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桑洛照例早起,做完功課,準備早餐,喂好幾只哈;然后準備去服待阿爺起床吃早餐;
“阿爺,起床了”他邊叫邊鉆,進了阿爺的雪屋,阿爺沒動,好像睡著了,他爬過去,卻發現阿爺衣服穿得整整齊齊,臉上帶著微笑,已停止了呼吸;
“阿爺……”凄涼的哭喊聲震動了整個雪原;
雪屋內,桑洛滿臉淚痕,悲傷的摟著阿爺已冰涼的身體,喃喃自語:“說好今天出發去找祭司治病的……說好今天出發的……”,他呆呆的坐著,腦海中浮現這十年來爺孫倆相依為命的一幕幕:
第一次站立,阿爺護著;
第一次邁步,阿爺護著;
第一次狩獵,阿爺護著;
第一次下海,阿爺護著;
………………
還有太多太多……。;
爺孫倆相依一起在這茫茫雪原掙扎求存,以普通老邁弱小之軀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與獸斗……相互鼓勵、互相扶持,這種親情已是深入骨髓,刻骨銘心;
桑洛將阿爺的遺體放在一艘填滿油脂的皮筏上,推入大海,用火箭引燃,
然后,跪在岸邊直到阿爺的遺體慢慢的化為灰燼,他跪伏在岸邊,祈禱阿爺早日升入天堂;按桑巴人的習俗,應將去世老人的遺體放置在雪原上,任由野獸啃食
;但桑洛不愿意,他不想阿爺的遺體被野獸啃食破壞,他用這種方式讓老人歸于這片大海、這片天地;
“嗚……嗚”二哈們也感受到了主人的痛苦,圍繞在他周圍用毛絨絨的腦袋在他身上蹭來蹭去;
安葬完老人后,桑洛消沉的回到了住扎點,他明白老人選擇離去是為了不給自已拖后腿,是為了讓自已沒有后顧之憂;
雪原上寒風嗚咽、雪花飛舞,仿佛也在為老人的逝去而哭泣;
桑洛蜷縮在雪屋的一角,也不點燈,幾只雪獒懂事的圍繞著躺在他的身邊;他不吃不喝縮在角落里三天了……
“嗚……嗚”二哈伸頭舔了舔洛桑的臉,它餓了;
桑洛的眼睛里恢復了一些生氣,逝者已矣,生活還得繼續,不然就辜負了老人的一片心意了,他要帶著老人的期盼好好的活下去;
收拾下心情,推開堵住門口的雪,爬出雪屋,幾天沒人打理,鵝毛大雪將都快將雪屋給埋了,好在他最不缺少的就是力氣;鏟雪、喂狗、做飯、收拾雪屋、例行訓練、洗漱,一通忙活下來,悲傷的心情緩解不少;
晚上,他坐在油燈下,抱著二哈,默默的想著日后的計劃:
阿爺除了自已沒有其他親人,去逝的消息也不用通知部落,桑巴人天生地養,都過得朝不保夕,死哪兒埋哪兒,爺爺去逝前也叮囑過不要去部落聚集地;
自己想要離開這雪原,從海上走不可能,就按阿爺說的向南沿海岸走;
心下打定主意,將念頭轉到修練上來,前路茫茫,增強自身實力才是根本,一邊趕路一邊修練是個不錯的方法:
一是內力修練:目前感覺體內內力充盈,丹田飽滿,接下來要嘗試如何內氣外放,打通手三陽經筋、手三陰經筋,如能通過少沖、中沖、商陽穴等穴位將內氣激發出來,是不是就可以創出異界版的六脈神劍;打通足三陽經筋、足三陰經筋,通過足底涌泉穴激發出來,是不是就可以創出異界版的輕功?
二是思感訓練:目前感知范圍半徑五十米左右,注意力越是集中越是清晰,能不能做到隨時隨地對周圍情況進行感知,形成條件反射,養成身體的一種本能呢?感知范圍也需要訓練,半徑五十米還是太小了;
三是古印度瑜伽:以前太小,練這玩意兒怕影響發育,現在自已有十歲了,除了身高之外,身體比前世要強壯太多;是不是也可以練習了?古印度瑜伽配合中土道家心法,會練出個啥?真是期待啊!
四是身體打磨:常言道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靈活、力大、骨硬、抗揍,眼疾手快,反應迅速才是根本;
五式武器訓練:刀槍箭棍……
想到這里,桑洛不禁笑了笑,前世作為帝都體育大學武術系高材生,研究古武是他本職工作,戶外探險是他的酷愛之一,他天生骨子里就有強烈的冒險精神,勇敢面對困難和艱苦是他的本心,未知的旅程讓他充滿期待;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一些吧”他在心里吶喊。
更新時間:2025-05-05 19:3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