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天剛蒙蒙亮。
方進便和張翠蓮簡單收拾了一下,懷揣著家里僅剩的幾十個銅板,鎖好院門,朝著十幾里外的鎮子走去。
深秋的早晨,空氣清冷,田野間彌漫著一層薄薄的白霜。
夫妻二人并肩走在坑洼不平的土路上,一路無話,但彼此都能感受到對方心里的那份沉甸甸。
翠蓮是有些忐忑的。
她平日里很少去鎮上,每次去也多是匆匆忙忙買些必需的針頭線腦或鹽巴,從未像今天這樣,懷著一個不甚明了的目的。
她偷偷打量著身旁的丈夫,他似乎比昨天更加沉穩,眼神里少了幾分往日的迷茫,多了幾分她看不太懂的深思。
方進則一路都在觀察。
村子通往鎮上的路漸漸變得平坦些,行人也多了起來。
有挑著擔子去趕集的農人,有駕著牛車運貨的小販,偶爾還能看到一兩頂簡陋的青布小轎,大概是鎮上稍有家資的人家出行。
這便是他如今所處的世界——一個交通基本靠走,信息基本靠吼,物質相對匱乏的古代社會。
走了約莫一個時辰,前方終于出現了鎮子的輪廓。
比起他們那個閉塞的小村,這鎮子顯然要繁華得多。
低矮的房屋鱗次櫛比,青石板鋪就的街道雖然不寬,卻也干凈整潔。
街道兩旁,店鋪林立,旗幡招展,有米鋪、布莊、藥店、鐵匠鋪,還有一些賣吃食的小攤,傳來陣陣香氣。
集市設在鎮中心的一片空地上,此刻已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當家的,我們……”
翠蓮看著這熙熙攘攘的人群,有些不知所措。
“我們先四處看看。”
方進說道,目光銳利地掃視著周圍。
他在尋找機會,也在印證自己的想法。
他首先注意到的是一個圍著不少人的角落,那里搭著一個簡易的臺子,一個穿著半舊長衫的說書先生正唾沫橫飛地講著一段《隋唐演義》的段子。
先生說得口干舌燥,表情夸張,底下的聽眾有老有少,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爆發出叫好聲。
但方進也注意到,打賞的人并不多,多是些閑漢或孩童湊熱鬧,真正掏錢的寥寥無幾,給的也多是一兩個銅板。
“看來,說書這條路,也不是那么好走的?!?/p>
方進在心里默默評估。有市場,但競爭也激烈,而且收入似乎并不穩定。
他又看到路邊擺著幾個小攤,有代寫書信的落魄文人,也有給人算命測字的瞎眼先生。
代筆的攤子前門可羅雀,算命的倒是有幾個婦人圍著。
看來,純粹的“文化服務”在這個溫飽都成問題的環境下,需求量確實不大。
夫妻倆在集市上轉悠著,琳瑯滿目的商品讓他們眼花繚亂,但也更讓他們感受到了囊中羞澀的窘迫。
那幾十個銅板,只夠買幾斤粗糧,或者扯上幾尺最便宜的土布。
“當家的,要不……我們還是先去書鋪看看?”翠蓮小聲提議道。
她知道丈夫心里最惦記的還是書。
方進點點頭,他也正有此意。
鎮上只有一家書鋪,名叫“文墨齋”,門面不大,但里面收拾得還算雅潔。
掌柜的是個留著山羊胡的中年人,看到方進和翠蓮進來,上下打量了他們一眼。
見兩人衣著寒酸,便只是懶懶地抬了抬眼皮,繼續低頭撥弄他的算盤,連聲招呼都欠奉。
方進也不在意,徑直走到書架前。
書架上的書并不算多,大多是些蒙學的《三字經》、《千字文》,還有幾套嶄新的四書五經集注,封皮精美,一看就價格不菲。
他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本《孟子集注》,翻看了幾頁,又看了看書脊上貼著的價格標簽,心里不由得一沉。
太貴了!
