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緣起書坊長安,這座承載著千年繁華的古都,在春日的晨曦中蘇醒。朱雀大街,
宛如一條流淌著金粉的長河,將這座城市的喧囂與繁華串聯起來。晨鐘悠揚地響過九聲,
仿佛是在為街市奏響的開場曲,街市如同一幅絢麗的畫卷,徐徐在人們眼前展開。
逸云齋書坊,靜靜地坐落于這繁華街市的一隅,散發著古樸而典雅的氣息。蘇瑤,
一位正值妙齡的女子,身著一襲淡藍色的長裙,裙擺如流云般輕盈。她手中握著雞毛撣子,
動作輕柔地拂去檀木書架上的浮塵。陽光透過雕花窗欞,如絲絲金線般斜斜切過,
在《楚辭章句》的函套上投下細碎的竹影。墨香,那是歲月沉淀的味道,
與檐角銅鈴清脆的聲響相互交織,在這春日的午后,編織出一片寧靜而祥和的氛圍。“瑤兒,
把新到的《花間集》擺在臨街的博古架上?!碧K瑤的父親蘇敬之,從里間緩緩走出,
他身著一襲青布長衫,長衫上還殘留著曬書時沾染的槐花香。他懷里抱著一摞線裝書,
神情溫和地說道:“瑞祥綢莊的林公子昨日差人傳話,說午間要來尋《陶淵明集》。
”蘇瑤抬起頭,輕聲應道,鬢邊的玉簪在陽光的映照下,泛著溫潤的光澤。那玉簪,
是母親留給她的珍貴遺物,簪頭雕著半枝未開的蓮,仿佛凝聚著母親無盡的溫柔與期許。
她剛將書冊歸位,門環上的銅鈴忽然發出清脆的叮咚聲響。
一陣春風裹挾著一個月白色的身影,如同一朵飄逸的云,輕盈地卷入書坊。來人正是林羽,
他腰間墨色絲帶上墜著的玉玨輕輕碰撞,發出悅耳的聲音。他手中握著的折扇,
扇面上繪著寒梅,扇骨間還夾著半張詩箋,正是前日蘇瑤手抄的《飲水詞》。
“蘇姑娘今日簪子換了式樣?!绷钟鹈鎺⑿?,目光中透著溫柔,笑著與蘇瑤打招呼。
他的目光不經意間掃過博古架上的《花間集》,打趣道:“可是韋端己‘春水碧于天,
畫船聽雨眠’的時節到了?”蘇瑤聽后,耳尖微微泛紅,她低下頭,輕輕整理著袖口,
說道:“林公子慣會說笑,不過是舊簪子松了,換支新的罷了?!痹掚m如此,
她的指尖卻無意識地摩挲著案頭的青銅鎮紙。那鎮紙,是林羽上月送的,
上面刻著“墨韻”二字,出自他親手臨摹的《蘭亭序》,
每一筆每一劃都仿佛蘊含著他的深情。兩人相視而笑,話題自然而然地落到新到的典籍上。
林羽隨手翻開一本《唐百家詩》,手指輕輕點在韋應物的《寄李儋元錫》上,
說道:“蘇姑娘可覺‘世事茫茫難自料’一句,與太白‘人生在世不稱意’相較,
更多了幾分沉郁?”蘇瑤湊近細看,她的發絲如黑色的綢緞,不經意間掠過他的袖口,
帶著淡淡的花香。她輕聲說道:“韋蘇州的愁緒藏在‘聞道欲來相問訊’里,
比起太白的‘明朝散發弄扁舟’,倒像是春日細雨,綿密卻無聲?!边@般談詩論詞的時光,
總是在不經意間悄然流逝。他們沉浸在詩詞的世界里,仿佛忘卻了周圍的一切。
直到街角傳來暮鼓聲聲,那低沉而悠揚的鼓聲,如同時間的使者,提醒著他們時光的流轉。
蘇瑤忽然想起什么,從袖中取出個錦囊,遞向林羽:“昨日整理庫房,發現半塊徽墨,
據說是前朝李廷圭的手藝,林公子可愿收下?”林羽接過錦囊,指尖觸碰到她掌心的溫度,
頓時,一股溫熱的電流從指尖傳遍全身,他的耳后漸漸發燙,連忙說道:“如此珍貴之物,
在下怎敢……”話未說完,蘇敬之從里間出來,輕輕咳嗽一聲,說道:“天色不早,
林公子不如明日再來討教?”林羽無奈,只得向蘇敬之與蘇瑤告辭。
