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銳展現出的,是對角色情緒的精準把握,還有和演員溝通的技巧。
溫和又高效,既給了演員面子,又堅持了藝術要求,情商真高。
“好,準備一下,我們爭取一條過!”
陳子銳回到監視器后,重新調整狀態,目光再次銳利起來。
“《夜·店》,第一場,第一鏡,第二次!”
“Action!”
場記板清脆一響。
這一次,楊密的表演,就像換了個人。
再次抬頭看向徐掙飾演的何三水,眼神里果然多了幾分審視和嫌棄,嘴角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撇嘴動作。
那句“歡迎光臨”,也變得有味道了。
尾音微微上揚,帶著一絲不耐煩和敷衍,但是又控制得很好,沒有過火。
那種小超市收銀員特有的市儈和精明,被她演活了,好像她真就在這兒上了好幾年夜班一樣。
徐掙的表演也更到位了。
何三水的小心翼翼,略帶尷尬,還有面對唐曉蓮那審視目光時一點點不易察覺的自卑,都演得入木三分。
兩人對手戲,火花四濺,充滿了生活氣息,那點微妙的張力一下子就出來了,CP感都溢出屏幕了。
“很好!過了!”
陳子銳臉上終于露出笑容,用力一拍巴掌,這才是他要的感覺。
他知道,這次對了?,F場也響起一陣輕松的議論聲和松氣聲。
萬事開頭難。
對于新導演來說,和經驗豐富的演員合作,最難的就是建立信任和默契。
NG很正常,問題肯定會不斷出現。
有時候是道具位置不對,擋了鏡頭,影響構圖。
有時候是燈光不行,氣氛出不來,顯得太平淡。
有時候是演員走位偏了那么一兩步,影響了畫面的流暢性。
但是陳子銳腦子里有前世影片的畫面。
總能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用最簡潔的語言,提出解決方案,而且往往一針見血。
尊重演員意見,認真聽取想法,比如徐掙提出的一些小細節,他覺得好就會采納,但涉及到整體風格和藝術判斷時,他也堅持自己的想法,絕不輕易妥協。
經驗豐富的副導演張松,也給了他很大支持。
張松就像潤滑劑,嗓門大,跑得快,協調各個部門,催場務,盯進度,讓劇組像一臺上了油的機器,井井有條地運轉起來。
制片人陳姐更是坐鎮后方,處理制片相關的各種雜事,從盒飯質量到場地續約,事無巨細,給劇組保駕護航,讓陳子銳可以安心搞創作,沒了后顧之憂。
讓陳子銳可以安心拍攝,沒了后顧之憂。
徐掙和楊密更是拿出了專業演員的看家本領。他們不光是背臺詞、走位置,是真的把心沉下去,摳角色,摳細節。
“導演,”一次拍攝間隙,徐掙找到陳子銳,手里還比劃著,“何三水這場被逼到絕路的戲,你看這樣行不行?我不搞那些大喊大叫,或者夸張的肢體動作,就讓他特別平靜,甚至有點麻木。”
他停頓了一下,眼神里帶著琢磨,“那種絕望到極致,反而沒力氣掙扎了,只能蔫蔫地受著,像根被水泡爛了的木頭。”
陳子銳聽著,腦子里飛快地過畫面。他原本的設計更外放一些,但徐掙這個提議,讓他心里咯噔一下。是啊,小人物的絕望,往往不是聲嘶力竭,而是無聲的坍塌。這種處理,更冷,更刺,也更符合電影那股子黑色幽默的勁兒。
“徐老師,您這想法…絕了!”陳子銳不是恭維,是真的覺得妙,“就這么來!更有嚼頭!”
結果那場戲拍出來,效果拔群。監視器里,徐掙飾演的何三水,臉上沒什么表情,眼神空洞,肢體松弛,那種被生活碾壓后的疲憊和認命感,隔著屏幕都讓人心里發堵?,F場鴉雀無聲,連呼吸都放輕了。
楊密那邊也沒閑著。她徹底丟掉了“大明星楊密”的光環,一門心思扎進唐曉蓮這個角色里。她不光是觀察超市收銀員,還真跑去附近的便利店跟人聊天,學人家怎么翻白眼,怎么一邊漫不經心地掃碼一邊跟旁邊人嘮嗑。
“導演,唐曉蓮不能光是有點潑辣,”楊密主動找陳子銳商量,“她得有點‘刺兒’。你看這場戲,顧客無理取鬧,她能不能直接爆發一下?”
陳子銳來了興趣:“怎么個爆發法?”
“就…摔東西!”楊密比劃著,“比如把找零或者一瓶水什么的,‘啪’一下摔臺面上,不用多狠,但那股氣兒得出來!這才像唐曉蓮,平時看著挺機靈,其實心里也憋著火呢?!?/p>
陳子銳想了想,覺得可行。這小細節,一下就把人物的另一面給立起來了?!靶?!試試!道具組,準備幾瓶礦泉水,結實點兒的,別一下就癟了!”
真拍的時候,楊密醞釀了一下情緒,面對“刁蠻顧客”(副導演客串,演得還挺像),先是隱忍,嘴角撇了撇,最后忍無可忍,“啪”地一聲把一瓶礦泉水墩在收銀臺上,水花濺出來幾滴。那眼神,那動作,勁兒不大,但火氣十足,又帶著點底層小人物發泄后的心虛。
“好!這個勁兒對了!”陳子銳在監視器后喊道,對楊密的投入十分滿意。一個好演員,就是能主動給角色添彩,而不是等著導演喂飯。
拍攝一天天推進,劇組的磨合越來越順暢。陳子銳也越來越自信,指揮若定。他不再滿足于把故事講清楚,開始在鏡頭上玩花樣。
有時他讓攝影師扛著機器,緊跟在演員身后穿梭于狹窄的貨架間,制造出一種緊張的壓迫感。有時又用固定機位,冷冷地旁觀超市里發生的荒誕鬧劇。
超市這個看似單調的空間,被他玩出了各種花樣,光影、構圖、節奏,處處透著他的想法。黑色幽默的味道,像水一樣慢慢滲透到每個鏡頭里。
副導演張松跑前跑后,嗓子都快喊啞了,但效率極高,把各個部門擰成一股繩。
制片人陳姐更是定海神神針,預算、場地、外聯,什么麻煩到她手里都能擺平,偶爾還拎著幾箱冰鎮飲料來探班,給大伙兒降降溫。
整個劇組像上了發條,雖然累,但心氣兒高,每個人都知道,他們在做一部可能會有點意思的電影。
更新時間:2025-05-04 15:58:46