這樣一本書,至少要一兩銀子,把他全家賣了都買不起。
他又看向那些所謂的“程墨”,也就是歷屆科舉考中的范文選編。
這些更是搶手貨,價格比經書還要高上幾分。
“掌柜的,請問……這里可有舊書,或是……便宜些的抄本賣?”
方進硬著頭皮問道。
那掌柜的這才抬起頭,瞥了他一眼,沒好氣地道:“舊書?抄本?后院墻角倒是堆著些沒人要的廢紙爛書,你要是想淘換,自己去看,五文錢一斤,不講價!”
說完,又低下頭去,不再理會他們。
方進心中一動。
廢紙爛書?
說不定里面真能淘到些有用的東西!
他連忙道了聲謝,拉著翠蓮繞到后院。
后院果然堆著一堆雜亂的書冊紙張,大多是些殘破不全、污損嚴重的舊書,還有些是學童寫廢的練習紙。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紙張發霉的味道。
方進也顧不得臟亂,蹲下身子,耐心地在一堆故紙堆里翻找起來。
翠蓮也蹲下來幫忙,小心地翻看著。
翻了許久,就在方進快要失望的時候,他的手指觸到了一疊相對厚實的紙張。
他抽出來一看,眼睛頓時亮了!
這似乎是一本被人拆散了的“程墨”選集!
雖然紙張泛黃,邊角破損,甚至有些頁面還被墨跡污損了。
但里面的字跡清晰,赫然是一篇篇完整的八股范文,而且看那格式和措辭,正是他急需的“標準答案”!
雖然不全,大概只有十幾篇的樣子,但對于現在的他來說,無異于雪中送炭!
“找到了!翠蓮,你看!”
方進壓抑著激動,低聲對妻子說。
翠蓮湊過來看了看,雖然她不識字,但也看得出丈夫臉上的喜悅。
方進小心翼翼地將這疊紙攏好,又在旁邊翻找了一會兒,希望能再找到一些,可惜沒有更多了。
他又順手挑了幾本雖然殘破但字跡還算清晰的蒙學讀物,想著或許以后能教村里的孩子認字,或者……自己也能溫故知新。
兩人捧著這幾疊“寶貝”,回到前堂。
“掌柜的,這些,我們都要了?!?/p>
方進將挑出的書冊放在柜臺上。
掌柜的瞟了一眼,隨手拿起稱了稱,大概三斤多點。
“一共……十七文錢?!?/p>
掌柜的報了個價。
方進和翠蓮對視一眼,他們身上總共就帶了三十幾文錢。
這一下,就去了一半多。
翠蓮有些猶豫,但看到丈夫那充滿渴望的眼神。
她咬了咬牙,從懷里掏出那個用布包著的小錢袋,仔細地數出十七個銅板,放在了柜臺上。
拿著這幾疊沉甸甸的舊書冊,方進的心情既激動又沉重。
激動的是,他終于有了學習的范本,前路似乎清晰了一些。
沉重的是,錢的問題依舊迫在眉睫。
剩下的十幾文錢,連買幾張好點的紙都不夠。
離開文墨齋,方進沒有立刻回家,而是又在集市上轉了一圈。
這一次,他看得更加仔細,心里那個“說書賺錢”的念頭,也變得更加清晰和堅定起來。
“翠蓮,我們……或許可以試試別的法子掙點錢。”
回去的路上,方進終于開口說道。
翠蓮抬起頭,看著丈夫認真的側臉,雖然心中仍有疑慮,但還是重重地點了點頭:“當家的,你說怎么做,我都聽你的?!?/p>
一線生機已經出現,但前路依舊漫長。
方進握緊了手中的舊書冊,也握緊了妻子的手,腳步雖然疲憊,卻比來時更加堅定。
更新時間:2025-05-05 18: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