他的身影漸漸消失在暮色里,蘇瑤望著他離去的方向,久久未回過神。
她下意識地摸著案頭未及收走的折扇,
這才發現扇面上不知何時多了行小楷:“墨香染袖半日閑,勝卻長安三月花。
”她的臉頰瞬間泛起紅暈,慌忙將扇子藏入袖中,
卻聽見父親在身后輕聲輕笑:“綢莊少東家日日來耗,倒像是把書坊當成了自家書房。
”蘇瑤聽后,嗔怪地看了父親一眼,心中卻滿是甜蜜。第二章:驚現情箋三日后的晌午,
陽光透過窗戶,灑在逸云齋二樓的地面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蘇瑤身著淡粉色的衣衫,
正專注地在二樓整理舊書。樟木箱打開的瞬間,一股陳年紙頁的氣息撲面而來,
那是歲月的味道,夾雜著一絲若有若無的檀香,仿佛在訴說著過去的故事。
她小心翼翼地翻動著泛黃的典籍,每一本都像是一位沉默的老者,承載著歷史的記憶。忽然,
有張薄如蟬翼的信箋從《玉臺新詠》中悄然滑落,宛如一片輕盈的花瓣。
信箋的邊緣泛著焦痕,似乎經歷過一場烈火的洗禮,但卻被人仔細地修補過,
看得出修補之人對它的珍視?!皶钥刺焐嚎丛?,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蘇瑤輕輕念出信箋上的字跡,簪花小楷工整中透著三分靈動,
墨色在泛黃的紙面上依然鮮明,仿佛寫信人昨日剛擱筆。她的手指輕輕撫過字跡,
仿佛能感受到寫信人當時的心境。她發現“思君”二字旁有淡淡淚痕,
將紙頁洇出小小的褶皺,仿佛那些淚水穿越了時空,滴落在她的心頭。她屏住呼吸,
小心翼翼地翻到信箋背面,卻見朱砂畫著半枝并蒂蓮,花瓣嬌艷欲滴,
仿佛蘊含著無盡的深情?;ò晟线€綴著細如蚊足的小楷:“若鴻謹記,壬午年孟夏。
”蘇瑤心中涌起無數疑問,這信箋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故事?若鴻又是誰?
她與那位“君”之間有著怎樣的情感糾葛?“瑤兒,林公子來了?!睒窍聜鱽砀赣H的呼喚,
蘇瑤這才回過神來,她慌忙將信箋藏入袖中,整理了一下衣衫,匆匆下樓。下樓時,
她看見林羽正對著新到的《山海經圖注》出神,他的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鎮紙邊緣,
神情專注?!疤K姑娘今日面色緋紅,可是感了風寒?”林羽察覺到她的到來,關切地詢問。
他的目光忽然落在她攥緊的袖口——那里露出信箋的一角,朱砂蓮花若隱若現。
在林羽的追問下,蘇瑤取出信箋。林羽接過時,指腹觸到紙頁上的淚痕,心中驀地一緊,
仿佛感受到了那份跨越時空的深情?!斑@字跡……”林羽皺眉細瞧,“筆鋒圓潤卻暗藏筋骨,
倒像是出自女子之手?!碧K瑤點頭,
將發現信箋的經過娓娓道來:“《玉臺新詠》是前朝的本子,夾著這樣的情箋,
怕是有段故事呢?!眱扇藴愂坠沧x,詩中纏綿的思念仿佛穿越時空的隧道,
在書坊的暮色里靜靜流淌。林羽忽然想起前日在西市遇見的老畫師,
曾說起前朝才女柳若鴻的逸事:“聽聞柳才女與書生葉謙相戀,因家族反對不得相守,
葉謙遠走時留書‘行也思君,坐也思君’,不想竟在這里遇見真跡。
”蘇瑤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如同夜空中閃爍的星辰:“若真是柳才女的信箋,
