澈。“蘇總您好!我叫劉宇,
更新時間:2025-05-05 2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