那背后的故事定要尋個清楚。明日去拜訪李學究如何?他通曉前朝掌故,或許能辨出真偽。
”林羽望著她眼中的光,忽然想起初次相遇時,她蹲在書架前整理《詩經》,
鬢角沾著片槐葉卻不自知的模樣——那時他便知道,這雙眼睛里藏著比長安城更遼闊的天地。
掌燈時分,書坊已打烊。蘇瑤坐在窗前,借著月光再次端詳信箋。
朱砂蓮花的筆觸細膩而生動,在月光下仿佛有了生命。她忽然發現花瓣根部有極小的墨跡,
細看竟是“葉”字的起筆——原來并蒂蓮下,藏著戀人的姓氏。她輕輕撫摸著紙頁,
仿佛觸到了百年前那位才女的心跳,心中感慨萬千。忽然,她聽見窗外傳來細碎的腳步聲,
抬頭只見林羽的身影正掠過街角,
手中提著盞繪著蓮花的燈籠——那是她前日說起喜歡的式樣??粗潜K燈籠,
蘇瑤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林羽一直將她的喜好放在心上。
第三章:初尋線索李學究的宅院位于朱雀街西,宛如一座寧靜的世外桃源,
隱匿于繁華都市之中。青磚墻內,古槐林立,枝葉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片濃郁的綠蔭。
未至門前,便能聞到那股濃郁的墨香,仿佛是歷史與文化的氣息在空氣中彌漫。
門童引領著蘇瑤和林羽,穿過滿是碑刻的庭院。庭院中的碑刻,或古樸蒼勁,或秀麗典雅,
每一塊都承載著歲月的痕跡。正廳中央,掛著幅《寒鴉圖》,正是柳若鴻的真跡。畫面中,
寒鴉在枝頭棲息,形態各異,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便會振翅高飛。那筆墨之間,
透著一種別樣的韻味,讓人不禁感嘆畫家的高超技藝。老學究戴著水晶鏡,
鏡片后的眼睛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他接過信箋時,雙手微微發顫,
仿佛手中握著的不僅僅是一張紙,而是一段沉甸甸的歷史?!按四肆排孥E無疑。
”他的聲音中透著一絲激動,指著“思君”二字說道:“當年她為避家族逼婚,
曾在信中暗藏玄機——‘行也思君’取‘行’字部首,‘坐也思君’取‘土’字底,
合起來便是‘幸’字,暗喻‘幸而遇君’?!绷钟鸹腥淮笪颍?/p>
不禁拍手稱贊:“難怪背面的并蒂蓮旁有‘葉’字,定是葉謙公子的姓氏。
”李學究點頭表示贊同,他從紫檀木匣中取出一本《柳若鴻詩集》,
那木匣散發著淡淡的檀木香,仿佛在守護著這份珍貴的記憶。
“當年葉家與柳家因漕運生意結怨,葉謙被迫遠走嶺南,
臨走前將詩集與信箋藏于《玉臺新詠》中,不想竟流落民間?!彼従彿_詩集,
忽然指著詩集中的夾頁,“看這朱砂批注,正是柳才女手跡,寫著‘望君歸時,
長安雪未消’?!鞭o別李學究,蘇瑤和林羽按圖索驥,踏上了尋找柳家舊宅的路途。一路上,
他們的心中充滿了期待與好奇,仿佛在追尋著一段被歲月塵封的傳奇。
當他們尋到柳家舊宅時,已近黃昏。斑駁的朱漆大門上,“柳府”二字已漫漶不清,
門環上結著蛛網,仿佛在訴說著這座府邸曾經的輝煌與如今的落寞。蘇瑤剛要叩門,
門卻“吱呀”開了條縫,露出一雙渾濁的眼睛?!澳銈儗ち液问拢?/p>
”一個老婦人的聲音從門后傳來,帶著一絲警惕。老婦人將他們讓進院子,
院子里青苔在磚縫里肆意生長,仿佛要將這座院子重新占領。正廳的匾額“墨韻堂”已傾斜,
卻仍看得出當年的氣派,讓人不禁想象當年這里的繁華景象?!拔沂橇豇櫟闹秾O女,
柳家早敗了?!崩蠇D人一邊說著,一邊捧著茶盞,茶湯里漂著幾片枯黃的竹葉,
散發出淡淡的苦味?!肮米婺概R終前,只留了個木匣,說里面是她的‘半條命’。
”木匣打開的瞬間,檀香混著霉味撲面而來。除了幾本殘卷,最底層躺著幅畫卷,
展開竟是葉謙的畫像——青衫磊落,眼尾微挑,
正是李學究口中“長安城第一風流才子”的模樣。他的眼神中透著一種不羈與深情,
仿佛在凝視著遠方的愛人。老婦人指著畫卷背面,眼中閃過一絲感慨:“姑祖母說,
葉公子走后再未歸來,她等了三十年,直到長安城飄起第一場雪,便再也沒出過房門。
”蘇瑤望著畫像上男子溫潤的眉眼,忽然注意到他腰間掛著的玉玨,
竟與林羽的那枚極為相似?!斑@玉玨……”她忍不住開口,
老婦人嘆息道:“是葉公子祖傳的‘雙鶴玨’,姑祖母曾說,
若有一日見著佩戴同款玉玨的人,定是葉家人?!绷钟鸬氖植蛔杂X摸向腰間,
玉玨在暮色中泛著微光,仿佛跨越百年的呼應。離開柳家時,暮色已濃。蘇瑤抱著信箋,
心中感慨萬千。忽然,她聽見林羽輕聲說:“若鴻與葉謙的故事,倒像是你我如今的倒影。
”她抬頭望去,他的側臉被晚霞染成溫柔的紅色,玉玨在胸前輕輕晃動——原來有些緣分,
早在百年前便埋下了伏筆。那一刻,蘇瑤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動,她知道,
她與林羽之間的感情,或許也將如同柳若鴻與葉謙的故事一般,歷經波折,卻依然堅定。
第四章:柳家往事老婦人坐在斑駁的木椅上,眼神中透著對往昔的追憶,
緩緩講述起那段塵封已久的柳家往事。柳若鴻十九歲那年,在崇仁坊的詩會上,
命運的紅線將她與葉謙緊緊牽在一起。那是一個春日的午后,陽光明媚,
詩會現場文人雅士云集,柳若鴻身著一襲淡紫色的長裙,宛如一朵盛開的紫羅蘭,
優雅地穿梭在人群中。葉謙,身著月白長衫,手持《楚辭》,站在亭臺之上。
當他念到“乘赤豹兮從文貍”時,那聲音仿佛是從遠古傳來的天籟,清越而悠揚,
眼尾微挑的模樣,更是透著一種不羈與才情,瞬間吸引了柳若鴻的目光。她手中的團扇,
仿佛被這目光吸引,“啪”地落在地上。葉謙注意到了這一幕,他微笑著彎腰拾起團扇,
扇面上“墨韻”二字尚未干透,正是柳若鴻新學的瘦金體,字跡娟秀而靈動,
仿佛扇面上的字也有了生命。“姑祖母說,葉公子的聲音像浸了月光的玉,
每句詩都能鉆進人心里。”老婦人摩挲著木匣,眼神中滿是對姑祖母的懷念。
“后來他們常去曲江池畔唱和,姑祖母寫‘春風不解愁滋味’,
葉公子便對‘楊柳偏知別離心’?!蹦乔嘏?,留下了他們無數的歡聲笑語,
也見證了他們日益深厚的感情。每一次的唱和,都像是心靈的對話,讓他們的感情愈發堅定。
然而,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直到那年重陽,柳家發現葉家暗中資助競爭對手的漕運,
這個消息如同一場暴風雨,瞬間打破了柳若鴻和葉謙的平靜生活。
兩家的賬本在祠堂前燒了三天三夜,火光沖天,映紅了整個天空,
也映照著柳若鴻絕望的臉龐。蘇瑤仿佛看見百年前的場景:柳若鴻跪在祠堂,
聽著父親憤怒的怒吼“葉家已是仇敵”,她的心中如同被撕裂一般痛苦。
手中緊攥著葉謙送的《詩經》,
書頁間夾著他新寫的信箋——正是今日所見的“曉看天色暮看云”。葉謙被家丁拖出柳府時,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不舍與無奈,腰間的玉玨不慎跌落,被柳若鴻悄悄拾起,從此貼身收藏。
那玉玨,成為了她與葉謙之間唯一的聯系,也是她心中最后的一絲溫暖。“葉公子離開那日,
長安城飄著細雪?!崩蠇D人的聲音低沉下來,仿佛被這悲傷的故事感染。
“姑祖母躲在朱雀橋邊的槐樹下,看著他的馬車漸行漸遠,手中的信箋被淚水浸透。
”那紛紛揚揚的雪花,如同柳若鴻的心,破碎而冰冷。她望著馬車消失的方向,
心中默默發誓,一定要等葉謙歸來?!昂髞硭胖?,葉公子臨走前,
在逸云齋留了一箱典籍,說‘若有朝一日柳家敗落,這些書可換些銀錢’——那時的逸云齋,
還是葉家的產業?!绷钟鸷鋈幌肫鸺抑袔旆康呐f賬,祖父曾記過“贈柳氏典籍三百卷”,
時間正是壬午年孟夏。他與蘇瑤對視一眼,
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震驚——原來百年前的兩個家族,竟以這樣的方式,
在時光里留下交錯的軌跡。老婦人從匣底取出個錦囊,
里面裝著半塊碎玉:“姑祖母臨終前說,若能尋到葉家人,便將這半塊玉交還。
”她將碎玉放在林羽掌心,“公子腰間的玉玨,與姑祖母描述的‘雙鶴玨’分毫不差,或許,
這便是天意?!绷钟鹂粗种械乃橛?,心中感慨萬千,
仿佛感受到了百年前葉謙和柳若鴻之間那份深厚的感情。暮色中的柳家舊宅,
老婦人的話像一顆投入湖心的石子,在蘇瑤和林羽心中激起千層浪。那半塊碎玉在林羽掌心,
仿佛有了溫度,帶著百年前的情感與期盼。蘇瑤望著林羽,心中思緒萬千,
她深知這段跨越百年的故事,此刻正以一種奇妙的方式與他們的生活交織在一起。
林羽緊緊握著碎玉,抬頭望向柳家舊宅那破敗的屋頂,
仿佛能看見百年前柳若鴻在這里度過的點點滴滴。
他想象著柳若鴻在得知家族與葉家的恩怨后,內心的痛苦與掙扎。她深愛著葉謙,
卻又無法違背家族的意志,這種無奈與痛苦,如同重石壓在她的心頭?!盎蛟S,
我們能為他們完成未盡的心愿?!绷钟疠p聲說道,目光堅定。蘇瑤點頭,她明白林羽的意思,
他們要探尋這段故事的真相,讓這段被歲月塵封的愛情,在世間留下清晰的痕跡。
兩人告別老婦人,緩緩走出柳家舊宅。夕陽的余暉灑在他們身上,將他們的影子拉得長長的。
一路上,他們都沉浸在對柳若鴻和葉謙故事的思考中,彼此間的沉默,并非無話可說,
而是心中的情感太過復雜,難以言表?;氐揭菰讫S,蘇瑤將信箋再次攤開在案頭,
仔細端詳著上面的字跡。她試圖從那些娟秀的筆畫中,探尋柳若鴻寫下這些文字時的心情。
林羽則在一旁,翻閱著從家中帶來的舊賬本,希望能找到更多與葉家、柳家相關的線索。
“你看,這里提到葉家曾為柳家提供過一批特殊的紙張,用于印制柳若鴻的詩集。
”林羽指著賬本上的記錄,興奮地說道。蘇瑤湊過來,看著那行字跡,心中一動:“或許,
這能成為我們了解他們故事的新突破口。我們可以尋找當年為葉家造紙的工坊,
說不定能找到更多與柳若鴻詩集相關的東西?!庇谑?,接下來的幾天,
蘇瑤和林羽四處打聽當年葉家造紙工坊的下落。他們穿梭在長安的大街小巷,
更新時間:2025-05-05 15:5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